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医院手术室器械的日常管理,以消除安全隐患,延长使用寿命,确保手术安全和成功。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收集了医院手术室器械管理方面的相关数据和信息。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结果:研究发现,手术室器械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手术操作失败,给病人带来风险,并引发医患纠纷。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从提高医院设备质量、完善操作规程、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等方面的措施。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加强医院手术室器械的日常管理对于保障病人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术室仪器 仪器管理 重要性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研究进展。方法:时间节点范围确定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以时间节点作为分组依据,前者定为对照组,后者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手术室仪器设备应用常规管理,基于此,观察组手术室仪器设备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比设备问题发生率、仪器设备管理评分。结果:设备问题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P<0.05);仪器设备管理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开展,既能减少设备问题发生率,又能提高仪器设备管理质量,故临床可积极提倡并施展。

  • 标签: 手术室 仪器 设备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图谱引导法在手术室仪器设备中的应用方法:取本院在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2月就诊的 100个病人, 50个没有使用过图谱引导法的作为对照组。将 50个病人使用图谱引导法的作为观察组。然后将两组作为对比进行分析。结果使用图谱引导法的观察组不管是在手术医生满意度还是在手术室的护士对于手术一起和设备考核方面都要明显的好与对照组,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图谱引导法不仅对护士来说可以提高对于仪器设备的规范使用率,减少报修次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 标签: 图谱引导 手术室 仪器设备
  • 简介:摘要:仪器设备管理作为病房护理管理的一部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对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加强内科病房仪器设备的管理质量,保障各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防范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到日常管理中,对仪器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不仅提高仪器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更是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为患者的安全奠定了基础。结论:在医疗设备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提高院内设备管理质量,利于保障设备正常运行。[1]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内科仪器设备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麻醉科仪器设备维护管理新方法。方法 对麻醉科仪器设备维护管理过程造成影响 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通过分析总结针对性地制定麻醉科仪 器设备维护管理相关措施,对设备管理制度的健全还有落实、业务培训的加强、环节的管理需要更加仔细。 结论 麻醉科仪器设备维护管理的科学性,能够有效的提高麻醉的质量以及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麻醉科 常用仪器 精细化 维护与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仪器设备培训中视频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文于一所三甲综合性医院中,由2019年11月起到2020年11月期间内,随机选择手术室护士55名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其中,护士4人,护师22人,主管护师29人,分组原则为教学手段的差异,其中常规教学手段纳入对照组,27例,以视频教学模式手段纳入研究组,28例。观察指标(手术医师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因操作不当造成仪器设备故障率)以SPSS20.0系统处理,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手术医师对对照组、研究组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分别为77.78%、96.43%,研究组明显更高(P<0.05);对照组、研究组因操作不当造成仪器设备故障率分别为25.81%、5.10%,研究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手术室仪器设备培训工作中,视频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理想,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护士因操作不当造成仪器设备故障的风险,因此可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视频教学模式 手术室 仪器设备培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新生儿病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意义。方法:分别在2019年及2020年内开展常规仪器设备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管理模式下设备完好率、平均每月维修次数以及医护人员对于设备维护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进而分析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2019年常规管理组和2021年持续质量改进组设备完好率分别为46.62%和69.17%,平均每月维修次数分别为(10.17±2.01)次和(8.42±1.3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生儿病室,仪器设备管理,持续质量改进,设备完好率,平均每月维修次数,仪器使用考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男护士的优势对手术室仪器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手术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将手术室的仪器设备交由男护士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分析现存问题、完善使用管理制度、重新编号建档以及进行定期的培训考核。结果:由男护士对手术室仪器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后,手术室设备故障发生率明显减低。 结论:通过男护士对手术室仪器设备实施精细化管理,明显降低了设备故障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护士规范操作设备的合格率,使手术室仪器设备能够安全有效的发挥着最大效能。

