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诈病是为了逃避外界某种不利于个人的情境,摆脱某种责任或获得某种个人利益,故意模拟或夸大躯体或精神障碍或伤残行为[1].诈病是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的一种欺骗行为,此种行为常常可能触犯法律,但是迄今医学文献对其专门的研究报道较少.现介绍2例如下.

  • 标签: 诈病 逃避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酒精依赖患者因长期大量饮酒,导致机体对酒精产生心理上的嗜好与生理上的瘾癖;而患者为了满足嗜好和避免因停饮而发生的躯体不适反应又经常饮酒。醉酒、酗酒、酒精依赖等对人体和社会的危害性日益凸显,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封闭式住院脱瘾治疗是治疗酒精依赖的基础方法之一,但临床上常发生患者私自逃逸事件,给患者造成难以预料的不良后果,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影响。为此,作者对在我院住院的酒精依赖患者发生逃逸事件的病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 标签: 酒精依赖 逃逸原因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病医学鉴定中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对53例老年精神疾病肇事肇祸案例的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肇事肇祸老年精神障碍者以60a~69a居多,男性以暴力行为为主,女性则以上访者为主,社会心理因素在老年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结论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较多,社会及家庭应予以关注,为老年人营造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

  • 标签: 老年精神障碍 司法鉴定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药学服务质量管控中事前处方审核与事后处方点评的表现。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200份处方资料进行研究。本次实验中研究人员按照时间顺序将处方分为两组,在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采用事后处方点评,设置为对照组,在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采用事前处方审核,设置为实验组,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处方不合格情况、药学服务质量评分,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所选处方中不合格份数为7份,占组内处方总数的比例为7.00%,实验组所选处方中不合格份数为2份,占组内处方总数的比例为2.00%,分析两组处方不合格情况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药学服务质量评分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服务态度、服务环境及服务流程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药学服务质量管控中事前处方审核的表现优于事后处方点评,其在减少处方不合格情况、提高药学服务质量评分方面成绩显著。

  • 标签: 药学服务质量 事后处方点评 事前处方审核
  • 简介:安康医院主要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这些患者住院周期长,出院困难大。本次研究试图通过对长期住院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自杀意念发生情况的分析,提出一些更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这类病人自杀行为的发生。

  • 标签: 精神疾病患者 肇事肇祸 自杀意念 长期住院 安康医院 住院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事前处方审核与事后处方点评改善药学服务质量对比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门诊药房所登记的处方资料,本文共计1208张处方,按照时间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实施事后处方点评,n=604)与研究组(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实施事前处方审核,n=604),选取12名药剂师为本次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不合格处方情况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在处方不合格发生率上,研究组0.33%略低于对照组3.81%(P>0.05)。在服务态度、服务流程、服务质量以及候药环境评分上,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加强对我国药品流通领域的监督,对促进我国药品流通的科学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和支持作用。但是,在监督过程中和监督之后,我国的药品流通领域仍然存在着某些方面的问题,限制了药品流通领域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对药品流通领域事中事后监管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新形势 药品流通 事中事后监管
  • 简介:摘要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是一种1型膜表面蛋白分子,其在免疫系统稳态调节中对于体内异己成分(病原体、肿瘤)和自身成分的应答强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与天然型配体β-半乳糖苷结合蛋白-9(Galectin-9)反应为适应性负性免疫调节方式中的重要通路之一,本文就TIM3/Gal-9信号通路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T细胞免疫球蛋白3 &beta -半乳糖苷结合蛋白-3 肿瘤免疫调节
  • 简介:为了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从23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获取骨髓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RT-PCR法检测白血病细胞IDO的表达;在有或无1-甲基色氨酸(1-MT)存在下,以白血病细胞为刺激细胞,外周T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建立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MLR),利用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率,并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相应MLR体系上清液中的IDO活性.结果显示,在2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17例患者的骨髓白血病细胞上有IDO的表达;白血病细胞上的IDO活性抑制MLR体系中T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白血病细胞表达的IDO活性能阻抑外周T淋巴细胞的增殖,它可能参与了肿瘤免疫逃逸.

