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方法挑选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所收治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执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对比心律失常阳性检测率,对照组为检出率为66.7%,观察组检出率为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与短阵室上速检出率,观察组检测率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可检测出病人任一时间点的心律失常发作时间和频率、冠脉缺血情况,可以更准确、更精细地监测病人心电信号,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高,诊断效果比常规心电图诊断效果要优,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析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冠心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心肌缺血阳性率为92.31%,与对照组的71.15%相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房心律失常、室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早期检查和诊断,可提高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阳性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诊断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川告床效果
  • 简介:患者女性,45岁,主因“发作心悸10年,加重9h”于2015年4月3日入院。既往白塞病史20年,间断出现口腔溃疡,反复外阴溃疡,针刺试验(+)。9:30出现心悸,持续无缓解,伴头晕、头痛,无胸痛、气短,就诊于当地医院,测血压60/45mmHg(1mmHg=0.133kPa),给予药物处理后(具体用药不详)急诊转入我院。

  • 标签: 致心律失常 白塞病 发作性心悸 口腔溃疡 外阴溃疡 药物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特点和病因,为预防和及早诊治老年人心律失常提供参考。方法以在我院就诊行心电图检查的26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各类型心失常与性别、基础疾病等的关系。结果260例老年患者各类型心失常发生均与性别无关(P〉0.05),各类型心失常中房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93例,占35.8%),其次是室心律失常(56例,占21.5%)。其中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冠心病(129例,占49.6%),其次是慢性肺心病(61例,占23.5%)。发生率较高的房心律失常冠心病之间有相关(P〈0.05)。结论房心律失常是老年人心脏疾病的提示信号。改善心肌供血、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防治老年人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心律失常 心电图 老年人
  • 简介:乌头碱类植物常被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抗风湿及温阳等,但如使用不当可造成中毒,重者甚至死亡。本文通过分析一例乌头碱中毒患者的心电图表现,重点阐明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并作相应的文献复习。

  • 标签: 乌头碱 中毒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体能状况对围术期严重室心律失常(HRVEB)的影响。方法连续择期非心脏手术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60~95(71.2±6.1)岁,采用Duke体力活动指数评估每例患者手术前14~20d的体能状况。根据体能状况分为3组:Ⅰ组22例,〈4代谢当量(metabolicequivalents,MET);Ⅱ组40例,4~7MET;Ⅲ组38例,〉7MET。以三通道动态心电图监测每例患者手术前、术后1和2d的心电活动,记录HRVEB的发生情况。结果Ⅲ组患者手术后1dHRVEB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Ⅱ组(10.5%vs36.4%和30.0%,P〈0.05),手术后2d,HRVEB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后1d(31.6%vs10.5%,P〈0.05)。结论MET水平影响老年患者室心律失常的发生,MET〉7的患者手术后早期阶段HRVEB发生率明显降低。

  • 标签: 手术期间 心律失常 心性 手术后期间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体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药物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结果80例患者治疗后经DCG检查治疗有效71例,治疗有效率为88.75%,无效8例,无效率10%,恶化1例,恶化率为1.25%。患者治疗后心率每分钟减缓5~20次,平均(12.6±1.4)次,患者治疗后的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明显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心律失常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胺碘酮 心律失常 心电图
  • 简介:目的评价对于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无症状低血糖与室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及动态心电监测(Holter)系统进行动态血糖及心电的同步监测,观察无症状低血糖和室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入选了237例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CGMS共记录了477次无症状低血糖(血糖〈3.9mmol/L)发作。糖尿病组患者平均血糖[(10.6±2.3)mmol/L比(6.7±1.1)mmol/L]、血糖最高值[(15.9±3.5)mmol/L比(10.9±3.1)mmol/L]、MAGE[(3.9±1.1)mmol/L比(2.8-+1.6)mmol/L]、SDBG[(2.5±1.3)mmol/L比(1.3±0.7)mmol/L]、平均低血糖发作次数[(2.7±3.2)次比(1.7±1.8)次]均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P〈0.05)。此外,无论是糖尿病还是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均好发于夜间。与非低血糖组患者相比,无症状低血糖组患者室性早搏、室早二联律及非持续室速发生次数更多(P〈O.05)。结论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无症状低血糖发作是普遍存在的,且好发于夜间。无症状低血糖和室心律失常相关。

  • 标签: 无症状低血糖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用药效果,并评价其用药安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且用药安全,值得推荐。

