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第一间复合手术室从立项规划到建设施工设备调试一、管理使用经验体会,为后续建设与管理提供借鉴。方法:综合我院由一间百级手术室,经过改造,最终完成DSA复合手术室建设的过程和初步使用管理经验,总结方案设计、完善、建设装机、调试以及后期补充,使用和管理方式。结果:总结出一条适合本院实际情况比较切实可行的在原有净化手术室基础上改造完成复合手术室建设和使用管理的路径。结论:本次建设使用管理经验的总结,对后续实施复合手术室建设尤其是通过原有手术室改造建设复合DSA手术室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标签: 复合手术室 DSA复合手术室 手术室建设
  • 简介:摘要总结复合损伤患者行急诊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以提高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提高治愈率。手术室2007年元月-2010年元月对101例复合伤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手术室护士采取了一系列的急救护理措施,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治疗,99人治愈出院。

  • 标签: 复合损伤 急诊手术 手术室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手术室空气情况,分析应用不同层流消毒方式效果。方法:利用平皿暴露法在层流洁净手术间内监测自然菌沉降数,依据消毒手段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单纯层流消毒为对照组和采用复合层流消毒为观察组,每组各采样15次,评估其消毒灭菌数及卫生指标评分。结果:经两组消毒灭菌数比较:观察组菌落数高于对照组(P<0.05)。经两组卫生指标评分比较:观察组室内空气监测、人员手部卫生、手术器械使用、消毒物品使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层流消毒,应用复合层流消毒于手术室空气效果理想,提升消毒灭菌数,改善室内卫生指标评分,缔造无菌室内环境,利于患者恢复及诊治,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空气 复合层流消毒 消毒灭菌菌数 卫生指标评分
  • 简介:摘要针药复合麻醉充分发挥了针刺优越性,也弥补了针刺镇痛不全的缺撼。在心脏外科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今,除了手术方法从普通开胸到微创手术的改变,针药复合麻醉在最大限度地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持非生理的体外循环过程中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有利于心功能及全身机能的康复,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成本方面符合现今医疗潮流趋势,而护理作为围术期关键的一环,其效果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效。

  • 标签: 针药复合麻醉 心脏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血管内再通术(复合手术)治疗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采用复合手术治疗的66例CICAO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颈内动脉起始处无残端或有残端呈非"锥形"改变。观察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改变。结果66例患者中,58例(87.9%)血管再通成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1%(4/66),其中2例出现高灌注综合征,2例颈部切口肿胀压迫气管,均治愈。术后随访6~33个月,58例再通成功的患者中,34例临床症状改善,24例稳定;47例患者行DSA或CT血管成像检查,其中3例(原闭塞节段均在颈内动脉起始段至床突段或以上)再闭塞,4例再狭窄,但均无明显症状。8例血管再通失败的患者中,6例症状稳定;2例症状加重,出现新发脑梗死。结论采用复合手术治疗无残端或有残端呈非"锥形"改变的CICAO患者的血管再通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再闭塞率较低,能降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颈内动脉 慢性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血管内再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血管内再通术(复合手术)治疗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采用复合手术治疗的66例CICAO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颈内动脉起始处无残端或有残端呈非"锥形"改变。观察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改变。结果66例患者中,58例(87.9%)血管再通成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1%(4/66),其中2例出现高灌注综合征,2例颈部切口肿胀压迫气管,均治愈。术后随访6~33个月,58例再通成功的患者中,34例临床症状改善,24例稳定;47例患者行DSA或CT血管成像检查,其中3例(原闭塞节段均在颈内动脉起始段至床突段或以上)再闭塞,4例再狭窄,但均无明显症状。8例血管再通失败的患者中,6例症状稳定;2例症状加重,出现新发脑梗死。结论采用复合手术治疗无残端或有残端呈非"锥形"改变的CICAO患者的血管再通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再闭塞率较低,能降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颈内动脉 慢性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血管内再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异丙酚以及咪唑地西泮在治疗小儿眼科手术在不同年龄段的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患有眼科疾病的患儿,其中男114例,女86例,年龄1个月~9岁,体重5~30kg,所有患者都没有先天性的疾病。按照年龄把患者氛围三组,1个月~3岁的患儿一共有62例,分为A组,所用的药物为氯胺酮和利多卡因两种;6~9岁的患儿一共有71例,分为B组,所用的药物为氯胺酮和咪唑地西泮两种;6~9岁的患儿一共有67例,分为C组,所用药物为氯胺酮和异丙酚两种,在治疗过程当中要观察患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三组治疗当中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胺酮在与其他药物结合起来治疗小儿眼科麻醉是有效的,而且是安全的。

  • 标签: 氯胺酮 全身麻醉 小儿眼科 手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和单纯全麻于上腹部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64例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32例,治疗组行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对照组行单纯全麻,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后苏醒时间、术后镇痛效果、麻醉药用量,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镇痛满意率、出现疼痛时间、麻醉药用量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所需的麻醉药量明显减少,拔管时间缩短,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好,麻醉效果整体显著优于单纯全麻,上腹部外科手术麻醉科广泛应用。

