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报道中耳手术中医源性面瘫的处理经验,并探讨医源性面瘫的原因、临床特点、处理方式及预防措施。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95-2014年45例中耳手术中发生医源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接受再次手术探查,分析术中探查发现、面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治疗选择及预后情况。45例患者中41例来自外院转诊。结果45例医源性面瘫中,44例为术中或术后即刻发生。术中探查发现,18例面神经损伤位于面神经水平段后部,约占40%,最为常见。根据神经损伤程度,23例选择单纯面神经减压术,11例选择切除神经纤维瘤样组织,离断部分行端端吻合,其余11例行神经间位移植。44例患者术后随访超过1年,32例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至HB分级III级以内。结论医源性面瘫是中耳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于术中或术后即刻发生,尽早手术探查,并予以正确处理,可以获得较好的面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医源性面瘫 中耳手术
  • 简介:目的报告41例耳部显微手术的麻醉处理,总结该手术麻醉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1998~2003年的41例耳部显微手术麻醉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微泵持续静注肌松药、控制好麻醉深度和综合应用控制性降压等血液保护措施成功地为耳部显微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手术条件.采用有创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和心电监测等综合监测手段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时发现了2例颅神经心血管反射,其中1例心跳骤停,并抢救成功.结论综合应用各种麻醉手段为精细手术提供良好术野、绝对制动的麻醉环境同时又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是耳部显微手术麻醉管理的关键.

  • 标签: 耳部 显微手术 麻醉处理 患者 手术麻醉 持续静注
  • 简介:我科自1992年至2004年2月共完成耳前瘘管切除145例,其中11例系复发病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11例中男4例,女7例,年龄在10~42岁,平均年龄23岁。左耳7例,右耳4例,术后平均复发时间8.2月。10耳为第二次手术,1耳为第4次手术。其中非专科医生手术9例。局部复发情况:破溃肉芽形成5例。脓肿形成4例。囊肿形成2例。

  • 标签: 耳前瘘管 复发原因 再次手术 平均年龄 第二次手术 瘘管切除
  • 简介:近年来鼻内镜手术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如何做到鼻内镜手术既能去除病变又能保持鼻腔鼻窦的正常功能,既保留中鼻甲又能防止术后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保持术后中鼻道及鼻窦窦口的通畅引流,仍是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就中鼻甲的生理功能及术中对中鼻甲的处理作一综述。

  • 标签: 内窥镜检查(Endoscope) 鼻甲(Turbinates)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识别呼吸科护理风险,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1-12月间笔者所在呼吸科收治的128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护理缺陷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呼吸科的护理风险因素。并在呼吸科2014年的护理工作中进行风险管理,选取期间1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评估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结果影响呼吸科的护理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和管理因素;观察组护理缺陷率4.69%、医疗纠纷率2.3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06%、9.38%),患者满意度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75.78%(P<0.05)。结论识别护理风险,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呼吸科护理质量。

  • 标签: 呼吸科 护理风险 识别 评价与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应用12582120医疗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做好城镇社区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就医指导、远程及疑难病会诊,并实施效果评价。方法通过电话、短信、广播、报纸、电视等形式为咨询者提供咨询、远程指导和疑难病会诊。结果34500人次通过医疗信息服务平台不同形式的健康咨询、就医指导和预约挂号,使医院门诊就医患者平均月增长14.49%,预约挂号月增长39.15%,由于开通远程会诊,部分患者选择当地医院和协作医院就医。结论有效应用医疗信息服务平台,是方便患者咨询、就医,提高基层医疗质

  • 标签: 医疗信息服务平台 医疗咨询 应用 评价
  • 简介:中枢听觉处理(CentralAuditoryProcessing,CAP)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对听觉输入信号的感受处理过程以及在该过程中潜在的神经生物活动并由此产生听觉电生理电位的过程,如果该过程受阻,就会产生中枢听觉处理障碍[(Central)AuditoryProcessingDisorder,(C)APD][1,2]。目前,(C)APD的诊断方法分为两类:行为测试和电生理测试。电生理测试较少受到言语、记忆、注意力等干扰,是能够提供声学信号在整个中枢听觉神经系统中传导、整合等相关客观信息的强有力工具[3],在评估听觉中枢处理障碍中具有临床价值[4]。美国听力学会(AmericanAcademyofAudiology,AAA)颁布的《(C)APD儿童和成人诊断、治疗和处理临床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当存在以下潜在的临床指征时,应采取电生理测试做进一步的评估:①行为评估不能清晰揭示障碍的模式;②行为测试的结果不完整、无法下定论或受某些变量(如受试者的注意、动机、认知状态)干扰;③小龄儿童由于其年龄原因不能采用行为测试进行综合评估;④疑似神经系统病变,需要进行医学随访;⑤需要了解中枢听觉神经系统中机能失调的位点信息,且需综合行为评估揭示个体(C)APD的清晰模式;⑥被评估者的母语不适合做行为评估。用于(C)APD评估的测试主要包括听性脑干反应(ABR)、耳声发射(OAE)、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iddlelatencyauditoryevokedpotential,MAEP)、长潜伏听觉诱发电位(long-latencyauditoryevokedpotential,LAEP)如P1-N1-P2波、P300、失匹配负波(themismatchnegativity,MMN)等。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些测试方法在(C)APD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并阐明需注意的问题,最后对其临床应用提出展望。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听觉电生理 听觉处理 测试方 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听觉神经系统
  • 简介:呼吸道异物指喉、气管和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重症之一,多发生于儿童,尤以1~5岁为常见,3岁以下者更为多见。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异物的性质和造成气道阻塞的程度,轻者可造成肺部损害,重者为猝死的原因之一。因此,防止和妥善处理其并发症,一直为耳鼻咽喉科医务人员所重视。儿童气管、支

