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晚期肺癌化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肺癌化疗静脉血栓栓塞的53例患者(栓塞组)和晚期肺癌化疗未伴有静脉血栓栓塞的60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并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患者的性别、病理分型、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及血小板计数上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吸烟史、D-二聚体上升及血黏稠度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筛选出的影响因素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吸烟史、临床分期为Ⅳ期、D-二聚体上升及血黏稠度升高属于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伴有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吸烟史、临床分期为Ⅳ期、D-二聚体上升及血黏稠度升高作为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伴有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加以重视。

  • 标签: 晚期肺癌 静脉血栓栓塞症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例原发性肝癌低血糖患者,以同期无低血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预后的不同.结果原发性肝癌低血糖患者占总体原发性肝癌患者的6.7%,其临床症状与普通低血糖患者相似.低血糖患者组的年龄、性别、BMI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低血糖患者组术前ALT、AST、TBIL、IBIL及DBIL升高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仅ALT、AST升高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血糖患者组Child-Pugh分级B级和C级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患者组AFP升高者比例达69.2%,显著高于对照组46.5%(P<0.05).低血糖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病理类型及大体类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原发性肝癌低血糖患者1、3年术后总体生存期分别为50.0%、0.0%;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0%、28.0%、18.0%(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低血糖少见,这一特殊类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较差,生存预后不佳.

  • 标签: 低血糖症 原发性肝癌 临床病理特点 预后
  • 简介:1病例报告男性,67岁,工人。因纳差、消瘦、右上腹疼痛3mo,于2005年10月30日入院。自诉近3年一直颜面部发红,否认肝炎病史及高原生活史。查体:营养中等,面部、颈部潮红,无皮肤黏膜黄染,可见肝掌、蜘蛛痣。腹平坦,肝脾未扪及肿大,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HBsAg(+):ALT25U/L,AST43U/L,GGT125U/L,A42.3g/L,G48.4g/L,TB24.3μmol/L,DB6.2μmol/L;BUN4.9mmol/L,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红细胞增多症
  • 简介:目的:调查肿瘤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探讨及分析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住院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例肿瘤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通过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睡眠质量,分析睡眠不良(PSQI≥7)和睡眠良好(PSQI<7)的情况;对PSQI≥7的患者进行干预性护理,并观察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睡眠不良者141人,占70.5%,PSOI评分为11.62±2.17,睡眠良好者59人,占29.5%,PSOI评分为3.54±1.16,两组的PSO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睡眠不良者采用干预性护理后,患者睡眠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SOI评分为9.41±2.03,与未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及噪音是影响肿瘤患者住院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住院患者睡眠情况,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 标签: 肿瘤患者 睡眠障碍 干预性护理
  • 简介:前言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scoliosis,CS)高肩胛(Congenitalelelvationofthescapula,Sprengel'sdeformity)是一种少见而复杂的先天性发育畸形.Tsirikos等[1]分析了537例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的肋骨、胸廓及肩胛畸形,在497例CS患者中43例(8.6%)合并高肩胛畸形.Cavendish等[2]报道的100例先天性高肩胛患者中,有39例(39%)CS;与单纯的先天性高肩胛或CS相比,CS高肩胛的临床评估及手术策略更加复杂,现对这种复杂畸形的临床评估与手术策略作一综述.

  • 标签: 先天性高肩胛症 先天性脊柱侧凸 临床评估 手术策略 先天性脊柱畸形 先天性发育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手术可行性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1996年月1月至2003年11月,对36例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并发皮下积液3例,无因手术因素而致糖尿病失控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合并糖尿病给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带来了不利的因素;强调术前检查血糖,尿糖,尿酮的重要性;根据血糖水平调节应用胰岛素,从而控制糖尿病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乳腺癌 糖尿病 手术治疗 肿瘤 并发症
  • 简介:目的研究乳腺癌抑郁患者的生活事件和心理防御方式特点及二者对疾病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筛选65例乳腺癌抑郁患者,与3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作对比;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ifeEventScale,LES)、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StyleQuestionnaire,DSQ)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试.结果乳腺癌抑郁患者在LES中的总得分及频次显著高于对照组;DSQ显示乳腺癌抑郁患者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方式和中间型防御方式,而较少使用成熟防御方式.结论乳腺癌抑郁患者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及其所采取的不适当的心理防御方式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乳腺癌抑郁 生活事件 心理防御方式
  • 简介:目的应用cDNA芯片技术进行胃癌患者抑郁状相关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及信号转导通路分析,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Zung抑郁量表判定胃癌患者的精神状态,分为两组,抑郁组10例患者,非抑郁组10例患者。手术切除原发灶肿瘤,30min内液氮保存。Trizol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并纯化mRNA,逆转录法分别标记荧光素Cy3和Cy5,合成cDNA探针与人类全基因组芯片杂交,扫描荧光信号图像,分析比较两组差异表达基因,行GeneOntology分类和通路分析。结果基因芯片筛选出1088个基因表达水平发生改变且有统计学意义,包括787个上调基因和301个下调基因。GeneOntology分类提示显著变化的基因网络是"Notch信号传导通路"及"神经肌肉突触传递功能"。BioCarta通路分析得到通路网络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情况,Notch通路中5个基因表达上调,为NOV、CNTN1、YY1、Maml2和Spen,5个基因表达显著下调,为PSEN2、APH1A、PSENEN、TP63和TLE1,神经肌肉突触传递相关基因中2个显著下调,为DTNA和KIF1B。结论肿瘤相关性抑郁可能与能量代谢、细胞骨架、营养因子以及酶等多层次的基因表达改变有关,其中Notch信号传导通路和神经肌肉突触传递功能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抑郁 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 NOTCH通路 胃癌
  • 简介:目的观察知信行模式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行肺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知信行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镇静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镇静评分明显增加,疼痛评分和镇痛药量明显降低(P〈0.05)。与术前1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的睡眠质量评分、睡眠时间评分和PSQI总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d的睡眠质量评分、睡眠时间评分、入睡时间评分和PSQI总评分较术后1d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3d的相应项目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d的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信行模式干预可有效降低肺癌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术后镇静和睡眠

