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解放军第一五O中心医院外一科河南洛阳471031)摘要目的探讨功能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例胰岛细胞瘤临床资料。结果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血糖恢复正常。结论功能胰岛细胞瘤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

  • 标签: 胰岛细胞瘤 功能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毒性对于胰岛β和α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80例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临床对比实验,实验组患者持续使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不使用胰岛素,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胰岛β和α细胞功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胰岛β细胞数量、胰岛素原mRNA表达水平、胰岛素蛋白质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胰岛内α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间数据差异明显。结论高糖毒性对于机体内胰岛β和α细胞数量的影响显著,通过对糖毒性的合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胰岛细胞功能

  • 标签: 高糖毒性 胰岛&alpha 细胞 胰岛&beta 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瑞格列奈和甘精胰岛素联合使用之后的疗效以及对机体胰岛β细胞功能所造成的影响。方法从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择76例,组别分类通过治疗方式进行,对照组(38例)的治疗方式是甘精胰岛素,观察组(38例)的治疗方式是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比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改变情况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上,对照组显然比观察组差。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的治疗,能够将血糖水平有效控制在正常水平,且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产生,差异较为显著。

  • 标签: 2型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瑞格列奈 胰岛&beta 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础胰岛素联用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3组,A组单用沙格列汀;B组单用长效胰岛素-地特胰岛素;C组二者联和用药;治疗4、12周后,观察各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等指标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三组HbA1c、FPG、2hP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值较前升高;组间相比,C组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与体重指数最低,与另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C组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值升高幅度也大于A、B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基础胰岛素联用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 标签: 沙格列汀 基础胰岛素 2型糖尿病 胰岛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津力达颗粒对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408名。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8名,对照组200名。两组患者严格控制饮食及运动疗法,并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加胰岛素治疗对照组予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津力达颗粒,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指标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FPG、2hPG、HbAlc、HOMA-β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实验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津力达津力达颗粒对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合理选择。

  • 标签: 津力达颗粒 2型糖尿病 胰岛&beta 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具体影响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11日至2017年3月1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67例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组,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对照组82例,实施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85例,实施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观察组的HOMA-IR(2.48±1.36)、HbA1c(6.32±0.42)%、2hPG(7.45±1.65)mmol/L、FBG(6.32±0.15)mmol/L、FINS(9.58±2.36)mU/L、InHOM-βF(5.41±0.45)、ALT(35.12±6.85)U/L、AST(34.58±5.21)U/L、TC(4.12±0.85)mmol/L、TG(1.25±0.33)mmol/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实施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病情恢复。

  • 标签: 格列美脲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时的血淀粉酶水平,分析血淀粉酶增高的相关因素及其与患者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共收集103例糖尿病患者,依据诊断标准分为DKA组(57例)及非DKA组(46例),比较两组间血淀粉酶及其他相关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血淀粉酶与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DKA组血淀粉酶异常率为29.8%,非DKA组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病程、舒张压、空腹血糖、随机血糖、pH、碳酸氢根、餐后2小时C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收缩压、体重指数、空腹C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淀粉酶与PH值呈负相关(r=-0.327,P=0.018),而与空腹C肽及餐后2小时C肽无相关(P>0.05)。结论DKA组血淀粉酶异常率高于非DKA组,可能与酸中毒有关,而与胰岛功能无关。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血淀粉酶 胰岛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与牙髓干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差异。方法对分离培养SHED(人乳牙牙髓干细胞)和DPSCs(恒牙牙髓干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分别对其TNF-α、IL-6水平、Runx2、OPG、RANKL基因表达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SHED的TNF-α、IL-6水平高于DPSCs(P<0.05);SHED的ALP活性与DPSCs相比更强(P<0.05);SHED的OPG、Runx2RANKL水平与DPSCs相比更高(P<0.05)。结论SHED其与DPSCs之间相比较,其不仅成骨分化能力、破骨能力均更好,表明SHED在骨改建调控中可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人脱落乳牙 牙髓干细胞 细胞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growthfactorIImRNAbindingprotein3,IMP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NSCLC的组织标本64例和癌旁组织43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IMP3在NSCLC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有无相关性。结果IMP3在NSCLC的组织中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在性别、病灶体积等则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值>0.05)。结论(1)IMP3在NSCLC中表达与肿瘤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均具有相关性。(2)IMP3阳性表达则提示恶性肿瘤预后不良,可能作为预测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 mRNA结合蛋白3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比较血清胰岛素、C肽、胰岛素释放指数和胰岛素C肽比值在区分胰岛素瘤和IAS中的价值评价,通过分析低血糖发生时血清免疫原性胰岛素水平的差异,找到合理的诊断切点,提高临床医生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以“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胰岛素瘤”、“胰岛细胞瘤”为关键词,筛选低血糖发作时血糖小于3.9mmol/L,同时测定了胰岛素、C肽水平,且明确诊断的病例;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胰岛素、C肽、胰岛素释放指数和胰岛素C肽比值在区分胰岛素瘤和IAS中的价值,切点的选择采用约登指数最大值。结果分析空腹及之后各时段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患者血清胰岛素、C肽、胰岛素释放指数和胰岛素C肽比值。结论利用血清胰岛素、C肽、胰岛素释放指数和胰岛素C肽比值在检测中的差异表达,能够有效提高临床中对胰岛素瘤和IAS两者的区别和临床诊断水平,有效减少临床误诊率。

