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关键论著需分别在中英文摘要后标引3~8个中、英文关键。关键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可直接作为关键使用,建议排在最后。

  • 标签: 关键词 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 写作 主题词表 英文摘要
  • 简介:在心脏中,缝隙连接(gapjunction,GJ)是存在于相临心肌细胞间的一种由特殊膜蛋白通道组成的具有亲水性的特殊低阻抗区域,它的主要功能是介导细胞间电和化学信号的传导。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近年来随着对AF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GJ与AF的关系正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 标签: 心脏缝隙连接 心房颤动 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 发病机制研究 化学信号 细胞间
  • 简介:麸质饮食不只适用于有乳糜泻的人。看看对你适合吗?在时尚饮食领域,最新的广告麸质饮食。这是对如小麦、黑麦、大麦等谷物蛋白不耐受的一种有乳糜泻的人的基本饮食方式。虽然只有30万美圈人被诊断为患有乳糜泻病,但有200万美围人也在食用兀麸质饮食。国际乳糜泻权威专家和哈佛医学院助理教授丹尼尔·莱弗勒博士说:“是的,近来这种饮食深受欢迎,但它似乎确实为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提供了一些帮助”。

  • 标签: 饮食方式 麸质 哈佛医学院 胃肠道疾病 乳糜泻 广告词
  • 简介:关键的选择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Medicus》医学主题词表(MeSH)所列的,若无相应的,处理方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排列于最后。各关键之间用分号隔开。英文关键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 标签: 关键词 书写格式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 MEDICUS 论文 主题词表
  • 简介:摘要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内容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结果中需列出主要数据。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为350—500个实词。

  • 标签: 英文摘要 关键词 写作 引用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类输尿管结石采用输尿管硬镜与钬激光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1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为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采用输尿管硬镜和钬激光联合碎石治疗。结果本组选取病例治愈4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无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结论各类输尿管结石采用输尿管硬镜与钬激光联合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防范复发事件率,降低并发症率,对保障患者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输尿管硬镜 钬激光 碎石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致急性呼吸衰竭,严重低氧血症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患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发展为意识丧失,呼吸浅慢,点头样呼吸,甚至呼吸心跳骤停,常规氧疗和药物治疗对呼吸明显变慢的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疗效差,及早应用创正压通气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我院2004年9月至:2008年3月间使用创BiPAP呼吸机治疗患者64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无创通气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BIPAP
  • 简介:复合手术室为手术、血管内介入治疗以及影像学检查的融合提供了平台,使得高质量影像引导的显微外科手术成为了可能。近年来,国内外神经外科领域进行了一系列联合血管内治疗和显微外科手术的复合手术治疗复杂脑血管疾病的实践,包括巨大、梭形、宽颈等复杂颅内动脉瘤,高级别(Spetzler-Martin分级Ⅳ~Ⅴ级)等复杂动静脉畸形,传统治疗方式不能治疗或治疗失败的复杂动静脉瘘,颈动脉分叉和弓上动脉(颈总动脉和头臂干)多处狭窄。在实时评估手术有效性的同时简化了手术流程,为复杂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静脉畸形 动静脉瘘 复合手术 综述
  • 简介: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静息态功能MRI对认知科学、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研究发挥重要价值。认知和行为的个体差异与大脑功能连接的差异相关,而个体差异对于个体化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静息态功能MRI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与任务态脑功能成像不同,该技术反映人脑静息状态下的神经活动,不需要任务设置或外部刺激。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大脑皮质
  • 简介: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病变而有冠状动脉迂曲的胸痛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02例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病变的胸痛病人分为冠状动脉迂曲组78例和迂曲组24例,观察两组胸痛发作情况、临床用药效果、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和心电图及运动试验的特点.结果与迂曲组相比,冠状动脉迂曲组多为典型的劳累型心绞痛,β受体阻断药为主的抗心绞痛治疗常有效,静息心电图多为冠状T波,运动试验多阳性.结论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病变而有冠状动脉迂曲的病人可出现典型劳累型心绞痛、冠状T波、运动试验阳性、β受体阻断药为主的抗心绞痛治疗有效等表现,临床上酷似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对鉴别这类病人有特殊意义.

