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凝血功能检验的重要性。方法:收集了6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数据,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其凝血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实验组接受了精细的抗凝血治疗,并进行了凝血功能监测,而对照组则未进行凝血功能监测。结果:实验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其外源凝血通路功能更好,抗凝血治疗效果更佳。结论: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改善治疗效果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水平,并探究凝血指标异常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选取2022年8月-2023年3月济南市某医院符合诊断标准的12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其中普通型46例,重型40例,危重型36例,入院30天内死亡21例。不同类型新冠肺炎患者在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血浆D-dimer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型患者,危重型患者的D-dimer水平显著高于重型患者(P<0.05),且危重型患者的PT显著延长(P<0.05)。入院30天内病死患者D-dimer水平显著高于生存患者(P<0.05)。D-dimer预测新冠肺炎患者入院30天内预后的AUC为0.906,敏感度为76.2%,特异性为96.4%。不同类型新冠肺炎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并以血浆D-dimer更具有临床预测价值。

  • 标签: 凝血功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D-二聚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妊娠期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产检孕妇,其中50例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设为研究组,50例为正常产检孕妇,设为对照组。对比凝血功能。结果:研究组APTT、PT、INR均低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的TT指标对比,P>0.05。结论:妊娠期孕妇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可以尽早发现异常指标,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凝血功能 相关指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凝血功能检验的价值。方法:把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120例,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检测凝血功能水平,对比分析临床检验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浆纤维蛋白水平高,抗血凝酶-Ⅲ、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凝血功能指标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凝血功能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一共有50例(观察组),产后都出现阴道出血,被诊断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另外,选取同一时期健康产妇一共有84例(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各项凝血功能给予检查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发病的时候甚至在发病之前就已经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同时与对照组相对比,各项凝血功能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妇的凝血功能,对疾病的预测、诊断及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产妇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功能 指标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针对重型脑外伤患者的部分凝血功能异常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抽取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就诊的例127例脑外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随机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为94例脑外伤患者,对照组患者则为33例脑肿瘤术前患者,以此来对两组患者进行GCS评分以及检测其凝血功能。结果两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所进行的PT、APTT、DD以及FDP等方面的检测值均都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在GCS评分以及BPC值方面却明显的低于后者,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PT、APTT、DD以及FDP检测值也都高于轻、中型脑外伤患者。结论重型脑外伤患者有着非常明显的凝血指标异常情况;因此,必须及时检测,采用科学合理的抗凝治疗,尽可能的纠正其可能产生的凝血功能异常情况,这本身对于患者预后工作的改善情况来说非常重要。

  • 标签: 重型脑外伤 凝血功能指标 异常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采集后的存放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非血液性疾病患者的血液标本617例,分离收集血浆后,部分血浆立即测定及室温(20~25℃)存放2、4、6、24h后,部分血浆分别于室温、-4℃、-20℃保存24h后应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4项指标。比较各组凝血4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与室温下血液标本即刻分离血浆组比较,放置2h检测的凝血功能4项指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置4h、8h及24h血液标本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室温下血液标本即刻分离血浆组比较,室温(20~25℃)保存24h血液标本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20℃保存24h血液标本APTT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保存24h血液标本各凝血指标及-20℃保存PT、TT及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检测凝血功能指标时,应注意对于凝血功能采集血液标本后及时送检。常温状态下,血浆标本应在2h内完成检测,如需保存,应选择-4℃的低温环境,切勿在过低的温度中保存,尤其要避免反复冻融。

  • 标签: 存放时间 存放温度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结合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心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9月本干休所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与观察组(氯吡格雷结合阿司匹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LVESD、LVEF、LVEDD、FIB、PT、TT和APTT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凝血功能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与妊娠晚期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的妊娠晚期子痫前期产妇 40例,同时选取 20例无病症的妊娠晚期产妇 20例,通过随机数表进行分组,将子痫前期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轻度子痫前期、观察组为重度子痫前期,两组各 20例,将无病症的产妇分为正常组,共 20例,观察三组产妇血小板参数以及凝血功能。结果正常组和对照组的各项血小板参数和观察组相比,观察组较其他两组产妇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和正常组对比,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体积和血小板计数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各项凝血功能对比正常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对妊娠晚期子痫前期产妇进行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观察,可发现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血小板状态存在明显的高凝现象和活化现象,产妇的凝血功能也于正常妊娠晚期产妇有显著差异,因此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对判断子痫前期具有重要的判断依据。

