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股疝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股疝效果探讨

贾利华王支兵

贾利华王支兵

(河北省新河县人民医院河北邢台055650)

【摘要】目的:对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股疝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64例分股疝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就对照组(传统疝气补修术,n=32)与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观察组,n=32)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对比,观察组(9.375%)少于对照组(2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股疝效果较好,手术预后快,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在临床中有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股疝

【中图分类号】R6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9-0065-02

股疝是腹股沟疝的一种类型,据资料统计,我国股疝发生率占腹外疝的3%至5%,且40岁以上女性比较多见。其病的特征是: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疼痛显著,如果没有对该病进行及时治疗,将会对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为此,文中,选取64例股疝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相比传统治疗方案而言,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方案,在手术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占有较大的优越性,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整理资料后,选取64例分股疝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均符合股疝的相关诊断标准,且排除不在实验知情书上签字者,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就对照组(传统疝气补修术,n=32)与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观察组,n=32)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其中观察组中,女性20例,男性12例,患者最小年龄为34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59.23±3.29)岁,对照组中,女性18例,男性14例,患者最小年龄为41岁,最大年龄为80岁,平均(60.21±5.2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对比中,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没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具体采用McVay法,将患者腹内斜肌、腹横肌缝合至Coper韧带上,注意手术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在无菌下进行,避免发生较多的并发症。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同时在术前30min给予患者适量抗生素,随后经腹股沟切口一次切开皮肤、皮下及浅深筋膜,长度在4cm至5cm,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游离精索,于腱膜外侧钝性分离筛状骼膜,以腹股沟韧带下方探查股管开口,仔细观察可发现疝囊表面的结缔组织,将其分离至基底部,充分将疝囊颈显露出。接下来用手指在腹股沟韧带下方轻柔按抚疝囊并将其还纳,识别并建立前间隙,精索腹壁化,进一步探查患者股环处缺损程度,之后根据具体情况缝合,主要变异的鼻孔血管,不能给血管带来损伤。然后用生理盐水对切口按抚冲洗后,在耻骨内上方,腹直肌及腹内斜肌的侧缘继续固定下层补片各自1针,最后按照先腹内斜肌,联合腱、耻骨结节筋膜再腹股沟韧带及陷窝韧带的缝合原则进行处理。可吸收线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层,重建外环口、皮下及皮内缝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并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本组实验研究,对所有患者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均在SPSS20.0专用软件中输入,计数资料的表示和检验分别是:[(%),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反之,无任何统计学研究意义。

2.结果

经过不同方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详细如下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375%,对照组为28.125%,两组对比,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无复发者,对照组3例复发者,占有率9.375%,组间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经研究发现,股疝的发病率虽然较远腹股沟斜疝和直疝,但其发病率却随其高于其他腹壁疝,是临床上不容忽视的常见病[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本组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两种手术方案,即常规疝气修补术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后一种治疗方案取得了更显著的疗效,可向广大股疝患者推广。

传统疝气修补术,其特点是在张力存在的状态下以组织缝合来关闭股环。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且病情恢复慢,疼痛感延续时间长,复发率高等,总体治疗效果欠佳。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以损伤小,修补范围大,疼痛感轻,并发症少等特点,更符合腹股沟区的生理特征。另外在无张力下修补股环缺损,这样可以缩小网片体积,减轻对患者股静脉的压迫,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2]。整个手术操作过程中,打开腹横筋膜后直视下还纳,一定要做到动作轻柔,避免带来其他损伤。如果遇到复发性股疝,在腹横筋膜前分离间隙时,由于组织损伤极易形成瘢痕且出现粘连的可能性比较大,可使用仅有下层补片的善愈修补,将腹横筋膜做双层连续缝合,避免出现撕裂等现象。结合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例,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9.375%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8.125%,实验差异经χ2检验,P<0.05,此外,观察组的复发率为0.00%,对照组为9.375%,P<0.05,实验数据足以说明: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方案是股疝患者的理想手术治疗选择。

综上,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以手术预后快,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为股疝患者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周峰,于鹏.经腹膜前间隙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股疝20例分析[J].中国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13,07(02):29-30.

[2]韩佳.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外医疗,2014,01(23):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