  • 标签: 肺肿瘤 知信行干预 术后疼痛 睡眠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我科75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23例75岁以上髋部骨折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麻醉方式、内固定方式、术前等待时间、术后全身和局部并发患者满意度,总结高龄髋部骨折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经验。结果本组中,11例出现全身或局部并发,发生率47.8%,分别为:全身并发30.4%(n=7),局部并发17.4%(n=4)。全身并发发生情况,分别为:1例肺栓塞、2例肺部感染、2例肠梗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股骨头坏死。局部并发发生情况分别为:1例褥疮、3例尿路感染。整体治疗满意度为87%。结论高龄髋部骨折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通过积极的术前计划、术中监测和术后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人 老年人 80以上 髋骨折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97例卵巢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化疗初期、中期、末期患者的应对方式、焦虑抑郁情况。分析不同阶段患者应对方式与一般资料、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在化疗初期最高(P<0.05);“回避”和“屈服”两种应对方式在化疗初期分值最高(P<0.05),“面对”在化疗末期分值最高(P<0.05)。“面对”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三个化疗时期的平均HAMD评分、平均HAMA评分分析,“屈服”与HAMD评分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随着化疗的进展,卵巢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逐渐缓解,更趋向于采取“面对”的积极应对方式。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的患者更易于采取“面对”的应对方式,可以为临床针对不同化疗阶段、不同年龄、文化背景的患者制定心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卵巢癌 化疗 焦虑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75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术前合并疾病、临床病理情况以及术后并发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我院施行胃癌根治手术的337例患者,其中年龄≥75岁的患者40例,占11.87%,其余小于75岁的患者297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合并等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并发情况.结果老年组患者术前合并心脏、肺部疾病及低蛋白血的比例分别为37.5%、12.5%、30.0%,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的15.5%、5.8%、12.8%(P<0.05).老年组患者分化型胃癌、ASAⅢ级、UICC分期Ⅲ+Ⅳ期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术后并发肺部感染37例、心率失常6例.老年组术后肺部感染、心率失常发生率分别为22.5%(9/40)、7.5%(3/40),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的9.4%(28/297)、1.0%(3/2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合并心肺疾病患者术后心肺并发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未合并心肺疾病患者(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肿瘤分化较好、临床分期较早,但合并基础疾病较多,易导致术后并发心肺并发,应在围手术期积极处理,减少并发,尽量根治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胃癌 根治手术 老年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骨肿瘤疼痛患者的疼痛、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接受常规护理及心理干预的骨肿瘤疼痛患者,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及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患者以中度疼痛(48%)为主,干预后以轻度疼痛(56%)为主;干预后轻度疼痛患者多于干预前,中、重度疼痛患者少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43.5±3.8)、(42.6±3.9)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的(52.4±4.1)、(51.8±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SAS、SDS评分≥50分的患者分别占4%、3%,均明显低于干预前的2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轻骨肿瘤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焦虑、抑郁评分,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干预 骨肿瘤疼痛 疗效 焦虑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奥氮平对肿瘤相关性抑郁及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5例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安慰、鼓励、帮助、同情及换位思考等心理支持治疗,而治疗组给予奥氮平(10mg/d,连用4周)。引入国际通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开发制定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30个条目(EORTCQLQ-C30)量表,观察奥氮平对肿瘤相关性抑郁及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躯体(83.14±14.86)、情绪功能领域(67.74±21.86),恶心呕吐(20.24±17.40)、疼痛(18.30±19.66)、失眠症状领域(27.09±18.86),总体生活质量领域(64.74±21.98)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氮平可改善肿瘤相关性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方便,毒副作用小,患者可耐受。

