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33岁,已婚。主因体检发现左侧附件包块半年,于2015年3月22日收住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7d,量中,无痛经,末次月经2015年3月10日。2014年10月发现左侧附件包块约5.5cm×5cm,无不适,未曾治疗。2015年2月因意外妊娠,在外院彩超提示:左侧盆腔囊实性包块7.9cm×4.9cm。2015年2月4日因早孕行人工流产术,人工流产术后43d再次彩超提示:左侧盆腔低至无回声光团大小8.2cm×5.8cm。2015年3月22日要求手术治疗入院。

  • 标签: 纤维瘤病 附件包块 回声光团 平素月经规律 流产术 末次月经
  • 简介: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carcinomainsitu,DCIS)属于非浸润性乳腺癌,病理形态学表现为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癌变且局限于导管基膜内,未侵犯间质,临床发病约占乳腺癌10%左右。

  • 标签: 乳腺肿瘤 复发 肿瘤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metalloproteinase-1,MMP-1)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TIMP-1)表达在盆腔器官脱垂中意义。方法收集因盆腔器官脱垂行盆底重建手术患者60例为脱垂组,同期因妇科良性肿瘤行子宫全切术且既往无盆腔器官脱垂或手术史患者35例为非脱垂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MP-1mRNA及TIMP-1mRNA在两组阴道前壁中表达。结果脱垂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MMP-1mRNA表达量(0.03±0.01)显著高于非脱垂组(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脱垂组TIMP-1mRNA表达量(0.54±0.07)高于脱垂组(0.4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前壁MMP-1mRNA表达增加与MMP-1/TIMP-1比例失调可能是导致盆腔器官脱垂原因之一。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基质金属蛋白酶-1 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实时定量PCR
  • 简介:脐带打结分真结与假结。脐带真结临床较少见,单胎妊娠中脐带真结发生约为1%,分娩新生儿中脐带真结发生为0.04%-3%,其中会引起不良并发症病例约11%。1临床资料1.1临床基本资料孕妇27岁,G4P1,孕34^+6周时因胎动消失2天来院就诊。

  • 标签: 脐带真结 脐带打结 超声诊断 超声检查 单胎妊娠 不良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阑尾类癌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产科收治1例妊娠合并阑尾类癌患者临床资料,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妊娠合并阑尾类癌在临床工作中极其罕见,临床表现类似急性阑尾炎症状。患者入院后按照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处理,及时行剖腹探查术+阑尾切除术,术后继续妊娠并正常分娩,母儿结局良好。后期病理报告提示为阑尾类癌。结论妊娠合并阑尾类癌极其罕见,且绝大多数为术后病理诊断,因其临床表现类似急性阑尾炎,一旦高度怀疑急性阑尾炎均应立即手术治疗。由于其预后好,多数仅需行单纯阑尾切除术即可治愈。

  • 标签: 阑尾类癌 妊娠 急性阑尾炎
  • 简介:1例胎儿右下肺基底段支气管闭锁产前MRI、产后CT、术中和病理所见进行描述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胎儿支气管闭锁产前MRI诊断及相关病理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基本资料28岁孕妇,于孕25周时行产前超声检查示右侧胸腔内囊实性肿块声像,

  • 标签: 支气管闭锁 MRI诊断 文献复习 胎儿 产前超声检查 下肺基底
  • 简介:1病例简介患者,57岁,因"乏力食欲减退半年,腹胀进行性加重半月"入院。患者为绝经期妇女,半年来食欲减退,厌油腻,伴有乏力,纳差,无恶心、呕吐、大便异常。10余天前开始自觉腹围渐增大、腹胀,呈进行性加重,1周前开始出现足部、踝部水肿,以及憋气、气短,伴发热、腹痛、盗汗。查体示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部扪及实性包块15cm大小,上界达剑突下,质硬,边界不清,移动性浊音(+)。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生殖器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23岁,G_2P_1,孕30~(+3)周,末次月经:2013年11月10日,于2014年6月11日来我院产检发现胎儿异常收入院,孕期未定期产检。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停经40d即出现厌食、嗜睡、恶心等早孕反应,孕期无发热、感冒,未服用任何药物,孕前曾在沿海制鞋厂工作过,既往身体健康,无急慢性病史。产检示:宫高34cm;腹围93cm;胎心率140次/min。