  • 标签: 硬膜外阻滞 全身麻醉 麻醉 上腹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具有手术失败高危因素青光眼患者术中加入抗增殖药物及可调节缝线的控制,抑制或减轻该类患者术后滤过道粘连瘢痕化及阻塞,提高对该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方法共收治该患者56眼。发育型青光眼8眼;活动期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6眼;人工晶体眼继发青光眼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0眼;外伤性青光眼7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9限眼。采用复合小梁术式,MMC浓度0.2-0.4mg/ml,作用时间2分钟,缝置2针外置可调节缝线。根据滤泡情况及前房深度适时拆除可调节缝线,术后行滤过泡按摩。结果经1-18个月的术后观察及随访,39眼眼压<21mmHg,成功率为70%。9眼+药物治疗眼压<30mmHg,总有效率为84%。8例手术失败,其中1例为发育型青光眼,7例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并发症持续性低眼压发生率7.1%,低眼压性黄斑变性1.7%。结论对具有手术失败高危因素青光眼的复合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相比可明显提高好手术成功率。如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适当,其抗增殖药物副作用的并发症与传统小梁切除术并发症闭角无明显提高。

  • 标签: 具有手术失败高危因素青光眼 MMC 复合小梁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在宫外孕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宫外孕患者30例,均麻醉期间使用氯胺酮、异丙酚药物,观察麻醉效果。结果30例患者麻醉效果良好,生命体征稳定,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宫外孕患者临床手术期间使用氯胺酮、异丙酚药物,安全、可靠,镇痛作用突出,并发症少,值得使用。

  • 标签: 氯胺酮 异丙酚 宫外孕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复合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复合手术治疗2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资料。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6个月踝肱指数(ABI)(0.82vs0.45)、跛行距离变化[(424±36.28)mvs(125±17.60)m]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下肢动脉通畅率87.5%。12例合并溃疡或坏疽患者,经溃疡清创或截肢(趾)术,创面均愈合。结论通过对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仔细术前评估,制定个体化复合手术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复合手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术中磁共振(IMRI)扫描安全核查方案,优化磁共振复合手术手术流程,为磁共振复合手术间管理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9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复合手术间进行的207台颅内占位手术,基于目视管理理论,设计"点对点"固定归位法和IMRI"四方"安全核查表对手术流程进行调整。优化后对参与扫描安全核查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磁共振医师进行访谈,评价流程改进效果,采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对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磁共振医师的访谈归纳为2个主题:物品定点归位可以保证IMRI安全;"四方"安全核查能保障患者安全。结论优化后的磁共振复合手术手术流程及扫描安全核查方案能保障非兼容物品安全归位,并能提高扫描安全核查效率,提高IMRI扫描安全性。

  • 标签: 手术室 目视管理 点对点 安全核查 术中磁共振
  • 简介:目的探讨复合手术在主动脉夹层二期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分析2010年5月至2018年5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累及腹腔内脏动脉的主动脉夹层进行二期手术中接受复合手术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造影显示所有患者腹主动脉破口完全隔绝,2例假腔延迟显影,破口位于髂动脉,其余假腔不显影。术后无截瘫、内漏、出血、血栓形成和感染等并发症。二期手术后随访0.5~3年,患者人工血管及支架内血流均通畅,5例患者假腔完全血栓化,1例患者因髂总动脉远端有破口假腔未完全血栓化,因假腔未见增大,未做处理,继续观察。结论复合手术能简化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扩大覆膜支架腔内治疗的适应证范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复合手术 主动脉夹层 二期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肩胛上悬吊复合体(Superiorshouldersuspensorycomplex,SSSC)两处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0年8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18例SSSC两处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8~56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合并损伤。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21d(平均9.6d)。18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11例仅固定锁骨或肩锁关节,7例联合固定锁骨或肩锁关节及肩胛颈骨折。结果肩关节功能根据Herscovici标准进行评定,优13例,良2例,可2例,差1例。结论肩部悬吊复合体两处损伤行手术治疗后,恢复了SSSC的稳定性,但针对不同患者应采取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肩胛颈 锁骨 骨折 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痛人流手术应用静脉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无痛人流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方法,单用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单用组丙泊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2±9.83mg、8±1.35min、69.56%、11.96%;联合组分别为112±8.65mg、5±1.32min、86.96%、5.43%,经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无痛人流手术临床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能够减少丙泊酚的临床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无痛人流 丙泊酚 芬太尼 麻醉效果 安全性
  • 简介:随着医学装备技术的融合发展,复合手术室在国内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作为一项新技术、新产品,复合手术室在设备使用和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争议,针对其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困惑,本研究从复合手术室的发展历程、临床使用情况出发,对复合手术室的定义、分类、建设和使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加强复合手术室建设和发展的思考。

  • 标签: 复合手术室 设备配置 临床使用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