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食物中致原的管理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食物致原限量对消费者、食品监管部门、企业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但食物致原限量却难以被严格、科学地确定。本文综述了欧盟、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日本等国家和组织食物致原限量的确定方法,并提出了我国食物致原限量确定的建议。

  • 标签: 致敏原 限量 阈值 食品安全
  • 简介:目的初步评价牛乳腺生物反应器表达的重组人乳铁蛋白(rhLf)的致性。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消化稳定性试验了解rhLf致的可能性。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rhLf与已知致原乳转铁蛋白和卵转铁蛋白有序列同源性,与Aspf2、Olee10和Olee9存在结构相似性。消化稳定性试验显示rhLf在胃液中易被消化成小片段,在肠液中不易被消化。结论rhLf具有一定的潜在致可能性。

  • 标签: 重组蛋白 人乳铁蛋白 转基因食品 致敏性 食品安全
  • 简介:目的评价3种芒果致原提取方法,分析与血清特异性IgE结合的芒果蛋白成分,为临床检测sIgE提供最佳抗原制备方法。方法分别用三氯乙酸沉淀法、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裂解液提取法粗提芒果蛋白,并通过SDS-PAGE和二维电泳技术分析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芒果蛋白组分,用免疫印迹和二维免疫印迹的方法鉴定粗提液中与患者特异性IgE结合的蛋白成分。结果3种方法提取的蛋白组分不同,单例病人血清与3种不同方法提取的蛋白结合的强度和所识别的蛋白组分存在一定差异,三氯乙酸沉淀法和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的蛋白反应条带主要是30、40、44、47和90kD,而裂解液提取的蛋白反应条带主要是23、32、40、46、73、90kD。结论3种提取方法各有特点,三氯乙酸沉淀法提取的芒果蛋白粗提液致原组分较完整,重复性好,操作简便,能够满足检测芒果sIgE所需已知抗原的要求。

  • 标签: 食物 致敏 芒果 特异性IGE 致敏原制备 免疫印迹
  • 简介:本文概述了食品中致原标识措施的发展,比较分析了世界各国食品中致原标识措施中的异同点,包括措施的覆盖范围、致原名单、豁免清单、标识方式、交叉污染标识等5个部分,并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中致原标识管理的建议。

  • 标签: 食品 致敏原 标识 标准
  • 简介:文章综述了食品流变研究的目的,增稠剂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构、增稠剂溶液浓度、pH值、温度、外界切变力等对增稠剂流变特性的影响和增稠剂间的增效作用以及增稠剂在改善食品流变特性中的应用,即加入少量的增稠剂就能对食品粘度产生惊人的影响,使其获得良好的流变特性。

  • 标签: 增稠剂 影响 流变特性 应用
  • 简介:大连市牡蛎的卫生调查万炬明,姜,王笑康,王珊菊,张云林牡蛎,在我国粤桂称蚝,闽台称蚵,江浙称蛎黄,东北称蛎子或海蛎子。世界上有牡蛎百余种,我国有20余种,常见的有近江牡蛎、长牡蛎、褶牡蛎和大连湾牡蛎等。为了防止人类食用牡蛎引起食源性疾病或中毒事件...

  • 标签: 大连市 细菌总数 卫生学调查 食用牡蛎 食品卫生 水产食品
  • 简介:佛山市区色拉食品卫生调查何晓玲梁佩凤广东省佛山市卫生防疫站(528000)色拉(salad)类食品是西餐中的一种凉拌菜。由于其原料以及整个加工过程难以进行热杀菌,极易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了解我市色拉食品的卫生状况,我们于1994年8~12月间,...

  • 标签: 食品卫生学 佛山市区 食品卫生状况 大肠菌群 水果色拉 细菌总数
  • 简介:酶制剂正作为一种新型的品质改良剂应用于面粉和食品工业,与传统的改良剂相比,由于作用机理特殊,酶制剂往往能达到一般改良剂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且具有安全的特点。本文主要对α-淀粉酶、木聚糖酶和葡萄糖氧化酶对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浅谈了混合酶制剂的优点和酶制剂的发展前景。

