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从事产前超声筛查的医生对产前诊断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本研究以2013年9月17~18日江苏省产前诊断中心抽查的江苏省内有产前超声诊断资质的机构内从事产前诊断的超声医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知识问卷调查(包括基本信息、孕早期染色体异常筛查及孕中期超声结构筛查三部分),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30份,有效问卷127份(97%)。127名参与调研的产前超声筛查医生对孕早期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相关问题总体判断正确率为90.45%,单位隶属科室、超声医生的技术职称及参与产前诊断课题的相关经验与结果判断的正确率有相关性;对孕中期超声结构筛查相关知识的总体判断正确率为86.09%,其中对机械指数(MI)值等安全参数的设定、孕中期胎儿结构筛查的合适孕周的选择正确率较低,且结果判断正确率与学历、医院的等级、参与相关培训的情况等有关。结论产前超声筛查医生对产前诊断相关知识有较基本的掌握,但有些方面如不同筛查类型的孕周要求、对胎儿超声安全性的认识等方面仍有欠缺,需加强产前诊断相关知识的培训。

  • 标签: 认知 产前诊断 超声 国际妇产科超声协会
  • 简介:心理学中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在任务难度不变时,工作效率与动机强度呈倒U关系,即并不是越紧张工作效率越高;并且,难度越大的任务,所需的动机强度越低,也就是说面临高难度、高强度的工作时,越应该放轻松。

  • 标签: 心态调节 工作效率 动机强度 工作环境 人际关系
  • 简介:胸腔积液(pleuraleffusion,PE)又称胸水,指胸腔内体液的过量积聚,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在我国最常见的良、恶性胸腔积液分别是由是结核、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本文从影像学、生化指标、细胞学、肿瘤标志物、细胞因子及胸腔镜6个方面综述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标签: 良/恶性胸腔积液 诊断 鉴别 肿瘤 结核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缺血缺氧心电图的主要表现。方法从本院2015年6月开展第二代四通道胎儿心电图技术检测的孕龄≥16周以上孕妇中选取305例胎儿宫内缺血缺氧病例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05例宫内缺血缺氧胎儿共有283例表现为胎儿心律失常,发生率为92.8%,主要表现为"紊乱型"的胎儿心律失常,其中又以胎儿心动过速、胎儿心动过缓交替性反复出现最为常见;有22例表现为FST段异常偏移,发生率为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宫内缺血缺氧的心电图表现与成人表现存在差异,心电图以胎儿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

  • 标签: 胎儿心电图 胎儿宫内缺氧 心律失常 心电图表现
  • 简介: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多由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hydroxylasePAH)基因突变引起。未经治疗的患儿可表现严重的智力障碍和癫痫。本文综述了PAH基因的研究现状,并深入探讨了苯丙酮尿症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的方案。

  • 标签: 苯丙酮尿症 苯丙氨酸羟化酶 基因突变
  • 简介: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递增,可能跃居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在对其生物学行为的认识及发展新的治疗方法上,乳腺癌动物模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乳腺癌动物模型的制作对进一步研究乳腺癌的病因、发病机理,从而对其进行有效预防、提高治疗效果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在抗癌药物的药理研究中更为重要。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首先应与人体内肿瘤病理生理过程相似,还要便于制作、观察及对各种处理方法进行监测和优选,目前关于乳腺癌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乳腺癌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建立广东地区妇女乳腺癌预测模型,筛选高危人群,为乳腺癌的早期干预提供线索。方法在门诊患者和正常体检的妇女中,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选取35~60岁乳腺癌病例284例,以1:2成组配对原则在相应年龄段内选取非乳腺癌妇女673例,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数据时,首先将数据按绝经前后分层;以是否为乳腺癌患者为结果变量,其余变量为自变量,分别通过logistic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绝经前、后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绝经前、后妇女乳腺癌预测模型;用判别分析法分别对绝经前、后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判别。结果绝经前妇女患乳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服用避孕药史、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有不良情绪、有不良事件、劳动强度大、无乳腺组织活检史、很少参加运动等。绝经前妇女患乳腺癌的预测模型为:1/{1+exp[-(-4.314+1.333服用避孕药+1.167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0.404有不良情绪+0.613有不良事件+0.754劳动强度大-0.716有乳腺组织活检史-0.839经常运动)]}。此模型有统计学意义(x^2=165.83,P=0.000),并且其预测不发生乳腺癌的正确率为74.2%,预测发生乳腺癌的正确率为58.4%。绝经后妇女患乳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文化程度低、情绪调节能力差等。绝经后妇女患乳腺癌的预测模型为:1/{1+exp[-(1.211+2.269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1.617文化程度高-0.635情绪调节能力强)]}。此模型有统计学意义(x^2=116.32,P=0.000),并且其预测发生乳腺癌的正确率为78.9%,不发生乳腺癌的正确率为55.2%。结论绝经前、后妇女患乳腺癌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绝经后妇女乳腺癌预测模型对预测发生乳腺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绝经前妇女乳腺癌预测模型对预测不�

