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PCI术后患者是否按时按量口服氯吡格雷,以期促进患者正确口服氯吡格雷提供依据及建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在安庆市立医院心血管内科出院后104例PCI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电话回访;结果:得出PCI术后患者口服氯吡格雷药物行为改变3个主题,包括感知到疾病的严重性、感知到氯吡格雷药物错误口服行为不良的风险意识、感知到遵医嘱口服氯吡格雷药物的益处。结论:临床护理可通过提高PCI术后患者对疾病严重性及错误口服药物不良行为的风险意识及遵医嘱口服氯吡格雷药物益处的认识,从而提高其良好服用氯吡格雷药物的依从性。

  • 标签: 冠心病 PCI术后 氯吡格雷 依从性 质性研究 护理
  •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容易导致一系列明显的记忆、语言、思维或行为异常等症状。本文深入探索了神经内科护士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行为管理方法,旨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供实用的临床指导。本文概述了行为评估技术的重要性,并详细讨论了个性化管理策略、非药物干预以及药物治疗的应用。通过综合分析,本文强调了针对不同症状采取多元化方法的必要性,为护理专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挑战性行为 行为管理方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新时代大学生婚恋观以及性行特征现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无锡市某高校大一至大四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设计的婚恋观与性行特征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问卷回收共计613份,采用SPSS 25.0对不同年级、性别、户籍大学生的婚恋观与性行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 标签: 大学生 婚恋观 性行为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糖尿病患者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糖尿病患者行为评估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和行为状态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两组比较,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干预后14d两组患者在坚持运动、纠止不良饮食习惯、血糖控制、戒烟、戒酒、复查时间的掌握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0d两组患者在血糖控制、峰持运动、戒酒、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戒烟、复杏时间的掌握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理性情绪疗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其健康行为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理性情绪疗法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患冠心病患者展开介入手术治疗后,采用术后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内容,探究此种护理方式对于患者各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时间在2020年1-12月患有冠心病症状的患者共80例,划分为两组。常规组开展关于临床常规护理内容。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内容给予本次研究的试验组患者。结果:通过对两组心储备功能情况展开比较后发现,试验组通过干预后在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上采用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再其术后采用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对于患者各方面功能恢复均兼具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决定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在我科治疗并完成自我管理问卷调查的431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数据拟合优度。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主观态度(b=0.161,P < 0.01)、主观规范(b=0.239,P < 0.001)与感知行为控制(b=0.197,P < 0.001)是自我管理行为意愿的强预测因子。意愿(b=0.230,P < 0.001)与感知行为控制b=0.259,P < 0.001)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存在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主观态度与主观规范通过意愿对其行为的影响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模型可以显著提升护理工作者对该群体自我管理行为的理解。这种预测模型为未来研究制定针对特定人群的干预措施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 标签: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行为 决定因素 计划行为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 简介: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些年来CHD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在不断上升,已逐步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第一杀手"[1],而且近年来CHD有青年化的趋势,由于青年人承担着特殊的家庭生活责任,工作压力大,不能对自身的疾病有充分重视,二级预防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 冠心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计划行为理论在老年病患跌倒健康教育中的相关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9.8月~2020.8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中我院收治的老年病患8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来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跌倒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采用计划行为理论,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效果和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的数据要优于对照组;在跌倒发生概率对比上,观察组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在对老年病患进行跌倒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采用计划行为理论能够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的概率,并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计划行为理论 老年病患 跌倒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青年面部瘢痕整形患者理性情绪行为干预护理对其自我认知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84例青年面部瘢痕整形患者为观察对象,数据分组参考数表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理性情绪行为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自我认知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的应对方式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青年面部瘢痕整形患者,可以给其理性情绪行为干预护理,显著提高患者自我认知和应对方式,具有较高的对比价值。

  • 标签: 理性情绪行为干预护理 青年面部瘢痕整形 自我认知 应对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计划行为理论在初产妇母乳喂养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上海市某院为研究场所,将283例来医院产检无严重并发症的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标准护理干预.分别在产后出院时及产后4周、6周电话了解母乳喂养情况.产前、产后6周采用问卷了解母乳喂养影响因素.[结果]两组产妇母乳喂养影响因子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知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重要他人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出院时、产后4周及6周时干预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计划行为理论干预能够提高产后早期母乳喂养率.

  • 标签: 初产妇 计划行为理论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采用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后的效果。方法:2021.9-2022.12,以100例冠心病治疗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观察组采用行为转变理论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治疗期间实施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常规化护理 行为转变理论 并发症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行为转变理论施行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病例搜集时间段为2021年1月---2022年3月期间进行,为入住我院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样本。将60例患者使用1--60数字进行随机编号,奇偶数分别为(1组)和(2组),每组人数各30例,对比护理后数据结局。结果:分别接受两组实验的患者最后所呈现的护理效果却截然不同,(2组)患者在(FPG)(TG)(TC)各种身体指标方面均优于(1组),在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及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1组)(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显著改善其身体各项指标,以及行为能力的管理,效果斐然,运用价值突出。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 老年 冠心病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肾结石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肾结石患者的健康行为评分、满意度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责任、压力、营养、运动、社交各项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6.872、6.238、4.107、7.065、7.014,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半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6.349、3.856,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肾结石患者具有积极影响,更具推广价值。

  • 标签: 肾结石 行为转变理论 延续性护理 健康行为评分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属于一组病因暂未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患者病程较长,易复发,需要长期采取药物治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会直接影响其疾病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转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对提升其疗效、控制其病情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现状、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行为改变理论的概述及行为改变理论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应用几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中制定有关干预方案带来参考依据。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自我管理行为 行为改变理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在耳鼻喉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我院耳鼻喉科的86例行耳鼻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情绪及睡眠评分、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和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 护理模式 耳鼻喉术后 心理情绪 睡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行为计划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对声带息肉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内医院接收诊治的67例声带息肉术后患者,按照平衡贯序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33)和试验组(n=34)。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取以行为计划理论为导向的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以行为计划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声带息肉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行为计划理论 护理 声带息肉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护理干预的实际价值。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结果:遵医行为优良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97.37%,对照组84.21%,P<0.05;施护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平行对比差异较小P>0.05,施护后与对照组进行组间平行对比生活质量评分为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可提升其遵医行为以及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老年人 护理 行为转变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实施知识-信念-行为理论的护理服务,研究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时间范围为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28例,参照组28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基于知识-信念-行为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症状和负性情绪。结果:(1)与参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2)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被明显缓解,且实验组效果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无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均被明显缓解,实验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实施知识-信念-行为理论的护理服务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明显效果,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负性情绪。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知识-信念-行为理论 应用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理论延续护理干预,研究其护理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2022年8至2024年3月收治的5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29例。在本试验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理论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将实验组与参照组比较,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临床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理论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理论延续护理 消化性溃疡患者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