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和手术操作范围,便于手术操作,同时防止肠内容物污染引起感染,肠道准备(bowelpreparation)成为术前准备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肠道准备主要包括肠道清洁(mechanicalbowelpreparation)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两个方面。本文主要针对几种常用的肠道清洁方法从其清洁肠道的机制及其优缺点方面分别进行综述。

  • 标签: 妇科手术 肠道准备
  • 简介:摘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呋塞米注射液的含量进行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验证,为其含量测定提供定量的检定方法,本方法验证的内容包括系统适用性、线性和范围、精密度、准确度、溶液稳定性

  • 标签: 呋塞米注射液 含量测定 方法验证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系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细菌内毒素检查包括两种方法,即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本次试验采用凝胶法。本次试验按照《中国药典》2020版和质量标准要求,通过注射用头孢唑肟钠(0.5g)细菌内毒素验证试验来确定该产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

  • 标签: 薄膜过滤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
  • 简介:目的研究手术室定期沉降菌检测对指导手术室清洁消毒程序的优化作用,为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应用仪器采样与细菌培养的方法,对不同级别的10间手术室检测沉降菌的变化、温湿度、静压差等。其中5间手术室按照日常工作模式为对照组,另5间手术室作为观察组(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及开关门次数),检测手术进程中不同时段的沉降菌数量。结果本研究在2017年3,6,9,12月间检测的I、II、III级手术共49台次。49台手术沉降菌合格率为67.21%,静压差合格率为71.43%,相对湿度合格率为76.19%,温度合格率为72.22%。观察组手术室在手术开始前30min以及缝合时空气沉降菌合格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中切皮时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中定期检测沉降菌、静压差、温湿度等指标可指导医护人员了解手术室内空气状态,严格控制手术室人员出入及开关门次数可增加沉降菌合格率。

  • 标签: 洁净手术室 沉降菌 动态检测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在尿路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间歇导尿患者81例,根据导尿护理模式分组,A组(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40例,B组(常规导尿护理)41例,比较膀胱残余尿量、尿路感染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残余尿量比较,A组[(71.19±7.24)ml]低于B组[(86.21±6.73)ml](P<0.05);尿路感染率比较,A组[2.50%(1/40)]优于B组[17.07%(7/41)](P<0.05);满意度比较,A组[100.00%(40/40)]优于B组[80.49%(33/41)](P<0.05)。结论:通过实施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可显著减少膀胱残余尿量,降低尿路感染风险,提高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 尿路感染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在尿路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间歇导尿患者81例,根据导尿护理模式分组,A组(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40例,B组(常规导尿护理)41例,比较膀胱残余尿量、尿路感染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残余尿量比较,A组[(71.19±7.24)ml]低于B组[(86.21±6.73)ml](P<0.05);尿路感染率比较,A组[2.50%(1/40)]优于B组[17.07%(7/41)](P<0.05);满意度比较,A组[100.00%(40/40)]优于B组[80.49%(33/41)](P<0.05)。结论:通过实施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可显著减少膀胱残余尿量,降低尿路感染风险,提高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 尿路感染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普通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保洁员、配膳员等应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清洁、消毒等知识和技能。物体表面(包括监护仪器、设备等的表面)应每天湿式清洁,保持清洁、干燥;遇污染时应及时清洁与消毒。擦拭物体表面的布巾,不同患者之间和洁污区域之间应更换,擦拭地面的地巾不同病房及区域之间应更换,用后集中清洗、消毒,干燥保存。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高低取决于环境清洁度,加强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提高环境清洁度,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本文围绕着ATP生物荧光检测在后勤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ATP生物荧光检测在后勤精细化管理中的重要性及相应策略的逐步实施。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面清洁消毒 医院感染 ATP生物荧光检测
  • 简介:摘要:颌面外科术后患者口腔清洁的保持,关系到术后患者的舒适度、食欲,有无口腔并发症,伤口愈合和术后的康复是口腔专业护理人员最关注,最具有专科特色的一种护理措施,因此,怎样去进行有效的术后患者口腔清洁维护,达到较好的口腔清洁效果,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 标签: 口腔护理 口腔清洁 清洁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在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截至2020年9月30日全球感染人数已达3300万人,造成100多万人死亡,给公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基于实验室的标准化核酸检测方法周转时间长、成本高,因此急需开发便捷检测新冠病毒的方法,实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快速测试以及时控制疫情。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即时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不同服用方法的肠道清洁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ICU收治的患者多数病情较为复杂,且病情较重,同时其也是医院感染率最高的一个科室。由于其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为医院感染危险的集中地,同时也是预防及控制感染的一个重点部门。近年来,随着诊疗区医务人员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在传染医源性病原菌中受到了重点关注。而大量的科学研究说明,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会导致多个病原菌在院内进行传播。而ICU病房的特殊性,必须要重视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管理,以此来控制或是减少ICU患者医院感染率。本文针对ICU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进展效果开展综述,以此来提升预后效果。

  • 标签: ICU 环境物体表面 清洁 消毒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清洁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58例行清洁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30例,试验组运用经循证后的新清洁灌肠法,而对照组运用教科书上传统的清洁灌肠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灌肠次数及灌肠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采用新清洁灌肠法灌肠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灌肠液外溢、腹痛腹胀、肛周水肿疼痛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的清洁灌肠法能减少灌肠次数,减轻患者的不适,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 标签: 循证护理 清洁灌肠 舒适度
  • 简介:目的探讨调胃承气汤在肠道清洁中的效果。方法将150例需做肠道准备的病人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清洁灌肠;B组采用泡服调胃承气汤;C组采用口服甘露醇。观察X片质量,比较3种肠道清洁法的效果。结果3种方法比较,泡服调胃承气汤进行肠道准备,临床效果优于其他2种(P〈0.05)。结论泡服调胃承气汤效果最好,是最佳的肠道清洁方法

  • 标签: 肠道清洁 调胃承气汤 清洁灌肠 甘露醇
  • 简介:外来手术器械主要指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带到医院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如骨关节置换器械、内固定器械、进口电钻等,它是在普通手术器械基础上增加的局部专项操作器械。由于器械更新快、价格高,一般医院不作为常规配备,多采用临时借用,目前这类器械主要用于骨科手术[1]。

  • 标签: 外科器械 灭菌
  • 简介:目的探讨传统清洁灌肠法和改良清洁灌肠法的效果。方法采用单盲法将180例需行清洁灌肠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清洁灌肠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灌肠效果,灌肠总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灌肠效果优于对照组,清洁灌肠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清洁灌肠法能有效地提高清洁灌肠质量,使患者更安全、舒适。

  • 标签: 清洁灌肠 腹部平片 护理
  • 简介:总结2001年7月至2002年5月对217例手外伤患者实施清洁护理的经验。认为清洁护理作为一项专业性操作,要结合个体需求,专科特点来实施,介绍了手外伤住院患者的清洁护理技术要点及效果评价标准。

  • 标签: 手损伤 清洁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清洗尿道口对脊髓损伤反射性膀胱功能障碍留置尿管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脊髓损伤反射性膀胱功能障碍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观察组采用灭菌注射用水清洗尿道口。比较2组患者菌尿、尿路感染、尿道口局部皮肤红肿及疼痛烧灼感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留置尿管后第3天、第7-10天和第14天的菌尿发生率和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尿道口局部皮肤红肿和清洗时疼痛烧灼感的发生率分别为4.35%和8.70%,低于对照组的17.39%和47.83%。结论灭菌注射用水清洗尿道口并未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但可降低尿道口局部皮肤红肿及疼痛烧灼感的发生率。

  • 标签: 留置尿管 尿道口 消毒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