  • 标签: 血小板 凝血功能 妊娠晚期 子痫前期 关系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先兆子痫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先兆子痫孕妇 50例进行本次研究调查,并另外整合 50例健康妊娠孕妇作为对比对象,将两组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其 aPTT(s)、 PT(s)、 TT(s)、

  • 标签: 先兆子痫 孕妇 凝血功能 指标检测结果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研究妊娠期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分析。方法 本研究分析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在本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测的 56例孕妇以及在体检科体检的 56例处于非妊娠期的身体健康女性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分别研究 2组女性血液检查中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等凝血情况。结果 与健康女性比较,妊娠期女性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较低,但其血浆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健康女性;且娠期女性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3项指标,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出现逐渐缩短的情况;而血浆纤维蛋白原与之相反,其主要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出现逐渐升高的情况。 结论 研究结果发现,妊娠期孕妇处于高凝状态,因对女性妊娠期的各个时间段内对孕妇进行凝血4项指标的监测,有助于了解其凝血状态,其能够有效预防产科并发症,减少妊娠血栓的形成,对妊娠抗凝治疗有临床意义。

  • 标签: 妊娠期女性 凝血功能 检测结果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的变化情况及其预测出血风险的临床意义,以便为急性白血病患者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6年 7月至 2017年 7月收治的 17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来本院体检者 48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 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 PT、 FIB及 APTT等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疾病期间纤溶系统处于亢进状态,具有明显出血倾向,而对急性白血病患者 PT、 FIB及 APTT等凝血指标进行检测有助于诊断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并为临床判断及防治提供早期实验依据。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收治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围产期新生儿80例,对80例新生儿的凝血功能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包括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PLT血小板数量、AP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以及FBG纤维蛋白原含量等内容,将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和分析。结果当围产期新生儿出现严重的窒息程度时,检验出的几组凝血功能均表现为较差;新生儿出生时间的早晚对凝血功能产生较大影响;足月新生儿脑颅内出血与早产儿的凝血功能相比存在差异。结论对围产期新生儿凝血功能各项指标给予动态监测,可降低新生儿出现窒息的情况,具有较多优点,建议临床继续推广使用。

  • 标签: 围产期 新生儿 凝血功能指标 脑颅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7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来院行健康体检的175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PT、FIB、APT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患病期间凝血功能明显异常,纤溶系统处于亢进状态,有明显的出血倾向。因此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有助于协助临床判断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并且对预后判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凝血功能指标,急性白血病,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止凝血功能检测在临床诊断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DIC前期58例和DIC的同期患儿58例,所有患儿进行危重病例评分均小于90分,对比同期正常新生儿58例,分别分为实验组A、B;患儿给予小剂量肝素治疗,对比A、B2组治疗前后及同期正常新生儿血浆止凝血功能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各项止凝血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D/FD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D-D、TAT、FDP、D-D/FDP凝血功能检测,能对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期进行准确判断,能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止凝血功能指标 检测 诊断 新生儿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作者: 李文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11期
  • 机构: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云南 景洪666100
  • 简介:目的:探究并分析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功能在肺栓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院心血管内科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按照急性生理年龄慢性健康评分表,低于18分划为低危组(16例),高于18分划为高危组(16例),再抽取1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抽取24h内静脉血液监测常规凝血指标,对比三组数据的常规凝血指标和血栓弹力图指标。结果:高危组和低危组常规凝血指标和血栓弹力图各项数值均超出正常范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在肺栓塞患者的血液检查中,采用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功能,可以更直观的判断凝血情况,有效监测血液凝固纤溶过程,及时的为患者溶栓保证其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栓弹力图;凝血功能;凝血指标;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探讨甲状腺疾病在本地的大致流行情况以及其检测指标显示特征。方法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548份血清样本的TSH(促甲状腺腺激素)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甲状腺素)TT3(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4(总甲状腺素)等5个甲状腺功能进行分析测定。结果164份结果为甲亢,占被分析对象的29.94%,16份结果为甲功低下,占被分析对象的2.91%,其余为甲状腺功能正常或稍有异常者。其中甲亢以FT3FT4增高,TSH降低为明显特征。甲功低下以FT4TT4TT3下降,TSH增高为明显特征。结论虽然被分析对象是以可疑患者为主,但甲亢的比例为29.94%的结果充分说明本地是甲亢病的好发地区,有待我们更深入地去调查和发现。在测定过程中TSHFT3FT4是明显活跃和灵敏的指标,比TT3TT4有更好的效果。

  • 标签: 甲状腺功能 TSH(促甲状腺激素) 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4(游离甲状腺素) TT3(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T4(总甲状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