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香蕉多糖的免疫活性.方法:观察香蕉多糖对由环磷酰胺引起小白鼠白细胞数量下降的影响.结果:香蕉多糖对由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白细胞下降有抑制作用.结论:香蕉多糖可以开发应用并应进一步展开研究.

  • 标签: 香蕉多糖 免疫活性 药理作用 营养功能 环磷酰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黄芪甲苷免疫活性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分析、总结近5年国内外文献,对黄芪甲苷抵抗病毒、免疫调节、抑制肿瘤的免疫活性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总结。结果与结论黄芪甲苷具有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抑制肿瘤的作用。黄芪甲苷对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黄芪甲苷免疫活性的研究可为中药的开发应用、临床免疫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为人类卫生健康做贡献。

  • 标签: 黄芪甲苷 抗病毒 免疫调节 抑制肿瘤
  • 简介:目的:探索最适用以提取抗乙肝iRNA的器官。方法:用白细胞粘附抑制法对不同器官所提取抗乙肝iRNA活性进行比较。结果:我们发现,淋巴结所提取抗乙肝iRNA活性最高,脾脏次之,肝脏最低。结论:经过试验证明,为了获得高活性的抗乙肝iRNA,应选择免疫反应性强的器官,即淋巴结或脾脏。

  • 标签: 免疫绵羊 提取 乙肝免疫核糖核酸 器官 白细胞粘附抑制法
  • 简介:摘要 :真菌多糖具备提升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等的功能,促进抗体产生,进而起到提升机体免疫力、加强机体抗肿瘤能力的作用。本文特对药用真菌多糖如灵芝、虫草、姬松茸以及香菇等对抗肿瘤免疫生物活性进行 研究。

  • 标签: 真菌多糖 抗肿瘤 免疫 生物活性
  • 简介:真菌多糖是从大型食用菌的子实体和菌丝体巾分离的由10个以上的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多聚物。近年来研究发现,真菌多糖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可通过多条途径、多个层面对免疫系统发挥调节作用,不仅能激活T、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等免疫细胞,还能活化补体,促进细胞因子的生成,参与宿主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本文主要概括真菌多糖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真菌多糖 生物活性 免疫活性 免疫调节
  • 简介:精密吸取样品溶液0.2ml按方法,可作为蝉花中ISP类免疫调节活性物质含量测定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ISP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

  • 标签:
  • 简介:目的:从银耳孢糖中分离、纯化3种均一多糖,TSP-2a~TSP-2c,研究其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方法:银耳孢糖经DEAE-SephadexA-50分离得TSP-2,进一步采用SephadexG-150分离纯化得TSP-2a~2c,经凝胶色谱法和HPGPC方法鉴定其纯度.利用化学方法和色谱及光谱分析方法进行结构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TSP-2、TSP-2a~TSP-2c刺激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后促进细胞因子IL-1α、IL-6、IL-8分泌的增加.结果:TSP-2a~TSP-2c为均一多糖,分子量分别为1100kD、500kD、400kD.组成糖为岩藻糖(Fuc)、木糖(Xyl)、甘露糖(Man)、葡萄糖(Glc)和葡萄糖醛酸(GlcA).其结构都以(1→3)一D—Man为主链,并在O-2,O-4,O-6位上有分支点.各均一多糖在不同程度上对细胞因子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结论:TSP-2a~TSP-2c均为一多分枝的结构复杂的酸性杂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活性.

  • 标签: 银耳孢糖 细胞因子 放射免疫法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由大豆分离蛋白粉、大豆肽粉、乳清蛋白粉为原料制得的复合蛋白粉增强免疫活性作用。方法 根据法规开展增强免疫力功能实验,灌胃给予小鼠0.67 g/kg bw、1.33 g/kg bw、4.00 g/kg bw剂量的复合蛋白粉,共计30天,进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指标及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 各剂量组小鼠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指数、吞噬率、NK细胞活性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对小鼠体重、脏体比值、迟发型变态反应、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半数溶血值(HC50)、溶血空斑数、碳廓清指数无影响(P>0.05)。结论 复合蛋白粉具有良好的增强免疫活性作用。

  • 标签: 保健食品 复合蛋白粉 增强免疫力
  • 简介:目的探索牛奶主要过敏原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等电点沉淀、凝胶层析和分子筛等技术纯化牛奶中主要过敏原组分;采用SDS-PAGE鉴定蛋白纯度,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鉴定免疫活性。结果成功获得牛奶中的四种主要过敏原组分:酪蛋白、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和分子量较高的P1组分,并经过免疫实验证实这四种组分均能与过敏血清产生反应,而其中β乳球蛋白和P1组分反应性较高。结论本研究探索出一种简单、实用的牛奶主要过敏原制备工艺,并证实牛奶中的β乳球蛋白和高分子量蛋白质为主要过敏原。

