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脉诊过程是医者的心理过程,本文从注意、感知觉、记忆、认知加工四个方面分析了脉象的心理认知过程,是脉象客观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脉象 心理 认知 脉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患者发病后12~18个月出现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相关因素,并建立诊断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分析,收集148例PACI患者的发病急性期的人口学资料、血管性危险因素和实验室指标,并随访12~18个月,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用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与VCI相关的危险因素,建立诊断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模型预测能力。结果共有126例患者完成随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OR=1.082,95%CI:1.002~1.167)、高糖化血红蛋白(OR=1.653,95%CI:1.052~2.598)、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1.291,95%CI:1.098~1.518)、高超敏C反应蛋白(OR=1.026,95%CI:1.005~1.047)、低受教育程度(OR=2.485,95%CI:1.231~5.018)是PACI后12~18个月出现VC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与上述指标比较,诊断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28(95%CI:0.755~0.902)。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高糖化血红蛋白、高NIHSS评分、高超敏C反应蛋白、低受教育程度为PACI后12~18个月发生VCI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诊断预测模型的应用有助于筛查VCI高危患者,及时给予临床关注和诊疗干预。

  • 标签: 认知障碍 梗死 预测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网络平台的实时教学认知诊断模型在本科护理教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校2015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1个班级49名作为研究组,采用基于微信网络的实时教学认知诊断模型进行个性化教学;另1个班级46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比较两组学生期末理论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期末理论考核成绩、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对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在本科护理教学上,采用基于微信网络平台的实时教学认知诊断模型的个性化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成绩,促进教学相长。

  • 标签: 教学认知诊断模型 微信 本科护生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心理焦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30例患者实施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后,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焦虑状态,睡眠质量有所改善,均达到较满意疗效,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及时实施有效的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恐慌心理,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 心理护理 焦虑
  • 简介:决策(decision-making)指形成优先选择,选择和执行动作,和评价结果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从简单的运动到多重选择的复杂思考和对未来结果的推理,都需要决策。决策也因其在人类生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而吸引了各领域的研究者,特别是引起了心理学家、经济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的研究热情.心理学家Kahneman教授还因其在决策的跨学科研究中的贡献而被授予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 标签: 知觉决策 认知神经科学 决策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癫痫患者的相关心理认知问题。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38例癫痫患者作为治疗组,选取同期进行正常体检人员3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为(16.37±8.26)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52.83±14.62)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49.62±11.36)分,治疗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其焦虑、抑郁症状显著,心理健康情况是影响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

  • 标签: 癫痫 心理健康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认知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8月在我院收治的骨科择期手术患者86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MoCA评分、不良心理情绪状态。结果:术后两组患者MOCA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

  • 标签: 心理护理 骨科手术 认知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在骨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的54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与康复锻炼。对比两组指标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显著更低,住院时间显著较短,生活质量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等各项指标的评分显著更高。护理前,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骨科术后护理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帮助患者降低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不良情绪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骨科护理 认知及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抑郁症患者采取心理认知干预结合综合护理对改善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以60例抑郁症者开展研究,开始时间是2020年1月,结束时间是2020年11月,30例是参照组,30例是研究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心理认知干预结合综合护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评分与HAMD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是P

  • 标签: 心理认知干预 综合护理 抑郁症 焦虑抑郁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骨科术后认知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识别和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乐清市人民医院2021年5-12月收治的骨科术后老年患者2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表型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及简易营养评价精法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认知衰弱发生率为65.3%;高龄、合并其他疾病、跌倒史、Barthel指数低、营养不良是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2(95%CI 0.789~0.901,Z=12.40,P < 0.01),约登指数为0.583,敏感性为87.3%,特异性为71.0%。结论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认知衰弱发生率较高,高龄、合并其他疾病、跌倒史、Barthel指数低和营养不足等是衰弱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精准度和区分度,可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衰弱的筛查。

  • 标签: 老年人 骨科患者 认知衰弱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 认知障碍 痴呆 自理能力 营养不良
  • 简介:医学诊断心理诊断在,晦床心理学的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被错误使用的危险。研究与分析医学诊断心理诊断的交叉与分野,有助于在医学模式与心理学模式的分别指导下,对两者做出及时、准确的选择,避免造成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的失败。

  • 标签: 诊断 医学诊断 心理诊断 临床心理学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是一类缺乏甲状腺乳头状癌核特征的滤泡上皮起源肿瘤,主要包括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和甲状腺滤泡状癌。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术前诊断具有一定挑战性。超声、细胞学检查、分子检测等单一地用于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检查方法,难以将甲状滤泡状癌与其他滤泡性病变区分出来。包括临床特征在内的多因素风险评估诊断预测模型可能有助于甲状腺滤泡状癌的术前鉴别诊断

  • 标签: 滤泡性肿瘤 甲状腺滤泡性腺瘤 甲状腺滤泡状癌 诊断预测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ADNEX模型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226例卵巢肿瘤患者术前超声影像、临床及病理资料,记录肿瘤超声表现并通过ADNEX模型进行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ADNEX模型对卵巢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不同类型卵巢肿瘤患者间的年龄、CA125水平、实性成分比例和最大径、>10个囊腔及腹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NEX模型诊断不同卵巢肿瘤的总体准确率为83.2%,与病理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782,P<0.05)。ADNEX模型诊断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Ⅰ期、恶性肿瘤Ⅱ~Ⅳ期及转移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5%和95.7%、69.2%和96.0%、81.6%和93.8%、89.1%和94.4%、80.0%和98.5%。结论超声ADNEX模型有助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对卵巢肿瘤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超声 ADNEX模型 卵巢肿瘤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和分析认知行为护理策略对冠心病患者疾病的认知心理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7年至2018年间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对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在一般护理措施的情况下,给患者采取认知行为护理策略。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抑郁、焦虑情感评估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进行记录,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疾病认知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采用认知行为护理策略,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负性情绪。与对照组相比,疾病认知程度明显提高,并且总体护理满意度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认知行为护理措施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应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缓解不良情绪并产生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冠心病患者 心理功能 疾病认知程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和分析认知行为护理策略对冠心病患者疾病的认知心理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7年至2018年间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对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在一般护理措施的情况下,给患者采取认知行为护理策略。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抑郁、焦虑情感评估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进行记录,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疾病认知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采用认知行为护理策略,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负性情绪。与对照组相比,疾病认知程度明显提高,并且总体护理满意度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认知行为护理措施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应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缓解不良情绪并产生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冠心病患者 心理功能 疾病认知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认知心理干预在垂体瘤患者心理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我院病例中选取纳入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1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垂体瘤心理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增加认知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性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垂体瘤心理障碍患者实施认知心理干预,能够疏导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的心理层面,值得推荐。

  • 标签: 认知心理干预 垂体瘤 心理障碍
  • 简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以及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和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均强调了要“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 标签: 心理危机干预 高校 教育部办公厅 防御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