  • 标签: 胎儿异常 未成熟畸胎瘤 孔洞脑 上腭 病例资料 末次月经
  • 简介:蛋白磷酸化信号通过影响蛋白构象变化而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分化等许多细胞内过程。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proteininteractionwithNIMA1)特异性识别并催化蛋白分子中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脯氨酸(pSer/Thr-Pro)构象变化,进而控制蛋白分子与底物作用、蛋白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影响底物稳定性等。作为蛋白分子“时间控制器”,Pin1参与多个肿瘤发生通路。在细胞表型方面,Pin1高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引起治疗药物耐受,以及促进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在分子机制方面,Pin1可促进癌基因转录,提高其蛋白活性,抑制其降解,还可降低抑癌基因表达或活性。此外,Pin1基因敲除小鼠正常乳腺干细胞以及孕期乳腺上皮细胞增殖都受到抑制。在临床研究中,Pin1表达水平也与乳腺癌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Pin1作为治疗乳腺癌新靶标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标签: 脯氨酸 磷酸化 肽基脯氨酰异构酶 他莫昔芬 乳腺肿瘤 肿瘤干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HIF-1α和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表达水平及与血管生成相关性。方法选取苏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9例,另选取同期住院子宫肌瘤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前者异位内膜及其在位内膜、后者正常内膜中HIF-1α与VEGF蛋白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HIF-1α、VEGF蛋白及MVD在异位内膜中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且在在位内膜中表达强度均高于正常内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与VEGF在子宫异位内膜中表达呈正相关(r=0.730,P〈0.05);HIF-1α与MVD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01,0.683,P〈0.05)。结论HIF-1α和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增生期内膜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均可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

  • 标签: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子宫内膜异位症 微血管密度
  • 简介:目的讨论卵巢甲状腺肿合并假性麦格氏综合征及CA125升高临床特点、发病原因及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方法报告卵巢甲状腺肿合并假性麦格氏综合征并CA125升高1例并复习1996年至今国内外文献13例。结果均于手术切除后胸腹水消失,血清CA125降至正常。结论卵巢甲状腺肿合并假性麦格氏综合征及CA125升高病例术前很难与卵巢麦格氏综合征及恶性肿瘤鉴别,组织学病理确定诊断,手术后预后好。

  • 标签: 卵巢甲状腺肿 假麦格氏综合征 CA125
  • 简介:宫颈癌发生是一个因素、多基因、多步骤共同作用结果,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 宫颈癌
  • 简介:目的探讨高迁移族蛋白1(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收集首次诊断并行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宫颈癌、随访资料完整宫颈鳞癌患者116例,并选择正常宫颈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MGB1蛋白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χ-2=35.876,P〈0.05);HMGBl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χ-2=7.710,P〈0.05)、临床分期(χ-2=6.537,P〈0.05)、淋巴结转移(χ-2=7.827,P〈0.05)密切相关。结论HMGB1蛋白异常表达可能成为宫颈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一个重要指标。

  • 标签: 宫颈鳞状细胞癌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利用现有产前筛查资源,探讨孕中期母体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和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fβ-hCG)血清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生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本院行孕中期母体血清学产前筛查孕妇临床数据,通过病历资料与电话随访明确其妊娠并发症和结局。经排除子宫肌瘤、输卵管囊肿等其他合并症病例后,共186例在后期妊娠中发生子痫前期孕妇纳入研究,其中发生轻度子痫前期119例,发生重度子痫前期67例。另选择同期行产前筛查经随访确定为正常结局孕妇,根据年龄和孕周相近原则(年龄相差1岁,孕周相差不超过1周)按11随机匹配作为病例对照,收集两组孕妇产前筛查及相关临床资料。采用EmpowerStat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根据资料分布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子痫前期发病危险因素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与正常孕妇组相比,后期妊娠发生子痫前期孕妇孕中期血清uE3(6.46±2.19vs7.13±2.30,P=0.002)显著降低;AFP和fβ-hCG则无统计差异。在调整年龄、孕周等其他因素后,血清uE3是子痫前期发生保护因素(uE3:OR=0.80,95%CI:0.70~0.91,P=0.0008),结论发生子痫前期孕妇在孕15~20周时血清uE3低于未发生子痫前期孕妇,血清uE3是子痫前期独立保护因素。

  • 标签: 子痫前期 甲胎蛋白 游离雌三醇 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
  • 简介:目的观察氯米芬对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患者诱导排卵6个周期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对收治186例PCOS患者口服氯米芬50-150mg诱导排卵,阴道B超监测卵泡和子宫内膜生长。最大卵泡平均直径≥18mm时,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hin,HCG)10000IU。如未孕则进行第2个周期诱导排卵,最多6个周期。观察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氯米芬用量、使用补佳乐患者比例、排卵时处于月经周期时间随着周期增加而增加(P〈0.05)。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A型内膜比例、成熟卵泡数、最大卵泡平均直径、排卵数各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6个周期妊娠分别为:26.79%、18.54%、11.54%、8.70%、7.14%、3.85%,妊娠随周期增加下降。累积妊娠逐渐上升,6个周期累积妊娠为56.40%。结论氯米芬诱导PCOS患者排卵,周期妊娠逐渐下降,周期数控制在4个周期为宜。

