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病人不仅需要高超的医疗护理技术,而且更需要优质的服务一一人文关怀。方法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注重传播技巧与心理沟通。结果人文关怀让病人感受到护士的关心与照顾,使护患关系更融洽,通过问卷调查病人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0%提高到98%。结论高超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是提高整体护理的关键。

  • 标签: 人文关怀 护理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儿头皮静脉输液模型在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婴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实践教学中,对护理专业的884名学生利用头皮静脉输液模型进行教学,然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884名学生考核结果操作步骤合格率为100%,优良率96.8%;占82.6%;90%以上学生认为利用模型进行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力、提高操作能力。结论利用头皮静脉输液模型教学,可增强学生参与意识,较好地掌握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同时婴儿头皮静脉输液模型由塑胶制成,进针角度、力度、深度与真人有所差异,在实际教学中应避免盲目追求穿刺成功率,注重操作规范性,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达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

  • 标签: 头皮静脉 输液法 实践教学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徐州不同等级医院儿科医疗纠纷特点及医务人员有关医疗纠纷认知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儿童医院、矿山医院和徐州市中心医院等共126名医务人员,进行有关医疗纠纷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儿科医疗纠纷的产生有自己的特点,儿科医护人员对医疗纠纷的认知存在一定的了解。结论应提高儿科医务人员对医疗纠纷的认识,通过加强医患沟通等手段,提高儿科医护人员预防和干预医疗纠纷的主动性。

  • 标签: 儿科医疗纠纷 认知 医护人员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来福接头在儿科静脉输液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年龄3个月至5岁,均使用BD公司生产的24GA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输液中应用可来福接头,输液结束后不需要封管;对照组在输液中使用肝素帽,输液结束后用24u/ml肝素钠盐水3ml封管。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堵管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留置1-5天,易回血。观察组留置5-7天,不回血,不易堵管。结论在儿科进行静脉输液穿刺成功后连接可来福接头,可延长留置时间,明显降低堵管的发生率,对保护血管、减轻患儿痛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儿科 静脉输液 可来福接头
  • 简介:摘要针对临床护士在静脉穿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解剖学应用到儿科静脉穿刺学习中,将穿刺技术与解剖学紧密结合,指导护士解决穿刺中经常与到的问题,提高穿刺成功率。

  • 标签: 解剖学 静脉穿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门急诊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针对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分析危险因素存在的危险性,加强职业防范意识,减少了各项损伤,加强护士的素质和医院的管理,保证了护士的健康。

  • 标签: 儿科 护理 职业暴露 防范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提供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重要性。方法对600例门诊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排号、等候输液。观察组采用排号、交流、沟通、根据所需提供服务,然后输液。比较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重复穿刺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重复穿刺率和满意度分别为97.00%,3.00%和96.3%,而对照组分别为87.33%,12.67%和84.67%;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主动提供人性化服务,可提高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率,减少患儿的痛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满意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 标签: 主动性 人性化服务 儿科门诊 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用氟康唑在预防儿科重症细菌性肺炎长期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58例儿科重症细菌性肺炎中未采取预防性静脉用氟康唑的患儿(对照组)30例,采取预防性静脉用氟康唑的患儿(预防组)28例,回顾性对照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肝功能情况及预后。结果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4例(13.3%),预防组未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预防组肝功能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儿科重症细菌性肺炎长期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后的患儿,预防性静脉用氟康唑可有效减少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几率,改善预后,且无明显肝功能损害。

  • 标签: 儿科 重症肺炎 抗真菌药 氟康唑
  • 简介:摘要护理改革是加强医院管理和改进服务的改革。卫生部决定,自2010年开始,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其主题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最终实现“服务改革大局、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树立行业新风、促进医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标。

  • 标签: 示范工程 基础护理 满意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基础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转变护士观念,提高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认识,加强细节管理来落实基础护理。结果抓好基础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结论基础护理体现护理工作的服务性,是提高全程护理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基础护理 护理质量 服务观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础护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方法每季度对在院病人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通过满意度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基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护理服务策略,最大限度满足病人的需求。结论只有在过硬的技术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基础上,关心体贴患者,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及时的健康知识宣教,才能切实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基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中的作用。方法结合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要求,对住院患者按照人文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结果通过实施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人文护理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满意度,实现了病人满意、员工满意、领导满意三满意工程。

  • 标签: 人文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 满意度
  • 简介:摘要了解护理临床教学的现状和现代护理发展的趋势,探讨护理发展新形势下临床教学面临的挑战,重视和加强护理临床教学,培养现代化护士,适应医学护理模式转变和社会的发展。

  • 标签: 临床教学 护理学 人才培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人文护理在门诊护理实践中的方法和意义;将人文关怀贯穿于门诊护理工作的始终,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对门诊全体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积极营造富有人文精神的氛围和环境,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现代护理的发展。

  • 标签: 人文护理 门诊 实践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室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予以防范。方法本服务中心急诊室2008年9月至2010年10就诊的患者行护理干预,观察这种护理方式护理纠纷的发生情况。结果护士的业务素质不过硬,服务态度不到位,以及患者自身原因等,容易导致急诊室护理纠纷的发生。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纠纷发生比以前大为减少。结论针对急诊室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防范其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防范 急诊室 护理纠纷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