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婴儿早期骨代谢生化指标与声波速度值出生后年龄间关系。方法采用骨定量超声(QUS)仪对167出生3月内婴儿进行胫骨声波速度(SOS)测量。其中包括53早产儿(胎龄:32.6±2.7周)114足月儿(胎龄:39.1±1.2周);同时在部分婴儿中测量血钙、磷、碱性磷酸酶(ALP)骨碱性磷酸酶(BALP)。结果①早产儿足月儿血钙、磷、ALPBALP值之间均差异无显著性。②婴儿骨SOS值与ALP呈显著负相关(n=167,r=-0.139,P=0.036)、与BALP也显著负相关(n=32,r=-0.410,P=0.010);SOS值与血钙、血磷及血钙磷乘积无显著性相关。在早产儿中,ALPBALP与日龄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86(n=53,P=0.019)0.946(n=7,P=0.001);在足月儿中未发现显著相关性。血磷与日龄呈显著负相关(n=24,r=-0.509,P=0.005)。③ALP与BALP高度相关(n=32,r=0.958,P=0.001),BALP占ALP活力47.3%。早产儿在出生时BAL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IcTP)显著正相关(n=36,r=0.768,P=0.001)。结论定量超声技术测量SOS有助于我们评估婴儿早期骨状况;在此横向研究中我们发现骨SOS与骨代谢生化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然而,二者间纵向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婴儿 早产 超声检查 声波速度 骨碱性磷酸酶
  • 作者: 李果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2期
  • 机构:巴中市中心医院,四川巴中 636000
  • 简介:刘先生今年43岁,为某建筑单位工人,负责质量检验与安全排查,近日阴雨天,为保证建筑区域安全,刘先生站在3米左右钢架上进行检查,但由于湿滑,不慎跌落,左脚先行着地,此时刘先生出现行动受限,且左脚踝处出现肿胀、出血,由同事送至附近医院就医。入院后,医生给予患者细致查体,未发现脏器受损,之后通过行X线片发现左脚踝骨骨折,接收至骨科进行救治。医生为刘先生讲解好相关常识后,根据刘先生意愿选择手术治疗,手术非常成功,现已进入康复阶段,那么骨折早期康复措施有哪些呢?

  • 标签: 骨折;康复
  • 简介:本文作者介绍了1罕见在常规胸腔镜下顺利完成微创椎间盘切除手术后出现大脑小脑出血性梗死病例。他们推测此并发症与颅内低压导致大脑皮层静脉血栓形成有关,而颅内低压是由手术中一处脑脊液胸腔内漏受到忽视造成。尸检证实了大脑皮层静脉血栓胸腔内脑脊液存在,

  • 标签: 出血性梗死 大脑皮层 病例报告 微创术后 胸腔镜 小脑
  • 简介:作者指出C1侧块/C2齿突或椎弓根螺钉是近年出现用以替代C1,2经关节螺钉固定一项技术。尽管该技术看起来很诱人,但是有关该技术在多节段固定包括复杂颅颈重建中应用临床数据目前还非常有限。本研究目的是评估应用C1侧块螺钉(C1-LMS)进行颈椎手术安全性临夥影像学效果。在本研究中,预先收集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回顾分析以确定当初临床表现、

  • 标签: 侧块螺钉 颈椎手术 手术中 经关节螺钉固定 指征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本院脊髓损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9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1027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致伤原因分为8组。交通事故(321)、高处坠落(288)、重物撞击(144)、摔伤(131)、疾病(109)、血管畸形(12)、锐器/火器伤(11)及其他(11),并对性别、年龄、损伤程度、损伤节段、并发症及合并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髓损伤患者年龄4-83(42.5±12.4)岁;总体上男女比例为3.6∶1。交通事故伤是主要致伤原因(321,31.26%),锐器/火器伤比例最低(11,1.07%)。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诊断患者共818(79.65%),ASIA分级占前3位依次为A级(355,34.57%)、C级(182,17.72%)、D级(166,16.16%)。在高处坠落伤组中,坠落高度为(5.04±3.05)m,且坠落高度与损伤节段具有相关性(P〈0.05)。脊髓损伤并发症占前3位依次是褥疮(88,8.57%)、肺炎(73,7.11%)泌尿系感染(61,5.94%),高血压(69,6.72%)是脊髓损伤患者首要合并症。结论应建立并完善脊髓损伤救治平台,全方位防治脊髓损伤。

