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用于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中的临床效果,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3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对其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进行静脉滴注治疗,临床观察并且对比各类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有效例数为6例,有效率为93.3%;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疗有效例数为5例,有效率为86.7%;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治疗有效例数为8例,有效率为90.0%。结论可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备选药物之一,该药安全较高,适合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 胺碘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用于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88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2015.03-2016.02),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采用治疗和对照组44例——给予利多卡因治疗。对比2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总有效率(95.45%)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4.55%),均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使用治疗的疗效可观,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低,安全高。

  • 标签: 胺碘酮 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取的患者均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5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来进行治疗,B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来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量化处理后,分别以数据的形式来进行统计,并在两组间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差异。结果在A组中,治疗显效、有效的病例数分别为25和23,治疗总有效率为48.27%(48/55),在B组中,治疗显效、有效的病例数分别为15和20,治疗总有效率为63.64%(35/55),A、B两组的有效率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X?=8.2954;P<0.05);同时,在A组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胸痛、胸闷等不良反应,占9.09%,在B组中,有13例患者出现了胸痛、胸闷等不良反应,占23.64%,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X?=4.2512;P<0.05)。结论使用来治疗心律失常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治疗的有效率高,并且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情况,整体的治疗情况理想,快速缓解了患者的病症,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参照组服用慢心律进行治疗,研究组服用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1.43%和8.58%;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65.71%和25.71%。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老年性冠心病 心律不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治疗多种心脏疾病的疗效安全均受到肯定。目的:探讨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0)静脉注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n=30)除了静脉注射外,同时联合口服给药。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明显性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静脉滴注联合口服给药治疗恶性心律失常可降低疾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胺碘酮 静脉滴注 口服 恶性心律失常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