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凝血功能异常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测与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100例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根据检测方法不同设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研究组实施凝血功能检测和血栓弹力图。对比两组的凝血指标[TT(凝血酶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Fib(纤维蛋白原)]、血栓弹力图参数(Angle值、R值、MA值、CI值、K值)之间的相关性;记录两组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死亡率等预后指标。结果:PT与Angle值、MA值、CI值为正性相关,与K值、R值为负性相关(p0.05);TT与Angle值、MA值、CI值为负性相关,与K值、R值为正性相关(p

  • 标签: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图
  • 简介:1例42岁男性患者,因重症中暑继发肺部感染,先后给予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第24天,加用替加环素后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第33天,考虑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与替加环素相关,停药3d后凝血功能恢复正常。

  • 标签: 替加环素 凝血功能障碍 低纤维蛋白原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回收的自体血中残留的肝素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骨科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自体血回输组和异体血输血组,各20例患者,术前肝、肾、凝血功能均正常,无其他血液系统疾病。两组患者的输血量均超过800mL。采用ACT-Ⅱ型测定仪测定血中活化凝血时间ACT。结果ACT:自体血回输组二个不同时间分别为(88.42±16.36)s和(94.15±20.45)s;异体输血组分别为(86.50±18.24)s和(93.80±19.20)s。两组患者ACT术前与输血后1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回输过程中使用适量肝素抗凝,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不大。

  • 标签: 自体血回输 肝素 凝血功能 活化凝血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文中针对将凝血功能检测应用于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作用进行重点分析。方法 以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00例(研究组)以及同一时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100例(参照组)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参与研究者经分组后均通过凝血功能检查,同时分析检查后两组之间APTT、PT、FIB、TT检测指标,及研究组不同患病类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

  • 标签: 凝血功能检测 病毒性肝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从凝血-纤溶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我们的研究最近从近两年于我院接受的35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作为A组,35例良性疾病患者作为B组,35例前来体检健康人群作为C,观察患者从凝血-纤溶功能变化以及三组患者的血栓形成。结果:A组患者的Fg、AT-Ⅲ、D-D平显著高于B组、C组。相关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22.8%(8/35),B组以及C组并没有发现血栓形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凝状态是恶性肿瘤细胞及其产物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会引起机体防御血栓形成的功能减低,因此患者也容易出现血栓。

  • 标签: 老年恶性肿瘤 凝血-纤溶 功能变化 血栓形成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7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来院行健康体检的175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PT、FIB、APT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患病期间凝血功能明显异常,纤溶系统处于亢进状态,有明显的出血倾向。因此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检测有助于协助临床判断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并且对预后判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凝血功能指标,急性白血病,临床意义
  • 简介:在已经有新一代药物在美国及欧洲上市的情况下,拜耳(Bayer)仍然向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第三世界国家倾销可能传播艾滋病的旧版本药物。药物安全的管理一直是令医药产业产疼的大问题,如此行径,却超出了监管部门的职权范围,早在上世纪80年代,拜耳公司从约10,000名志愿者捐献的血液中提取了大量凝血因子Ⅷ?A3笔币蛭际跸拗疲庑┎范济挥芯却恚蚨庑┎分屑赡苄薍IV病毒和其它病毒。

  • 标签: 凝血因子Ⅷ 药物安全 中极 HIV病毒 携带 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检测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价值。方法:抽选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75例健康体检者,抽选时间从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所有受检者均检测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对比受检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血清胱抑素C、纤维蛋白原对比,急性脑梗死患者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急性脑梗死患者明显少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4.056、11.118、9.381、14.919、16.453,P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胱抑素C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中的检验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人数共45例,均为我院接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CysC水平、血浆纤维蛋白(Fg)水平均更高,差异显著(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更低,差异显著(P<0.05);为了对脑梗死的价值进一步研究,观察组患者分为进展型(22例)、完全型(23例),发现与完全型相比,进展型患者的CysC水平与Fg水平更高,且PT、APTT水平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CysC水平和凝血功能指标具有重要价值,其能指导临床分型,为患者制定有效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急性脑梗死患者 血清胱抑素C 凝血功能 检验价值
  • 简介:正常人体内凝血与抗凝血两大系统保持着血液的动态平衡,抗凝血物质能够抑制凝血物质的活性。在临床上对脑检塞、心肌梗塞等疾病,多用肝素钠、蝮蛇抗栓酶、尿激酶等药物进行治疗。为了确切了解其作用机制,指导临床用药,我们用凝血酶抑制法对三种药物的作用进行了观察分析。