  • 标签: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 异物(Foreign Bodies) 异物反应(Foreign-Body Reaction)
  • 简介:摘要在“互联网+医疗”信息平台得到充分利用的时代,探讨如何在管理上找痛点,打造完美健康服务。通过构建医疗信息平台,以电话、短信、远程会诊等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让医疗团队提供健康信息的连续性整合服务。通过几点改进,回访33000万人次咨询患者,失访632人次,不满意率10.7%,满意率89.3%。

  • 标签: 医疗信息平台 再造 健康服务
  • 简介:对于任何喉科专家来说正确评估喉的功能和结构是必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仅需要有白色光源系统,而且还需要一套完整的频闪喉镜检查系统。普通白色光源可以很好的检查一般的喉部疾病,但是频闪喉镜检查系统可以更进一步地评价声带的振动性能,是一个动态的观察系统。一个现代化的诊疗中心如果要进行高质量的嗓音外科工作,频闪喉镜检查系统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帮助、判断患者的病理改变并有助于手术效果的判定。例如,一些瘢痕等病变在白色光源系统下并不能被清楚的看到,而在频闪喉镜检查下就明显的表现为黏膜波的消失。

  • 标签: 检查系统 频闪喉镜 STORZ KARL 光源系统 喉部疾病
  • 简介:助听器可为听力损失患者提供听觉帮助,尤其是全数字高端助听器.集合了方向性麦克风、降噪和助听器反馈消除等先进技术.使助听器获得了更多的功能和更大的增益.从而使配戴者听到的声音更加清晰、舒适。但是,在噪声、混响等一些特殊的收听环境中,助听器的功效便大打折扣,言语清晰度下降很多,需要借助一些辅听设备来改善。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且行之有效的就是无线调频辅听系统

  • 标签: 系统 调频 助听器 言语清晰度 听力损失 麦克风
  • 简介:处于言语发育期的儿童,听力损伤将直接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是不可治愈的,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可以进行有效的听力补偿或听力重建,为听障儿童带来了福音。但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与人耳的功能仍有差距,听障儿童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后还需要接受专业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不可以忽略FM无线调频系统,它可以帮助听障儿童听得更清楚,听障儿童只有在“听清楚”的基础上,才能“说明白”。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于2008年开始为在训聋儿提供FM无线调频系统服务,笔者通过临床使用及文献学习.对该系统有了进一步了解,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系统 临床应用 调频 FM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 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 简介:对聋儿实施有效的听觉言语康复是一个艰辛而复杂的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性不强.教学针对性差以及辅助性教学管理手段与系统支持不足,是影响康复教师教学效能不高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从实际需要出发,以有效教学方案为蓝本,遵从听力语言康复教学的规范化流程,利用日益成熟的教育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编程技术,研制适用于网络环境的0~6岁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学教师备课系统,使之成为听力语言康复教师教务管理、目标制订、教案编辑,计划编排。教育评价.经验分享和自我反思的有力工具,初步实现康复教学准备手段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以期通过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聋儿康复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效果。

  • 标签: 聋儿康复 备课系统 教学管理
  • 简介:目的分析259例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implantation,CI)患者的并发症,探讨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和预后。方法对1997年3月~2006年12月在我科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259例患者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9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平均年龄8.4岁,最小11个月,最大52岁。随访时间平均2.9年。有4例患者发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1例鼓膜穿孔行二期修补术.2例面神经麻痹行面神经减压术.1例脑脊液耳漏合并脑膜炎)。有39例患者出现轻度手术并发症,包括鼓膜穿孔.血肿、切口感染、面神经部分暴露等。经保守治疗或术中简单处理均得到有效控制。与人工耳蜗装置相关的并发症10例(3例人工耳蜗电极未植入或仅部分植入耳蜗内.1例术后电极脱出.5例人工耳蜗装置故障.1例耳蜗内植入后无反应)。所有手术并发症经过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预后良好。10例人工耳蜗装置故障经调整或再植入后,9例得到圆满解决,1例植入体取出。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是相对安全的手术。大部分手术并发症为轻度并发症,通过保守治疗或小的手术干预预后良好。人工耳蜗植入病例的选择要注意适应症。

  • 标签: 人工耳蜗植入 并发症 外科 耳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胸术后延迟愈合伤口局部综合处理的效果。方法对22例开胸术后出现延迟愈合的伤口进行分析,伤口局部行创口床准备,及时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清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积液,根据创面情况选用不同的新型湿性敷料进行换药,使伤口处于最佳的愈合环境,并采用按压潜行空腔,水胶体敷料透明贴拉合伤口等方法,同时给予患者全身营养支持。结果22例患者于13-35天伤口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0天,愈合率100%。结论对于开胸术后延期愈合的伤口应判断是脂肪液化还是伤口感染,采用综合处理方法,及时清创引流,进行伤口床准备,应用湿性愈合敷料,按压潜行空腔,康惠尔透明贴拉合伤口等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提高了伤口愈合率。

  • 标签: 开胸术 延期愈合 湿性愈合 综合处理
  • 简介:目的调查我国特殊教育系统在岗言语治疗师(speech—languagetherapist,ST)现状。方法采用中国国际言语语言听力协会自编的调查表对言语治疗师个人情况和专业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我国特教系统言语治疗师人数较少,且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状况,同时缺乏高学历、高职称、高年资治疗师,在继续教育培训方面相对不足。结论我国言语治疗师在数量与质量上存在很大程度的欠缺,亟需加强言语冶疗师培养力度并建立完善的在职培训体系。

  • 标签: 康复 言语治疗师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