  • 标签: 奥氮平 肿瘤 抑郁 焦虑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18F-FDGPET/CT在发肿瘤的皮肌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PET/CT检查的45例皮肌炎患者临床资料,结合病理学和/或随访结果,探讨18F-FDGPET/CT在发肿瘤的皮肌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45例皮肌炎患者中恶性肿瘤发生率为33.33%(15/45),平均年龄为58.33岁,男∶女为2.1∶1。18F-FDGPET/CT发现恶性肿瘤的灵敏度、误诊率、特异度、漏诊率、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100%、13.33%、86.67%、0、91.11%、78.95%、100%。肌肉/皮肤18F-FDG弥漫性代谢异常增高组恶性肿瘤发生率36.84%(7/19),肌肉/皮肤18F-FDG局部异常代谢增高组恶性肿瘤发生率28.57%(2/7),肌肉/皮肤18F-FDG代谢无异常组恶性肿瘤发生率31.58%(6/19)。三组之间恶性肿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肌炎间质性肺病组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5%(3/20),无间质性肺病组恶性肿瘤发生率48%(12/25)。两组之间恶性肿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肌炎是否伴有肌肉/皮肤代谢异常和恶性肿瘤发生率无关,对年龄较大且无间质性肺病的男性皮肌炎患者,18F-FDGPET/CT对于肿瘤筛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皮肌炎 肿瘤筛查 18F-FDG 间质性肺病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骨盆肿瘤复发再手术病例,探讨其合理的手术指征、切除重建方式、肿瘤学和功能预后。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共8例骨盆原发恶性肿瘤复发再手术病例,6例行肿瘤整块切除及重建手术,2例行半骨盆截肢。平均36(27~58)岁。男5例,女3例。软骨肉瘤6例、恶性骨巨细胞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3.0—8.5)h,术中平均出血2300(1100~7500)ml。4例为Ⅰ+Ⅳ型切除,1例为Ⅱ+Ⅳ+H型切除,1例为Ⅱ型切除,2例半骨盆截肢,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平均随访12(8~23)个月,围手术期并发:2例术后出现伤口并发,清创后二期愈合,坐骨神经损伤1例,深静脉血栓1例,髋关节脱位1例,1例出现局部复发。结论骨盆肿瘤局部复发率高,再次手术难度大,须合理的掌握手术适应证,降低再手术并发证,良好的切除范围和手术风险控制可获得较好的肿瘤学及功能预后。

  • 标签: 骨肿瘤 骶骨 肿瘤复发 局部 手术并发症 骨盆肿瘤
  • 简介:1865年Trousseau观察到一例疑诊为恶性病的胃肠症状的患者伴有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肿瘤相关性血栓与其他原因发生的血栓有所不同,它一般影响下肢深静脉,而且是孤立的,肿瘤相关性静脉血栓可以是游走性的,可累及浅静脉和深静脉,及一些少见的部位,如上臂和胸部.

  • 标签: 恶性肿瘤 止血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I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type1,NF1)脊柱侧凸患者胸椎椎弓根分型的特点。方法2005年7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NF1脊柱侧凸者采用螺旋CT行胸椎连续扫描。在Lenke分型基础上对其进一步细化,将椎弓根形态分型为:A型(正常型);B型(狭窄型);C型(峡部硬化型);D型(完全硬化型);E型(椎弓根缺如型)。A、B、C、D、E型胸椎椎弓根分别为911个、561个、334个、422个和172个,共2400个。按照上述分型标准,在图像编档和通信系统(PACS)上逐层阅片,选择胸椎椎弓根显示最清楚的层面对椎弓根横径进行测量并分型,分别统计不同组别的NF1脊柱侧凸(scoliosissecondarytoneurofibromatosistype1,NF1-S)患者胸椎椎弓根类型发生率,并对其畸形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NF1-S中,畸形率(B~E)为62%;其中非萎缩性脊柱侧凸15例,胸椎椎弓根畸形率为41.1%;萎缩性脊柱侧凸85例,胸椎椎弓根畸形率为65.7%,萎缩性脊柱侧凸的胸椎椎弓根畸形率明显高于非萎缩性脊柱侧凸(χ2=78.8,P<0.001)。凹侧、中立椎和凸侧椎体的胸椎椎弓根畸形率依次下降(80.8%>66.8%>47.9%,P<0.001)。(40&#176;~59&#176;)组、(60&#176;~79&#176;)组与≥80&#176;组间胸椎椎弓根畸形率依次上升(50.7%<59.6%<69.2%,P<0.001)。≥18岁组的胸椎椎弓根畸形率(55.3%)明显低于<18岁组(63.5%,P=0.001);此外,不同性别间胸椎椎弓根畸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63.4%,女60.4%,P=0.13)。结论在NF1-S患者中,胸椎椎弓根畸形率为62%。其中萎缩性脊柱侧凸中胸椎椎弓根畸形率明显高于非萎缩性脊柱侧凸;凸侧胸椎椎弓根畸形率明显低于凹侧;随着Cobb’s角的增大,胸椎椎弓根畸形率明显增加;在成人NF1-S患者中胸椎椎弓根畸形率明显低于未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1型 脊柱侧凸 胸椎 分型 Neuroifbromatosis 1
  • 简介:当我们被物质和名利严严实实包围住的时候.常常忘记自己还有心灵。直至躺倒在病床我们才发现.原来还有那么一个空空荡荡、抑或凌乱不堪的空间,我们还远没有认清它.开发它.享用它……

  • 标签: 抑郁情绪 心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