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在对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方法对300例符合重症护理条件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神经外科重症护理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护理人员耐心细致、方法得当、记录明确详尽,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可以降至最低。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护理 护理风险 防范体会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术后病情危重,对87例术后重症监护患者进行观察,认为需加强病情观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重症监护 术后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中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护理策略。方法将100例神经内科重症病患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均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量、转出重症监护室时间均短/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的发生率(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神经系统恢复,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生活能力影响评估。方法随机从本院接收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抽取100例进行研究,将10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评估两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出院时、出院后、出院6个月的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能力指标没有明显差异,在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能力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延续性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生活能力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躁动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策略。方法我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重症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躁动表现,将6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丙泊酚+安定静脉输入治疗,配合应用床档、约束带等控制躁动。观察组患者应用咪达唑仑微量泵静脉输入治疗,配合应用床档、约束带等控制躁动。对比两组患者躁动控制效果以及副作用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为(4.8±0.3)分,对照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为(2.5±0.2)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为26.67%(8/3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躁动原因众多,在应用咪达唑仑微量泵静脉输入治疗,配合应用床档、约束带等护理方案的综合干预下,患者镇静效果良好,副作用少,对控制躁动有积极价值,值得临床重视并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 躁动 护理
  • 简介:摘要伴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异常等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神经重症患者的数量与日俱增,由于此类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所以间接的导致了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数量居高不小。本文对导致深静脉血栓的诱因和主要的症状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个性化的干预方案,旨在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重症患者 深静脉血栓 血栓筛查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危重病症患者肠道护理实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重症患者128例,对于这些患者需要给予长期的营养支持,运用常规护理方式以及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治疗检查了解所有患者清蛋白、前蛋白等部分免疫功能出现下降,只有1例死亡,代谢性并发症是5例,感染性并发症是15例和肠胃并发患者2例。结论在处理神经内科病重者的过程中,需要先对肠道内的各个营养物质进行处理,发现护理效果明显,并且减低并发症以及死亡概率,最终有助于提升蛋白含量以及免疫能力,这项护理治疗临床推广有着重大和深远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临床护理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科2016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接收的120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对应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保证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重症 慢性支气管炎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约束决策轮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0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约束护理;观察组根据约束决策轮指导护士调整约束时间、约束部位、约束工具等措施选择合适的约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约束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舒适度及家属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和约束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及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约束时间(79.25±82.46)h明显低于对照组(176.25±121.46)h。结论运用约束决策轮能够有效提高约束的有效性,可减少约束不及时或无效约束,减少约束时间,保证患者安全,降低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约束决策轮 重症监护室 身体约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展开对比调查。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均达到有效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有45例患者达到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0.00%,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占比2.00%,对照组患者4例发生并发症,占比8.0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较为复杂且风险性较高的疾病,采用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控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神经介入 重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拔管情况记录单及非计划性拔管登记表观察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置管与拔管的情况,并收集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观察患者置管285次,非计划性拔管14次,其中12次尿管、胃管等低危导管;自行拔管11次,其中其次为有约束自行拔管。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可能性较高,约束也并不能避免其发生,因此应加强细节的管理及重点患者的预防,从多方面控制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非计划性拔管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情志护理给神经内科重症清醒患者治疗依从性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2年8月到2017年9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重症清醒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采取不同护理方法,即采取常规护理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情志护理的40例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的依从优良率为95%,对照组的依从优良率为7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可以改善神经内科重症清醒患者的负性情绪,为其治疗依从性带来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情志护理 神经内科 重症清醒患者 治疗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患者护理中的应果。方法选择我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重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入院后行神经外科重症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神经外科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使用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窒息发生1例,误吸、呛咳发生次数为23人,观察组窒息0例,误吸、呛咳发生14人。结论应用误吸/窒息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分,并依据评分采用相应护理措施,有效减少了患者误吸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误吸 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面护理方式对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神经外科重症患者14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7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参与全面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误吸人身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0.05)。结论全面护理方式是针对患者的不同反应,采取适合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干预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可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全面护理方式 预防神经外科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干预策略在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之间我院收治的70例神经重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EN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额外应用集束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集束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神经重症患者EN护理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危重症 集束干预策略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监护室重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神经外科监护室治疗的重症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神经外科监护室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监护室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0名重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人,两组患者均在24小时内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由主管医生和营养师协同开出营养处方,常规进行肠内营养,观察组由一名营养师专门进行营养管理干预,监测营养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协商,改变营养方案,观察患者营养不良、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住院天数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营养不良、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早期给予专业的营养干预可明显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不良、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和住院费用,改善预后。

  • 标签: 早期 专业的 肠内营养干预 神经外科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内高危压疮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本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ICU)接收的100例高危压疮患者,参考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50例,给予常规护理服务;护理组共50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服务。观察及对比两组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护理组住院时的压疮发生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低(P<0.05)。结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内高危压疮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服务可有效避免及减少压疮的出现,值得借鉴。

  • 标签: 神经内科 重症监护室 综合护理 高危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分析影响其病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81例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相关信息和危险因素,按照临床特征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结果痊愈组住院时间、心率加快、颈抵抗和肺出血均优于预后不良组,其中心率加快、颈抵抗和肺出血3类因素在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心率加快、颈抵抗和肺出血是影响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心率加快、颈抵抗和肺出血是影响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多项因素可诱发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的发生,应积极预后,防治结合,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 临床特点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效果及预后。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之间,在我院选取60例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为(23.5±3.6)d,对照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为(33.6±2.3)d,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13.3%),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症气管切开 循证护理 神经外科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