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沙棘虽然属于阳性树种,但它能够通过克隆生长恢复种群数量和结构,从而维持种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随着种群年龄的增大,种群结构表现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稳定型(或增长型)的动态过程,种群密度及萌蘖根的生物量投资比例表现为增长、下降和回升的动态过程。形成这一动态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克隆生长所赋予的生理整合与觅养行为等特殊性。

  • 标签: 中国沙棘 克隆生长 密度调节 结构动态 稳定性维持
  • 简介:沙棘果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多酚和其它人体所需的生物活性酸物质。在过去的10年中拉脱维亚新增了许多的沙棘种植园。因此,此篇论文主要研究拉脱维亚生长的沙棘中的生物活性物。拉脱维亚靠近波罗的海,在多贝莱县开展实验。每年的光照时间是4522h;温度从5—24(23)℃;植物生长期可达200d;每5—10年会出现极端最低温度-36℃。本文旨在研究适应拉脱维亚气候条件的沙棘品种:“Avgustinka”、“Prozrachnaya”、“BotanicheskavaLubitelskaya”、“Luchistaya”、“Trofimovskaya”和“Pod—arokSadu”各自的可溶性固体、总酸、维生素c和E、类胡萝卜素和总酚类化合物组成。拉脱维亚种植的沙棘都是俄罗斯沙棘。将拉脱维亚国家果树栽培研究所果实和浆果加工中心作为实验场地。研究时间为2004~2005年之间。所有品种的生物化学组分平均值为:可溶性固体为8_3。Brix,总酸为3%,维生素C为84.9mg/100g,维生素E为23.2mg/100g,类胡萝卜素为14.5mg/g,总酚类化合物为126.mg/100g。通过实验可知,“Trofimovskaya”和“PodarokSadu”中的生物活性组分是最高的。

  • 标签: 沙棘 可溶性固体 类胡萝卜素 酚类 维生素C
  • 简介:本文应用标准地标准木-分层切割法对黄土高原中部陕西延安沙棘人工林的生长量、生物量和生产力开展了研究,并建立了气候生产力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沙棘林个体年龄的增长,其树高、胸径、材积累计生长量逐渐增加,20年生沙棘人工林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平均值分别为:0.2823×10-4m3和0.5731×10-4m3,生物量现存量为33.5818t·hm-2,80%以上为主林冠层;沙棘林年净生产量369.9454g·m-2,降水生产力为917.8200g·m-2·a-1,该区域沙棘林生产潜力很大.

  • 标签: 沙棘 干物质 积累机理
  • 简介:用LI-6400光合仪在黄土高原中部系统测定了人工沙棘林的各种光合生理指标,主要结果为:叶光强响应曲线暗呼吸速率、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3.677μmol·CO2·m^-2·S^-1、0.0517mol·mol^-1、7.367μmol·CO2·m^-2·S^-1、71.15μmol·m^-2·s^-1和213.7μmol·m^-2·S^-1。CO2浓度响应曲线参数CO2补偿点、CO2饱和点、暗呼吸速率、羧化效率及最大光合速率分别为150.00μmol·mol^-1、506.834μmol·mol^-1、-1.100μmol·CO2·m^-2·s^-1、0.0063mol·mol^-1和3.01μmol·CO2·m^-2·s^-1。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左偏单峰曲线,峰值在10:00~12:00时。沙棘的ETR变化与光合速率同步,最大荧光产量Fm'在叶片转入黑暗后逐渐上升,17min左右趋于稳定;qP和qN变化不明显;当光适应的叶片转入黑暗下之后,NPQ开始下降,25min左右达到稳定。沙棘荧光强度响应曲线变化与其普通光强响应曲线类似,参数暗呼吸速率、光的补偿点、光的饱和点、最大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其值分别为-0.511μmol·CO2·m^-2·s^-1、14.72μmol·m^-2·s^-1、259.6μmol·m^-2·s^-1、8.494μmol·CO2·m^-2·s^-1和0.0347mol·mol^-1。沙棘叶片荧光CO2响应曲线与普通光源CO2响应曲线变化规律相似,荧光CO2响应曲线参数暗呼吸速率、CO2补偿点、CO2饱和点、最大光合速率以及羧化效率分别为-0.0914μmol·CO2·m^-2·s^-1、87.12μmol·mol^-1、745.212μmol·mol^-1、17.90μmol·CO2·m^-2·s^-1和0.0077mol·mol^-1。

  • 标签: 黄土高原 沙棘 干物质 光合特点
  • 简介:沙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多种用途以及较强的克隆繁殖能力,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认识沙棘属植物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本文以近期研究成果为依据,论述了沙棘克隆生长及其在改善种群适应能力、维持群落稳定性以及提高防护效能等方面的生态学意义,同时总结归纳了沙棘产品开发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 标签: 沙棘资源 克隆生长 种群更新 生态意义 经济价值
  • 简介:在缺少灌溉的中国北方地区杂交沙棘种植园,发生年际干旱会导致果实产量减产一半或更多。干旱是导致沙棘叶光合、蒸腾能力下降的主因。当土壤干旱导致沙棘植株受到水分胁迫严重时,根系从土壤吸收水分供叶面蒸腾和光合生产的水分已经很少,光合生产力很低,落果加重,果实增重减缓。适时灌溉使沙棘根系分布层的土壤含水量达到适宜含水量以防止干旱的影响,是保证杂交沙棘园植株健康生长和果实丰产的必要措施。