  • 标签: 脊髓损伤 流行病学因素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前骨质疏松症(Osteoporsis以下简称OP)发病率越来越高,它不仅是医疗问题,也是严重社会公共健康问题,被公认为"无声无息流行病".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形势将变得更为严峻.因此,健康教育已成为预防骨质疏松症重要策略,全球范围内应广泛重视对OP早期预防治疗,不要让OP造成人类广泛流行疾病灾难.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OP 健康教育 早期预防 治疗 严重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腰椎后路手术后切口早期感染原因与治疗策略。方法2008年12月至2012年10月共进行胸腰椎后路手术615,非内固定手术318,后路内固定手术297。其中胸腰椎后路手术感染9,非内固定手术术后感染5。对这14因胸腰椎退行性脊柱疾病后路手术后切口早期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男9,女5;年龄42-81岁,平均58.6岁。结果14患者最终切口均甲级愈合,经8-36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随访,未见感染复发。内固定组优7,良2,无一般及差评,优良率100%;非内固定组优3,良1,一般1,无差评,优良率80%。结论早期彻底清创,置管冲洗,结合抗生素使用,可有效控制感染,避免内植物取出,是处理胸腰椎后路手术早期切口感染有效方法。

  • 标签: 脊柱手术 后路内固定 切口感染
  • 简介:脂肪栓塞综合征(FotEmbolismSyndrome,简称FES)是骨折创伤后早期急性严重并发症之一,文献报告多发性骨折合并脂肪栓塞发生率为43.5%,表现为以肺功能不全为中心兼有中枢神经系统变化征侯群。如不能早期确诊积极治疗,可造成严重后果或死亡。本组从1990年~1997年报告12,对其诊治讨论如下。

  • 标签: 脂肪栓塞综合征 多发性骨折 早期诊治 治疗 肺功能不全 创伤后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早期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64合并血管损伤膝关节周围骨折,首先采用可靠、快捷方法稳定骨折,血管损伤分别采用直接修补术、端端吻合术、大隐静脉逆转桥接修复术,移植长度3~11cm。术后常规行小腿筋膜室切开减压。结果2截肢,4术后吻合口处血栓形成,62获6~40个月随访,彩色多普勒仪检查血流速度及血管管径与正常血管段比较无明显差异。59肢体功能恢复满意,3残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结论早期诊断处理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关键,术中选择合理骨折固定物,注重修复顺序及血管吻合质量是手术成功保障。

  • 标签: 血管 损伤 修复 膝关节周围骨折
  • 简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其预后变化较大,目前尚缺乏客观有效影像学评价判断方法。本研究通过前瞻陛研究急性颈髓损伤病例MRI影像上定量、定性指标与预后关系,试图寻找一些可用于判断颈髓预后影像学指标。研究共入组急性颈髓损伤患者100,其中男性79,女性21,平均年龄45岁(17~96岁)。采用ASI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

  • 标签: MRI影像 功能预后 颈髓 急性 损伤神经 脊髓损伤患者
  • 简介: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双膦酸盐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融合影响。方法系统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GoogleScholar、CNKI、VIPWanFangData自建库以来到2017年1月文献,运用Stata11.0定量分析纳入文献。结果最终有9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膦酸盐组与对照组对比中,植骨融合情况[RR=1.138,95%CI(1.064,1.217)]、终末随访骨密度T值[MD=0.038,95%CI(0.025,0.052)]、ODI指数[MD=-4.36,95%CI(-6.372,-2.348)]、骨吸收生化标志物CTX值[MD=-0.401,95%CI(-0.511,-0.291)]、VAS评分[MD=0.940,95%CI(0.548,1.332)]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终末随访术后骨形成生化标志物PINP值[MD=-4.328,95%CI(-8.954,0.298)]、不良反应情况[RR=0.725,95%CI(0.420,1.251)]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P=0.248)。结论腰椎术后应用双膦酸盐并不影响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融合结果,而且通过治疗能有效抑制骨吸收代谢,改善其骨量术后功能恢复程度,且与对照组安全性相近。

  • 标签: 双膦酸盐 骨质疏松症 腰椎融合 META分析
  • 简介:探讨患有脊柱隐裂儿童需要早期手术处理来预防神经损害。成年人先天性脊髓拴系治疗是有争议。作者回顾分析了3个研究中心1994年~2003年61接受脊髓拴系松解术脊柱隐裂患者临床资料。以前进行过硬脊膜膨出修补术或脊髓拴系松解术病例不在人选之列。

