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急性喉炎所致喉梗阻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02例急性喉炎所致喉梗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90.20%),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时间(6.32±2.83)d显著低于对照组(8.29±3.06)d,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45%)显著低于对照组(52.9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82.3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喉炎所致喉梗阻手术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喉炎 喉梗阻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由于急性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的提升,加强其止血治疗成为了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而内镜作为急性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最主要的技术手段,其不仅具有较高安全性,同时操作简单方便,疗效确切,故在各级医院都得到了全面推广。本研究结合近几年来内镜治疗急性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综述。

  • 标签: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镜下不同止血方式治疗急性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接收并给予胃镜下不同止血方式展开治疗的急性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4例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整合、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四组,即药物注射组、局部喷洒组、电凝止血组及金属钛夹止血组,每组31例,观察并比较运用不同治疗手段展开治疗的四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手段后,止血效果以金属钛夹止血组、药物注射组为最佳,之后为局部喷洒组、电凝止血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以电凝止血组为最低,随后金属钛夹止血组、药物注射组、局部喷洒组按次序逐渐升高,以局部喷洒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最高(P<0.05)。结论胃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治疗方式及药物注射止血治疗方式对急性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为最佳,四种不同治疗方式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以电凝止血组为最低,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并给予恰当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胃镜下治疗 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下钛夹治疗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针对40例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药物注射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实施内镜下钛夹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结果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可见观察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外科手术和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止血成功率和外科手术率比较为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内镜下钛夹治疗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发现,其一次性治疗的成功率较高,能够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同时不会引起患者出现较多的并发症,故使用较为安全,因而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内镜下钛夹治疗 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内镜下金属钛夹与注射止血治疗急性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80例急性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本次的研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40例。对照组的患者在内镜辅助下注射止血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内镜辅助下使用金属钛夹止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大便潜血转阴时间与呕血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有效止血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的方法与注射止血方法相比,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非静脉曲张 内镜 上消化道出血 金属钛夹 注射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替罗班对伴缺血性J波介入围手术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接受治疗的40例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急诊PCI的患者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替罗班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罗班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分别进行不同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出现的J波在手术治疗后的两小时内均全部消失,对照组在手术治疗后的早期有明显的回落,术中以及术后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比有明显的降低,两组间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罗班对心电图上出现的缺血性J波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术中以及术后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明显的降低,对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有很大的提升,患者在术后近期的死亡率也相对有所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缺血性J波 心电图 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吉替尼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所收治的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9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吉替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46.67%,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41.11%,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不良反应对比,实验组(5.56%)低于常规组(23.33%),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替尼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吉非替尼 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心源性胸痛发生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可靠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内科门诊与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接诊的176例胸痛患者作为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膜疾病、肺部疾病、食管疾病、胸壁病变、脊髓胸段疾病、肋间神经均为心源性胸痛常见原因。结论明确非心源性胸痛主要发病原因对冠心病临床诊断、鉴别准确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门诊 非心源性胸痛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RP配套试剂代替配套试剂测定血清CRP浓度的可行性。方法用CRP配套试剂和配套试剂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待测样本CRP浓度,通过评估配套试剂检测CRP的批内重复性、批间检测变异、验证准确度、线性范围的评价、配套试剂实验的抗干扰性和验证正常参考范围是否适用为分析性能验证的标准。结果配套CRP试剂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抗干扰性和正常参考范围均符合要求,与配套试剂的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套CRP试剂能代替配套试剂,适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

  • 标签: 非配套试剂 精密度 准确度 线性范围 抗干扰性 参考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根据中耳炎的常见并发症和急性中耳炎的侵入途径,进行及时的治疗。结果治疗不及时会发生鼓膜穿孔,多数患者在穿孔前疼痛较剧烈,穿孔后会有脓液流出,疼痛可缓解,急性中耳炎有的伴有耳鸣、耳闷及听力轻度下降。会发展为慢性中耳炎,同时会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在引发其他疾病症状产生的过程中,给身体带来的伤害是不可估计的。结论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改变,人们的身体素质下降,使较多的人身体免疫力越来越低,导致患急性中耳炎的人也较多发生,所以,要在中耳炎发现初期到医院就诊,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从而减少急性中耳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急性中耳炎 临床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中毒的急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30例急性中毒患者的急诊治疗。结果本组收治的30例急性中毒患者经急诊治疗后,显效者19例,有效者11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对急性中毒患者行合理的急诊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提升存活率。

  • 标签: 急性中毒 急诊 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临床实践,拟从“急性脑卒中流行现状”“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急性脑卒中院前转运”三个方面对“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新进展”作一综述报道,旨在为其院前急救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及意义。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中风 院前急救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急救效果,为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科接诊的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72例,通过吸氧、建立有效循环使用解痉药物,清理呼吸道、祛痰等措施进行治疗。结果62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经过急救治疗后,显效45例,占72.6%,有效15例,占24.2%,无效2例,占3.2%,,总有效率97%,有显著的疗效。结论及时、合理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急救,能有效地控制病情,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哮喘急性发作 急救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且疾病结局欠佳,致死致残率很高。引入新型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对急性脑梗死进行研究目前已经初现成效。本文将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现状进行阐述,并就其治疗新进展包括新疗法和新药物进行详细介绍,希望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治疗 新进展 新疗法 新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米司酮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的子宫体积和最大肌瘤体积明显少于治疗前,对治疗前后的不良症状进行分析,治疗前的不良反应率10.6%,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为3.2%,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明显少于治疗前,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司酮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能最大程度缓解临床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米司酮用于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1日—2016年10月31日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列入研究分析中,安排患者每日睡前口服米司酮12.5mg。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贫血、月经周期和月经量等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子宫以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情况、激素指标的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和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闭经现象,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治疗后患者的子宫以及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治疗后患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肝肾功能下降、体重增加、血压下降以及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恶心和食欲下降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米司酮用于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但是停药后的复发率较高。

  • 标签: 米非司酮 保守治疗 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和青白江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2014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案。对2组患者治疗后半年的随访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92.50%,组间差异不大,即P大于0.05。结论应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可观,且较手术治疗的创伤小、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非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均匀性脂肪肝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30例均匀性脂肪肝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均匀性脂肪肝超声检查局灶浸润型,呈相对高或高回声,边缘清楚,但不规则似血管瘤。有时高回声占据肝的一段或一叶。弥漫性均匀性脂肪肝,不均匀的脂肪浸润占据肝实质的大部分,呈高回声,边缘不整,其间夹杂的正常肝组织呈岛屿状相对低回声区,常使检者产生错觉将正常肝区误为“病灶”。Ⅰ型(局限浸润型)6例(占20%);Ⅱ型(叶段浸润型)9例(占30%);Ⅲ型(弥漫均匀浸润型)15例(占50%)。结论超声对均匀性脂肪肝的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为诊断脂肪肝的首选方法之一。

  • 标签: 非均匀性脂肪肝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及瘢痕子宫剖宫产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200例分组研究妊娠结局对比。结果研究组子宫破裂发生率高达29.00%,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3.00%(P<0.05)。研究组胎盘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7.00,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4.00%(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其术中出血量也显著性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孕产妇而言,其危险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相对较高。所以,初产妇应当尽量实施自然分娩。

  • 标签: 瘢痕子宫 剖宫产 再次妊娠
  • 简介:摘要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临床上计划拔管的不良事件时有发生,为病员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本文就留置胃管计划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干预做一综述。

  • 标签: 非计划拔管 胃管 原因分析 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