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抽取4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回顾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措施,分析患者康复情况。结果:4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存活率95%,死亡率5%。结论:实施早期规范合理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对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临床急救 护理
  • 简介: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transfusionsyndrome,TTTS)是双胎妊娠中一种严重并发症,围产儿死亡率极高。患有TTTS的胎儿若未经治疗,死亡率可达80%~90%,幸存儿也会引起较高风险的脑损伤;经传统方法治疗之后,胎儿可于29周终止妊娠,存活率为50%~60%,会引起30%的神经损伤;若采用激光手术治疗,胎儿终止妊娠的时间可延长至34周,术后存活率上升至75%,神经损伤率降至7%(3%~12%)。授向我们阐述了激光治疗TTTS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及结局。现如今,国

  • 标签: 双胎输血综合征 终止妊娠 双胎妊娠 围产儿 神经损伤 术后存活率
  • 简介:1病历摘要患者,女,43岁,农民,23岁结婚,G3P1,人流1次,顺产1次。月经史:13岁/4~6天/28~30天/2013年12月中旬(具体不详),平素月经规则,经量正常,无痛经。主因“停经3月余,阴道出血伴腹痛5天”于2014年4月4日入院,患者末次月经时间2013年12月中旬(具体不详),停经40余天(即2014年2月3日)出现阴道出血,量少于月经量,持续4天停止,无腹痛等不适,患者自视月经来潮,未就诊。

  • 标签: 宫角妊娠 误诊 子宫破裂
  • 简介:盆底功能分基础的盆底电生理功能和压力控尿功能、张力支持功能、生殖与性功能。各种诱因导致盆底功能障碍,首先出现盆底电生理功能的变化。因而使通过电刺激来改善和修复盆底的电生理功能成为可能,同时利用生物反馈原理嘲使患者根据反馈信号学习调节控制自己的生理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通过PHENIXU4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利用电刺激加生物反馈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70例,结果疗效显著。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电刺激 生物反馈
  • 简介:目的:对泌尿外科患者腹腔镜术后疼痛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在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实施腹腔镜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分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腰背、切口、腹部以及颈部的疼痛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患者腹腔镜术后实施中,有助于对患者的临床疼痛发生率降低,提高无痛患者构成比,值得推广。

  • 标签: 泌尿外科 后腹腔镜手术 疼痛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单绒毛膜(monochorionic,MC)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后处理。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收治的2例单绒毛膜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singleintrauterinefetaldeath,sIUFD)发生急性胎-胎输血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探讨MC双胎妊娠如何预防sIUFD发生,以及发生sIUFD的处理。结果2013年本院收治MC双胎妊娠发生sIUFD的2例,均发生胎-胎输血,其中1例孕13+5周超声明确为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孕23周超声提示双胎儿大小不一致,孕35+5周发现一胎胎死宫内,积极剖宫产终止妊娠,存活新生儿轻度窒息、贫血,现满一周岁,发育正常。另外1例未系统产检,孕8周超声提示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孕31+6周发现一胎胎死宫内,另一胎儿胸腹腔积液,观察一周存活儿多体腔积液且头皮水肿,放弃存活儿行引产术,引产前查存活儿明显贫血,引产后大孩呈失血貌,小孩呈淤血貌。结论减少双胎妊娠sIUFD的发生,要做到早期识别绒毛膜性,加强孕期监护,早期发现高危因素,及时干预,处理上要综合孕周、存活儿情况、孕妇情况等采取个体化。

  • 标签: 单绒毛膜双胎 一胎胎死宫内 急性胎-胎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