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长期应用吗啡的雌性大鼠,当动情周期发生改变后,其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30只成年雌性大鼠,采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盐酸吗啡,定期进行阴道细胞学观察直至大鼠动情周期紊乱.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免疫组织化学测下丘脑、垂体、卵巢和子宫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结果①维持吗啡用药7周时,60%(18/30)大鼠发生动情周期紊乱,用药10周,76.7%(23/30)动情周期被抑制;②长期应用吗啡,造成动情周期紊乱时,F3H、LH、E2、P基础分泌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P<0.05,P<0.01,P<0.05);若长期应用吗啡后未出现动情周期紊乱,各激素水平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③长期应用吗啡后,无论大鼠动情周期是否被抑制,非动情期及动情期大鼠性腺各组织中ER平均吸光度(A)值均显著降低(P<0.01,P<0.001).结论长期使用吗啡对下丘脑-垂体-卵巢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 标签: 吗啡 雌性大鼠 性腺轴功能 雌激素受体 吗啡依赖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2010版GMP要求用于药品生产过程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根据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度级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一般情况下,我们比较容易将某个密闭流程内的物料实现无菌化并保持无菌状态,但一些情况下需要将密闭流程断开再连接到新的流程,同时还需要保证物料不受污染。尽管洁净厂房环境能提供一定的洁净度,但此洁净度并不足以提供暴露后的无菌保护。为符合生产工艺以及产品质量的要求,对暴露再连接过程的无菌控制必须有针对性地设计连接方案。本文将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 标签: 制药生产 无菌连接技术 运用
  • 简介:膀胱冲洗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其目的是预防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由于临床中没有供膀胱冲洗专用的一次性冲洗器,我们常用一次性输液器作为冲洗工具,在操作中常出现因产品不配套、管路连接不严密而致冲洗液外漏的情况,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我科作为泌尿外科,需留置尿管的病人多且尿管留置时间长,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对膀胱冲洗的装置进行改进,将输液器与尿管之间加入一连接装置--谓之为连接头,使输液器与尿管之间能紧密连接,克服了在冲洗过程中的冲洗液外漏及尿管漏尿等情况.我们将此方法与原来的另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连接方式 膀胱冲洗 输液器 护理技术 玻璃接头 乳胶管
  • 简介:目的探讨修复头部电烧伤创面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颞浅动脉跨区反流型皮瓣修复头部电烧伤创面12例。结果自2001年以来完成手术12例,患者头部电烧伤创面均得到较好整复。除1例出现皮瓣远端血运障碍,经加强换药等处理后痊愈,其余患者均愈合良好。结论应用颞浅动脉跨区反流型皮瓣早期修复头部电烧伤创面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反流轴型皮瓣 头部损伤 电烧伤
  • 简介:目的比较正常饲料或高热量饲料喂养大鼠,在有或无慢性应激长期刺激后,再给以一次急性应激前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功能的改变。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饲料组(对照组)、高热量饲料(HCD)组、正常饲料慢性应激(CS)组及高热量饲料慢性应激(HCD+CS)组。5周后,首先检测血脂并进行胰岛素敏感性试验;然后再给以一次急性应激,检测急性应激前后血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及血糖浓度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D及HCD+CS组出现明显的血脂异常,但CS组无明显改变;三组均出现明显的胰岛素抵抗(IR)及HPA激活,但HCD+CS组变化更明显。急性应激后,与对照组一样,三组HPA可进一步激活,但HCD组激活程度明显高于其它组。血糖变化与HPA激活相对应。结论长期高热量饲料喂养可明显提高因长期慢性应激或急性应激引起的HPA激活,尤其可使急性应激后的HPA激活程度大大提高。这种HPA的激活,与血糖升高、IR、血脂异常相对应。

