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宝石谱CT碘基图在鉴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非钙化斑块成分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冠状动脉谱模式扫描4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宝石谱成像软件上获得各组谱曲线图、碘基图像和水基图像,计算斑块标准化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斑块碘含量/主动脉碘含量,并采用方差分析.结果:45例共检出非钙化斑块73处,其中质成21处,纤维成分40处,血栓样组织12处.不同类型非钙化斑块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名医师对图像评价结果一致性较好(K=0.672).结论:CT谱成像通过对碘含量进行测定,对不同性质斑块成分鉴别有较大意义,可早期提示脂质成等不稳定斑块,为明确斑块性质提供量化依据.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性 诊断 鉴别
  • 简介:生物样本库建立目的是为了大量生物样本信息有序存储和高效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自2002年开始,系统收集在本单位行前列腺MRI检查患者信息,逐步探索建立了前列腺MRI影像生物样本库。本研究以本单位实际经验为例,简要介绍前列腺MRI影像生物样本库建立情况。

  • 标签: 生物样本库 前列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在分析方法学中,样品制备对于从复杂基质中分离、浓缩需要痕量组分是非常重要。样品制备是劳动力最密集而且最容易出错过程,极大地影响了分析物测定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使用微萃取技术和微型设备可以有效地完成之前需要多种分析仪器才可以做到复杂样品制备。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SPME)作为其中一类,既简单又有效,具有小型化,自动化和高通量特点。此外,固相微萃取可减少分析时间,降低溶剂消耗和处置成本。本文综述了新型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当前发展状况未来趋势,包括纤维固相微萃取,管内固相微萃取和相关新微萃取技术。这些方法在制药和生物医学分析中至关重要。

  • 标签: 固相微萃取 分析方法 样品制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说明实验室安全策略。方法:主要分析当前实验室制度问题、工作人员意识情况、管理等情况,根据现状中所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放哪,提高实验室安全性。结果:实验室存在问题较多,像管理制度缺失、检验员意识有待提升、清洁情况不彻底、设备管理放置不合理等,存在众多不安全因素,影响实验室安全性。结论:通过加强多项管理。其涵盖制度化、知识化、检验员能力情况、监护化等,安全预防效果明显。

  • 标签: 医学检验实验室 安全现状 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水平提升和人们对身体健康重视程度加深,当前可分解材料在生物医学中应用也更加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可降解材料原理,阐述了当前主要生物可降解材料类型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具体应用。

  • 标签: 生物医学 可降解材料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怀孕期间腹腔内压力变化。在怀孕期间,随着怀孕子宫体积和质量增加,子宫在盆腔中位置逐渐变为垂直。到孕晚期,子宫几乎变成了垂直器官,并且压力不断施加压力到骨盆底支撑组织上。本文在黄州区妇幼保健院检查了115名孕妇骨盆底肌力量,并分析了分娩后骨盆底电生理指标,并分析了影响其详尽因素。产后6-10周进行骨盆底康复课程,以探讨孕妇骨盆底功能变化机制以及产后尿失禁和骨盆器官脱垂病因,并观察早期骨盆底康复短期影响产后预防。并提供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临床试验。

  • 标签: 盆底综合肌力 分娩方式 盆腔脏器脱垂 产后康复
  • 简介:【摘要】该文重点依据生物医学工程影像技术学专业专业特点以及目前国内外医疗行业用人情况,对目前该院已有的针对以上两学科专业教学资源和培养方案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对今后培养模式进行展望。使该院学生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良好实践技能及优秀社交能力,顺应医学领域不断变化形势,并且在今后工作学习中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杰出人才。

  • 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 影像技术学 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消化内科治疗中安全用药管理应用效果。方法:2018 年中医内科就诊数共计 7 9 2 0 例,用 管理使用

