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2015年9月19~20日,正值八月桂花香满城之际,中国国家历史研究发展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研究发展中心在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国家历史'创意写作高级研修班。本届研修班以'史学创意写作'为主题,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以及新浪历史频道等国内从事史学工作的史学家、作家和资深编辑联合授课。研修期间,专家们分别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读者与选题、大众历史及大众历史阅

  • 标签: 中国国家 书写思考 写作高级
  • 简介:为提高全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的整体质量.6月25-27日,全省地方综合年鉴主编研修班在南京举办。省志办主要负责同志作开班动员。全省各级综合年鉴的主编、执行主编或编辑室负责人共105人参加研修班。研修班邀请了全国年鉴研究和出版方面的专家,围绕年鉴条目的编写、年鉴索引编制、年鉴编校质量、年鉴装帧艺术等内容进行授课。

  • 标签: 地方综合年鉴 研修班 主编 整体质量 年鉴编纂 年鉴条目
  • 简介:1935年9月3日,我出生在上海南京路附近。父亲名叫李颂仪,原籍广东南海,十几岁时来上海谋生,在庆宝成银楼做学徒,先学的是手饰嵌镶,后来从事经营业务。父亲有四个兄弟,也都从事珠宝行业。解放初期,他有两个兄弟去了香港,其中一个名叫李简仪,后来成为珠宝界著名的四大天王之一。

  • 标签: 日语教师 俄语 珠宝行业 经营业务 解放初期 南京路
  • 简介: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于2015年8月13日至14日在太原举办“2015年山西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工作研修班”山西省市级地方志办主任、分管年鉴工作的副主任、年鉴科长;各县(市、区)志办主任,共计160人参加研修班,研修班邀请中国地方志办指导小组办公室、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等领导和专家前来授课。

  • 标签: 年鉴编纂工作 山西省 研修班 太原 中国地方志 办公室
  • 简介:'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道出了教师对于学生、对于教育乃至对于民族之重要性。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打造一支人格完善、勇于担当、学识渊博、教艺精湛、业绩超群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实现学校长远发展的基础性保证。为此,学校通过'三个搭建'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师成长撑起一片绿荫。

  • 标签: 助推教师 巧搭 搭平台
  • 简介:2007年11月.我参加了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承办的“全国博物馆专业人员玉器鉴定研修班”的研修学习.并通过了结业考试。在短短45天的研修学习中,我所收获的不仅只是对玉器鉴定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我十余年博物馆工作学习的一次重新认识和总结提高。这次学习的经历和收获,必将对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产生深远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博物馆工作 学习体会 专业人员 研修班 心路历程 鉴定
  • 简介:学校规定.40周岁以下教师每月必须完成一篇文章,论文、案例、反思、随笔、心得都可以。每逢交文之时,教师抱怨不绝,叫苦连天,在学校的群发短信、个别通知的“软磨硬泡”下,只能交上一篇应付了事。学校要求教师撰写月文的初衷是要教师勤学习,多观察,善思考,常动笔,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教师写作的困境?

  • 标签: 教师 写作 “水” 专业发展 学校 文章
  • 简介: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登上海外的讲台,向异国他乡的华裔少年讲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相信许多人会对此心生羡慕。但是,对于真正有过这种援外经历的教师而言,他们曾经历的酸甜苦辣,也许并不为人所知。

  • 标签: 中小学教师 力量 中华文化 经历 讲台 讲授
  • 简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发挥主体能动性,对教材进行选择、创造、应用。但审视当下的语文教学,轻文本解读的现象还是很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搬"──急于看教参中的"教材分析",用别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研读;"偏"──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由于自己把握不住,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偏出时,教师不知所措,不加引导。

  • 标签: 教材分析 解读文本 文本解读 课程标准要求 教参 价值取向
  • 简介:“六六”教师节是民国时期的重要节日之一,学术界对此鲜有研究,仅有的几篇成果对之也是一笔带过。关于“六六”教师节,主要涉及到三个层面。其一,“六六”教师节的立废,及这一过程中教育界与政府当局的博弈,最终以“六六”教师节的废除而结束;其二,“六六”教师节之庆祝和纪念大会,其中大会中的演说、致辞、报告和提案既反映了教师群体谋求自身正当利益的愿景,也体现了其对民族和国家命运的关切,原因则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其三,与“六六”教师节相关的文章,共产党政权和国民党政权等分别就各自的立场发表针对“六六”教师节的看法,代表了不同的利益和政治之诉求。

  • 标签: 民国时期 “六六” 教师节
  • 简介:今年年初,我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作了一个《人是怎么不见了》的报告。其中有一节“教师主体的缺失”,谈了“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指出教改的关键,还在于改变教学的主体的现状。如果教师的素质不高,一切所谓的方法、手段,都将是花里胡哨的摆设。

  • 标签: 教师主体 形象 上海 社会科学 复旦大学 研究院
  • 简介:<正>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政大员纷纷还都,到了南京。可能因为旅途旷日持久,或者由于后方各地教育文化水平的差异,他们的子女到南京后,随班就读有困难,因而纷纷聘请家庭教师辅导补课。

  • 标签: 家庭教师 陈诚 抗战胜利 随班就读 南京 教师辅导
  • 简介:从民国时期乡村教师的生活体验和其他相关研究来看,乡村教师的生存现状是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繁难,待遇低下;同时还遭受到乡村民众的抵触和乡村士绅的排挤,事实上沦为乡村社会的边缘人;乡村教师普遍心情苦闷,状态低迷,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不高,对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比较游移。这种生存状况反映出,在国家教育体制、专家精英和乡村社会等外在规约中成长起来的乡村教师,其在乡村教育中的主体价值和主体意识是薄弱的,并没有发挥社会所期待的"中心"或"导师"的作用。

  • 标签: 乡村教师 乡村教育 生存状况
  • 简介:2011年"七一"前夕,由中共潞城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潞城记忆》(上、下册),其中在上册第三组稿"乡亲难忘"里,原中共太原市纪委副书记张桂芳的《我在潞城工作的回忆》一文,回忆了1938年潞城建立牺盟会的情况。当时潞城建立牺盟会的主要领导大多是来自上党联立乡村师范学校毕业的优秀学生。

  • 标签: 赵树理 牺盟会 乡村师范 张桂芳 市纪委 党史出版社
  • 简介: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但当前教师对企业实践不够积极,顶岗实践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支持。因此,应对顶岗教师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搭建双赢平台,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等措施,推动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

  • 标签: 教师 企业 顶岗 实践
  • 简介:2018年5月9~10日,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地县志工作处调研组到精河县地方志办公室就《精河县志(1986~2006)》评审会准备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与精河县分管地方志工作的领导、精河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第二轮修志人员座谈。座谈会上,精河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汇报地方志工作进展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标签: 地方志工作 精河县 调研组 编委会 自治区 修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