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第75届美国航空航天医学会于2004年5月2日~6日在美国安克雷奇市举行,全球30多个国家与地区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年会交流679篇学术论文涉及军事航空医学、民用航空医学、临床航空医学、航天医学以及环境医学等领域,现就年会中有关飞行人员健康论文综述如下。

  • 标签: 人员健康 飞行 航空航天医学会 军事航空医学 民用航空医学 临床航空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究于颞下颌关节盘移位诊断期间应用磁共振动态扫描技术取得效果。方法:选择在本科室接受检查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患者58例作为研究主体,在研究期间分别应用螺旋CT扫描以及磁共振动态扫描技术,对比评估检查结果。结果:和CT诊断比较,磁共振动态扫描后关节盘移位检出率、诊断准确率较高P0.05。结论:于颞下颌关节盘移位诊断期间磁共振动态扫描技术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以准确观察关节盘移位情况,对于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可借鉴推广。

  • 标签: 磁共振动态扫描技术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分析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择我院就诊 99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收录时间统一在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对所有患者均落实静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诊断,通过对比诊断结果判断动态心电图应用价值。结果:两组诊断方式相较而言,在心律失常因素诊断中,动态心电图检出效果更优,且比较体现出 P< 0.05结果,分析产生统计价值。结论: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可有效检出原因,诊断价值显著。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老年 心律失常 价值
  • 简介:摘 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作用。本次研究首先对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目前所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分析了其应用于社会发展中价值。

  • 标签: 疾病 预防控制 社会价值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新型病毒肺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健全完善疫情防控机制,群策群力,联防联控,有效遏制了疫情,保障了人民群众健康,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阶段性胜利,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态势不断拓展,为动态清零打下了坚实基础[1]。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肿瘤患者心理护理社会支持。方法 选取本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10月期间收治 134例肿瘤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67例。其中,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心理护理社会支持,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88.06%%,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5.52%,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讨论 在肿瘤患者护理中增加心理护理及社会支持,不但提升了患者满意程度,更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肿瘤患者 心理护理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进展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安全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天津康复疗养中心神经内科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24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评估(2016年6月~2017年5月,实施入院评估),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入院、动态双评估(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开始实施入院、动态双评估)。240例进展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中,男124例,女116例;年龄59~82岁,平均(70.5±5.7)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病例,对照组120例,观察组120例,两组基本情况(卒中性质构成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性别比例、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住院原因、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 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4.17%,护患满意率为96.00%;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33%,护患满意率为98.00%。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专项动态评估 进展性脑卒中 护理安全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 2017年 3月 -2019年 4月收治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 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期间心电图应用种类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38例,对照组 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比两组心电图检查结果和阳性检出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冠心病异常心率检出率明显较高,阳性检出率也较高,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 P< 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应用价值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在实际临床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应该广泛推荐。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治疗 指导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效果。方法:选取本中心收治冠心病心律失常疗养员患者30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实验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检出率更高。结论: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具有更高诊断价值。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心律失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肾动态显像诊断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于 2017年 11月 ~2018年 6月我院所接收 70例肾动态显像诊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对象,根据护理干预应用措施不同分为综合组和传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 35例。综合组实施综合护理措施,传统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统计综合组和传统组患者相关资料,并且进行检测依从性以及显像失败率等指标的对比观察。结果:综合组检测依从性 33例( 94.29%)显著高于传统组 24例( 68.57%), 综合组显像失败率1例( 2.86%)显著低于传统组 6例( 17.14%),且对照均存在 P< 0.05则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结论:在肾动态显像诊断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显像失败几率。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肾动态显像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糖尿病中动态葡萄糖监测应用以及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择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为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经由本院治疗患者,凭借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尖葡萄糖监测,观察组接受动态葡萄糖监测,并配合安装前宣教护理。对比监测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血糖最高值对比,为观察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最低值对比,为观察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中动态葡萄糖监测应用能够监测患者全天葡萄糖变化情况。

