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中29例治愈,13例好转,无效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临床症状(颈肩痛、上肢麻木、腱反射、感觉)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和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疑难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继发性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由于该病的发病机理各不相同,所以其临床表现差异性较大。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单侧或者双侧脊神经受到压迫或者刺激引起的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反射障碍,是颈椎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1。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按摩、牵引、神经根组织、星状神经节阻滞等。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50.23±7.73)岁;病程3-6年,平均病程(3.15±2.33)年;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患者13例,中症患者22例,重症患者10例;C3-C4逐渐盘突出者10例,C4-C5突出16例,C5-C6突出13例。C6-C7突出6例。1.2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医学会制定的颈椎病诊断标准患者均伴有典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颈项僵痛,上肢麻醉,并伴有单侧或者双侧肢体放射性疼痛麻木;X线片、CT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生理曲度变直以及构椎关节法神骨质增生。

  • 标签:
  • 简介:在边远农村,自服有机磷农药仍是最常见的自杀方式。我院急诊科自1997年8月以来应用输血疗法辅助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中男4例,女16例;年龄16~50岁,平均26岁,服乐果8例,甲胺磷11例,敌敌畏1例,服有机磷后或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半小时~1小时11

  • 标签: 重症有机磷中毒 输血疗法 就诊时间 有机磷农药 自杀方式 阿托品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意义。方法从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症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2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根据预后情况,其中有52例患者死亡,为死亡组;有74例患者存活,为存活组。全部患者均经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治疗,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在年龄、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血清PCT、血浆白蛋白、血乳酸、合并急性肾损伤、合并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法发现,感染性休克、年龄、血乳酸、血清PCT、血浆白蛋白、合并呼吸衰竭均为ICU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存活组治疗后血清PCT及CRP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HR、合并急性肾损伤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影响ICU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多因素感染性休克、年龄、血乳酸、血清PCT、合并呼吸衰竭与血浆白蛋白等。临床上需给予针对性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重症肺炎 危险因素 预后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情况及与预后有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情况,并进行APACHE11评分,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之间的各项参数;根据RIFLE修订标准将急性肾损伤患者分为三期,比较三期患者的预后。结果:ICU中重症患者的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为21.31%,死亡率为57.69%;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其平均年龄、APACHEⅡ评分较高.与存在基础疾病及MODS有关;在老年病人中急性肾损伤三期之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明显性。结论:重症病人年龄越大,病情越重,AK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 标签: 重症患者 急性肾损伤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肺复苏(CPR)成功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我院256例接受CPR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合并症与心肺复苏成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急诊ICU心肺复苏成功率46%。年龄、性别及复苏前心脏电生理状况对CPR的成功率无明显影响,合并有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脑疝的CPR成功率下降。气管插管所需的时间越短,复苏成功率越高。结论:在急诊ICU内CPR的成功与患者原发病及合并症有关;与气管插管时间呈负相关。

  • 标签: 心肺复苏 呼吸心跳骤停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感染对机体的危害及控制胰腺感染的措施.方法:将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二组.A组:未继发胰腺感染组,B组:继发胰腺感染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B组患者的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均高于A组(P<0.05);B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25.29±6.12)与A组(12.83±2.48)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感染对机体的危害非常大,应采取综合性的措施防治胰腺感染.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腺感染 SAP 临床资料 治疗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病原体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00年11月~2002年1月住院的52例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和细菌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52例患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危险因素有:机械通气、侵入性治疗、意识障碍、应用制酸剂、高龄,其发病相对危险度分别为7.82、5.58、2.68、2.53、1.24;②痰培养共检出病原菌128株:G-杆菌93株(占72.66%),G+球菌22株(占17.19%),真菌13株(占10.16%);③128株致病菌对所选的抗生素有很高的耐药率.结论:机械通气、侵入性治疗、意识障碍、应用制酸剂、高龄是ICU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G-杆菌是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真菌感染有增加趋势.

