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中国考古工作证实,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200多万年以前.就有人类活动。从那时起,各个史前人类文化遗址,犹如满天繁星,遍布祖国各地.向世人展示了中华古文明的辉煌和绚烂。形成灿烂的华夏古文明序列。而在这个序列中.也包含着凉州先民对华夏文明演进的伟大贡献。

  • 标签: 合葬 武威 四大文明古国 人类活动 文化遗址 史前人类
  • 简介:唐代有大类型的知制诰。第一型在唐前期,大多以高官(如侍郎)去充任,其本官的官品比中书舍人的正五品上高,跟皇帝的关系密切,往往由皇帝亲自钦点委任。第二型在唐後期,特别是宪宗以降,多以郎中和员外郎充任,本官的官品比中书舍人的低,跟皇帝比较疏远,而跟宰相的关系密切,常由宰相荐任,一般负责草外制。第型则是学士院中带有知制诰衔的翰林学士,跟宰相没有什麽关系,而跟皇帝亲近,一般负责草内制。翰林学士当中,有些带有知制诰街,有些不带;若带则只是一种加衔,似为定俸禄之用。此外,唐宋中书舍人照例从不带知制诰官衔,但後有时会误书“中书舍人知制诰”那样的职称。

  • 标签: 知制诰 中书舍人 翰林学士 舍人院 学士院
  • 简介: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出这个问题,在中共历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是第一次。然而年时间过去了,公民意识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整体上仍然处于不作为状态。相反,伤害公民教育的事件时有发生。

  • 标签: 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教育 官员 政治报告 党代会 不作为
  • 简介:本文对上古有代表性的十二部典籍中的"彼"进行了穷尽的调查研究,认为"彼"的称代用法和指别用法是其与生俱来的固有功能,认为上古汉语第一、第二、第称代词是俱全的,其第称代词是自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办法是多个成份合作,各司其职,综合体现.即:"彼"(主要作主语,少量作宾语、定语)与"夫"(主语)、"其"(领属性定语)、"之"(宾语)等构成了上古汉语第称代词的完整系统.

  • 标签: 上古汉语 第三人称代词 “彼” 语法 称代用法 指别用法
  • 简介:现存《全上古代秦汉国六朝文》题严可均辑,嘉道以来论此书者也大多肯定严氏贡献。然而,由于论者并未对此书纂辑过程进行详细考证,且对相关史料多有误解乃至曲解,致使此书另一纂辑孙星衍的贡献,一直未能得到正视。就纂辑实情而言,此书应题“孙星衍、严可均辑”,方能得事理之平。

  • 标签: 严可均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孙星衍 俞正燮 钱锺书
  • 简介:浙江兴业银行是旧中国的主要商业银行之一,为民族资本的南方金融集团南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行的合称)之首。在中国金融史上,说到该行的一些重要人物.如董事长叶景葵、总经理徐新六等.至今都有很大的知名度。但提起沈新的大名.现在的人们则非常陌生,不知是何许也。

  • 标签: 兴业银行 浙江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题字 兑换 中国金融史
  • 简介:<正>文化是全民的共同创造,社会各阶层都对文化大厦的建树有所贡献,然而,以制作和传播文化为专职的“文化”,或曰“知识阶层”更发挥着使文化得以升华和延传的特殊作用。同中国文化史的进程表里相依的中国文化,大约经历了种发展形态,这便是——巫史阶段、士人阶段和知识分子阶段。

  • 标签: 中国文化 近代知识分子 三个发展阶段 春秋战国 知识阶层 科举制度
  • 简介:“吴文华记功碑”碑题为“(剿)平北大功记”,因歌颂的碑主乃时任广西巡抚的吴文华,故当地乡贤俗称其为“吴文华记功碑”。一2012年12月,福建省连江县吴文华文化研究会组织位同志前往广西、广东搜集曾任过两广总督的连江籍明代贤宦吴文华史料,在广西柳州市方志办刘汉忠先生指点下,我们在《广西通志》(清雍正七年编纂)卷十“艺文”、《柳州府志》卷三十二“艺文”及张羽中著的《鹤楼集》中查阅到这篇碑记。

  • 标签: 连江县 文化研究 两广总督 福建省 广西
  • 简介:在云南石寨山型铜鼓上,常常可以看到大量的人物斜事画(即以人物为中心的写实性的斜事图案)纹样,其内容有乐舞图、剽牛图和各种船纹图等.这些图中的人物形象大都头戴羽、冠、身披羽饰,可把他们统称为"羽".