  • 标签: 糖尿病 动态葡萄糖监测 指尖葡萄糖监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中诊断。方法 对泰州市中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200名房性早搏患者动态心电图数据进行分析,结合病例信息研究房性早搏患者中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率,并分析其心电特征。结果 研究发现所有患者中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比例为53%,且其房性早搏前周期、120s房性早搏频率明显延长,但早搏联律间期明显缩短。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以对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作出更加精准心电诊断,进一步推广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了因心电诊断不明确而耽误心血管疾病发生。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电诊断 房性早搏 阵发性心房颤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诊断中施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效果。方法 回顾性抽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及4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对象,对其均施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并结合是否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自主神经功能病变组(20例)和自主神经功能正常组(20例),对比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1)观察组SDNN、SDANN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2)自主神经功能病变组患者SDNN、SDANN、RMSSD均较自主神经功能正常组更低,P<0.05;结论 在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病变诊断中施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一定效果,对医师评估是否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具有较好辅助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自主神经功能病变 诊断 动态心电图
  • 简介:原发性高血压病特别是在合并左心室肥厚、冠心病等情况下更易发生各类心律失常.且有预后严重性。动态心电图(DCG)对心律失常检出率高,对疾病早期诊断、防治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笔者应用DCG监测7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律失常,分析如下:

  • 标签: 心律失常 原发性高血压病 动态心电图 预后 DCG监测 DCG
  • 简介:目的通过对单结合胆红素(MCB)水溶液超微形态及早期动态变化进行观察并与非结合胆红素(UCB)对照,探讨MCB与胆石形成关系,为MCB和UCB在胆汁中超微形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透射电镜对MCB与UCB相对生理水溶液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发现MCB动态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出现微小颗粒组成圆形聚集物;②微小颗粒消失,融合成等大融合物;③融合物进一步聚集成较大融合物;④较大融合物周边出现溶化现象,同时析出不规则类似UCB超微形态物。UCB动态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出现大小不等块状物;②块状物有聚集趋势,没有熔化与融合现象;③聚集物进一步聚集增大。结论MCB水溶解度较小,容易从胆汁析出并聚集,其理化性质不稳定,早期形态变化活跃,可能在胆石形成始动期起重要作用;UCB理化性质稳定,在胆汁中也容易聚集、沉淀形成胆石。

  • 标签: 单结合胆红素 透射电子显微镜 胆石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县级公立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方法。方法以静态、动态测算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种测算方式均能较好指导人力资源调配,具有一定前瞻性和适用性。结论运用静态、动态法预测人力资源配置,具有灵活优化人才结构,实现人力资源高效利用。

  • 标签: 综合医院 人力资源 静态测算 动态测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及冠脉造影诊断鉴别冠心病临床价值对比分析。方法:选取 2016年 3月 -2018年 3月进入我院进行检查疑似冠心病患者 124例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彩超以及冠脉造影检查,最终依据冠脉造影结果为诊断标准。对比通过使用动态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进行检查准确率以及敏感性。结果:患者在经过动态心电图、心电彩超以及冠脉造影比较之后,心脏彩超诊断阳性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动态心电图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使用心电彩超进行诊断准确率( 81.45%)、敏感性( 92.35)以及特异性( 51.25)明显优于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准确率( 73.39%)、敏感性( 82.75%)以及特异性( 41.25%)( P< 0.05)。结论:通过使用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以及冠脉造影进行诊断,均可以提供有效支持, 如 果能够将三种检测进行结合,能够取得更好临床诊断效果,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脏彩超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人性护理对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雀斑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2月 -2019年 3月间收治面部雀斑患者 72例作为此次观察对象,对其采取光子嫩肤技术进行治疗,并将其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并设为常规组,另一组给予人性护理措施,并设为人性组,每组各 36例,分析两组患者复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人性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对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雀斑中实施人性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光子嫩肤技术 面部雀斑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时段:2019.12~2020.12,选择本院接收冠心病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析,共计50例,分别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检查结果、患者认可度。结果:分析检查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早搏二、三联律、早搏成对检出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患者认可度,和常规心电图检查相比,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评分更高,P<0.05。结论:实施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对冠心病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提高诊断准确性效果,且患者认可度较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诊断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冠心病 心律失常 检出率 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