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多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过敏性紫癜(HS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感染致HSP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1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用药反应,记录呼吸道症状及过敏性紫癜症状消失时间,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不良用药反应发生率1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43%(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过敏性紫癜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细胞高于对照组,CD8+细胞、IgA、IgE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多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过敏性紫癜可改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肺炎支原体感染 阿奇霉素 序贯 免疫功能
  • 简介:COPD病人肺部疾患慢性反复发作,加之饮食摄入不足等原因,往往并存营养不良,对病人的各器官产生有害的影响,引起肺和全身免疫防御功能损害。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三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感染加重,导致呼吸衰竭。因此,营养支持已成为COPD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2007年9月~2009年4月收治的96例COPD患者给予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营养干预 营养状况 营养支持治疗 COPD病 免疫功能低下
  • 简介:目的研究COPD合并呼吸衰竭(呼衰)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急性期合并呼衰患者共55例,随机分为营养组(28例)与对照组(27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抗感染和对症治疗,营养组加用了管饲喂养肠内营养液-瑞高。结果2周后营养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营养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合理的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COPD合并呼衰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其康复。

  • 标签: 营养支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营养支持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AECOPD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谷氨酰胺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谷氨酰胺口服营养支持治疗。疗程2周。观察两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谷氨酰胺组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肺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谷氨酰胺营养支持治疗对AE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肺功能有显著改善。

  • 标签: 谷氨酰胺 慢性阻塞性肺病 营养支持
  • 简介:目的探讨鼻胃管和鼻肠管两种肠内营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分析,从而选择副作用较少的一种进行推广,以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ICU病房患者38例,并随机分为鼻胃管组与鼻肠管组,均为19例患者。两组均进行肠内营养插管,并给予相同的营养剂,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肠内营养变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两种肠内营养方式的不良反应比较,以及入住ICU病房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进行两种肠内营养方式治疗后,患者肠内营养指数均有明显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鼻胃管组为63.16%,鼻肠管组为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胃管组不良反应产生较多,鼻肠管组不良反应产生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胃管组ICU入住时间(12.1±1.8)d,机械通气时间(9.1±1.9)d,鼻肠管组ICU入住时间(7.8±1.2)d,机械通气时间和(5.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鼻胃管低,相应的不良反应及入住ICU病房和机械通气的时间也较少,所以在机械通气时行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作用要优于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鼻肠管 鼻胃管 肠内营养
  • 简介:目的:评价早期不同营养方式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确诊的VAP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30例)和肠外营养(PN)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EN和PN组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流质饮食及静脉营养。比较各组营养支持2周后营养状态、临床有效率、撤机时间、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各组患者营养支持后血清血红蛋白水平及臂肌围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但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有所升高,其中,EN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同时炎性指标则明显降低,EN组低于其他两组(P〈0.05),但是PN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EN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脱机成功率明显高于PN组及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则明显低于PN组及对照组(P〈0.05),而PN组与对照组无差异,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提高VAP患者营养状态,其中EN效果最显著,更有助于改善VAP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营养支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目的探讨鼻饲患者应用营养泵对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78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输入营养液成分一致,观察组采用持续24h肠内营养泵行鼻饲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50ml注射器间断推注营养液,3次/d。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态、胃内容物反流、口咽分泌物误吸、VAP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营养状态(谷草转氨酶、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t=4.230,7.348,4.592,6.916,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内容物的反流率、误吸率及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342,5.186,4.044,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86,5.64,4.13,4.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鼻饲患者应用营养泵输注可明显降低胃内容物反流率、口咽分泌物误吸率,降低患者VAP的发生率,减少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 标签: 鼻饲 营养泵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发生率
  • 简介:腹腔化疗是采用腹腔穿刺后向腹腔内注入化疗药物的方法,使腹腔内药物达到较高浓度,增强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从而提高疗效。腹腔化疗具有作用直接,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全身毒副反应小等优点,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一部分,已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但在实施腹腔化疗过程中,常出现灌注不畅,腹痛,腹胀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化疗地顺利进行。针对这些问题,经过分析后,提出了以下护理措施。

  • 标签: 腹腔化疗 护理措施 腹腔内注入 恶性肿瘤治疗 化疗药物 腹腔穿刺
  • 简介: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中风,使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是人类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给社会带来越来越沉重的负担,该病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在亚太地区的发病率较高,尤其在中国北方此病的发病率较高。根据WHO建议:早期进行系统、规范及个体化的康复治疗可降低致残率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脑卒中的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介绍如下。

