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7 个结果
  • 简介:目前,科学-技术-社会(sciencetechnologysociety,STS)相融合的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的各领域中已全面渗透,影响力逐步扩大。在STS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紧贴部队实际需求,设置科学的专业课程内容,打造多元化的实践技能培训方式,制定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将STS教育理念融入到武警部队健康教育人才培养中。

  • 标签: STS教育理念 健康教育 武警部队 人才培养
  • 简介:目的从招生、就业政策改变以及现代检验技术发展的相关背景出发,分析了《生化检验技术》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应当前检验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即通过合理调整课程章节,精心取舍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的技能实训和考核方式,从而使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明显提高,同时也为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 标签: 医学检验 人才培养模式 生化检验技术 教学改革
  • 简介:健康管理是健康服务业的支撑产业,随着㈢家对健康服务业的高度重视,健康管理已成为引领和推动中国科技与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但日前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紧缺,已经成为影响其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健康管理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总结了健康管理人才应具有的业务素质,提出高校健康管理的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方案。以促进我国健康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推进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 标签: 健康管理 人才需求 专业培养
  • 简介:自2010年起,针对世界卫生发展趋势和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我院以积极推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为己任,依据胡总书记提出的"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给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对我院进修人员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建立以培养"综合素质"卫生技术人才的目标,对进修人员实施全面培养

  • 标签: 进修人员 综合素质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eFLow功能在胎儿张力及非张力卵圆瓣血流速度测定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二维超声显示胎儿心脏卵圆孔,卵圆瓣长度、形态、活动方向,瓣口大小,将卵圆瓣分为张力和非张力,以张力为研究组,非张力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方向及eFLow功能PW检测卵圆孔血流速度。结果显示张力卵圆瓣血流速度高于非张力卵圆瓣血流速度,通过跟踪随访,胎儿出生后,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张力卵圆瓣98.07%以上闭合良好,而非张力卵圆瓣闭合率则在29.54%,其测值可作为评估胎儿出生后心脏发育的一项指标,通过分析两组血流速度特点,发现超声诊断新征象,丰富产前咨询内容。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eFLow 卵圆瓣 血流速度
  • 简介:目的调查本科护生实习前后的患者安全知识、态度和技能现状,为更好地开展护生患者安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皖南医学院护理学院实习前后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患者安全知识、态度、技能”问卷的匿名调查。采用EpiData3.0软件录入数据,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习前共发放问卷451份,收回有效问卷435份(96.45%)。实习后共发放问卷418份,收回有效问卷412份(98.56%)。与实习前相比,实习后女护生“医疗差错相关知识”和“医疗差错发生后我应该怎么做”两个维度的得分显著增高(P〈0.000),“医疗差错发生后的情感”(P=0.002)和“有关患者安全你的意向/打算”得分显著降低(P=0.006);而男护生仅在“医疗差错发生后我应该怎么做”方面得分显著增高(P=0.046)。结论实习能显著提升护生的患者安全知识,减轻护生发生医疗差错后的负面情感反应。

  • 标签: 患者安全 护生 实习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脑钠肽(BNP)水平的动态变化情况,探讨其在心力衰竭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住院的3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所选患者在入院当天和发病后第3天、第20天收集血浆样本测定BNP含量。结果患者入院当天血浆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3天达高峰,与入院当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后逐渐下降,第20天已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浆BNP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是诊断心力衰竭和判断病情变化的比较敏感的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评定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力衰竭 脑钠肽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周围肺癌治疗过程中利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1月一2014年1月收治的周围肺癌患者84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法,将这此患者分为两组,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胸腔镜下行肺楔形切除术治疗,在完成治疗之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中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76.2%;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观察组中患者与对照组中患者均未发现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无1例患者病死。结论对于周围肺癌患者,应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手术成功率较高,但是对于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 周围型肺癌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足口病患儿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2组:试验组70例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普通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后口腔疱疹、手足皮疹、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试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后患儿口腔疱疹、手足皮疹、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急诊临床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较普通护理模式能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

  • 标签: 手足口病 急诊 无缝隙护理 儿童
  • 简介:摘要手术室护理中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模式,不仅符合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护理要求,而且还能进一步提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而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笔者对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借鉴。

  • 标签: 人性化护理模式 手术室护理 应用
  • 简介:2014年7月,根据上级通知,空军总医院副院长兼主任医师顾建文被确定为首批军队科技领军人才。据悉,按照《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实施办法》,总政治部从2010年开始,在全军范围推荐遴选第一批军队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每4年一个培养周期,在中期和期满考核合格后正式确定为军队科技领军人才,此次全军共确定50名。

  • 标签: 科技创新 人才工程 军队 医院副院长 主任医师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上针对耳鼻喉科患者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模式所取得的实际疗效。方法针对我院从2013年3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耳鼻喉科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其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具体包括的措施有治疗措施上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提供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经过护理一段时间之后,分析患者对于护理模式的满意情况。结论所有的患者经过人性化的护理之后,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主观认可性高。结论在耳鼻喉临床的护理工作上,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工作质量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耳鼻喉科 护理工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62-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像学CT检查对中心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诊治的40例中心肺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CT诊断的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本文通过对所选的患者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所选的40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的病理结果与CT诊断结果相一致,2例患者CT诊断出现了失误,CT诊断的准确率达到95%,这就说明CT诊断中心肺癌具有很好的准确性,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CT是诊断中心肺癌的有效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对患者来说无创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CT检查 中心型肺癌 病理分析 临床诊断
  • 简介:患者女,22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一年入院。一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伴烧灼感,无规律,无伴随症状。当地医院超声胃镜检查提示:胃体多发隆起。来我院门诊以“胃占位”收入院。其父亲有胃息肉病史。查体:腹平软,无胃肠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全腹未触及明确肿物,振水音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 标签: 胃憩室 肿块型 上腹部饱胀 超声胃镜检查 移动性浊音 伴随症状
  • 简介:为提高院校干部保健能力和水平,通过军地合作、专家咨询、文献分析、试点研究、知情人物访谈等方法,对武警院校干部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以院校干部人群为健康管理主体,武警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健康管理三部曲为主线,融合群体和个体管理,自助、互助、医助相结合,分层、分组、分类划分管理人群”的“武警院校干部三分三助健康管理模式”,在某院校试运行取得良好效果。该模式可操作性强、管理有效,参与者满意度高,值得其他部队和单位借鉴参考。

  • 标签: 武警部队院校干部 健康管理模式 构建
  • 简介:目的探讨微囊淋巴管畸形(LMs)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并对肋间后动脉穿支(LICAP)皮瓣修复微囊LMs切除后的大面积缺损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8例13-22岁腋胸侧壁微囊LMs患者,应用MRI和B超确定病变切除的范围和层次,对彻底切除后均遗留的腋窝、胸侧壁皮肤组织缺损,应用LICAP皮瓣进行修复,7位患者皮瓣供区直接缝合,1位患者供区植皮覆盖。结果应用LICAP皮瓣可成功修复所有微囊LMs切除术造成的组织缺损。术后随访1-3年,皮瓣形态良好,B超和MRI证实无复发微囊腔出现,皮瓣供区无功能受损。结论超声和MRI可为手术彻底切除病灶作精确定位并进行手术后评估。微囊LMs手术切除术后遗留组织缺损可应用LICAP皮瓣获得良好的组织覆盖和修复,术后受区外形良好,供区无功能损伤。

  • 标签: 淋巴管畸形 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 腋胸侧壁 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