  • 标签: 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血府逐瘀汤加减
  • 简介:目的探究在冠心病择期PCI术中使用比伐芦定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方法对40例患者在冠心病择期PCI术中进行常规药物(肝素)抗凝治疗,并作为对照组;对另外40例患者使用比伐芦定抗凝治疗;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9月到2016年9月间收治;通过不同药物干预后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17.5%,不良事件复发率越低说明效果越好)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不良事件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0.0%)的出血和血栓形成事件均少于对照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芦定用于冠心病择期PCI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相比较传统的普通肝素方法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说明其用药效相对安全,同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这对于患者预后具有相对积极的意义,因而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比伐芦定 冠心病择期PCI术中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目的分析将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应用于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例数均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给予实验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而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心电图监测,对两组患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心肌缺血呈阳性与心率失常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室上性心率失常比例为28.33%,室心率失常比例为40.00%,心肌缺血比例为21.67%;观察组患者对应比例分别为11.67%、23.33%与8.33%;实验组患者ST~T段与房室传导阻滞检出异常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可真实掌握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客观数据,为预后治疗患者提供科学、精确的医学数据。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 简介: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临床冠心病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依从、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干预治疗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结果对照组56例患者依从较好,占74.7%,治疗效果达89.4%,观察组依从较好者占97.3%,且临床疗效达97.3%,其治疗依从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分别为(47.5±4.7)、(44.7±4.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结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治疗,可以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综合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华蟾素肠溶胶囊治疗肝癌的疗效安全评价探讨。方法本文选取64例肝癌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华蟾素肠溶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好转情况、实体瘤治疗效率以及患者的生存结果。结果治疗组的三个月生存率、半年生存率、一年生存率以及一年以上生存率分别是90.625%、68.75%、46.875%以及34.375%,其中一年生存率以及一年以上生存率两个时间段的生存结果和对照组的一年生存率以及一年以上生存率两个时间段的生存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患者采用华蟾素肠溶胶囊治疗后,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对肝癌病情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 标签: 华蟾素肠溶胶囊 肝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Firebird2TM药物洗脱支架和Excel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的长期疗效安全。方法纳入97例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冠心病患者,Firebird2TM支架组(52例)和Excel支架组(45例),分别于2014年12月15日-2014年12月25日对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5.95±15.99月。结局变量包括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全因死亡、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次要终点事件(心功能分级)。结果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69.16岁,男性比例59.78%,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入院时诊断、植入支架的直径和长度、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术前实验室检查项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Firebird2TM支架组患者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靶血管血运重建1例,全因死亡3例;EXCEL支架组患者致死性心肌梗死5例,靶血管血运重建3例,全因死亡5例,MACE发生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xcel药物洗脱支架长期治疗效果不优于Firebird2TM药物洗脱支架。

  • 标签: 冠心病 药物洗脱支架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心理干预对穴位注射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心血管病科收治的13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西医常规治疗护理及穴位注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穴位注射治疗的过程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将两组患者的两次的SAS和SDS评分,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评价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穴位治疗时的负性情绪,对冠心病患者穴位注射的治疗过程及疗效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心理干预 穴位注射 冠心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治疗冠心病患者便秘症状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心血管病科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17例伴有便秘症状的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观察组5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穴位贴敷和穴位按摩治疗,连续2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便秘症状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便秘症状疗效可靠,不良反少,患者满意度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穴位贴敷 穴位按摩 便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TSH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3.1~2009.6年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病人112例。根据TSH(正常0.27~4.2uIU/mL)水平,分0.27~2.22uIU/mL组,2.22~4.2uIU/mL组及>4.2uIU/mL组,比较TSH、FT4、血脂、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等差异。结果正常TSH范围,年龄、性别、血压、血脂、冠脉狭窄积分无差异,与TSH异常组(>4.2uIU/mL)相比,TSH与年龄、总胆固醇、冠脉狭窄积分有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006,0.019,0.040)。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容易发生冠状动脉狭窄。

  • 标签: 血清促甲状腺素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窦炎鼻息肉通过功能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26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各113例患者,手术治疗组患者采用功能鼻内镜鼻窦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药物治疗组采用传统药物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46%,药物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26%。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炎鼻息肉能够通过传统药物疗法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佳且容易出现病情反复,通过功能鼻内镜鼻窦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更佳且复发率明显降低,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鼻窦炎鼻息肉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安全性与疗效比较
  • 简介: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方法对278例疑似冠心病的自然绝经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测定甲功五项(T3、T4、FT3、FT4和TSH),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为对照组和冠心病组,依据Gensini评分系统将冠心病患者分成两组(Gensini评分〈50分组、〉50分组),依据TSH水平进一步分层:1组〈2.5mLU/L,2组〉2.5mLU/L。结果①冠心病组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SH〉2.5mlU/L组冠心病发病率为76.5%,TSH〈2.5mlU/L组冠心病的发病率为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Gensini积分〉50分组TSH水平明显高于〈50分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H水平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显著相关(偏回归系数为5.473,P〈0.05),即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TSH水平每升高1mlU/L,Gensini积分升高5.473。结论TSH水平可能是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并可能与冠脉狭窄程度存在正相关。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绝经后女性 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GENSINI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肺心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疾病表现以及心电图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到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40名肺心病并发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另选取在我院同期就诊的40名单纯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变化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高危因素中吸烟、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血脂发生率具有明显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出现急性或者陈旧心梗、频发室早或室速、左室肥厚伴劳损等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心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具有特征的改变,临床诊断中应当综合分析,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 标签: 肺心病并发冠心病 临床表现 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