  • 标签: 酶制剂 面团流变学 Α-淀粉酶 木聚酶 葡萄糖氧化酶
  • 简介:为了了解臭豆腐的食用安全性,促进生产工艺的改进,对臭豆腐生产中的豆腐坯、豆腐卤坯和油炸后的成品进行了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的检测。结果表明:用于臭豆腐生产的豆腐坯卤制后,其细菌总数达到了4.5×107CFU/g,大肠菌群达到了2700MPN/100g。参照卤制豆腐干类产品的相关国家标准,大肠菌群超标近20倍;但臭豆腐卤坯通过高温油炸,细菌总数降至5.0×10CFU/g,大肠菌群降至7MPN/100g,降到了食用安全的微生物指标;对于袋装油炸臭豆腐产品的杀菌强度,在115℃杀菌时间必须60min、121℃40min产品才能达到无胖袋的要求。

  • 标签: 豆腐 臭豆腐卤坯 油炸臭豆腐 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
  • 简介:对大豆皮水溶性多糖(SHWP)的组成及流变性质进行了研究,为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先碱处理豆皮,再在酸性条件下提取SHWP,对提取的SHWP用气相色谱测定其单糖的组成,用液相色谱测定多糖的组成及分子量,用流变仪和黏度计分析其流变性质。结果表明:SHWP单糖组成主要为阿拉伯糖和甘露糖,SHWP平均分子量约为30085;SHWP溶液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呈现假塑性流体,其流动特性符合Power-law模型;SHWP溶液的黏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大,剪切变稀越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SHWP溶液在温度10~75℃温度范围内没有凝胶;此外,pH对SHWP溶液黏度有较大影响,在低pH下,SHWP溶液不凝胶也不沉淀。与果胶和CMCNa相比,在相同浓度相同剪切速率下SHWP黏度最小。

  • 标签: 大豆皮 水溶性多糖 组成 流变学性质
  • 简介:目的保证豆芽的食用安全与卫生质量。方法通过卫生调研,对比分析工厂生产豆芽和小作坊孵化豆芽的理化、农药残留、植物生长调节剂、食品添加剂、致病微生物及亚硫酸盐(以SO2计、下同)等多项指标。结果工厂生产和小作坊孵化豆芽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硝酸盐与亚硝酸盐、致病微生物等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小作坊孵化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钠和6-苄基腺嘌呤超标率高于工厂生产的豆芽,P值分别为0.058和0.038;工厂与小作坊使用的原料(黄豆和绿豆)SO2含量未见差别,但小作坊生产的豆芽在孵化后期与销售时及浸泡水中的SO2含量远高于工厂生产的豆芽和生产用水。结论工厂生产加工豆芽解决了以往小作坊孵化豆芽的不规范行为和产品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国内推广豆芽生产产业化,应是当前社会需求与努力发展的方向。

  • 标签: 豆芽 黄豆 绿豆 私营部门 食品工业
  • 简介:黄酒是以大米或玉米为原料经蒸煮、加酒药和麦曲糖化发酵而成的酒度不超过15度的含酒精饮品。为了解我市小黄酒厂的基本情况和真实的卫生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保证黄酒卫生质量,我站于1998年10月对全市小黄酒厂进行卫生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现场卫生学调查 如皋市 黄酒 卫生质量 卫生标准 卫生管理
  • 简介:2005年7,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决定将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法典委员会(CCFAC)拆分为食品添加剂委员会和污染物委员会。原(CCFAC)的主持国荷兰拟继续担任污染物委员会主持国,2006年7月举办的第29届CAC大会选举确定了新的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持国。2006年5月,国务院领导指示由卫生部代表中国承担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持国申请。

  • 标签: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食品添加剂 添加剂法 主持 申办 院士
  • 简介:目的评价牛乳腺生物反应器表达的重组人乳蛋白乳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方法选用100只清洁级刚断乳(出生后20-23d)SD大鼠(雌、雄各半),按性别、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重组人乳蛋白乳粉组、普通乳粉组、酪蛋白乳粉组、牛乳铁蛋白乳粉组、重组人乳铁蛋白乳粉组,分别喂饲相应饲料28d,观察大鼠的进食量、体质量,测定血常规、血生化情况,试验末期处死动物,称量脏器重量并对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计算蛋白功效比和校正蛋白功效比,对氨基酸评分。结果重组人乳铁蛋白乳粉雄性动物组总体蛋白功效比值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但重组人乳铁蛋白乳粉组雄性和其他对照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雌性动物重组人乳铁蛋白乳粉组和其他对照组蛋白功效比值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乳铁蛋白乳粉的蛋白功效和其他组相比并无较大区别,氨基酸评分结果显示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与普通乳粉一样。

