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案管理对男男性行HIV/AIDS患者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泗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年-2018年接收的76例仍然存活的男男性行HIV/AI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随访模式,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随访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个案管理。干预半年后统计两组患者的安全套使用频率和服药依从性。结果在采取两种不同模式的管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安全套使用率和服药依从性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可明显的提高男男性行HIV/AIDS患者防控HIV/AIDS的意识,降低了HIV/AIDS的传播率,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个案管理 男男性行为 HIV/AIDS患者 行为方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淮安市男男性行人群(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行为特征及HIV感染状况,为在该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法”招募研究对象,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及丙肝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402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1.54%;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共231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2.42%,年龄较小、一年内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和检测干预服务、最近一年接受HIV抗体检测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高;与女性发生性行共183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6.94%;HIV抗体阳性22例,阳性率为5.47%。结论淮安市MSM人群安全套使用率低,存在知识和行为相分离的现象,可能会成为艾滋病向普通人传播的桥梁,应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扩大检测,加强HIV阳性MSM的随访干预,遏制艾滋病在该人群的流行。

  • 标签: 艾滋病 男男性行为者 高危行为 知识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小平台应激对吗啡诱导小鼠场景特异性行敏化的影响。方法观察当小鼠在熟悉场景获得吗啡而行为敏化表达检测在新颖场景进行时的小平台应激效应;以及当小鼠在新颖场景获得吗啡而行为敏化表达检测在吗啡配对场景及非配对场景进行时的小平台应激效应。结果吗啡熟悉场景+应激组小鼠与吗啡熟悉场景组小鼠相比水平活动距离无显著性差异。吗啡配对+应激组小鼠比吗啡配对组小鼠水平活动距离显著降低。而吗啡非配对+应激组小鼠水平活动距离比吗啡非配对组显著增加。结论小平台应激对在熟悉场景给予吗啡的小鼠行为敏化没有显著性影响,而是损害小鼠吗啡场景特异性行敏化。

  • 标签: 场景小平台应激吗啡行为敏化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夫妻双方不洁性行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几率的影响。方法采集不同宫颈炎性疾病患者人群的宫颈脱落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承认有不洁性行的妇女组阳性率为68.9%,否认有不洁性行组的阳性率为22.3%;配偶承认有不洁性行组的阳性率为53.0%,否认有不洁性行组的阳性率为28.6%。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无论是妇女本人还是其配偶的婚外性行均明显增加了高危型人乳头廇病毒的感染几率,应坚决杜绝。提醒人们通过对性行的控制,可显著减少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机会,有效防止宫颈癌的发生。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高危型 婚外性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充市2012-2014年男男性行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类雪球抽样方法,2012—2014年每年4—6月份对研究对象开展一次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包括HIV抗体检测和梅毒抗体检测,对MSM中HIV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4年共调查男男性行者609人次,HIV感染检出率为10.02%,梅毒感染检出率为7.72%,HIV和梅毒双重感染检出率为1.97%。多因素分析显示,最近一年被诊断患过性病的MSM人群发生HIV感染的风险是未患过性病者的3.719倍。结论南充市MSM的HIV感染率较高,提示HIV感染已在本地MSM人群中造成流行。最近一年被诊断患过性病是MSM人群发生HIV感染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男男性行为者 HIV 梅毒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男男性行人群艾滋病检测促进及血清学检验的结果。方法综合分析本市各医疗单位2014年、2015年与2016年3年间泌尿科的相关检测数据以及男男同性人群的调查报告,并做好相应的数据统计工作。结果经分析后发现,2014年的HIV阳性患者例数为4例、2015年的HIV阳性患者例数为10例、2016年的HIV阳性患者例数为13例。结论对于男男同性人群来说,其大部分都不关心自身的泌尿健康,并且,我国男男同性人群发生HIV感染的概率也呈现出了连年升高的趋势,需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