  • 标签: 脊髓拴系 隐裂 脊柱 成人期 发病 膨出修补术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患者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及BMD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调查2006年3月至2014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确诊为早期AS患者120,其中女性57,平均年龄(31.02±5.94)岁;男性63岁,平均年龄(29.79±6.87)岁。健康人107,其中女性48,平均年龄(32.97±6.47)岁;男性59,平均年龄(29.58±6.65)岁。双光能X线法检测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BMD与年龄、病程、疾病活动性指标、影像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早期AS男性患者各部位BMD均较健康人减低(P〈0.01),而女性患者健康人无统计学差异。(2)早期AS患者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6(5%),骨量减少(osteopenia,OT)36(21.67%)。其中男性早期AS患者腰椎OP者5(7.93%),OT者29(46.03%)。早期AS患者中,男性腰椎部位OP、OT发生率较女性高(P〈0.05),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部位OP/OT发生率无差异。(3)中、低年龄组中,早期AS患者腰椎股骨颈BMD较健康人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4)男性早期AS患者腰椎BMD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早期AS男性患者即可出现显著BMD下降,OP发生率为7.93%,OT发生率为46.03%。其中腰椎部位BMD减低及OT发生率更为突出。早期AS患者BMD下降与疾病活动指标无关联。对于男性AS患者,在疾病早期即需要重视OT及OP诊断与防治。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骨密度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椎体支柱块技术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早期疗效。方法2009—2011年本院共有19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支柱块手术治疗,其中男7,女12;年龄为27~70岁。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复查CT,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椎体前缘压缩比及Cobb角。结果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后1个月Cobb角恢复至11.31°±0.50°,术后3个月为10.92°±0.4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为(50.73±7.46)%,术后1个月为(93.05±3.22)%,术后3个月为(92.11±3.59)%,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柱块技术在Ⅱ度或Ⅲ度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运用中恢复了伤椎前中柱高度及脊椎整体生理弧度,无继发性塌陷,有效缓解疼痛,早期功能锻炼,早期疗效满意。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骨移植
  • 简介:目的研究早期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血清中抗Ⅱ型胶原抗体含量变化,探讨早期OA诊断,为早期预防治疗、力争在疾病临床前期或亚临床期就做出诊断提供可能。方法选用早期OA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AyralX软骨退变关节镜分级标准进行分期。运用ELISA检测早期OA不同时期血清中抗Ⅱ型胶原抗体改变。结果早期OA不同时期血清中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间差异有显著意义,以Ⅱ期最高,Ⅳ期最低。结论血清中抗Ⅱ型胶原抗体做为软骨特异性代谢标志物在OA早期明显升高,可能与骨性关节炎免疫反应引起早期软骨破坏有关。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抗Ⅱ型胶原抗体 早期
  • 简介:目的:观察评价金天格胶囊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医院精神科病房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患骨量减少或者骨质疏松患者共59,随机分为对照组(14观察组(45),对照组口服碳酸钙治疗,观察组口服金天格胶囊治疗。24w后,通过调查患者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等临床症状、观察治疗前后其生化指标骨密度变化。结果治疗24w后,患者腰背疼痛,腰膝酸软等临床情况均有所恢复(P<0.01);两组患者血钙值及骨密度值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骨质疏松症治疗有一定效果,同时可以缓解腰膝酸软,腰腿疼痛,下肢痿弱,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金天格胶囊 中医中药 精神分裂症 骨质疏松 骨量减少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骨钙素骨密度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EMbase、CBM、CNKI,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1年8月。评价质量及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1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数7篇,共453,Meta结果显示,对骨钙素影响[MD=0.26,95%CI(0.06,0.46)],腰椎骨密度影响[MD=0.22,95%CI(0.05,0.40)],股骨颈骨密度影响[MD=0.04,95%CI(-0.05,0.13)],Wards三角区骨密度影响[MD=0.06,95%CI(0.02,0.09)],大转子骨密度影响[MD=0.03,95%CI(-0.00,0.07)],髋骨骨密度影响[MD=0.02,95%CI(-0.02,0.07)]。结论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治疗还是有一定疗效,但由于文献质量方面不太理想,尚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提供依据。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糖尿病 骨质疏松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口服胶原蛋白多肽对中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功能临床效果。方法94年龄(60.79±7.57)岁中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Peptan组46安慰剂组48,分别服用胶原蛋白多肽(Peptan)8g/d麦芽糊精(安慰剂)8g/d,连续服用3个月,应用WOMAC评分Lysholm评分来评估服用前后骨关节炎症状功能改善状况。结果(1)WOMAC评分:服用前Peptan组安慰剂组WOMAC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5.26±4.95与15.77±3.53,P=0.565);服用3个月后Peptan组WOMAC评分明显减少到14.20±5.27(P〈0.001),而安慰剂组WOMAC评分15.79±3.53,与服用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881);服用前后两组WOMAC评分变化趋势(差值)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2)Lysholm评分:服用前Peptan组安慰剂组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80.24±11.78vs78.96±9.90,P=0.569);服用3个月后Peptan组Lysholm评分明显增加到82.634-10.49(P〈0.001),而安慰剂组Lysholm评分79.21±9.79,与服用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O.077),服用前后两组Lysholm评分变化趋势(差值)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口服胶原蛋白多肽能有效改善中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功能,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WOMAC评分 Lysholm评分 胶原蛋白多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