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负面情绪和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04例腹膜透析患者,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及相关性腹膜炎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腹膜炎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膜透析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且减少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腹膜透析 相关性腹膜炎
  • 简介:目的探讨1例腹膜假性黏液瘤(PMP)的误诊经过,以减少临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PMP临床资料。结果结合该患者确诊过程并参考相关文献,总结该类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病年龄、好发人群、确诊方法、治疗预后),得出通过一些影像学检查如B超、CT可以提示,但需要病理及免疫组化进行确诊,减瘤术与热灌注治疗相结合被认为是治疗此疾病最佳方案。结论PMP临床罕见、早期临床症状不具特异性,易漏诊误诊。

  • 标签: 腹膜黏液瘤 黏液瘤 结核性腹膜炎 热灌注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及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69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的IB1-IIA2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淋巴结转移的高危险因素,生存分析不同模式下淋巴结转移的生存率。结果42例患者164枚淋巴结发生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肿瘤直径、病理分型、分化程度、脉管侵犯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肌层浸润深度、肿瘤直径及病理分级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患者5年总生存率(OS)为82%.IB1期、IB2期、ⅡA期患者5年OS分别为92%、83%、和75%。单组淋巴结转移30例,闭孔淋巴结转移率66.7%,髂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14.3%。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5年OS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髂总、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OS显著低于单纯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双侧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OS低于单侧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数目不同对患者的OS造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结论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肌层浸润深度、肿瘤直径及病理分级。双侧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单侧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髂总及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

  • 标签: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高危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医院收治的130例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治疗分析。结果老年患者1年内死亡62例(47.7%);老年肾衰竭患者的死亡因素主要为心血管因素、脑血管意外、感染、电解质紊乱、严重营养不良、肝功能衰竭、肿瘤。结论应用血液透析方式治疗老年肾功能衰竭效果明显,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这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以上,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患者HFHD(高通量血液透析)以及LFHD(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2组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微炎症状态以及氧化应激状态。结果实验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经HFHD治疗后,其微炎症状态以及氧化应激情况较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患者优(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HFHD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炎性反应以及氧化应激,从而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微炎症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透析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3年5月份-2014年7月份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各30例,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非透析治疗,观察组则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心率、血压、血肌酐、尿素氮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且见效快,治疗时间短。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手术方式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减压置入深度对其有效引流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50例不同手术方式的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分三组A组患者选择胸腔内主动脉弓下实施胃食管吻合术60例,B组胸腔内主动脉弓上胃食管吻术50例;C组颈部胃食管吻合术40例。手术回室6小时责任护士根据病程记录手术方式、食管切除的长度进行胃肠减压深度的调整以吸到胃内容物通畅为宜。结果通过对胃肠减压深度进行调整,不同时段胃肠减压引流量的比较,调整后引流通畅,显著高于手术回室胃肠减压6小时内胃液引流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小时X片胃影显示有扩张低于手术后6小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责任护士需掌握食管癌患者手术方式有利于胃肠减压的有效引流。

  • 标签: 食管癌 胃肠减压 深度引流
  • 简介:目的:比较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与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治疗对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住院诊断为尿毒症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各21例,分别于透析治疗后1个月及透析后6个月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常规指标:左心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d)、室间隔舒张末厚度(IVSd)。结果: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疗1个月后较透析前LA、LVEDd、IVSd及LVPWd有明显减小(P<0.05),6个月后LA、LVEDd、IVSd及LVPWd较1个月时亦有所减小(P<0.05);透析治疗1个月及6个月后腹膜透析组对心脏结构改善均明显优于血液透析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均能改善尿毒症患者的心脏结构,而腹膜透析效果更优于血液透析,随着透析时间延长,心脏结构改善更明显。

  • 标签: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尿毒症心肌病 慢性肾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的患者为观察组,择期选其未行血透的尿毒症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选择100例健康者为标准组。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Ferritin检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各个肿瘤标志物水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综合相比,Ferritin、CA125以及CA19-9检测水平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肿瘤标志物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的患者肿瘤标志物Ferritin、CA125以及CA19-9水平具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血透不能有效的对肿瘤标志物进行清除。

  • 标签: 血液透析 肿瘤标志物 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病例选自四平市中心医院、吉林省脑科医院,持续血液透析治疗并发脑出血的患者104例,询问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并使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问卷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脑出血患者生存质量SF-36的总体评分为:41±16,患者的年龄、原发病、家庭里有无配偶的支持、在职情况等因素与生存质量有关。血液透析合并脑出血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生存质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患者年龄与生存质量有关联,高年龄往往呈现低生存质量,年龄大,体质差,预后较差。年龄小,体质好,预后好。

  • 标签: 血液透析 脑出血 生存质量
  • 简介:先天性无阴道,又称MRKH综合征,是双侧副中肾未发育或其尾端发育停滞而未向下延伸所致的无阴道表现。临床表现为原发性闭经、性交困难,阴道前庭结构正常,性腺结构正常,染色体核型正常(46,XX),具有女性的第二性征。该病的发生率为0.93‰[1]。患者中35%~45%合并一侧肾脏缺如,10%~30%合并脊柱畸形[2]。MRKH综合征给患者心理和精神上造成极大创伤。