  • 标签: 杂交沙棘 干旱 生长 中国北方
  • 简介:在黄土高原,刺槐发挥着防治水土流失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对黄土高原榆林、延安、渭南、咸阳、宝鸡等地(市)的274株刺槐解析木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黄土高原刺槐生长状况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陕西黄土高原的刺槐在15a时,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值分别为(10.84±0.29)m、(10.64±0.31)cm和(0.048907±0.001634)m^3。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刺槐长势差别较大,宁夏的刺槐生长状况好于山西、陕西和河南,甘肃的刺槐生长缓慢、生长量低。同时,海拔、坡位、坡向、坡度和林分密度对刺槐生长影响显著,生长在海拔1000~1200m之间的刺槐生长状况好于其它海拔水平;山坡的中下部较上部更有利于刺槐生长;阴坡的刺槐长势优于其他坡向;随着坡度的增加刺槐生长量下降。建议在黄土高原营造刺槐林时应选择海拔1000~1200m之间、坡度较缓的阴坡下部,15a生刺槐密度控制在3300~4950株/hm2之间较为适宜。

  • 标签: 黄土高原 刺槐 生长状况 影响因子 生长指标
  • 简介:本文对永寿县沙棘良种选育基地试验区人工沙棘林单株树高、30cm处直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沙棘30cm处直径和树高的速生期一般都出现在第2~5年,连年生长量高峰期出现在3~4年之间,平均生长量的最大值出现在第4~5年之间.2.分别对沙棘树高、30cm处直径与树龄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沙棘树高、30cm处直径的生长模型和树冠的生长模型:D0.30=10(0.8774-1.9201/A)、H=-0.2784+0.6289A-0.0309A2、Cw=1.643×100.229-0.5389/A.

  • 标签: 永寿县 沙棘 人工林 生长规律 生长模型
  • 简介:本文对黄土高原中部油松、侧柏、刺槐、沙棘、胡颓子和火炬树等乡土树种树高、胸径及材积生长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树高生长曲线分两种类型,以油松、侧柏等人工实生林为一种类型,即满足“慢一快一缓慢一稳降”生长规律,沙棘、火炬树等萌蘖林开始生长较快,之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6树种树高平均生长量为0.4518±0.2763m,刺槐的最高,侧柏的最低;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0.3190±0.1358m,刺槐的最高,胡颓子的最低。6树种胸径平均生长量相对稳定,平均生长量为0.4170±0.1714cm,刺槐的最高,是侧柏的3倍多,阔叶树大于针叶树,实生林的较高;胸径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0.3723±0.1205cm,油松的最大,侧柏的最小;随着年龄的增长,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都呈逐渐增加的趋势,6树种材积平均生长量平均值为3.1254×10^4±4.8827×10^-4m^3,刺槐的最大,侧柏的最小,二者相差20倍左右;材积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6.8956×10^4±10.1233×10^-4m^3,刺槐分别是油松和侧柏的2.38和15.34倍。生长量大小除遗传因素外,主要是降水量的影响。

  • 标签: 黄土高原中部 主要乡土树种 生长过程
  • 简介:本文对黄土高原中部引进的奥地利黑松、美国黄松、美人松、欧洲赤松、欧洲黑松等16个树种,林分个体树高平均生长量曲线分两种类型,以欧洲黑松为代表的第一种类型,苗期生长较快,随着年龄的增加,树高平均生长量趋于减慢且逐渐稳定,另外一种类型满足正常的"慢—快—缓慢—稳中有降"的生长规律。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0.369±0.097m,以美国黄松和欧洲黑松的最高(0.535±0.052m),以铁杉的最低(0.251±0.044m);树高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0.387±0.104m,欧洲黑松的最高,华山松的最低,前者是后者的2.63倍;16树种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在林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小,以美国黄松的最高(1.595±0.192cm),青扦的最低(0.363±0.088cm),二者相差近4倍,就乡土树种白皮松、华山松、金钱松、青扦、铁杉、樟子松(0.6048cm)与外来引进树种(0.8488cm)相比,国外引进树种的生长量远远高于国内引进树种。16树种胸径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0.7056±0.2570cm,美国黄松的最大(1.249±0.350cm),青扦的最小(0.376±0.241cm),外国引进树种高出乡土树种50.0%以上。

  • 标签: 黄土高原中部 主要引进树种 生长过程
  • 简介:本项目研究了沙棘果油对小鼠免疫调节的作用。根据沙棘果油软胶囊人体推荐日摄入量O.05g/kg.BW扩大10、20、30倍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即0.5、1.00、1.5g/kg.BW,另设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SPF级昆明种小鼠,连续经口灌胃给予,30d后开始实验。实验结果以P〈0.05判断为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各剂量组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小鼠体重、淋巴器官/体重比值差异均无显著性。1)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值能力;2)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3)高剂量组能明显升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4)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功能;5)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碳廓清能力;6)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抗体生成细胞能力。结果显示:沙棘果油能显著提高小鼠免疫力,同时不会影响小鼠的免疫器官,无负面影响。

  • 标签: 沙棘果油 免疫活性 小鼠
  • 简介:通过对引进的7个沙棘品种的种子育苗及成苗定植,并对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进行了观测,初步分析了引进的各沙棘品种类型在定西的适应性.