  • 标签: “羽人” 云南 羽人舞 石寨山型铜鼓 古代 青铜器
  • 简介:霍米巴巴在讨论民族和文化身份时提出了'第空间'的概念,为研究离散人群的身份认同提供了栖身之处。本文拟以小说《伙计》为个案研究方向,从'第空间'来研究离散主体身份建构,探讨小说中的犹太如何游走于两种文化的边缘,内心不断斗争、挣扎,最终在'第空间'实现自我身份的建构。

  • 标签: 离散文学 第三空间 犹太教义 身份建构
  • 简介: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后期,是中国文坛的多事之秋。写这段历史,秦兆阳恐怕是很难绕过的人物。秦兆阳不是国统区过来的文化,而是从延安过来的党员作家,可谓根正苗红。当时他已是很有成就的作家,主持国内最有影响的文学刊物《人民文学》。

  • 标签: 秦兆阳 《人民文学》 50年代 20世纪 中国文坛 文学刊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龙榆生,名沐勋,又名龙七,别号忍寒居士。江西万载人。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4月26日(夏历月十九日)出生于江西万载,1966年11月18日(夏历十月初七)病逝于上海。师从黄季刚、陈石遗治音韵学及诗词学,又从朱疆村治词学。自1928年起,先后在上海暨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及上海音乐学院等高等院校任教职。

  • 标签: 龙榆生 词学 奠基人 上海音乐学院 词人 民国
  • 简介:潮汕是一个礼仪之乡,深深地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乳汁。生活在这片秀美土地上的潮,民风古朴淳厚,崇尚孝悌,敬宗孝老,具有浓厚的宗族观念和合群凝聚力。他们大都同姓、或亲邻聚集而居,由血缘、地缘凝聚而成,团结互助,共同抗拒自然灾害,克服种种困难。潮宗亲观念强,凝聚力大,对外尤其表现得团结,其历史渊源悠久。

  • 标签: 潮汕人 中华传统文化 凝聚力 宗族观念 团结互助 自然灾害
  • 简介:<正>东干苏联穆斯林民族之一.自称回族、中原人或老回回.系迁居俄国的中国西北回民与当地穆斯林民族通婚繁衍的后裔.其迁居过程主要有两次,一次是18世纪末,清朝乾隆皇帝将居于伊犁河谷的回民安置去的.一次是1877~1878年陕甘回民大起义失败后,由起义领袖白彦虎率领余部迁居而去.人数约五千.最初住在七河地区(谢米列契耶),其后十年间又有一些甘肃籍回民,因逃避清廷迫害而陆续迁往,现有人数约51694(79年),一说约8万余人(90年).分为两支,一支为陕籍东干,住在哈萨克加盟共和国江布尔镇的马山青镇、朔尔—提别镇与奥克提亚勃尔集体农庄.约2万多人.一支为甘肃籍东干,住在

  • 标签: 东干人 回民 七河地区 东干语 穆斯林民族 起义
  • 简介:研究领袖接班问题,1962年年初的七千大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节点。七干人大会导致毛泽东产生“修正主义要推翻我们”的危机感,引发了他对接班问题的严重关注;埋下了毛刘冲突的种子,刘少奇的接班人地位开始动摇;林彪在七千大会上的讲话用心良苦,深得毛心,由此在接班序列中的地位急剧窜升。

  • 标签: 七千人大会 毛泽东 刘少奇 林彪 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