  • 标签: 重症监护 医院感染 肺炎 危险因素 致病菌
  • 简介:我院地处珠江三角洲之南,担负着七万人口的社区医疗服务的任务,近10年来,尽管交通状况有了很大改观,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工作有了很大进步.但重症新生儿的救治工作仍未改善,导致此类疾病新生儿转运至有条件大医院后,仍可能失去最适治疗时机,针对本地区在救治重症新生儿时存在的问题,我院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群策群力,从"软""硬"件等方面入手,设立新生儿专科,使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有了明显提高,既改善了人口素质,又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基层医院开展 工作体会 开展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在临床护理中的有效手段。方法选取2014年6月10至2015年6月间到我院就诊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200例,其中女性为122例,男性为78例。以上患者以随机形式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除了实施常规护理之外,增加了全面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结束之后将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并找出产生以上结果的关键性因素。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治疗工作的满意度为90%.研究组患者对治疗工作的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远低于研究组,二者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呈现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综合临床护理干预后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都有明显提高。

  • 标签: 机械通气 反复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给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重症医学科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相关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效果,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快速心律失常患者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舌癌根治术后患者在重症监护室(ICU)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舌癌根治术后病人在ICU监护期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73例的组织瓣存活良好,无呼吸道梗阻、出血等并发症,并于术后24h内转回普通病房。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道、各种引流管道的护理,加强对皮瓣的严密监护是舌癌根治术后在ICU的护理要点。

  • 标签: 舌癌根治术 重症监护室 护理
  • 简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为临床常见病,多数预后较好,但重症低钾性周期性麻痹若救治不及时,常可因为呼吸麻痹或严重心律失常而死亡.本文就10例重症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救治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分析 低钾 例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胰腺炎中应用CT与MRI的特点与临床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T与MRI进行全面检查,分析CT与MRI的影像学特性,对比CT和MRI应用于重症胰腺炎临床诊断中的可行性。结果检查后,CT确诊出80例患者中重症胰腺炎76例,1例误诊,经病理诊断后符合75例,诊断准确性为93.7%,敏感度为98.6%;经MRI确诊重症胰腺炎患者72例,误诊3例,经病理诊断后符合69例,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0.0%,敏感度为95.8%;采用MRI诊断重症胰腺炎的准确性与敏感度相较于CT诊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虽然在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与敏感度方面CT与MRI无明显差,但是CT诊断可以明确显示出重症胰腺炎的具体胰腺形态结构和病变的大小、范围以及其和附近脏器官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胰腺坏死程度与渗液范围进行确定,而且重复性和经济性相对较好,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CT MRI 重症胰腺炎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30例颅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结果30例患者中显效20例,占66.67%;有效7例,占23.33%;无效3例,占10.0%;临床治疗有效27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早期诊断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并及时给予手术治疗,可以有效避免患者视力永久性减退或者失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颅脑外伤 视神经损伤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在急诊科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价值,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2014年2月到2015年11月,选取我院急诊入院的80例高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传统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后的细胞因子改善水平以及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调查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后的细胞因子改善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经过1周治疗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以及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的指标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通过血液净化治疗的治疗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采用血液净化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无并发症占比95.00%(38/4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治疗的72.50%(2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急诊高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优化细胞因子水平高。具有安全性高、临床效果好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高龄急性重症胰腺炎 血液净化 急诊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erancOxygenation,ECMO)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急危重患者采用动脉-静脉(A-V)模式或静脉-静脉(V—V)模式进行ECMO救治的护理资料。结果:成活27例,死亡21例,死因主要为原发病不能控制及治疗(4例)、脑死亡(3例)和并发症(14例)。结论:ECMO是救治严重呼吸、循环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严密的监护和有效的护理是保证ECMO成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急诊 危重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1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分别持续监测两组治疗前后的颅内压水平,测量两组0d、1d、3d、5d、7d时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治疗前后的IL-1,IL-6,TNF-α水平。结果采用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后,观察组的颅内压及NSE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后,治疗后的IL-1,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可以有效地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及炎症介质的水平,保护神经细胞功能。

  • 标签: 颅脑损伤 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 颅内压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诊断明确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外加中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和感觉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及运动纤维传导速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外加中药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情。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自锁髓内钉内固定加桡神经探查修复术在损伤病人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工伤所致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骨折愈合,桡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自锁髓钉内固定加桡神经探查修复术治疗工伤致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疗效好。

  • 标签: 桡神经损伤 肱骨干骨折 自锁髓内钉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纳洛酮与东莨菪碱联合应用佐治小儿重症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在传统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托品化"+纳洛酮3天,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11%(31/36).结论:联合应用纳洛酮与东莨菪碱佐治小儿重症性肺炎有显著疗效,未见副作用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性肺炎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