  • 标签: 老年脑卒中 康复护理 血液循环障碍 神经功能缺失 致残率高 脑血管意外
  • 简介:目的难治性肺结核病人通过肺叶切除术、认真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治愈效果大大提高,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005~2006年难治肺结核病人79例进行了肺叶切除术,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结果79例病人通过手术,有71例完全治愈,占89.8%。结论肺叶切除术可以有效治疗难治性肺结核。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肺叶切除术 难治性肺结核 肺结核病人 生活质量 有效治疗
  • 简介:慢性肺心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多因慢性支气管炎所致。死亡率较高。我国自1973年开展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的防治以来,病死率已从31.7%降至14.6%。慢性肺心病虽不能根治,但如治疗适当,加强自身保健,可以缓解症状,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病人亲属若能掌握一定的家庭护理知识,可使病人减少去看急诊或住院的次数。戒绝烟酒是维护呼吸道防御免疫力的重要举措,在缓解期适当地参加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散

  • 标签: 慢性肺心病 慢性支气管炎 家庭护理 中老年人 体育活动 病人亲属
  • 简介:矽肺病是由于患者长期工作在粉尘污染的环境中,吸入了大量的粉尘,肺组织发生了纤维化病变以及气管的慢性炎症改变,造成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是不可逆的慢性肺疾病。在临床上分为3个阶段即Ⅰ期矽肺、Ⅱ期矽肺、Ⅲ期矽肺。

  • 标签: 矽肺病 观察护理 老年 粉尘污染 纤维化病变 慢性肺疾病
  • 简介:肺栓塞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使肺动脉血流减少或中断,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具有起病急、特异性差、易漏诊、病情重、病死率高等临床特点,可引起休克、呼吸衰竭及猝死,病死率高达20%~30%,是威胁患者生命的内科危重症之一。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与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深刻的临床意义。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临床诊断肺栓塞43例,通过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 标签: 精心护理 肺栓塞 病理生理综合征 临床特点 肺循环障碍 内科危重症
  • 简介:了解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焦虑、恐惧、悲观等三个主要心理特点,加以分析、阐述、并举例说明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思想顾虑,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保证肺结核并大咯血患者的抢救、治疗和护理取得相应的效果。

  • 标签: 肺结核大咯血 心理护理 大咯血患者 病人 配合治疗 心理特点
  • 简介: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若不及时救治,易出现休克、窒息等,有猝死的危险。我院近5年来共收治肺结核并咯血患者80例、经严密观察情和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肺结核咯血 护理体会 病人 咯血患者 护理对策 并发症
  • 简介:镇痛泵广泛使用于各种手术后,48h内能缓解手术创伤所造成的痛疼。多用于硬膜外,对于癌症晚期疼痛用镇痛泵效果更好,能持续不间断的给镇痛药,又能避免从外周静脉多次注射和灌注药物。操作方法:经腰椎间隙穿刺将一特殊导管放置于硬膜外的埋入式导管,经背部用皮下隧道方式将导管一端连接埋入式的导管,另一端连接储液药盒,

  • 标签: 镇痛泵 晚期癌症 导管放置 护理 椎间隙穿刺 手术创伤
  • 简介:近年来肺癌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外科手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全肺切除术对机体损害较大,并发症发生率很高,重视全肺切除术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我院自2009年1月~2009年12月施行全肺切除93例,术后经精心护理,均治愈、好转,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肺切除术后 精心护理 肺癌 全肺切除术 2009年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目的慢性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的护理要点。方法65例慢性呼吸衰竭病人,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及观察意识,发现有呼吸衰竭先兆,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结果经1~72h治疗及护理后,患者呼吸衰竭能得到及时控制。结论护士能及早发现呼吸衰竭病情,争取时间,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避免死亡。

  • 标签: 慢性呼吸衰竭 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衰竭病人 生命体征 控制感染
  • 简介:外科手术治疗是肺结核综合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首要条件是病变通过内科治疗病情已稳定,不处于活动期。手术前后必须应用有效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术后继续抗痨治疗6~12月。手术的适应症:①肺结核空洞,②肺结核球,③毁损肺,④肺结核支气管狭窄或支气管扩张,⑤反复或持续咯血,⑥久治不愈的慢性纤维干酪型肺结核等。有手术条件的肺结核病人经手术治疗的治愈好转率大大提高,

  • 标签: 肺结核空洞 术前后 肺叶切除 外科手术治疗 护理 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