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以伸长细胞型室管膜瘤为胶质成节细胞胶质瘤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节细胞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断性肢体抽搐、头晕。MRI检查显示右侧顶叶占位性病变。术中可见肿瘤位于右侧顶叶,大小4.50cm×4.00cm×4.00cm,质地柔韧,血运一般,大部分肿瘤组织边界清楚,呈灰红色,分块切除肿瘤后可见术腔与侧脑室相通。HE染色,肿瘤组织由肿瘤性胶质成和散在其中神经细胞构成,胶质成为伸长细胞型室管膜瘤,呈伸展形束状排列,可见血管周围假“菊形团”结构;神经细胞分布疏密不均匀,多分化良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伸长细胞型室管膜瘤成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波形蛋白和上皮膜抗原表达阳性;而神经细胞则表达神经元核抗原和神经微丝蛋白。结论节细胞胶质瘤为分化良好、生长缓慢临床罕见神经上皮来源肿瘤,由肿瘤性成熟节细胞和肿瘤性胶质细胞混合构成。大多数肿瘤性胶质成为星形细胞,以伸长细胞型室管膜瘤为胶质成节细胞胶质瘤十分罕见。掌握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对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脑肿瘤 室管膜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神经营养因子是由神经元和神经元支配靶器官或胶质细胞产生,在神经系统发育、分化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3].由于神经营养因子具有维持神经元存活、促进神经元突起延伸等生理活性,并且可以在神经轴突中进行顺行、逆行性转运[4,5].因此在许多以神经元死亡或萎缩为特点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如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disease)、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disease)、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等,应用神经营养因子作为治疗药物有广阔应用前景[6].

  • 标签: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信号转导途径 神经元存活 生物学活性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神经元死亡
  • 简介: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点有炎症侵润、髓鞘脱失轴索变性、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丧失,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越来越多学者认为神经毒性机制参与了MS发病,为MS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神经毒性物质,是指对胶质细胞、神经元、轴索具有直接毒性作用,导致其坏死、凋亡物质,主要有兴奋性氨基酸、氧化物、凋亡相关蛋白、钙离子、钙蛋白酶等。本文就MS神经毒性物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神经毒性 治疗
  • 简介:物质依赖是一种慢性脑病,睡眠障碍则是由睡眠质量或时序改变而引起机体功能紊乱综合征。代谢相关因子在睡眠-觉醒节律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参与物质依赖发生发展。本文就代谢相关因子在物质依赖睡眠障碍中研究作简单综述。

  • 标签: 代谢相关因子 物质依赖 (成瘾) 睡眠障碍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不同成分献血者体内D-二聚体含量及其对血管性疾病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献血432例献血者资料。采用免疫荧光法对不同年龄段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和全血献血者体内血浆D-二聚体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对比。结果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体内D-二聚体含量均显著低于全血献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之间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管性疾病患者血D-二聚体明显升高,它是血管性疾病一个理想监测指标,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体内D-二聚体含量较全血献血者显著减少,提示成分献血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预防血栓性疾病发生。

  • 标签: 血小板 全血 D-二聚体 脑血管疾病
  • 简介:生物标志物是一种指示剂,可以存在于血、血浆、尿和脑脊液(cercbrospinalfluid,CSF),反映与临床表现直接相关生理或病理情况。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在表现出临床症状前20-30年就有神经变性.但在痴呆出现前AD是不能被诊断。最近几年,人们将早期轻度智能损害临床阶段定义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

  • 标签: 生物标志物 神经变性疾病 蛋白质组学
  • 简介: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小RNA分子,在人体内含量丰富且参与许多生命活动调控。MiRNA在血小板形成、mRNA调控、蛋白合成激活各个过程均有特异性表达,如miRNA参与调节巨核细胞生成、分化和血小板激活通路等。许多研究试图进一步阐明miRNA与血小板活性关系,为寻找评估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新方向。

  • 标签: 微RNA 血小板 生物标志物
  • 简介:世间所有生物都是在地球形成稳定自转和绕日公转之后进化出来.由于地球自转每天日出日落,形成一个强大而稳定周期性环境变化.几乎所有的动物都适应并利用了这个自然24h周期节律来调节其进食活动和休息.在动物脑内也进化出相应生物结构以协调全身生理过程.人类清醒和睡眠交替被整合到自然24h节律中,形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习惯(图1)

  • 标签: 神经结构 生物钟 脑内 睡眠 大脑 周期节律
  • 简介:目的探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优化后教学效果.方法通过更新教学实验平台仪器设备器材,重组实验课程安排和改进实验课内容方法提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结果解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中出现主要矛盾,均衡学员实验课授课时间,提高实验课授课质量.结论改善和优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实验条件实验内容能够大大提高学员实验成功率,提升平均成绩,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实验课程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 简介:目的探讨发挥想象力调动形象思维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方法尝试将丰富想象力运用于课堂教学,以物质代谢章节教学为例,从三个层次改善教学效果。结果想象力发挥调动了形象思维,既能够使生化概念理解更为生动形象,也可以使复杂代谢过程归纳起来更为简便直观,还可以加深对整个物质代谢网络内在规律逻辑整合。结论充分发挥想象力可以使生化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 标签: 生物化学 课堂教学 想象力 教学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Livin表达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分类和预后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ivin在41例人脑胶质瘤和10例正常人脑组织中表达。结果Livin在10例正常脑组织中均不表达,而在41例胶质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7.8%(P〈0.01)。Livin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5),与胶质瘤病理类型、是否复发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Livin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Livin与胶质瘤病程发展、恶性程度明显相关,在胶质瘤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凋亡抑制蛋白 LIVIN 胶质瘤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检测30例不同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中p53基因表达状况肿瘤其它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0例标本中p53、PCNA、GFAP、VIM、S-100表达.结果:P5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随病理级别增高而增高,Ⅳ级阳性率83.3%,Ⅰ、Ⅱ级15.4%,且不同级别染色程度也有差异;PCNA均呈阳性,Ⅳ级病例染色阳性强度大于Ⅰ级.GFAP、S-100随病理级别升高而阳性率降低,VIM却随级别升高而升高.结论:检测P53基因突变产物,可判断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与预后,P53基因在星形细胞瘤发展、演化中有重要作用.PCNA可反映星形细胞瘤增殖活性恶性程度,GFAP、VIM、S-100测定也可了解其分化程度,三者结合,可增加判断准确性.

