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的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促使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学习背景,由此产生了生活教学,本文对已经产生了的生活教学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生活教学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说明。

  • 标签: 道德行为 生活化教学 显著特点 设计方法
  • 简介:摘要课堂教学生活,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满诗意的课堂是师生生命活动的跳动和智慧的碰撞,具有音乐节奏美的课堂能振憾学生灵魂,塑造美好的人生。

  • 标签: 政治课堂 诗意 生活化
  • 作者: 吴素明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对大多数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来说,在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莫过于作文教学。尽管老师在作文教学上费尽心血,可结果仍不理想,学生在写作文时仍然是无话可说,或摘抄拼凑。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我认为与忽视“生活作文教学”有很大的关系。作文教学中应如何实施“生活作文”,并使学生在作文中凸现生活之美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创造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小学语文学是创造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只有遵循儿童创造心理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创造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效。

  • 标签: 语文教学 创造教育 发展
  • 作者: 周村区萌水中学胡业庆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8-11-21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8年第11期
  • 机构: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而正是这三中心,使语文教学走进了一个愈来愈狭小的空间,极大的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其结果必定是“效率低下”,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语文教育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质问,我们认为,语文教学是该好好审视一下自我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谢春香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3期
  • 机构:长期以来,人们看重的只是语文课在文化学习中的基础地位,对语文课中的美育问题却不怎么关心。人们往往把美育看做是实施德育、智育的一种手段,而很少注意美育的独立价值。即使在教学中美育贯彻得比较好的教师,也往往缺乏理沦的自觉。许多教师讲课时生动有趣,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字、词、句、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并未更多地考虑到文章的美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一提起美育,人们想到的往往只是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科目。其实,相比之下,在关育方面,语文教学有着更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由语文教学与美育的特殊关系所决定的。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玉华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3期
  • 机构:语文教学以其丰富的情感为载体,内蕴了丰厚的人文性。中华民族的汉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首悠远的诗,一幅优美的画,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见,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便是语言实践与情感的完美统一。因而,情感渗透应贯穿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体会情感。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姜清云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5期
  • 机构:人们总是追求美,但在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局面:讲台上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审美出现偏差,甚至良莠不分,把怪诞当时髦,把粗野当豪放,将玩世不恭和放荡不羁视为潇洒和有风度,我们认为这是教育中偏重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手段陈旧,给学生的审美教育不足造成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传统的语文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使语文学处于被动的位置,因而语文学改革已迫在眉睫,本文从道德情操、人生规划、人文关怀这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 标签: 初中语文 教育改革 道德情操 人生规划 人文关怀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彭伯清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5期
  • 机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数学中的生活现象和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走进生活,以此沟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数学的联系,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自己所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各种数学素养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传统的维持性学习方式正在向创新性学习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吹响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号角,《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新教材的问世,给我们带来了新课程课堂改革的生机。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未清除的遗留问题一是还未彻底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二是“灌输式”教学方式仍然存在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新课标的实施中能自觉地更新教学理念,坚持有利于培养创造力的教学原则,适时调整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使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教学组织者、指导者和欣赏者。

  • 标签: 小学语文 角色转变
  • 简介:摘要选准课眼和设置好主问题,能突出教学内容的整合,使教学重点更加突出;落实关键性细节,能使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课眼、主问题、关键性教学细节,丝丝相扣,和谐交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 标签: 课眼 语文教学 创新
  • 作者: 郝亚平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中专语文教材中,激励性教育的内容很多。语文教学活动中,激励性教育能从各个方面进行。教学中的激励性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紧扣教材,又不受教材束缚,根据学生的个别情况,从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诸方面实施健康向上的富有激情、富有奋斗意义的鼓励性教育。诸如可以从行为规范、同学交往、尊师守纪、关心班级等日常学习生活方面进行,也可以学习目的、奋斗目标、社会公德,如何做人等起点较高的方面进行。语文教师如能用好教材中的激励性素材,适度对学生进行激性教育,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试图通过课本中的背景材料,公试,例题,习题,以及布置作业与生活中的数学相联系。引导学生发现身边无处不存在数学,从而感受到数学的神奇,以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标签: 贫困地区 数学教学 生活化
  • 简介:摘要:语言教育的开展始于小学阶段,并贯穿了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在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都占据着较大的比重,这也是我国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对象。通过开展语文,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汉语言文学则是当代大学生教育学习的必修课,从属于语文体系的一部分。笔者就语言文学教育语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实现对接提出了自身的看法。

  • 标签: 语言文学教育 语文教育 对接
  • 作者: 陈兰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语文新课程标准向我们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在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注重语文的人文性作用。语文教学应该既重视其工具性,又重视其人文性。而人文性指的是要以学生为本,要重视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性差异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要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