  • 标签: 牛奶 过敏原 制备方法 免疫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短时消毒对母乳中主要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早产儿母亲的新鲜母乳。将同一份母乳分为3份,按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未消毒组、巴氏消毒(62.5 ℃ 30 min)组和短时消毒[(62.5±0.5) ℃ 5 s]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乳清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乳铁蛋白(lactoferrin,LTF)、溶菌酶(lysozyme,LZM)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的含量;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母乳中存活免疫细胞(白细胞、单核细胞、T细胞、B细胞)的数量及其百分比。应用弗里德曼双向秩方差分析(Friedman检验)、Bonferroni校正、配对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53位母亲的新鲜母乳共87份。(1)未消毒组sIgA、LTF、LZM的含量均高于短时消毒组[0.42 mg/ml(0.33~0.65 mg/ml)与0.40 mg/ml(0.28~0.62 mg/ml),(3.57±1.06)与(3.53±1.11) mg/ml,128.60 µg/ml(77.18~203.00 µg/ml)与121.70 µg/ml(68.66~188.20 µg/ml)],而短时消毒组又高于巴氏消毒组[0.25 mg/ml(0.17~0.37 mg/ml)、(0.85±0.58) mg/ml和83.40 µg/ml(47.40~151.40 µg/ml)](P值均<0.05)。巴氏消毒组sIgA、LTF、LZM的保有率均低于短时消毒组[55.87%(46.01%~71.41%)与96.93%(83.03%~115.90%);21.72%(12.54%~29.42%)与97.88%(88.98%~104.30%);69.26%(49.42%~89.08%)与93.80%(74.85%~110.20%);P值均<0.05]。3组IGFBP-3含量和保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巴氏消毒组存活白细胞、单核细胞、T细胞和B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未消毒组[185.50个(87.00~356.50个)与1 271.00个(540.50~2 283.00个);12.00个(6.00~16.75个)与266.00个(137.30~518.80个);1.00个(0.00~2.00个)与47.50个(28.50~116.00个);1.00个(0.00~1.75个)与21.00个(10.00~41.50个);P值均<0.05];巴氏消毒组存活白细胞占全部白细胞百分比,以及存活单核细胞、T细胞和B细胞占存活白细胞的百分比也明显低于未消毒组[24.80%(16.00%~36.80%)与74.20%(63.55%~86.45%),5.91%(4.09%~8.77%)与21.90%(17.40%~29.30%);0.31%(0.00%~1.31%)与4.00%(2.69%~6.43%);0.30%(0.00%~0.86%)与1.27%(0.57%~2.85%);P值均<0.05]。短时消毒组与未消毒组相比,也呈现类似趋势(P值均<0.05)。但短时消毒组母乳存活白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及其分别占全部白细胞和存活白细胞的百分比[白细胞:279.50个(116.80~548.50个),32.20%(20.70%~45.75%);单核细胞:32.00个(21.00~83.75个),15.60%(11.10%~19.15%)]明显高于巴氏消毒组(P值均>0.05)。(3)不论采用巴氏消毒还是短时消毒,母乳中存活的单核细胞、T细胞以及B细胞占相应亚群的百分比均低于未消毒组[2.94%(1.33%~7.14%)、9.72%(5.77%~16.00%)与52.60%(31.35%~68.75%);0.00%(0.00%~1.61%)、0.49%(0.00%~2.53%)与28.10%(10.55%~57.00%);0.00%(0.00%~0.83%)、0.24%(0.00%~2.47%)与13.80%(3.27%~41.00%);P值均<0.05],短时消毒组仅存活单核细胞所占百分比高于巴氏消毒组。结论短时消毒相较于巴氏消毒能够更好地保留母乳中的sIgA、LTF和LZM,同时可以较好地保留单核细胞的活性

  • 标签: 消毒 时间因素 巴氏消毒法 乳,人 免疫球蛋白A,分泌 乳铁蛋白 胞壁质酶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草多糖体外抗癌活性及对移植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肿瘤细胞,观察甘草多糖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甘草多糖3个剂量组为150、300、600mg/kg体重,阳性对照组为200mg/kg体重,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对小鼠的胸腺、肿瘤组织和脾脏进行称重,计算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抑瘤率。结果体外抗肿瘤结果,甘草多糖各剂量组IgM、IgG含量、抗体生成细胞水平明显高于阴性、阳性对照组,其中大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一定剂量的甘草多糖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且剂量过高会影响其抑瘤效果。结论甘草多糖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及对移植瘤小鼠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值得参考。