  • 标签: 高热量饲料 慢性应激 急性应激 HPA轴
  • 简介:目的:已知不良宫内环境(如缺血、应激)可引起胎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发育异常,导致宫内发育迟缓(IUGR);胎海马作为HPA的重要调节中枢,其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发生与HPA功能发育相关。本研究旨在观察孕期咖啡因暴露所致IUGR大鼠的HPA功能变化,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建立孕中晚期咖啡因(20、60、180mg/kg·d,ig)暴露所致大鼠1UGR模型,孕20d取胎鼠,real.timePCR技术检测胎海马GR、胎肾上腺甾体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和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胎盘2型1113.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2)的mRNA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胎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酮(CORT)浓度;进一步建立胎海马神经元培养系统,以咖啡因(0-300μM,24h或300μM,0-72h)处理神经元,real-timePCR技术检测GR、DNA甲基转移酶(Dnmtl、Dnmt3a和Dnmt3b)的mRNA表达。结果及结论:孕期咖啡因暴露可显著抑制胎肾上腺StAR/P450scc的表达,同时胎盘11β-HSD-2表达降低,胎鼠外周血ACTH及CORT水平增加,胎海马GR表达增高,证实孕期咖啡因暴露存在“母源性糖皮质激素过暴露”现象,进而影响胎海马GR功能并导致HPA发育异常;结合体外研究发现,咖啡因能直接引起海马GR表达增加,同时Dnmt3a和Dnmt3b表达降低,进一步提示胎海马GR的表达调控改变参与了咖啡因所致HPA发育异常,这可能与咖啡因引起胎海马GR的甲基化改变有关。

  • 标签: IUGR大鼠 海马神经元 HPA轴 发育异常 咖啡因 表达调控
  • 简介:对于经常要使用氧气袋的护士来说,能够快速将吸氧管与氧气袋相连的最好方法是两者之间加一个玻璃接头。但是由于玻璃接头易破损,在操作中很容易给病人和护士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伤,临床上我们采用将注射器针帽一端剪断,形成中空管道从而替代玻璃接头的方法,通过实验判断吸氧效果同样有效。而且针帽属于一次性用品,一人一用一丢弃也不会浪费,这种方法不仅取材方便,经济实用,简单易行,同时也为医院节约了资源。

  • 标签: 一次性用品 注射器 针帽 连接管 吸氧效果 经济实用
  • 简介: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中枢和呼吸器官的疾病,致肺通气、肺换气功能障碍,形成低氧血症或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呼吸衰竭多采用综合治疗,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在治疗呼吸衰竭中,呼吸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急诊,使用呼吸机取得较好效果。现就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插管、连接呼吸机等护理、监测介绍如下。

  • 标签: 呼吸衰竭患者 监测护理 综合治疗 呼吸机 急救 插管
  • 简介:目的研究医用一次性聚氯乙烯(PVC)连接管对多种药物的吸附性,为临床一次性连接管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硝酸甘油、尼莫地平、单硝酸异山梨酯等6种药物分别配成临床输注浓度,通过吸光度试验测试流经连接管前后药物浓度,计算得出6种药物不同时间段的吸附率。结果医用一次性PVC连接管对不同药物的吸附性不同,连接管对尼莫地平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最高可达29.6%。结论PVC连接管的吸附性与药液的酸碱性没有明显关系;PVC连接管对部分药物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应引起临床使用的高度重视。

  • 标签: PVC连接管 吸光度 药物吸附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输液港连接便携式5-Fu泵居家化疗患者中实施移动护理平台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02-2023.02接受输液港连接便携式5-Fu泵居家化疗的患者4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设置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院内常规护理、院外移动护理平台,对比不同的护理价值。结果 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的发生率更低;生活质量评分,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更高。结论 对输液港连接便携式5-Fu泵居家化疗患者开展移动护理平台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移动护理平台 输液港连接便携式5-Fu泵 居家化疗
  • 简介:膀胱冲洗法是留置尿管病人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是将药液经导尿管注入膀胱进行冲洗的方法,利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导尿管进行膀胱冲洗,此法既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现介绍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 标签: 一次性输液器 导尿管 膀胱冲洗方法 注意事项
  • 简介:目的动态观察组分配伍四逆汤对甲减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影响。方法ig0.1%丙基硫氧嘧啶(PTU)混悬液法分别造模6、11、16、20周,用左甲状腺素钠片(9μg/kg)及组分配伍四逆汤(生药9.6g/kg)对模型动物治疗4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水平的变化。结果甲减程度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而加重。造模6、11、16周甲减大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L、T4、TRH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TSH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左甲状腺素钠片组及组分配伍四逆汤组大鼠血清中L、T4、TR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0.01),TSH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造模20周甲减大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3、T4、TRH水平显著降低(P〈0.01),TSH水平明显升高(P〈0.01),左甲状腺素钠片组和组分配伍四逆汤组血清L、T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左甲状腺素钠片组及组分配伍四逆汤组大鼠血清T3、T4无统计学差异,TRH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TSH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下丘脑.垂体一甲状腺在甲减发展过程中整体功能在退化,组分配伍四逆汤的调节作用是动态变化的,应在初期及早给予。