  • 标签: 药物作用 酶抑制法 蝮蛇抗栓酶 抗凝血系统 尿激酶 肝素钠
  • 简介:目的:探讨蛭蛇通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当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蛭蛇通络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血液沉降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蛭蛇通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 标签: 脑梗死 蛭蛇通络胶囊 阿司匹林 凝血功能
  • 简介: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妇女凝血功能多项指标及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122例晚期妊娠妇女与80例健康非孕妇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与D-二聚体(DD)。结果妊娠晚期妇女PT、APTT和T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FIB、DD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妊娠晚期妇女血液凝血程度明显高于非孕对照组,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DIC。

  • 标签: 妊娠 凝血功能 D-二聚体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肝癌患者肝切除手术患者应用氨甲环酸后,观察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凝血功能。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 81 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肝脏切除术,术中使用氨甲环酸,根据用药差异性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各 40 例, 41 例患者,分别实施氨甲环酸( TA )联合生理盐水( NS ),氨甲环酸静脉注射联合氨甲环酸微量泵注,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凝血功能。 结果 TA 联合 TA 治疗后组中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 24h 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 24h 输血量、输液量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而肝门阻滞时间较对照组长( P < 0.05 ),肝组织切除量与对照组相比无较大差异( P > 0.05 )。研究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比对照组好, P < 0.05 。 结论 对肝癌患者肝切除手术患者应用氨甲环酸后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凝血功能,同时降低术中以及术后出血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肝癌 肝切除 手术 出血量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月50例医院收诊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月50例至医院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血清胱抑素C(CysC)及凝血功能(血浆纤维蛋白原-Fg、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原时间-P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各项指标差异,然后再观察不同类型脑梗死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各方面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进展型脑梗死与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急性期完全型脑梗死患者仅在CysC水平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观察组以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急性期完全型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检测无现实意义。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胱抑素C 凝血功能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治疗时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20年9月到2021年12月,选取90例产后出血患者展开研究,结合输注悬浮红细胞及新鲜冰冻血浆比例分组,其中比例1:1的45例患者是观察组,比例2.5:1的45例患者是对照组。结果:输血1d后观察组FI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T、APTT低于对照组(P<0.05);输血1d后观察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大量输血治疗时,应按照1:1比例输注血浆及红细胞,凝血功能和血常规恢复速度更快。

  • 标签: 产后出血 大量输血 比例 血浆 红细胞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与凝血功能指标检测联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2019年1月到2022年3月。研究对象:我院收取的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诊断确诊,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予以血液实验室检测。最后收集并分析患者的血小板、凝血功能指标以及诊断准确度等数据。结果 研究组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血小板 凝血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研究组进行亚组分析,分为低、中和高剂量组,评估二甲双胍剂量对T2DM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血小板(PLT)、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TT)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 >0.05)。研究组的纤维蛋白原(FIB)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研究组的亚组中,低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的FIB无显著性差异,其他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中、高剂量二甲双胍可提高T2DM患者的FIB水平,剂量越高,效果越明显。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凝血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患儿使用健脾脱敏清络汤联合泼尼松片后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019年4月到2021年1月作为入院时间,将70例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35例,对照组与试验组患儿的治疗药物分别为泼尼松片及健脾脱敏清络汤联合泼尼松片,对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予以分析观察。结果: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改善,相较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健脾脱敏清络汤 泼尼松片 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 凝血功能 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