  • 标签: 氯米芬 多囊卵巢综合征 诱导排卵
  • 简介: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合并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患者在妊娠过程中临床不良结局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此类患者进行相关筛查、诊断及干预,减少不良并发症发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确诊为GDM199例孕妇,其中102例PCOS患者纳入PCOS组,97例非PCOS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早产、羊水过多及羊水过少、剖宫产)和新生儿结局(新生儿体重、巨大胎儿、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黄疸、呼吸窘迫综合征及低血糖),并将两组患者中有统计学差异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早产、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剖宫产、新生儿体重、巨大胎儿、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黄疸及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有统计学差异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COS组中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风险显著增高(P〈0.05)。结论PCOS增加GDM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新生儿低血糖患病风险,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高血压 子痫前期
  • 简介:目的检测血管生成素样蛋白(angiopoietin-likeprotein,Angptl)3和Angptl4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乳腺癌治疗及预后提供有价值生物学指标。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收集苏北人民医院2007—2009年手术切除浸润性乳腺癌标本70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肿瘤标本中Angptl3和Angptl4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两种蛋白在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中是否具有表达差异性,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两种蛋白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Angptl3和Angptl4两种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中表达相关性,并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生存分析。结果Angptl3在浸润性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中阳性表达分别为75.7%(53/70)和46.7%(14/30)(χ^2=8.014,P=0.005),Angptl4在浸润性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中阳性表达分别是68.6%(48/70)和36.7%(11/30)(χ^2=8.837,P=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ngptl3表达在不同肿瘤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ER表达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0、5.598、9.714、8.753,P〈0.050)。在70例浸润性乳腺癌中,Angptl4表达在不同肿瘤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2、6.526、5.701,P〈0.050)。Angptl3和Angptl4表达呈正相关(P=0.005,r=0.334)。Kaplan-Meier分析结果表明,Angptl3和Angptl4阴性表达患者总生存期均优于阳性表达患者(χ-2=9.376、7.628,P=0.002、0.006)。Cox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ER、PR是影响预后独立危险因素(OR=6.379、0.033、66.678、0.014、0.094,P均〈0.050,95%CI:1.380-29.482、0.002-0.598、5.433-818.294、0.001-0.183、0.012-0.724),Angptl3和Angptl4蛋白表达不是影响浸润性乳腺癌患者�

  • 标签: 乳腺肿瘤 血管生成素类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自然受孕、辅助生殖技术及服用促排卵药3种方式受孕双胎妊娠不同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分娩孕妇324例,其中辅助生育技术受孕双胎孕妇(辅助生殖组)106例,自然受孕双胎孕妇(自然受孕组)81例,服用促排卵药物受孕(促排卵药组)137例。对3组双胎妊娠孕妇围生期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辅助生殖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难免早产发生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S/D异常、羊水异常、一胎胎死宫内、剖宫产、胎儿畸形、低体重儿出生、新生儿窒息发生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自然双胎妊娠相比,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孕妇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难免早产等妊娠期并发症明显增多,剖宫产和新生儿结局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自然受孕 辅助生殖技术 促排卵药 双胎妊娠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评价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laparoscopicovariandrilling,LOD)治疗枸橼酸氯米芬(clomifenecitrate,CC)抵抗型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不孕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已经发表有关LOD治疗CC抵抗型PCOS不孕患者疗效对比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筛选后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对LOD及药物治疗后排卵、妊娠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纳入9个研究共1362名CC抵抗型PCOS不孕患者,经统计,LOD与药物相比,治疗后排卵(P=0.35,OR=0.88,95%CI0.67~1.16)、妊娠(P=0.88,OR=0.98,95%CI0.78~1.23)均无明显差异;药物组多胎妊娠高于LOD组(P=0.04)。结论LOD与药物治疗CC抵抗型PCOS不孕患者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卵巢打孔术 枸橼酸氯米芬 多囊卵巢综合征 Mata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济南市女性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济南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孕前优生健康体检1223名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优生优育项目检测、风险因素评估及跟踪随访。结果研究对象有病史异常及不良嗜好、不良环境接触史者188例,占15.37%;检出各类疾病411例,疾病发生为33.61%;其中30~39岁年龄组、低文化程度组、农村人口疾病检出较高(P〈0.05)。1223名女性中有1012名接受了跟踪随访,其中未孕538名,已孕474名;已孕474名女性中,正常分娩266名,自然流产8例,人工流产5例,婴儿出生缺陷1例。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危害优生优育因素可以通过孕前健康教育和医学检查而避免;重视孕前健康教育及提高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参检,可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及婴儿出生缺陷发生。

  • 标签: 计划妊娠 健康检查 出生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