  • 标签: 中医治疗 内科疾病 安全用药 管理
  • 简介:乳腺钙化在乳腺疾病X线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是诊断亚临床型乳腺癌主要依据。乳腺X线摄影片中钙化形态和分布特征对良性和恶性乳腺病变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对早期单纯恶性钙化病变(导管原位癌或导管内癌)检出和诊断具有其他影像检查方法无法替代作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 简介:摘要:探究心血管内科患者在临床用药方面存在常见性问题并给予合理性用药策略。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心血管相关疾病患者240例,根据《中国药典》、《相关疾病治疗指南》相关标准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240例患者中,发生用药不合理现象130例,根据从高到低方式排列不合理用药类型为临床循证证据缺失、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配伍不合理化、用药缺失针对性、给药剂量不合理、服用方式不合理。结论:心血管内科治疗过程中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需运用有效措施改变不合理现象,保障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临床用药 用药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构建肾内科安全用药流程,并分析其对用药安全管理质量影响。方法: 2017年在肾内科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为实施前; 2018在肾内科实施用药流程改造,成立安全用药管理小组,对既往用药流程进行分析,寻找安全隐患和流程弊端,针对性地进行环节调整,实现流程再造,管理小组做好监控管理,确保安全用药流程落实,为实施后。统计不同时期肾内科用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考核形式了解不同时期护士对安全用药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结果:实施后肾内科用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用药相关护理差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 0. 05);实施后肾内科护士安全用药知识考核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实施前(P< 0. 05)。结论:构建完善、科学安全用药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护士安全用药认知水平,减少了相关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肾内科 安全用药 护理管理 流程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究药学干预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在本院住院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 100 例作为干预组,由本院药师在使用抗菌药物时进行药学干预;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在本院住院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 10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医院信息系统( HIS )对所选病例进行信息查阅,其中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记录其使用抗菌药物具体情况,其中包括使用药物种类、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花费等;统计出联合用药率、病原学检测率和不合理用药率。结果干预组联合用药率、不合理用药率均低于对照组,病原学检测率高于照组( P < 0.05 )。干预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抗菌药物花费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药学干预可以提升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率,增强药效,防止药物资源浪费,减轻患者经济压力。

  • 标签: 药学干预 抗菌药物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后注射利多卡治疗耳鸣临床疗效。方法:自 2018 年 8 月起,至 2020 年 8 月共搜集病例资料 88 例, 将以上耳鸣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n=44 )在鼓室内注射利多卡,而实验组(n=44 )在耳后区域注射利多卡,利 用TEQ 评分量表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耳鸣情况,计算治疗有效率,再分别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 TEQ 评分差异并 不显著( p > 0.05 ) ,治疗后实验组( 10.2±3.8 )显著低于对照组( 13.3±4.2 ) , t=9.433, p < 0.05;对比治疗有效率,实验组 42 例(95.45%)显著优于对照组 35 例(79.55%) , X2=10.231, p< 0.05。结论:在耳后区域注射利多卡治疗耳鸣临床效果 明显好于鼓室内注射效果,治疗有效率相对更高,患者耳鸣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应当加以推广。

  • 标签: 耳后注射 利多卡因 耳鸣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药学管理对临床用药合理性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开展药学管理措施后开具处方 246 张(246 例 患者) 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开展药学管理措施前处方 246 张(246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门诊合理用药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观 察组处方用药不合理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患者病种数量增加,在临床上使用各种类型抗菌药物已慢慢成为常态。而在急诊内科中,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较高,不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容易使患者产生耐药性,影响对患者治疗。

  • 标签: 抗菌药物 急诊内科 耐药性
  • 简介:摘要:分析口腔内科常见疾病诊断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60例口腔内科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口腔内科常见疾病诊断处理进行总结。结果:60例患者中17例为牙根尖周病,16例为龋齿,8例为牙周病,16例为牙髓病,3例为其他疾病,经对症治疗,56例为显效,2例为有效,2例为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6.67%。结论:常见口腔疾病包括牙根尖周病、龋齿、牙周病、牙髓病等,通过临床诊断采取对症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确保口腔健康。

  • 标签: 口腔内科 疾病诊断 口腔疾病
  • 简介:痛风是一种常见炎症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上升。双CT与超声是诊断痛风治疗后随访最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双CT诊断痛风准确率高,可准确评估痛风患者尿酸结晶分布。超声检查价格低廉、无创、简便、可重复性好,在诊断痛风方面有独特优势。本文主要对双CT和超声在痛风诊断和治疗后随访中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痛风 诊断显像
  • 简介:谱CT是一种具有谱成像功能MSCT,通过其特有的谱扫描技术特征,可得到病灶谱分析图谱曲线,开创了多参数、定量分析新型成像模式,能够客观反映病变组织特征,对确定病变组织来源和范围、鉴别诊断等具有研究价值。目前肺癌病理类型累及纵隔淋巴结诊断金标准是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但其为有创检查。谱CT通过对谱曲线及物质定量分析,显著提高对肺癌病理类型、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鉴别诊断准确性,必将成为诊断与评估肺内肿块及其病理类型重要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能谱CT 肺肿瘤 病理学 纵隔 淋巴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药物对检验结果影响。方法:通过列举不同类型药物,分析药物对人体影响,医学检验主要是通过化验血、尿液等进行检查。结果:药物具有副作用,药物药物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对检验结果具有明显影响作用。结论:药物作用会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检验结果有效反映病理各项特征,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才能更准确的确定疾病

  • 标签: 药物作用 临床医学检验结果 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