  • 标签: 乳腺肿瘤 预测模型 绝经前 绝经后 判别分析
  • 简介:一个美国电气工人,在一个周围布满高压电器设备的工作台上工作。他虽然采取了各种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预防触电,但心里始终有一种恐惧,害怕遭高压电击而送命。有一天他在工作台上碰到了一根电线,立即倒地而死,身上表现出触电致死者的一切症状:身体皱缩起来,皮肤变成了紫红色与紫蓝色。但是,验尸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当那个不幸的工人触及电线的时候,电线中并没有电流通过,电闸也没有合上——他是被自己害怕触电的自我暗示杀死的。

  • 标签: 心理暗示 高压电击 安全措施 自我暗示 工作台 触电
  • 简介:目的:在了解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基础上,辅以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5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接受生物学治疗及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生物学治疗,试验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判定。结果:心理干预前,2组患者各量表评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结束以后,干预组与全国常模之间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有明显的焦虑及抑郁症状,心身状况较差,心理干预能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卵巢恶性肿瘤 心理干预 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发展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因此,应用HPV疫苗进行宫颈癌的防治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上市的HPV预防性疫苗有2价、4价和9价疫苗,但全球多个国家的疫苗推广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近日,2价疫苗Cervarix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上市许可,且中国自主研发的HPv预防性疫苗已处于Ⅲ期临床阶段,本研究总结了目前HPV疫苗的研究进展以及HPV疫苗认知度和接受度现状,以期为HPV疫苗上市后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宫颈癌 HPV疫苗 认知度 接受度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实施效果。方法:摘取我市4家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2000名孕龄期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先进行问卷调查之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宣教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措施。在1年之后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同样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并对比。结果:共回收问卷1024份,其中观察组回收501份,对照组回收523份。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避孕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9.54±O.42和6.11±0.3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此外,在主动采取避孕措施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非计划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对于育龄女性而言能够使她们更好的掌握避孕相关知识,有效提高其避孕措施的使用比率,提高生殖健康。

  • 标签: 计划生育 育龄期妇女 避孕措施 相关调查
  • 简介:由于肿瘤的高病死率以及治疗过程中经受的痛苦体验,会使肿瘤患者特别是新发生的肿瘤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尽管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手术、化疗、放疗的联合应用,使患者的病情及时得到控制,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明显提高,但肿瘤患者仍不能摆脱因“死亡的威胁”而产生的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做好周密的心理护理工作十分重要。由于患者的年龄、修养、文化水平以及家庭情况、社会环境、个人心理的不同,对肿瘤产生的心理状态也有差别。

  • 标签: 肿瘤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住、记得对。能就具体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肯动脑筋,想像力丰富,善于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 标签: 幼儿 心理健康 智力游戏 生活用品
  • 简介:不要对消极情绪无所谓,它可是会致命的。卫生部门一项调查,对200名46—55岁的中年人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研究表明,消极的心理情绪如抑郁、焦虑和愤恨等,均会对心脏造成损害,特别会引起冠心病。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 中年人 卫生部门 抑郁 消极心理
  • 简介:病例摘要患者张某,30岁,因宫内妊娠39周,阴道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4h,于2000年10月19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0年1月14日,预产期2000年10月21日,妊2产0.孕期定期产检,各项化验均正常.10月18日B超:宫内妊娠单活胎,头位,羊水深度6cm.

  • 标签: 早期诊断 栓塞早期 羊水栓塞
  • 简介:<正>产前诊断技术分临床和实验室技术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临床方面主要是指各种侵入性产前诊断技术,即在尽可能保证孕妇和胎儿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胎儿的组织,对这些组织进行分析,可以对胎儿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DNA分析和酶学分析,从而对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和先天性代谢病进行产前诊断。比较常见的侵入性产前诊断技术包括早孕期经腹B超引导下绒毛活检技术、羊膜腔穿

  • 标签: 诊断技术 侵入性 产前诊断 胎儿镜检查 细胞遗传学分析 染色体病
  • 简介:<正>国际妇产超声协会中国地区教育项目"超声与磁共振在胎儿医学上的临床应用"于4月7~9日在湖北武汉召开。超声与核磁共振技术以往一直以其各自特点应用于胎儿疾病的产前诊断,本次会议分别介绍两种技术针对于胎儿各系统的诊断特色,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将两种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吸引了广大业内人士的浓厚兴趣。胎儿骨骼畸形种类繁多,已发现的就有50余种,有些属致死性畸形。超声对某些骨骼发育畸形可早期作出确切的形态学诊断,在减少畸形儿和重残障儿的娩出、提高优生水平和防范医疗风险方面起着重

  • 标签: 胎儿医学 超声诊断 中国地区 核磁共振技术 胎儿疾病 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