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55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氯沙坦(50mg,1次/日)组,多普利(4mg,1次/日)组,结果:服药后2,4,6,8,12周,(1)二组病人的立,卧位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较基值明显降低,均有显著差异(P<0.05)。(2)舒张压正常率:氯沙坦组92%,多普利组87.5%,(3)不良反应;氯沙坦组仅1例轻度头晕,多普利组9例咳嗽(30%),被迫中断治疗6例(20%),结论:氯沙坦和多普利均能有效地降压作用。然而,氯沙坦的耐受性远优于多普利,将成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的一线理想药物。

  • 标签: 高血压 氯沙坦 培多普利 疗效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哚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2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5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为A组,57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为B组,均给予哚普利治疗,2、4、6周末测血压,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血脂及血糖。结果6周后A组显效率47.2%,总有效率79.3%,B组显效率50.9%,总有效率78.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6周末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周末与治疗前比较,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血脂及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不良反应A组9.1%,B组7.2%。结论哚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降压疗效好且安全。

  • 标签: 培哚普利 高血压 糖尿病
  • 简介:目的观察哚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对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以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根据射血分数分为射血分数减少(HF-REF)组,共20例;射血分数正常(HF-PEF)组,共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心力衰竭标准化治疗,在此基础上均接受哚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dlo)的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并记录治疗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体质指数、心功能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F-REF组治疗后较治疗前NT-proBNP、PRA、AngⅡ水平均下降,LVE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HF-PEF组比较,HF-REF组治疗后NT-proBNP[(457.87±103.23)pg/mlvs.(785.76±73.45)pg/ml]升高,PRA[(17.92±5.37)ng(ml·h)vs.(9.81±6.94)ng(ml·h)]、AngⅡ[(78.28±18.89)pg/mlvs.(63.28±20.31)pg/ml]、LVEF[(65.15±3.54)%vs.(56.51±7.4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哚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射血分数减少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有效改善PRA、AngⅡ水平,并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心力衰竭 螺内酯 培哚普利 神经内分泌系统
  • 简介:目的:观察缬沙坦及哚普利加缬沙坦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室重塑及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哚普利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40例,疗程24周。测定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周及24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经(LVDs),计算左室质母指数(LVMI),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0例慢性心衰患者LVEF较正常值降低,LVDd、LVDs、LVMI均较正常值增加。三组治疗后12周及24周LVEF、LVDd、LVDs、LVMI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三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4周联合治疗组较缬沙坦组、哚普利组各项指标进一步改善(P〈0.05)。结论:缬沙坦对慢性心衰患者左室重塑及心功能的有益作用与哚普利相当,两药合用优于二者的单独治疗。

  • 标签: 缬沙坦 培哚普利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室重构
  • 简介:目的观察哚普利和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超声改变和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哚普利和辛伐他汀)52例,对照组(辛伐他汀)52例。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血管直径、内膜-中膜厚度(INT)、血流及斑块的变化情况及血脂、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的改变,记录临床症状及血压变化,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对软斑块有效率为92.3%,与对照组(8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对硬斑块有效率为81.0%,对照组为50.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哚普利和辛伐他汀对颈动脉重构的指标[(血管总面积(TVA)、管腔面积(LA)、斑块面积(PA)、面积狭窄率(S)]显示有良好的改善作用(P〈O.05)。结论哚普利和辛伐他汀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管重构有良好的逆转作用,可能与其作用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血脂代谢异常等有关,从而能积极预防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对保护心脑血管和减少心脑血管意外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培哚普利 辛伐他汀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改变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对比哚普利与美托洛尔治疗糖尿病无症状心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48例糖尿病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各75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哚普利,给予对照组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Tei指数、E峰/A峰比值(E/A)及血浆脑钠肽(BNP)变化。结果观察组LVEF、Tei指数、E/A均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症状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为13.3%,观察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P<0.05)。结论哚普利治疗糖尿病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效果优于美托洛尔,长期应用有较好的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美托洛尔 培哚普利 糖尿病 心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大连市沙河口区某小学的水痘突发疫情,分析水痘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暴发原因,探索水痘防治策略。方法对某小学突发水痘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疫情暴发原因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分析。结果该小学666名学生中共计发病38人,总体罹患率为5.72%,由于首发病例隔离不及时导致疫情扩散,采取隔离治疗病人、通风消毒、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等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结论学校是水痘爆发疫情发生的主要场所,应针对其流行病学特征,做好水痘预防知识的宣传,加强春冬季疫情的监测控制,尽早完善我国水痘疫苗免疫策略,切实保障人群健康。

  • 标签: 水痘 突发事件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