  • 标签: 重组人乳铁蛋白 重组 人乳铁蛋白 乳粉 蛋白质 功效评价
  • 简介:一起爆发性食物中毒的病原研究席培华达娃卓玛幸卫斌青海省卫生防疫站(810000)1994年8月18日门源县青石咀镇红牙合村,因集体食用牛肉而发生1300余人食物中毒。经青海省卫生防疫站实验室诊断为圣保罗沙门氏菌所致。系青海省第2起圣保罗沙门氏菌污染...

  • 标签: 爆发性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 病原学 平板培养 检验方法 调查与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2010—2012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流行病特征,提出当前防控重点。方法对2010—2012年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报告系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2年浙江省共上报食源性疾病事件95起。以微生物类事件为主,占58.9%,其中又以副溶血性弧菌为最常见,占23.2%;5~9月为食源性疾病事件高发月份,占66.1%,微生物类事件夏秋季发生更为频繁,在确定的中毒食物种类中,以肉与肉制品最多,且每个季度均较多,以副溶血性弧菌、非伤寒沙门菌污染为主;其次是水产品,在二、三季度较多,主要是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误食毒蕈、误将亚硝酸盐当成食盐等调味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仍有发生。结论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是肉与肉制品、水产品及亚硝酸盐的监管;落实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减少蕈类中毒发生;防控的重点场所为宾馆饭店、集体食堂,重点类型为副溶血性弧菌等常见微生物污染事件。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浙江省 流行病学分析 食品安全
  • 简介:目的概率评估上海市非伤寒沙门菌(以下简称"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负担,为上海市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60个街道/乡镇,通过入户问卷调查获得居民急性胃肠炎的人年发病及就诊情况。随机抽取上海市23家监测医院,获得患者采样率、检测率、阳性率等数据。从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得沙门菌感染病例的报告率。根据疾病发病与报告金字塔建立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从主动监测和被动报告两种方法估计上海市沙门菌流行病负担。结果上海市居民急性胃肠炎人群调查获得年发生率为23261例/10万,患者就诊率为20.47%(26/127)。监测医院腹泻病例的粪便采样率为21.66%(5974/27587),沙门菌阳性率为3.53%(211/5974)。沙门菌阳性的报告率为81.04%(171/211)。根据被动报告病例直接计算的年发病率仅为5例/10万。被动报告概率估计的上海市沙门菌年发病率为270例/10万[95%可信区间(95%CI):185~399],估计每年发病人数6.21万(95%CI:4.25~9.18),总低估系数为60∶1。主动监测估计沙门菌感染年发病率为686例/10万(95%CI:549~843),估计每年发病人数为15.78万(95%CI:12.64~19.42),总低估系数为154∶1。经过比较,主动监测估计结果为被动报告估计结果的2.54倍。沙门菌感染具有较明显季节性,每年5~8月是沙门菌感染的高发期。结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估算沙门菌感染年发病率远高于被动报告估算的年发病率,说明主动监测在掌握疾病发病、就诊和流行病负担估计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同时发现患者就诊率是影响沙门菌感染总病例数估计的最大因素。本研究进一步证明疾病负担金字塔模型在我国食源性疾病单病种疾病负担领域的可行性。

  • 标签: 沙门菌感染 流行病学负担 金字塔模型 食源性疾病 概率评估
  • 简介:为了预防和控制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疾病的暴发流行,对567例散发性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粪便标本进行了分析和对一起食物中毒进行了调查.检出嗜水气单胞菌51株,其中检出含有气溶毒素Aero基因的菌株18株,占35.3%.用流行病方法对其病原进行分析,同时针对近几年来腹泻病人嗜水气单胞菌检出率增高的趋势,开展嗜水气单胞菌对人类致病性的研究和疫情监测,提出进一步认识和评价嗜水气单胞菌引起人类腹泻的流行病意义,以指导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 标签: 腹泻病人 检出 流行病学 嗜水气单胞菌 人类 粪便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