  • 标签: 沙棘 品种 定西地区 引种 种子育苗 定植
  • 简介:研究复合沙棘籽油软胶囊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该胶囊内容物按日摄入量27.5mg/kgBW,275mg/kgBW,825mg/kgBW给小鼠灌胃,通过对免疫器官重量测定、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高原金果牌耐福软胶囊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 标签: 复合沙棘籽油软胶囊 调节 免疫能力
  • 简介:本文对沙棘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如天然维生素E,类胡罗卜素,植物甾醇,磷脂,不饱和必须脂肪酸,沙棘黄酮化合物等在沙棘植物中的分布和含量进行了描述,并且对目前在中国这类生物活性物质的各种提取方法和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 标签: 沙棘 生物活性物质 分布 含量 提取方法
  • 简介:通过对沙棘新梢生长节律与果实发育关系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新梢生长和果实生长发育各自的客观规律,以及树木生长和果实发育间的关系,为沙棘集约化栽培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标签: 沙棘 生长节律 果实发育 栽培
  • 简介:在黄土高原高塬沟壑区用中国沙棘、多年生香豌豆与从国外引进的刺槐、绒毛白蜡和黑核桃等乔木树种进行不同类型的复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期(1-4a)各种复合类型由于植物之间的有益共生,特别是中国沙棘、多年生香豌豆的固氮作用,可以很好地促进主栽乔木树种的高、径生长及生物量的积累;同时用于混交的中国沙棘,自身生长量也较其纯林有所增加.适宜的乔灌混交,可以实现"双赢"的目标.

  • 标签: 中国沙棘 复合方式 生长量 黄土高塬沟壑区
  • 简介:利用打顶与适度摘叶,调控植物顶端优势,建立新的生长平衡,能提高植物产量,改进品质,在生产上已被广泛应用。但在半干旱地区,沙棘生长期短(5个月),在常年连续受干旱胁迫、冬季严寒和风沙侵袭下,打顶摘叶虽能促进当年沙棘的生长和发育,但对次年生长产生了严重伤害,新梢密度下降25.5%~48.7%;枝重下降17.9%~25.1%,造成减产与早衰。因此,对沙棘雄株打顶与摘叶时间应在6月~7月中旬,摘叶强度应控制在25%以内,应禁止从雌株采叶。

  • 标签: 沙棘雄株 打顶 摘叶 顶端优势
  • 简介:砒砂岩区为中国自然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多年来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均证明,沙棘为适应这一地区的最佳先锋植物。2~8a沙棘定植株的平均高、地径分别与萌蘖株高、冠幅间存在着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中等盖度(40%~70%)的沙棘人工林分,其萌蘖能力最高。生产实践中可充分利用沙棘萌蘖性能强的优势,有效降低种植密度,减少种植成本,实现砒砂岩区快速、经济、高效恢复植被的目的。

  • 标签: 砒砂岩 沙棘 定植株 萌蘖株 生长指标
  • 简介:在不同立地(盐碱地、草场退化地、废弃地)栽植沙棘,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1998~2000年),结果表明:沙棘在pH值8.77~9.18之间的盐碱地栽植可以成活,同时沙棘林下土壤各单项肥力指标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沙棘栽植2年后土壤pH降低0.1~0.23左右,全盐量绝对值降低0.01%~0.02%,有机质绝对值增加0.01%~0.15%左右。草场围栏成效快,围护效果显著。废弃地栽植沙棘生长正常,株高达76.4cm、冠幅达79.2cm×76.2cm。

  • 标签: 盐碱地 成活率 生长 理化性质 沙棘
  • 简介:本项目研究了沙棘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小鼠体内免疫调节作用。根据沙棘籽原花青素提取物软胶囊人体推荐日摄入量0.0433g/kgBW扩大10、20、30倍设置低、中、高3个剂量组,即0.433、0.867、1.300g/kgBW,另设阴性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SPF级昆明种小鼠,连续经口灌胃给予,30d后开始实验。实验结果以P〈0.05判断为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沙棘籽原花青素提取物能明显增强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明显升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明显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功能,明显增强小鼠碳廓清能力,明显增强抗体生成细胞能力。另外与阴性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对小鼠的脾和胸腺均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沙棘籽原花青素能显著提高小鼠免疫力,同时不会影响小鼠的免疫器官,无负面影响。

  • 标签: 沙棘种子 原花青素 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