  • 标签: 阴道成形术 先天性无阴道 阴道前庭 人工阴道 原发性闭经 性交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长血液透析时间对患者微炎症状的影响并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56例维持性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1和试验组2,同时选取1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正常对照组,其中试验组1的患者每次进行血液透析的时间为6h,试验组2的患者每次进行血液透析的时间为4h,分别测定三组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血浆总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体重指数,血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试验组1和试验组2患者在治疗前血浆细胞因子水平都要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六个月的持续性血液透析后,试验组1患者的各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低于试验组2组患者治疗后的各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和试验组2两组患者经过血液透析后其微炎症状态和患者的营养状况指标明显得到改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但是通过延长血液透析时间能有效清除微炎症细胞因子,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 标签: 延长血液透析时间 微炎症状 影响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CRF)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的治疗措施以及治疗效果。方法66例C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维持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率、类型以及患者当时的治疗措施、后续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6例患者共实施了720次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透析过程中并发心律失常184次。依据心律失常的不同类型,其中有室性早搏65次、发生率35.3%;房性早搏50次、发生率27.2%;室上性心动过速16次、发生率8.7%;窦性心律不齐14次,发生率7.6%;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21次,发生率11.4%;房室传导阻滞18次,发生率9.8%。治疗结果显效42例、有效23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8.5%。治疗无效患者停止血液透析,后续症状逐渐缓解,未有死亡病例。结论CRF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时应该积极祛除诱因、对症给予药物治疗,必要时停止透析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心律失常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患者采用前列地尔与清胰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江西省萍乡市湘雅萍矿合作医院收洽的116例急性胰腺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并知情同意。将11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常规治疗.n=29)、B(单纯前列地尔,n=29)、c(单纯清胰汤,n=29)、D(前列地尔+清胰汤,n=29)四组。对比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D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A组、B组、C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患者假性囊肿发生率、转外科手术率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C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患者采用前列地尔与清胰汤联合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局限性腹膜炎 前列地尔 清胰汤
  • 简介:病例:患者,男,46岁。2014年2月18日因“头晕1月,加重伴胸闷1周”以“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收入心内科住院治疗。既往有肾功能衰竭、左肾结石病史1个月。入院时血压180/100mmHg。当天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3.1×1012·L-1,血红蛋白59g·L-1,中性细胞比率87%;生化示尿素氮60.0mmol·L-1,二氧化碳结合力13mmol·L-1,肌酐1742μmol·L-1,尿酸776μmol·L-1,离子四项:钙1.94mmol·L-1。请我科会诊考虑慢性肾衰竭CKD5期肾性贫血,于当天晚上转入我科行紧急右侧颈内静脉置并行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予托拉塞米片、氨氯地平、卡维地洛口服控制血压,输注同型红细胞悬液4U。2月19日晚停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共治疗25h,改为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头晕、胸闷等症状缓解,血压控制可。2月20日因尿路感染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浙江医药股份公司新昌制药厂,批号:1131028)0.6g,qd静脉滴注抗感染。2月25日患者行左前臂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术程顺利。患者于2月28日凌晨出现烦躁不安,自言自语,答非所问,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考虑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引起精神异常可能,停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输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血液透析患者 精神异常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营养支持疗法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的疗效观察。方法我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共收治72例老年尿毒症患者(老年组),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在此基础上加强个体化透析,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防治并发症,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并与既往收治的58例行单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非老年患者(非老年组)的1、3、5年生存率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尿毒症患者1年、3年及5年存活率与非老年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尿毒症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尿毒症患者早期充分透析,加强个体化透析,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防治并发症,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可显著提高生存率,降低透析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 标签: 尿毒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老年
  • 简介:目的探讨6min步行试验(6MWT)在血液透析(HD)并发肺动脉高压(PH)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HD治疗的患者90例,比较并发PH(PH组)和无PH(非PH组)患者的临床资料、6MWT。结果PH组的血白蛋白水平、尿素清除指数(Kt/V)分别为(36.61±3.76)g·L^-1、(1.30±0.27),显著低于非PH组,其血尿素氮和肌酐分别为(27.84±7.66)mmol·L^-1、(955.34±229.71)μmol·L^-1,显著高于非PH组(P〈0.05)。PH组6min步行距离(6MWD)和起始时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为(192.70±65.90)m、(96.11±1.05)%,显著低于非PH组,PH组的结束时呼吸困难评分(Borg评分)为(4.27±1.04)分,显著高于非PH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肺动脉收缩压(SPAP)和6MWD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r=-0.574,P〈0.001);SPAP和结束时Borg呼吸困难评分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r=0.590,P〈0.001);SPAP和6MWT起始SpO2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r=-0.227,P=0.032)。结论6MWT可反映PH对HD患者的运动能力有一定负面影响,且有可能成为HD患者伴PH的初步筛查工具。低白蛋白血症、尿毒症毒素可能参与HD患者并发PH的发生。

  • 标签: 血液透析 肺动脉高压 6 MIN步行试验
  • 简介: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uremicencephalopathy,UE)的疗效。方法对32例U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27例症状明显缓解,2例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3例患者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使UE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生存率得到提高。

  • 标签: 尿毒症脑病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 简介:目的:分析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4年10月肾内科收治的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在血液透析时,治疗组患者均给予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钙剂和骨化三醇疗效,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患者腰椎骨密度情况和髋部骨密度情况;并测定和分析患者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第2腰椎以及腰椎总体Z值,第3腰椎以及腰椎总体t值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股骨大转子、粗隆间、髋部骨密度总体Z值和t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半年后,治疗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骨代谢生化指标中血N-MID、PINP、β-Crosslaps、PTH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鼻喷剂用于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安全可靠,其疗效优于常规钙剂和骨化三醇治疗。

  • 标签: 鲑鱼降钙素鼻喷剂 维持性血液透析 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