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是心血管领域内重要的课题,也是当今的社会问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上升的趋势。目前,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超过8000万以上,数量占世界各国首位[1],其防治问题是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

  • 标签: 老年高血压患者 拉西地平 人口老龄化 社会问题 流行病学 心血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拉西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拉西地平4~8mg,每日1次,以用药前后血压及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下降(27.4±13.4)/(11.2±8.2)mmHg,总有效率达95%;2例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头晕和颜面潮红;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拉西地平对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拉西地平 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疗的患者40名为对照组(硝苯地平缓释治疗),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40名患者为观察组(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血压下降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组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少,血压下降快,P

  • 标签: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硝苯地平缓释片 原发性高血压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的临床应用概况。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国产与进口硝苯地平控释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学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与结论: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国产与进口硝苯地平控释疗效、安全性相仿,但从药物经济学分析,应用国产硝苯地平控释可以大大节省医疗开支。

  • 标签: 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 临床应用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制备硝苯地平双层渗透泵控释,并进行处方优化。方法:以释药线性和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药物层中聚氧乙烯粘度选择、聚氧乙烯的用量;推动层中聚氧乙烯粘度选择、聚氧乙烯的用量,促渗剂种类与用量,包衣增重等对硝苯地平控释的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 药物层中选择聚氧乙烯 N10 用量 132 mg ,推动层选择了聚氧乙烯 WSR-303 用量 60 mg 、氯化钠 20 mg ,包衣增重为 27 mg,24 小时内累积释放度为 97%, 体外释药符合零级模型( R=0.9984 )。结论:双层渗透泵控释可有效控制硝苯地平体外释放。

  • 标签: 硝苯地平 双层渗透泵控释片 制备 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试验验证硝苯地平控释的工艺处方和释药机理。方法:通过分析硝苯地平控释的处方因素水平,按照优选处方量制备产品三批,用于考察处方和工艺的重现性,通过建立释药模型,了解其随着时间等条件的变化的指标变化规律,为罗硝苯地平控释上市后的生产、使用的提供重要依据。结果:包衣增重是影响硝苯地平控释的释药速率最主要因素。结论:非水溶性包材料的用量也就是包衣膜的增重是影响药物释放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受衣膜中水溶材料用量的影响。

  • 标签: 硝苯地平控释片 工艺处方 释药机理
  • 简介:目的:研究尼群地平(nitrendipine)缓释的制备,以及考察其缓释的体外释放行为。方法:制备尼群地平-聚维酮(PVP)固体分散体,将此固体分散体与羟丙甲纤维素(HPMC)制成亲水凝胶骨架缓释,并对PVP用量、HPMC用量和释放介质等影响体外释药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HPMC与PVP用量及其释放介质对药物释放行为影响显著,通过调节处方用量比例获得满意的释放效果,其体外释药过程符合零级药动学方程。结论:该法制备的尼群地平缓释,其体外释药平稳、累积释放率高。

  • 标签: 尼群地平 缓释片 固体分散体
  • 简介: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脂变化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6例,完全随机分为拉西地平组及对照组各38例。拉西地平组服用拉西地平2~8mg/d,对照组服用氨氯地平5~10mg/d,共4周,分别监测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及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血脂等指标。结果拉西地平组治疗后24h平均血压明显降低,谷峰比大于50%,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纤维蛋白原、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无明显变化,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用药后轻度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西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明显降压作用,对血糖、纤维蛋白原、大部分血脂指标无明显影响,但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轻微升高作用,可能与该药的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有关。

  • 标签: 糖尿病 拉西地平 高血压 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两种药物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中60例对象均为我院2022年1月到2022年9月间收治的高血压确诊者,抛币法向研究A组和研究B组中纳入30例,分别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对两组血压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血压和血压变异性指标均无明显组间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变化,研究A组各项水平值较研究B组更低一些,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两种药物均可改善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但相较而言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效果更突出。

  • 标签: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硝苯地平控释片 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硝苯地平缓释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一组采用非洛地平治疗,另一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97.50%)高于对照组(82.50%);实验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处于更低水平(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与非洛地平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硝苯地平缓释的降压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硝苯地平缓释片 非洛地平片 血压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高血压患者采取硝苯地平缓释(Ι)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与实用性。 方法:参与此次研究的对象为基层高血压患者,纳入时间段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共计50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为治疗A组及治疗B组,将苯磺酸氨氯地平应用在治疗A组中,将硝苯地平缓释(Ι)应用在治疗B组中,每组为25例。对两组血压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予以对比。对两组用药月用药费用,用药依从性进行比对。结果:由研究结果数据方面上可见,治疗A组血压指标相比较治疗B组较低(P<0.05)。治疗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B组对比不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治疗A组费用低廉,用药依从性高。结论:在基层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采取硝苯地平缓释(Ι)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其中后者的疗效相比较前者较优,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血压,并且价格低廉,服用简便适合基层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 标签: 硝苯地平缓释片(Ι)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基层高血压 血压指标 不良反应,价格,服用次数
  • 简介: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对同型半胱氨酸(Hcy)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新生的拮抗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12),MTT法测定不同浓度拉西地平对抗Hcy所致HUVEC-12增殖抑制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小管形成试验测定小管样结构形成;Real-time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拉西地平呈浓度依赖性地对抗Hcy所致HUVEC-12的增殖抑制(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cy损伤组G0-G1期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而加拉西地平1×10^-3、1×10^-2mmol/L损伤组则趋于正常;小管形成试验中,Hcy损伤模型组小管形成减少,在同时加入的拉西地平浓度为1×10^-3、1×10^-2mmol/L时能对抗这种效果;拉西地平1×10^-3、1×10^-2mmol/L能明显上调VEGF的表达,与损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拉西地平能对抗Hcy所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抑制以及小管样结构的形成抑制,并上调由Hcy所致内皮细胞的VEGF表达下调。

  • 标签: 拉西地平 同型半胱氨酸 内皮细胞
  • 简介:患者女,68岁.确诊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10年余.有腔隙性脑梗死病史,左侧肢体偏瘫;长期口服厄贝沙坦(irbesartan,吉加)150mg,每日1次;盐酸吡格列酮(pirogliride,瑞彤)15mg,每日1次及盐酸格列吡嗪(glipizide)5mg,每日3次(餐前).

  • 标签: 氨氯地平片 精神异常 病例报告 药物不良反应 抗高血压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高血压患者治疗中联合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6-2022.6接收的高血压患者80例,对照组只服用替米沙坦,观察组治疗中同时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研究结合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实际统计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指标数据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指标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替米沙坦片 高血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缓释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把所选的研究对象均等分为对照组(n=30例)和试验组(n=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厄贝沙坦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厄贝沙坦联合非洛地平缓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分析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用药有效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厄贝沙坦治疗相比,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缓释联合治疗高血压效果更为显著,既能有效稳定患者的血压水平,又可以积极改善其临床症状与体征,值得持续推广或研究。

  • 标签: 厄贝沙坦片 非洛地平缓释片 高血压 治疗效果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叶酸治疗(以下简称联合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H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参照组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用联合叶酸治疗。比较两组Hcy、舒张压、收缩压、叶酸水平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Hcy、舒张压、收缩压低于治疗前,叶酸高于治疗前。研究组Hcy、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参照组,叶酸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联合叶酸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Hcy、舒张压、收缩压,并能充分提高叶酸水平与疗效。

  • 标签: H型高血压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叶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