  • 标签: 男护士 仪器设备 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精细化管理应用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7月—2021年12月的500台手术、20名护理人员纳入对照组(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采用常规管理法),将2022年1月—2022年6月的500台手术、20名护理人员纳入观察组(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采用精细化管理),评价组间仪器设备缺陷率、导线不良事件、综合能力、术前准备时间、管理方法认同度。结果:(1)较之对照组,观察组仪器设备损坏率、交接疏漏率、维修零反馈率、不知去向率更低,P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手术室 仪器设备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S管理法在手术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回顾和分析了我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使用的手术室仪器共80例,随机进行分组管理,对照组(40例)则是采用常规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观察组(40例)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10s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了解两组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管理效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使用常规的管理方式相比较,运用10s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会提高对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质量,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10S管理法 手术室仪器设备 安全管理 管理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新生儿监护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实施5s管理法的意义。方法:在我院新生儿监护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开展5s管理法,比较开展前后一年内设备完好率、平均每月维修次数、平均每月设备管理成本以及医护人员等指标的差异,进而分析5s管理法的应用价值。结果:5s管理法开展前后一年内设备完好率分别为46.62%和69.17%,设备完好率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仪器设备,5s管理法,设备完好率,维修次数,管理成本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在品管圈活动中的实施效果及可行性分析。方法:探究实验的时间区间是2022.01-2022.12,选取50例我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将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前25例对照组患者手术中实施常规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后25例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患者手术开展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患者手术设备无菌率和手术设备完备率比较,实验组手术设备无菌率为100%和手术设备完备率为80.00%,而对照组手术设备无菌率为80%和手术设备完备率为72.00%,实验组手术患者手术设备的无菌合格率与完备率高于对照组手术,P<0.05;对比手术中医生对于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满意度,实验组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医生的满意度为96.00%,而对照组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医生的满意度为76%,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提升实施效果,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可以有效应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及可行性分析。方法:探究实验的时间区间是2020.01-2021.05,选取50例我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将手术患者很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前25例对照组患者手术中实施常规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后25例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患者手术开展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患者手术设备无菌率和手术设备完备率比较,实验组手术设备无菌率为100%和手术设备完备率为80.00%,而对照组手术设备无菌率为80%和手术设备完备率为72.00%,实验组手术患者手术设备的无菌合格率与完备率高于对照组手术,P<0.05;对比手术中医生对于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满意度,实验组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医生的满意度为96.00%,而对照组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医生的满意度为76%,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提升实施效果,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可以有效应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 实施
  • 简介:内镜手术的实施与内镜设备及内镜辅助手术器械有着重要的关系,内镜手术由于微创、恢复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专科手术中。内镜手术设备属于高科技设备,高精密器械,对设备和辅助仪器的有效管理、保养和使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内镜 仪器 清洗 消毒 维护保养
  • 简介:仪器报警是指用于对各项重要指标进行连续动态监测的各种仪器,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使监测值不在设定值范围内或仪器功能异常时,而发出的报警信号[1]。ICU病房是危重患者的聚集地,应用于疾病监测治疗的仪器较多,据Varpio等[2]的统计,ICU内报警仪器的种类由1983年的6种已增加至2011年的40多种,美国紧急医疗研究机构列出了影响人类健康的十大危险因素,其

  • 标签: ICU 仪器报警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超长电磁波理疗器 治疗神经衰弱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6 年 7 月 -2018 年 7 月我院收治 74 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样法将 74 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各 37 例,给常规组患者服用舒眠胶囊进行治疗,对研究组患者采用 超长电磁波理疗器 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对比没有明显差异, P>0.05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P<0.05 。 结论:对神经衰弱患者采用 超长电磁波理疗器 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心理状况。

  • 标签: 神经衰弱 超长电磁波理疗器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对临床护士急救仪器操作熟练度进行调查,旨在为临床决策者提供管理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上海市6所三甲医院的824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急救仪器操作熟练度调查。结果护理人员操作熟练度最高的3种仪器分别是:监护仪(96.5%)、输液泵(91.8%)及微量泵(90.5%);急救仪器的操作熟练度存在人群差异;接受过考核的护理人员仪器的操作熟练度较高;仪器使用频率低是护理人员仪器操作不熟练的最主要原因。结论管理者应注重实际管理的针对性、合理性,并为护理人员创造有利的操作条件,同时积极听取一线护理人员的反馈,逐步完善护理急救仪器管理。

  • 标签: 护士 急救仪器 熟练度 影响因素
  • 简介:近年来女性患者出现乳头溢液症状的较多,包括浆液性、清水样、乳汁样以及血性溢液,是乳管内疾病的早期表现,有资料显示,50岁以上的女性出现乳头溢血症状,大约50%是乳腺恶性肿瘤。因此,及时准确的检查对乳管内疾病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纤维乳管镜检查是诊断乳头溢液的一种新型微创技术,其操作简便、微创、能直接观察乳管内微小病变部位,明确乳头溢液的病因。

  • 标签: 纤维乳管镜 护理 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