  • 标签: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T淋巴细胞 1-甲基色氨酸 免疫逃逸
  • 简介:摘要:结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中,肿瘤干细胞的存在使肿瘤易于复发和转移,且能够通过启动免疫逃逸机制,使肿瘤在体内存活并恶化。然而,针对此问题的治疗药物尚属于空白。因此,研究发展克服这一免疫逃逸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首次证明了中药复方异功散可以抑制结肠癌干细胞,通过NF-κB通路实现肿瘤免疫逃逸。研究结果表明,异功散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阻断其促进免疫逃逸的作用,在试验中成功抑制了肿瘤的细胞增殖、免疫逃逸,且没有明显的毒性和副作用,这进一步证明了其作为潜在的抗结肠癌药物的可能性。此研究结果有助于开拓结肠癌的新型治疗方法,丰富了人们对于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理解,对于开发针对肿瘤干细胞的特异性药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异功散 结肠癌干细胞 NF-κB通路 免疫逃逸 肿瘤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为探究分析异功散对结肠癌干细胞NF-κB信号传导及肿瘤免疫逃逸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CT116 、CD133+、CD44+ 作为研究对象,对细胞进行处理,分为2组,CCK-8法检测异功散对细胞增殖与活性的影响,测出化疗药的IC50值;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NF-κB和BCRP表达水平明显减弱,凋亡能力与P5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异功散通过NF-κB通路调节机体对肿瘤干细胞的免疫功能、改变肿瘤干细胞免疫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反应性,降低肿瘤干细胞免疫耐受或免疫逃逸,为临床的结肠癌耐药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标签: 异功散 肿瘤耐药 肿瘤免疫逃逸 NF-κB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 为探究分析异功散对结肠癌干细胞NF-κB信号传导及肿瘤免疫逃逸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CT116 、CD133+、CD44+ 作为研究对象,对细胞进行处理,分为2组,CCK-8法检测异功散对细胞增殖与活性的影响,测出化疗药的IC50值;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NF-κB和BCRP表达水平明显减弱,凋亡能力与P5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异功散通过NF-κB通路调节机体对肿瘤干细胞的免疫功能、改变肿瘤干细胞免疫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反应性,降低肿瘤干细胞免疫耐受或免疫逃逸,为临床的结肠癌耐药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标签: 异功散 肿瘤耐药 肿瘤免疫逃逸 NF-κB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 概述智慧交通视域下道路交通的特点及变化,探讨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预防策略。方法 提出“天人合一”生态预防模型;“致因理论 -认知约束 -事故分析”系统叠加模型;跨学科“交通技术 +医学”智能交通伤害流行病监测模型。预测新技术背景下道路交通伤害的发展趋势。 结果 智慧交通视域下的道路交通伤害具有多因素聚合与叠加效应;应加强智能驾驶仿真伤害模拟数据收集、聚合及转化研究;提升交互诱导机制,避免人 -机 -路 -环境技术误差,减少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的频次与规模。结论 从理论层面研讨智慧道路交通伤害预防策略,对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智慧交通 伤害流行病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概述智慧交通视域下道路交通的特点及变化,探讨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预防策略。方法提出“天人合一”生态预防模型;“致因理论-认知约束-事故分析”系统叠加模型;跨学科“交通技术+医学”智能交通伤害流行病监测模型。预测新技术背景下道路交通伤害的发展趋势。结果智慧交通视域下的道路交通伤害具有多因素聚合与叠加效应;应加强智能驾驶仿真伤害模拟数据收集、聚合及转化研究;提升交互诱导机制,避免人-机-路-环境技术误差,减少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的频次与规模。结论从理论层面研讨智慧道路交通伤害预防策略,对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智慧交通 伤害流行病 预防
  • 简介:近年来,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已有了极大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体自身的免疫异常可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目前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阻断免疫负性调定点通路来提高抗肿瘤免疫效应的治疗方法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信号通路在细胞免疫中起着免疫检查点的作用,本文就免疫检查点PD-1/PD-L1通路与肿瘤免疫逃逸、肿瘤干细胞免疫治疗的相关机制研究及其抗体(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应用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 标签: 免疫检查点 免疫检查点阻断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肿瘤干细胞 免疫治疗
  • 简介:四肢和脊柱是交通伤中最常见的致伤部位之一.交通伤的院前救治是我国交通伤救治中最薄弱的环节,为此,应该逐步增设院前急救网点,建立院前-院内一体化创伤救治服务体系,加强院前急救员的培养训练工作.在四肢脊柱交通伤的救治中,首先应抢救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但同时也要兼顾骨折的及时处理.详细了解致伤机制和全面查体是防止交通伤漏诊的重要方法.在四肢交通伤骨折的救治中,特别是对多发伤伤员的急救,外固定器技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带锁髓内钉技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也可取得满意疗效.骨盆骨折的早期可采用外固定器稳定骨折,同时采用髂内动脉栓塞等技术积极处理骨盆骨折所导致的大出血.在脊柱交通伤的治疗中,应考虑到脊柱的稳定性和迟发性截瘫等因素,适当确定手术适应证.椎管环形减压术可充分地解除对脊髓的压迫.颈椎骨折常可采用颈椎前路钢板螺钉固定颈椎融合手术.胸腰椎骨折脱位可实施经椎弓根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

  • 标签: 四肢创伤 脊柱损伤 交通事故伤 院前急救 外固定器 截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交通心肾法治疗不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我院门诊收治的64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每晚睡前服用舒乐安定1mg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交通心肾法治疗,每日一次。两组连续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交通心肾法治疗不寐疗效优于睡前服用舒乐安定治疗。

  • 标签: 不寐 针刺 交通心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颅脑交通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颅脑交通伤患者52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损伤情况,并根据其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其手术治疗效果。结果52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死亡72例,死亡率为13.8%;预后良好359例,预后不良90例,分别占68.9%和17.3%。对患者的处理前的GCS评分和GOS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可见r=0.901,P<0.05,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颅脑交通伤的患者通常病情严重,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要做好院前急救工作,快速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休克等情况进行及时纠正,降低死亡率,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颅脑交通伤 临床特点 手术治疗
  • 简介:本世纪以来,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的人数已超过3200万.而同期死于战争的人数约2350万。目前全球每年因车祸致死的人数已超过100万.伤约1500万。在美国每年有14万以上的人因创伤而致死.3人中有1人发生非致死性创伤。1~34岁因创伤致死人数大于同年龄段所有疾病致死人数的总和.而且创伤还是1~44岁人中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在这些创伤中,约一半是交通伤。在我国创伤为第4位死因,创伤中约半数为交通伤。交通伤已成为我国意外伤害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道路交通伤 非致死性 道路交通事故 死亡原因 意外伤害 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