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提高对慢性肺曲霉病的诊断意识及诊治水平。方法检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6年1月-2012年6月慢性肺曲霉病病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7例,慢性空洞型肺曲霉病5例。最常见基础疾病是陈旧性肺结核(8/12)、活动性肺结核(2/12),从发生肺结核到确诊肺曲霉病平均历时(7.4±6.2)年。最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咯痰(10/12)和咯血(9/12)。病变最常见部位依次为双上肺(6/12)、左上肺(3/12)及右上肺(3/12)。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比值下降6例、红细胞沉降率升高4例;C反应蛋白均不高。病理切片显示窄洞型曲霉病5例、累及肺组织或支气管7例。所有患者HIV抗体检测、梅毒血清学检测皆阴性。患者抗真菌治疗的疗程为0~6个月。结论目前临床及病理科医师对慢性肺曲霉病的诊断经验不足,可能是导致慢性肺曲霉病诊断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上肺空洞性病变抗结核治疗效果欠佳应警惕该病可能。

  • 标签: 肺曲霉病 临床特点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46例(第1组),COPD稳定期患者35例(第2组),对照组为同期参加呼吸疾病体检的老年人82例。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用直接免疫荧光(DIF)及PCR法检测PBMC中Cpn特异性抗原(Cpn-Ag)和Cpn-DNA。同时用间接微量免疫荧光(MIF)法检测Cpn抗体(IgA、IgG和IgM),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通过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来分析Cpn感染与COPD的相关性。结果PCR和DIF两种方法的结果相似,COPD患者组和对照组比较,Cpn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代表急性感染的Cpn-Ag和IgM抗体的检出率第1组比对照组显著增高,代表慢性感染的Cpn-IgA和IgG抗体的检出率第1组和第2组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Cpn感染第1组患者(n=28)阿奇霉素治疗后的血浆Hs-CRP浓度比治疗前显著降低(3.80±0.59)mg/L和(4.54±0.65)mg/L(P<0.01),但是,在观察期间COPD患者Cpn-Ag和...

  • 标签: 肺炎衣原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微量免疫荧光 阿奇霉素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肌酸激酶(CK)升高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分析,为临床上CHB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对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CHB治疗中出现CK升高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不同抗病毒方案CK升高的比例;分析3/4级CK升高(≥7×ULN)患者的临床转归情况;使用甘草酸制剂类药物对患者CK水平影响。结果CK升高CHB患者364例,分析发现CK升高主要见于治疗方案中含有替比夫定的患者,另外,使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中CK也升高。本次研究中共有30例患者出现CK3/4级升高,这些患者主要以替比夫定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对这30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发现有23例(76.7%)患者转归良好,1例患者经肌活检被确诊为肌病。患者使用甘草酸制剂CK水平没有明显升高。结论CHB出现CK升高多见于使用替比夫定的患者,CK升高的患者预后效果较好,使用甘草酸制剂等对患者CK水平升高没有明显影响。

  • 标签: 替比夫定 肌酸激酶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目的测定头孢曲松-舒巴坦复方制剂(2:1)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和持续效应。后者包括抗生素后效应(PAE)、内酰胺酶抑制剂后效应(PLIE)和亚抑菌浓度后效应(PASME)。方法以肉汤试管稀释法测定MIC。将大肠埃希菌与一定冲击浓度的头孢曲松-舒巴坦作用2h后,在不同药物浓度条件下继续培养,用倾皿培养法进行菌落计数(CFU/mL),以log(CFU/mL)对培养时间(h)绘制生长曲线,计算PAE、PLIE和PASME。结果①头孢曲松和头孢曲松-舒巴坦对大肠埃希菌的MIC分别为8/4mg/L和大于256mg/L。②头孢曲松和头孢曲松-舒巴坦对大肠埃希菌的PAE为负值或很短。③舒巴坦对大肠埃希菌的PLIE在低冲击浓度(2MIC、4MIC)时为负值或很短,当浓度增加至10MIC时,其PLIE〉6.5h。结论时间依赖的头孢曲松-舒巴坦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PLIE存在明显的浓度依赖效应,为了提高头孢曲松-舒巴坦的临床疗效,其给药方法的设计除了要延长T〉MIC外,适当提高给药的峰浓度或许亦有利于疗效的发挥。

  • 标签: 头孢曲松 舒巴坦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抗生素后效应 β内酰胺抑制剂后效应
  • 简介: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比较初治与序贯阿德福韦酯的疗效差异。方法将HBeAg阳性的CHB患者90例分2组,替比夫定初治组和替比夫定序贯阿德福韦酯初始疗效不佳的序贯组各45例,疗程104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HBVDNA及耐药变化。结果替比夫定疗效好,肝功能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分别为91.1%、80.0%、57.8%和30.0%。初治组的HBVDNA转阴率高于序贯组(P〈0.05),但有早期应答的患者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早期应答患者各项疗效指标均显著好于无早期应答患者,而且发生病毒学突破也明显减少,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1~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CHB疗效肯定,初治疗效好于序贯阿德福韦酯疗效不佳患者,但后者有早期应答反应时其治疗104周的各项疗效指标与初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替比夫定序贯治疗时应严密观察早期抗病毒应答反应,及时进行优化治疗。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替比夫定 阿德福韦酯 病毒学突破 序贯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取我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住院的625例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痰液及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刷取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病原体的患者共有440例,分离到病原菌478株,以革兰阴性杆菌占首位,达65.27%,检出的病原菌群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占20.71%。真菌占14.02%,真菌中白念珠菌检出率最高(6.69%)。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严重,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率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耐药现象明显,二重感染逐年增加,且占有较大比重。临床COPD患者选用抗生素治疗时应重视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减少不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与二重感染产生。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期 病原体 耐药性 感染
  • 简介:2013年12月,美国FDA批准索菲布韦(sofosbuvir,Sovaldi)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该药物不一定需要与干扰素合用,首次实现单药治疗部分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FDA药物评估和研究中心的官员认为这将对部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方案带来重大改变。根据美国CDC的数据,美国HCV感染者高达320万例。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FDA 布韦 研究中心 临床试验 类似物
  • 简介:2015年7月24日(FDA新闻发布)一美国FDA批准Technivie(ombitasvir、paritaprevir和利托那韦)与利巴韦林联合用于治疗基因型4丙型肝炎(HCV)感染无瘢痕和肝硬化的患者。美国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为270万,其中病毒基因型4最为少见。Technivie是首个与利巴韦林联合在无需使用干扰素情况下用于治疗基因型4HCV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 标签: 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 慢性丙型肝炎 病毒基因型 治疗 病毒感染者 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