  • 标签: 血清学检验 研究 男男性行为人群 检测促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对其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CI组、CCI+毁损组。用CB-HRP追踪标记远位触液神经元,以经典的CCI为疼痛模型,同时利用红藻氨酸毁损远位触液神经元,用PWT和PWL测定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行为学表现。结果CCI模型建立后的第1、3、7、14天,与CCI组相比,CCI+毁损组的行为学评分PWL和PWT值明显降低(P<0.05);CCI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毁损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可增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表达,提示这些神经元可能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及调控。

  • 标签: 远位触液神经元 神经病理性疼痛 大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授权理论健康教育在老年科长期卧床患者家属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将110例老年科长期卧床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剔除后对照组(常规护理)53例,观察组(授权理论健康教育)49例。记录家属并发症知信行得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知信行分值更高,并发症发生率(3.64%)更低,护理满意率(98.18%)更高。P<0.05。结论授权理论结合健康教育能提高老年科住院患者家属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

  • 标签: 授权理论 长期卧床 家属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知信行理论模式对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行为的影响。方法将42例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列入观察组,采用知信行理论模式分阶段进行干预,另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较对照组明显,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 标签: 知信行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 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阶段行为转变理论在孕产妇围生期临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孕产妇作为此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并按随机分配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研究组采用在阶段行为转变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母乳喂养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阶段行为转变理论在孕产妇围生期的临床护理中,能有效提高孕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阶段行为转变理论 围生期 孕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在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饮食干预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入我院检查并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102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等均分为两组,其中2014年12月前共收治51例患者,仅对其提供常规健康教育,纳入对照组;对2014年12月之后接收的51例患者,提供行为转变理念相匹配的饮食行为干预,纳入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血脂控制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较干预前有明显好转,且好转幅度远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应用于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饮食干预中效果显著,有助于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患者糖脂代谢水平与生活质量,是值得考虑推广的干预方式。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 糖尿病 血脂 饮食干预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成因及所给启示,依据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法律多维层面进行了思考。认为医患关系恶化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其形成原因是多元的;其改善途径应是全方位的;努力应是社会的;历程是漫长的;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是必要的。

  • 标签: 医患关系 医疗行为 医疗纠纷 理性思考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药物的多样化,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对药物需求的提高,以及现代病的大量出现,在社区用药也应更加规范。从而减少药物副作用的产生,尽量降低药物对病人的损害,是我们社区药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 标签: 社区用药 合理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牙齿病理性移位患者的正畸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38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37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早日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牙齿病理性移位 患者 正畸治疗
  • 简介:摘要医患关系是医学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它是全部医学的轴心,同时也是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十分关注的问题,更是当前医疗界探讨的热点。正确认识医患关系,对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医患关系 影响因素 相互尊重信任
  • 简介:摘要神经病理性疼痛对患者不仅是疾病方面的痛苦,更是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给患者带来痛苦。护士只有正确认识神经病理性疼痛,掌握疼痛的知识和控制疼痛的方法,尽力提高疼痛的护理水平,才能帮助患者减轻和消除神经病理性疼痛。

  • 标签: 神经病理性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理性黄疸诊断中腹部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病理性黄疸患者,年限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共8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82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所有患者均实施腹部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本组患者腹部超声检查符合率为97.6%(80/82)胆管扩张中1例急性细菌性胆管炎患者误诊,胆管未扩张中1例胰头局限性炎症漏诊。结论在病理性黄疸临床诊断过程中,实施腹部超声检查的效果理想,诊断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病理性黄疸 腹部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妊娠期妇女血脂生理变化的趋势,为建立妊娠期妇女血脂变化正常范围作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妊娠早期、中期和晚期妇女各100例,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非妊娠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比4组患者血脂变化。结果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的孕妇各项血脂水平临床指标(TC、TG、HDL-C、LDL-C、apoA以及apoB)均显著高于同期非妊娠的健康妇女(P<0.05),但妊娠早期妇女与非妊娠期妇女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中期妇女各项血脂生理指标显著高于妊娠早期妇女(P<0.05),且显著低于妊娠晚期妇女(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血脂水平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逐渐升高,并且妊娠早期、中期与晚期血脂水平各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妊娠 血脂 生理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