  • 标签: 甘草多糖 体外抗癌活性 移植瘤小鼠 免疫功能
  • 简介:为了更好地研究牙龈卟啉菌(Prophyromonasgingivalis,Pg)表面蛋白(Surface-associatedproteins,SAP)的生物活性,实验用SAP体外刺激小鼠颅骨和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放免方法检测培养液中Ca2+和IL-6的含量.同时,采用ELISA和MTT法分别测定SAP免疫小鼠的抗体效价和诱导的脾细胞转化程度.结果显示:一方面SAP是体外诱导骨吸收和前炎性因子合成的介质;另一方面SAP免疫的小鼠产生了抗SAP特异性抗体和脾细胞特异增生反应.这说明具有生物活性的SAP诱导了实验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 标签: 牙龈卟啉菌 表面蛋白 生物活性 免疫原性 PgSAP 分离
  • 简介:试验研究生物活性预混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生物活性预混料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在断奶30-50d平均日增重(ADG)显著升高、料重比(F/G)显著降低(P〈O.05);C3bR、IC花环率在第20天显著增加(P〈0.05),其中C3bR花环率在第10天时极显著升高(P〈0.01);淋巴细胞增殖率在第10天、第20天分别为显著、极显著升高(P〈0.05、P《0.01);免疫器官脾脏指数在第10天、第20天显著增高(P〈0.05);血液红细胞在第10天、第20天,白细胞在第20天时显著增高(P〈0.05);血清IgG在第10天、第20天,IL-2在第10天,IgA、IFN-γ在第20天时显著升高(P〈0.05);猪瘟抗体水平在二免后15d显著增高(P〈0.05)。添加生物活性预混料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缓解仔猪断奶应激,增强机体免疫力。

  • 标签: 生物活性预混料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高寒乳白栓菌多糖(Alpine-TLBP)的免疫调节功能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Alpine-TLBP(50、100、200mg/kg)口服给药,测定正常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水平;水杨酸捕捉法测定Alpine-TLBP对·OH的清除能力;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Alpine-TLBP对O_2的清除能力。结果在50~200mg/LAlpine-TLBP能显著增加正常小鼠的胸腺和脾脏的质量,提高脏器指数,且明显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且在50~500μg/mL具有较强的清除·OH和O2的能力,IC50分别为142.2μg/mL和203.2μg/mL,呈剂量相关性。结论Alpine-TLBP能增强正常小鼠的免疫功能,且具有较强的清除·OH和O2的能力。

  • 标签: 高寒乳白栓菌多糖 免疫调节 抗氧化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化疗联合免疫活性细胞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杭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4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观察组采取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单纯化疗。对比分析2组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提高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54.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88.6%)明显高于对照组(7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CD3^+、CD4^+、CD8^+细胞的百分率及CD4^+/CD8^+细胞百分率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免疫免疫活性细胞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临床价值高。

  • 标签: 化疗 免疫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观察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期间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和微管相关蛋白-2免疫活性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低温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组和低温组,后两组又分为再灌注6h、48h、96h三个亚组。采用本科组织化学染色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测定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测定MAP2免疫活性,观察再灌注48h、96h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数目。结果:再灌注96h时,低温组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常温组(P<0.01)。常温组再灌注6h、48h和96h,海马CA1区CCO活性降至假手术组的61%、48%和43%(P<0.01);低温组分别为假手术组的81%、69%和51%(P<0.05或P<0.01),均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常温组再灌注6h、48h和96h,海马CA1区MAP2免疫活性降至假手术组的81%、69%和51%(P<0.01);低温组分别为假手术组的91%、86%和71%,均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或P<0.01)。结论:低温通过保护CCO活性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低温保护CCO活性的作用与其抑制MAP2的降解有关。

  • 标签: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低温 细胞色素氧化酶 微管相关蛋白-2
  • 简介:以远缘链球菌(S.sorbrinus6715血清型g)免疫产卵母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鸡卵黄中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ofYolk,lgY)的活性,研究鸡免疫应答并制备出高免抗-S.sorbrinuslgY。结果显示出10^9cfu/只剂量免疫的母鸡,第一次免疫后的第七天卵黄中出现特异性lgY,加强免设后抗体效价上升更快,经ELISA法检测,卵黄中的抗体效价到1:384。而冷冻干燥后的lgY,其效价要超过1:2000。

  • 标签: 活性检测 变链球菌 鸡卵黄免疫球蛋白 ELISA 鸡蛋 鸡免疫应答
  • 简介:目的观察金克槐耳颗粒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7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38例采用金克槐耳联合化疗,对照组单用化疗。结果治疗组NK细胞活性T4/T8比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金克槐耳颗粒可以保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细胞活性及提高机体免疫力。

  • 标签: 金克槐耳颗粒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细胞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