  • 标签: 冠状动脉迂曲 冠状动脉造影 胸痛 心绞痛
  • 简介:目的通过经胸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检查,探讨部分型肺静脉异位连接(partialanomalouspulmonaryvenousconnection,PAPVC)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与手术的相关性。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1年7月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15—59岁,中位年龄37岁)经外科手术证实的先天性PAPV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27例进一步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所得诊断结果与外科手术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6例PAPVC均为右肺静脉异位连接,其中两条右肺静脉21例(58.3%),单纯右上肺静脉11例(30.5%),单纯右下肺静脉4例(11.1%)。合并静脉窦型缺损33例(91.6%)。经胸及(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查,与手术结果对比,正确诊断PAPVC31例(86.1%)。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对PAPVC的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为外科术前提供足够的信息,可作为PAPVC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超声心动图 解剖学 部分型肺静脉异位连接 静脉窦型缺损
  • 简介:目的采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联合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的治疗效果。方法86例需行CABG手术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24例,年龄41~76岁),于术前1周、术后4周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和“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断层显像检查。按冠状动脉分布观察心脏节段室壁运动,测量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定量分析心肌灌注缺损部分的范围和程度。结果CABG术后4周超声心动图检查各指标与术前相比,心脏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明显改善,LVESV,LVEDV显著降低,LVEF等显著增加。术后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检查发现有63例(73%)心肌灌注缺损面积和程度由术前71.4%减少到54.6%,改善约16.8%(P〈0.01)。结论CABG术可明显减少心肌灌注缺损面积,有效提高心脏功能。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多普勒 体层摄像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 简介:急诊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扩张及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首选最有效的方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打通梗死相关的冠状动脉,实现梗死区心肌组织的血流再灌注,从而明显降低其近期的死亡率,改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 PCI 护理
  • 简介:编辑部医生:我6年前心脏病发作后,就长期服用立普妥(阿伐他汀atorvas-tatin),因为医生称它可有效降低跟我一样高风险人群出现第二次心脏病发作的几率。3年前为了节省费用,我转用商标保护类的药物(simvastatin)。最近立普妥商标保护期已过,市面上已出现商标类的立普妥,那么我是否要改用商标保护类的立普妥呢?且能否保证商标保护类的药物跟立普妥一样有预防二次心脏病发作的功效呢?读者:

  • 标签: 商标保护 立普妥 心脏病发作 高风险人群 阿伐他汀 长期服用
  • 简介: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高血压病人围术期心血管系统的稳定作用.方法:高血压术前病例90例被随机分为单纯全麻(G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GEA组)组,各45例.术中和术后5d内监测两组病人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两组病人的扩血管降压药用量.结果:GEA组较GA组血压下降明显,以收缩压降低为主(P<0.01).GEA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7.8%,较GA组(51.1%)亦明显下降(P<0.01).GEA组的扩血管药用量亦明显少于GA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病人围术期循环功能有稳定作用,尤其适用于高血压病人的手术麻醉.

  • 标签: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循环功能 围术期 脉搏血氧饱和度 高血压病人 心率(HR)
  • 简介:目的探讨地佐辛在对全身麻醉的气管插管相关应激反应进行抑制存在的可行性,并评价其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了上腹部施行全身麻醉相关手术且ASA分级为1到2级的患者共60例。并随机分成地佐辛组(共30例)以及芬太尼组(共30例1,然后对两组抑制患者气管插管相关应激反应的对应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实时观察和记录。结果在地佐辛组中,其心血管方面所具有的稳定性要比芬太尼组强,而在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以及皮质醇相关升高程度方面也比芬太尼组要低,这两组对气管插管中的应激反应进行制止时,其效果方面存在的差异都有着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地佐辛来对全身麻醉气管中的插管应激反应进行抑制的话,其效果相对满意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很低。

  • 标签: 地佐辛 全麻诱导 芬太尼 临床观察 插管应激反应
  • 简介:目的评价BiPAP创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76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入ICU后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176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BiPAP创通气治疗前及治疗后24小时的动脉血气、经皮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乳酸、脑钠肽等的变化情况。结果176例患者中有54人因各种原因不能耐受BiPAP创通气后而最终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122例患者经BiPAP创通气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经皮氧饱和度(SpO2)有改善(P〈0.05);氧分压(PaO2)、呼吸频率(RR)、心率(HR)、乳酸(Lac)、脑钠肽(BNP)等有明显的改善(P〈0.01)。结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创通气后能迅速改善患者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症状和低氧血症,避免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抢救方法。

  • 标签: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BIPAP无创通气 动脉血气 乳酸 脑钠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