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踪随访在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采用腹膜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采用跟踪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透析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cr、BUN显著低于对照组,残余肾功能、营养状态评分SG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踪随访有利于腹膜透析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透析效果,保留患者的残余肾功能。

  • 标签: 跟踪随访 腹膜透析 治疗依从性 透析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CAPD患者每日居家透析过程中遇到的健康需求难以得到及时满足。延续护理(TransitionalNursing)对CAPD患者的居家治疗进行专业的随访和指导,是其提高生活质量及长期生存率的重要保障。本研究选取我科诊治的CA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延续护理对居家CAPD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结论早期延续护理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改变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腹膜透析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腹膜透析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钾、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血钾、血糖、红血蛋白以及血蛋白指标在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1±0.3)mmol/L、(4.5±4.1)mmol/L、(92±17)g/L、(51±3)g/Lvs(4.4±0.7)mmol/L、(7.1±3.1)mmol/L、(92±14)g/L、(60±6)g/L(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低血压、感染等不良反应情况。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明显高于研究组(13.33%),两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因为腹膜透析对血糖影响大,两组间血糖可以无差异吗?。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采用腹膜透析进行治疗,能有效舒缓患者病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PCR和传统培养法检测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致病菌的对比及其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取其透出液为检测样品,对所有透出液标本展开PCR和传统培养法检测,将PCR检测定为观察组,传统培养法检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致病菌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样品的阳性为66例,对照组阳性52例(P<0.05),传统培养法检测中2例与的PCR结果不一致,为假阴性(3.85%)。传统检测法中28例中共有16例与PCR检测结果不一致,假阳性(57.14%)。且观察组获得是结果时间为(7.21±0.85)h,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获得结果时间(77.75±15.82)h,差异显著(P<0.05)。结论PCR与传统培养法检测的获得报告时间、检测结果准确性更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 标签: PCR 传统培养法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致病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膜透析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5年我院收治的21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损伤或低心排量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腹膜透析法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腹膜透析治疗后患者正性肌力药评分(IS)、CVP、Lac水平明显降低,透析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治疗后肾损伤Ⅲ级患者的SCr水平明显高于肾损伤Ⅰ级与Ⅱ级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损伤或低心排量中采取腹膜透析治疗可将患者体内多余水分及代谢物及时排出,对心功能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腹膜透析 先天性心脏病 急性肾损伤 低心排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外剖宫产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腹膜外剖宫产40例临床剖宫术式方法特点进行分析。结果40例行腹膜外剖宫产术患者,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6.45±2.49min,总手术时间38.5±6.9min,术中出血量205~280ml。结论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不进入腹腔,不干扰腹腔脏器的功能;不禁食,全身反应小,恢复快;子宫内感染不易累及腹腔的优点。子宫下段往往显露不充分,娩出胎儿较困难,故不宜作为剖宫产术的常用及首选术式,此术式因不进入腹腔,对有宫腔感染而又需行剖宫产术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

  • 标签: 腹膜外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腹膜炎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腹膜炎患者36例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急性腹膜炎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原发病,加强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对预防并发症,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急性腹膜炎 手术治疗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根据透析是否充分(URR≥70%、Kt/V≥1.2)将100例MHD患者分为透析充分组(A组,n=50)和透析不充分组(B组,n=50)。分别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和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表(PSQI)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和睡眠质量。结果A组患者在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SF-36总分等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显著优于B组;A组患者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等睡眠质量方面评分方面显著优于B组。结论MHD患者透析充分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钠梯度+超滤梯度透析模式对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血液透析中易发生低血压的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法,对28例透析患者进行低温+钠梯度+超滤梯度模式的透析方式,28例患者在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远低于常规模式透析方式。结论低温+钠梯度+超滤梯度模式透析有较好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模式 低血压 预防
  • 简介:摘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应用过程中,常出现血栓形成、导管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导管使用寿命。正确的护理操作是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关键,早期防治并发症对于维持并延长长期导管功能、提高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 标签: 血液透析 长期透析导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线血液透析滤过(onlinehemodiafiltration,online-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online-HDF组、HFHD组、LFHD组,每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采血检测血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血CRP、IL-6、Al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FHD组患者CRP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online-HDF组治疗后血CRP和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三组治疗后较治疗前Alb均升高(P<0.05)。online-HDF组治疗后Alb升高幅度较其他2组更明显(P<0.05),CRP和IL-6水平下降幅度较其他2组大(P<0.05)。结论online-HDF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有效清除中大分子炎症因子,减轻微炎症状态,改善MHD患者的营养状况。

  • 标签: 在线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微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肝素高通量透析在血液透析伴高危出血患者中应用的效果与护理探讨。方法将801例次需要进行无肝素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0例次,观察组401例次。观察组采用贝朗中空纤维透析器,密闭式预充透析器及透析管路,无肝素透析治疗3h,中途不冲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威高空心纤维透析器进行无肝素透析,中途间隔15~30分钟冲生理盐水100ml。比较两种无肝素透析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透析过程中凝血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肝素高通量透析治疗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既能减少凝血,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又能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值得在血液净化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通量 无肝素 血液透析 高危出血
  • 简介:摘要急性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可由细菌、化学、物理损伤引起。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是指由化脓性细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或两者混合所引起的急性腹膜腔感染。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按累及范围可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两类,局限性常形成腹腔脓肿,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化脓性 腹膜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股疝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股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McVay术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异物感以及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股疝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 股疝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股疝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64例分股疝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就对照组(传统疝气补修术,n=32)与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观察组,n=32)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对比,观察组(9.375%)少于对照组(2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股疝效果较好,手术预后快,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在临床中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 疝修补 股疝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与干预的效果评价,保证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随机数的数学方法选取于2010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单号患者为观察组,双号患者为实验组,每组30例。利用改良后的综合主观营养风险评价量表(MQSGA)进行患者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后进行透析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营养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营养状况评分、并发症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生存质量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不良在终末期肾脏透析患者透析前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在终末期肾脏透析患者透析前进行相关的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寿命,对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透析前 营养风险评估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联合使用对蜂蛰伤引起的急性肾功衰治疗的效果和护理。方法对我院出现的蜂蛰伤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后的一系列观察及护理措施对患者康复的意义。结论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是治疗蜂蛰伤后引起的急性肾功衰的有效措施,熟练的操作技术和科学的护理方法是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蜂蛰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均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选择善释D10补片填补腹膜前间隙,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4~12个月,观察患者复发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未出现腹膜、血管、神经等周围组织损伤,单侧疝平均手术时间为(52.2±9.4)min,双侧疝平均手术时间为(68.4±12.4)min。术中无明显切口牵拉痛,术后无切口感染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5.2d,随访4~1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既不会增加疝组织局部张力、也不会破坏生理解剖结构,能够避免再次复发,具有“微创”、“无张力”、“无复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 腹股沟疝 善释D10补片
  • 简介:摘要总结26例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以提高手术护理配合质量。主要通过术前访视、心理护理、手术相关知识介绍、洗手和巡回护士的手术配合方法的形式,认为护士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以取得配合,充分的物品准备,提高手术配合熟练度是手术顺利进行,医生手术成功的前提条件与技术保障。

  • 标签: 腹腔镜 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 护理 手术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