  • 标签: 星形细胞瘤 P53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母系印记基因3(MEG3)在神经胶质瘤中表达对U87胶质瘤细胞生物学功能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116例新鲜神经胶质瘤组织标本癌周正常组织标本中长链非编码RNAMEG3表达;MEG3过表达后,分别采用四氮唑蓝盐化合物(MTS)法、流式细胞仪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其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影响。结果MEG3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织(4.85±0.56粥9.18±0.45;t=1.67,P=0.0012〈0.05);过表达MEG3后胶质瘤细胞U87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2.0%±3.8%vs84.0%±4.6%;t=1.54,P=0.0145〈0.05);过表达MEG3后,细胞凋亡能力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9.4%±3.2%铘5.5%4-1.2%;t=2.35,P=0.0013〈0.05);过表达MEG3后,U87细胞迁移能力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5.6%±5.8%vs100%±0;t=1.48,P=0.0021〈0.05)。结论MEG3在神经胶质瘤中是低表达,具有抑制细胞U87增殖和迁移,促进凋亡作用,在神经胶质瘤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母系印记基因3 神经胶质瘤 U87细胞 生物学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取SD大鼠骨髓,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传代后MTT法绘制其生长曲线.结果原代培养20天后可分离得到骨髓基质细胞,典型骨髓基质细胞可分为两个类型,传代后2小时贴壁率达70%以上.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多态性和贴壁生长特性,通过贴壁培养方法能够较容易地对其进行分离扩增,可作为多种疾病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载体.

  • 标签: 骨髓基质细胞 生物学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基因治疗
  • 简介:牛心包主要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糖胺聚糖、蛋白聚糖和组织细胞成分组成,经去细胞处理后,主要成分为I型胶原蛋白,经特殊处理后其临床应用广泛。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实验组样品以牛心包为基材,经环氧固定、除抗原、组织材料诱导改性等处理后制成。我们通过动物体内对照实验,评价了材料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这种新型人工硬脑膜补片植入转归过程。

  • 标签: 颅脑手术 人工硬脑膜 家犬
  • 简介:目的探讨白黎芦醇(RE)对垂体腺瘤GH3细胞增殖和泌乳素(PRL)合成分影响,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s)关系。方法RE作用于GH3细胞.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ERs表达情况.分别用ELISA法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培养基内和细胞内PRL水平,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同时观察了雌二醇(E2)和特异性雌激素受体激动剂对RE拮抗作用。结果RE改变ERs表达水平,减少PRL合成分泌,抑制GH3细胞增殖,E2和特异性雌激素受体激动剂对RE有拮抗作用。结论RE通过ERs抑制PRL合成、分泌细胞增殖,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两种效应信号转导途径不尽相同。

  • 标签: 垂体肿瘤 白黎芦醇 催乳素 受体 雌激素
  • 简介:精神疾病是一种常见病,慢性病,在地方和部队都是客观存在。然而,近些年来部队官兵精神疾患的人数不断增多。据某军区医院精神病专科统计,该区精神疾病患病率由10年前1.13‰增至8.2‰,发病率也由10年前0.31‰增至0.46‰。其突出特点是,从发病率上看,呈现出部队高于地方、基层高于机关、全训部队高于其它部队、

  • 标签: 部队官兵 精神疾病 防治 成因 10年前 精神病专科
  • 简介:目的比较稳态下丙戊酸镁缓释片与普通片相对生物利用度和代动力学参数.方法采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人体血中丙戊酸浓度.结果达峰浓度Cmax普通片为(69.57±12.80)μg/ml,缓释片为(58.45±11.83)μg/ml;达峰时间Tmax普通片为(1.8±0.7)h,缓释片为(3.9±1.8)h;峰谷浓度普通片为(48.91±12.00)mg/ml,缓释片为(52.87±11.03)mg/ml,波动系数DF普通片为(37±9)%,缓释片为(10±4)%,Csavg普通片为(57.12±11.93)μg/ml,缓释片为(59.16±24.22)μg/ml,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97%.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与其普通片比较具有缓释特征,血药浓度稳定,其生物利用度与其普通片剂相似.

  • 标签: 丙戊酸镁缓释片 生物利用度 气相色谱法 稳态试验 药代动力学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临床最为常见老年期神经变性疾病之一,其病理学特征表现为神经炎性斑[NPs,又称老年斑(SPs)]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形成,基底节区和前脑胆碱神经元大量缺失;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损害和记忆力减退,致生活不能自理,直至死亡。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学标记 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质类 综述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