  • 标签: 四逆汤 组分配伍 甲减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动态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地塞米松与盐酸氨溴索对分泌性中耳炎 患者 纤维连接蛋白 (Fn)影响及临床疗效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 2018 年 1 月至 2018年 12 月期间本院 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 患者 94 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 分为两组 ,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 47 例 加用地塞米松治疗 ,观察组 47 例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盐酸氨溴索 治疗 。将 两组的 Fn水平 、临床疗效 进行比对。 结果:观察组分泌性中耳炎 患者治疗后的血清 Fn 水平、治疗优良率均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结论:地塞米松与盐酸氨溴索 联合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中可提高临床疗效以及改善血清 Fn 水平 。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地塞米松 盐酸氨溴索 纤维连接蛋白
  • 简介:目的:α1-抗胰蛋白酶(AAT)缺乏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征是错误折叠的AAT突变体在肝细胞内质网内聚集及血清AAT水平降低,并由此引发肝脏及肺部疾病。AAT的Z型突变(ATZ)是造成AAT缺乏的最常见突变类型。有研究已经证实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参与ATZ的降解。Hrd1是一种定位于内质网膜的泛素连接酶(E3),本文旨在研究Hrd1是否可以通过内质网相关降解通路促进ATZ的降解。

  • 标签: Α1-抗胰蛋白酶 泛素连接酶 突变体 降解 细胞存活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
  • 简介:摘要:糖基化修饰是蛋白质的一种常见且复杂的翻译后修饰,在生物体内主要有介导生物活性,受体介导识别,提高蛋白质溶解度以及延长蛋白质半衰期和促进蛋白质构象稳定等功能。治疗性蛋白质药物中有许多属于糖基化修饰蛋白质,而"正确"的糖基化修饰使得蛋白质药物具有临床疗效.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许多外界因素包括溶解氧,pH值,碳源以及温度都会影响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特别是重组蛋白质药物较细胞本身蛋白质在细胞内往往属于高表达,这会影响酶或其他功能性蛋白质介导的糖基化修饰,因此细胞培养的环境主要决定了蛋白质药物的糖基化修饰类型及含量。

  • 标签: 蛋白质药物 N-连接寡糖 定量分析 质谱检测器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患者维生素D、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growthfactor23,FGF23)、Klotho蛋白及相关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探讨肾炎康复片联合金天格胶囊对维生素DFGF23-Klotho内分泌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4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金天格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比较血肌酐(Cr)、钙、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25-羟维生素D[25-(OH)D]、血清FGF23、Klotho蛋白、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及骨密度(BMD)。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校正钙、钙磷乘积、25-(OH)D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Cr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校正钙、钙磷乘积、25-(OH)D高于对照组(P〈0.05),C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GF-23、BAP、TRAP5b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Klotho蛋白和BMD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金天格胶囊可以改善骨代谢,提高BMD,增强骨矿化,其作用机制或与影响维生素D-FGF23-Klotho内分泌有关。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肾炎康复片 金天格胶囊 维生素D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 简介: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将所有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和乌司他丁处理组,每组各24只。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3组大鼠脑组织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occluden-1,ZO-1)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大鼠相比,乌司他丁处理组大鼠脑组织中ZO-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NSE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的增加、减少NSE表达而发挥脑保护作用,其保护血-脑脊液屏障的机制可能与增加ZO-1蛋白的表达有关。

  • 标签: 乌司他丁 血脑屏障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中比较常见的排卵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在育龄期妇女中为5%~10%[1]。在PCOS的发病中,卵巢局部多因子调节系统起着关键性作用,而且也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间隙连接蛋白43(Cx43)是在卵泡发育及成熟中卵巢组织表达最多的连接蛋白,对卵巢卵泡的发育发挥关键性作用。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大鼠 卵巢颗粒细胞 间隙连接蛋白 卵巢组织 贴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