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的需要和医疗卫生改革,医院绩效管理是对医院业务发展、职能职责履行的管理,是医院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医院要想获得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结合医院自身的建设力度,增强医院自身的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健全奖励机制,从而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推动医院的全面发展。

  • 标签: 工作量考核 医院 绩效管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护理工作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建议。方法选取2017年1~6月进行ICU治疗患者200例,随机分组,常规组患者10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管理;改良组患者100例,给予无缝护理管理模式,同时对护理工作应用中文版护理活动评估量表(NAS),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分析。结果改良组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发生比例、ICU治疗

  • 标签: [] ICU工作量 相关因素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工作测量指标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各项指标的规律,评估各项指标的影响,并根据统计结果建立可行的神经内科工作测量指标体系。方法在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以专家咨询理论为基础,构建神经内科工作测量指标体系。结果通过数据分析,确定了64项神经内科工作测量指标,其中包括15项专科指标,规范了神经内科工作测量指标信息管理系统。结论神经内科工作测量指标体系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展开,为神经内科护理提供了参考。

  • 标签: 神经内科 工作量 测量指标 内涵
  • 简介:[摘 要] 目的 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以及人力配备等相关情况,希望为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和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这个阶段内呼吸内科护理人员展开调查分析,采用我们医院自行设计的工作表的形式进行操作,对于各个时间段的相关工作内容,所需的时间,人员的情况等进行记录和调研分析,着重把握护理工作以及人力配备等相关情况。结果 通过调查分析,能够十分明显的看出,在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危重护理记录、基础护理、配药、输液、体温测绘等等相关内容,对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工作进行比较,没有看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针对人员配备情况来看,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结论 针对呼吸内科护理工作而言,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十分繁杂,工作巨大,在工作日和休息日方面,所涉及的工作没有统计学差异,工作压力巨大,所以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很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护理不良事件等等。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人员配备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效做好弹性排班,针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以此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护理质量。

  • 标签: [] 呼吸内科 护理工作量 人力配备 改进策略
  • 简介:摘要:工作考核作为绩效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公立医院职工工作状态、成果考核来说意义重大,尤其是在新医改背景下,更应该注重优化绩效考核方式,确保绩效考核能够切实反映医院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能够助力医院医务工作改革、创新,提升医务工作质量。本文以“工作考核在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分析工作考核的意义、原则,给出几点实践建议,以助力提升医院医疗工作质量。

  • 标签: 工作量考核 公立医院 绩效管理 实践
  • 简介:摘要:手术室护理工组评价是衡量手术室护士工作贡献的有效手段。科学选用评价方法,保证手术室护理工组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公平性和公正性不仅可以指导手术室人力资源配置,还能实现对护士的有效激励。本文主要整理目前有关手术室护理工作评价方法的研究资料,整理其中可能存在的成熟经验和不足,为我国新形势下的手术室护理工作评价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护理工作量 评价 绩效 考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调查分析儿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与护理人员配置的情况,为护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主研究并设计的儿科护理项目调查表,对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护理人员进行为期两周的跟踪观察。结果儿科护理人员数量明显不足,日均护理时间为563.79分钟,工作已超负荷,已不能满足临床护理的基本需求。结论在进行儿科护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进行儿科护理工作所需要的具体特点,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招聘工作,保证医院护理工作的顺利运行。

  • 标签: 儿科病房 护理工作量 护理人员配置 工时测算
  • 简介:摘要:在传统绩效管理模式中,医院对医务人员实施绩效考核制度主要是通过薪酬调控杠杆对医务人员实施薪酬激励,这种方式往往在薪酬核算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弊病,因此,必须对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进行完善,要重视工作考核模式,强化工作绩效管理建设工作,促使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得到合理地发挥。

  • 标签: 工作量考核 医院内窥镜室 绩效考核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整合全院病区护理工作进行绩效分配对护士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利用绩效考核系统将各护理单元工作项目进行整合,以2020年、2021年绩效分配进行比较,对比绩效分配后护理人员满意度影响差异。结果:2021年实施整合全院病区护理工作绩效分配后,各科室护理人员绩效明显提高且好于2020年,护士满意度提高明显(P

  • 标签: 全院护理工作量 绩效分配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绩效考核体系是由一组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并能较完整地表达评价要求的考核指标组成的评价系统,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评价员工工作状况,是进行员工考核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考核结果准确、合理的重要因素。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做好绩效考核分配体系工作,对于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医院服务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就综述以工作为基础的绩效考核分配体系在医院的运行效果。

  • 标签: 绩效考核分配体系 工作量为基础 运行效果 工作积极性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索建立标化工作模式,梳理标化服务项目数值,应用该模式厘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科室间的薪酬关系,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薪酬分配问题,并评估其效果。方法:参考上海市社区综合改革文件中153项标化工作,创立以“4T”标准为依据,以青浦区华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进行探索,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评估应用模式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上海市郊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化工作的应用提供借鉴。结果:建立符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应用的标化工作模式,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员工对其职业发展、劳逸结合、获得感等评价有所提高。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边居民对整体就医、环境设施、服务能力、服务态度满意度等评价显著性提高。结论:“4T”标化工作是符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需求的标化工作模式,该工作模式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员工薪酬分配满意度和居民满意度,促进工作可续有序发展。

  • 标签:   标化工作量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T”标准
  • 简介:如何准确、便捷测量护理工作是护理管理者值得研究的课题。我科于2005年4月在科室实行赋分法护理工作化管理考核,结合心内科专业特点,拟出本科室包括各班次的常规性工作及各种常见操作,根据不同的护理工作技术含量和风险系数以及护士平时是否愿意干或容易遗漏等作为各项目打分的依据而对各项目赋予不同的分值,经过1年来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

  • 标签: 赋分法 护理 量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用两种评分法对神经内科ICU急性期患者护理工作情况。方法选取我院54例神经内科ICU患者。采用秒表计时法以及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两种评分法对神经内科ICU急性期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非机械通气和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计时相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计时方面,夜班明显短于白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计时法和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两种评分法对神经内科ICU急性期患者进行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时间点、不同的病情发展程度以及护理工作难度、护理时间均对护理工作有所影响,可以为护理人员的合理分配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护理工作量 神经内科 两种评分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液器死腔中液体残留对小儿静脉输液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静脉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使用普通输液器和精密输液器输液患儿各80例,对输液完毕后各输液器死腔中液体残留进行测定。结果Y型精密输液器各部位死腔的液体残留和合计液体残留高于普通输液器,各部位死腔的液体残留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计液体残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型精密输液器和普通输液器均有大量液体残留,造成小儿静脉输液减少;静脉输液器输液时应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减少死腔内液体残留,保证用药剂量充足,充分发挥药物疗效。

  • 标签: 输液器 死腔 输液量 患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概述80年代以来,X线成像、X-CT、同位素扫描、磁共振成像(MRI)、超声诊断(US)、核医学成像(NM),数字减影技术(DSA)等的发展和应用,其他种类的成像技术,包括显微技术、红外线、内窥镜、人体组织的电阻抗成像等,在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研究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图像反映组织器官形态、功能和病变信息,它具有直观、形象、便于观测等特点,在现代医学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 标签: 医学图像 特点 分类 数据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