  • 标签: 血清胰岛素 C肽 胰岛素释放指数 胰岛素C肽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早期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08年至2015年的首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55例患者血常规,C反应蛋白,内瘘使用情况。以早期动静脉内瘘功能是否良好分组,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早期动静脉内瘘的失功与红细胞分布宽度,C反应蛋白,高血压病史密切相关。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C反应蛋白、血压为简单方便的早期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测因子。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早期失功 动静脉内瘘
  • 简介:摘要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占全世界第一,而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胰岛素。胰岛素注射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如何掌握胰岛素注射装置、注射技术是使用胰岛素治疗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不断地去推广、宣传、教育并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

  • 标签: 胰岛素 注射 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效胰岛素和超短效胰岛素的药物应用及胰岛素泵治疗时使用超短效胰岛素与使用短效胰岛素的不同。方法两种药物在临床中应用,进行效果对比。结果短效胰岛素对降低餐后血糖有明显疗效;短效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主要用药。超短效胰岛素抑制肝糖原输出的作用更强,增加外周葡萄糖利用的作用较弱。控制餐后血糖效果好,低血糖风险低,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结论短效胰岛素是六聚体,在体内分解成单体才能发挥作用,需要一定时间,而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是双聚体,分解成单体速度快,使用胰岛素泵最好用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在体内发挥作用快,更接近生理状态。

  • 标签: 短效胰岛素 超短效胰岛素 药物应用,不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3年9月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接受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比较(1)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达标时间及达标时胰岛素用量。(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达标时间及达标时胰岛素用量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在治疗结束时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或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胰岛素泵能够在短期内控制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

  • 标签: 胰岛素泵 皮下注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血清炎症因子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208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8名,对照组100名,实验组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8周,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前后血糖控制指标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指标均有所下降,但是实验组下降更明显,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实验组治疗后明显提高。两组患者CRP、IL-6、TNF-a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实验组降低更明显。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降低了机体的炎性反应,促进胰岛β细胞修复的作用,更利于血糖的控制,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炎症因子 胰岛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去白细胞输血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影响情况。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接收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共50例(治疗组),接受去白细胞输血;同期选择恶性血液病患者共5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接受常规输血,对2组入选患者免疫功能状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入选患者NK细胞的活性、T4/T8细胞以及T4细胞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中推行去白细胞输血方案效果突出。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细胞活性 去白细胞输血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与喉功能重建的临床体会。方法采用临床资料调研法,归纳本人及本手术组成员2011年-2016年以来收治的60例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术患者,临床调查随访手术切除术与他们的喉功能关系,以及5年生存率。结果经临床查证,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行全喉切除者48例,占80.00%,行喉功能保留部分喉部切除术者12例,占20.00%。从五年生存率来讲,行全喉切除术及喉功能保留部分候部切除术分别为54.17%(26/48)和58.33%(7/12),术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变化不大。结论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与喉功能重建,除了需要临医师进行相应的手术技艺提升外,经过详尽的术前评估和合适的手术方式重建晚期喉癌患者的喉功能保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晚期 喉鳞状细胞癌 手术切除 喉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防治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61例,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期给予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缓解期给予硝酸民山梨醇酯5~10mg,3次/日。同时给予吸氧、抗凝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急性发作期行24小时心电监护。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以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主要药物组成麦冬15g,石斛12g,墨旱莲12g,白芍15g,熟地15g,当归12g)。每一付从治疗开始服,日1剂,早晚2次分服,21天1疗程。连服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用药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98.39%;对照组总有效率81.9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75.80%,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显效率为59.02%,总有效率83.6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早搏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70.97%,取得总疗效率为88.71%;对照组显效率为57.38%,取得总疗效率为81.97%,两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NO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ET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对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损伤患者可取得明显的防治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益气活血汤 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酒精浓度对人体脑组织的血流量、白细胞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6月间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200名健康志愿者,将甲、乙、丙、丁组患者分别按0ml/kg、1ml/kg、5ml/kg、10ml/kg饮用浓度为52%的的市售食用白酒,持续饮用一周,一周后检验每位志愿者的脑血流量、白细胞以及血小板数量。结果随着四组酒精浓度的逐渐升高,脑血流量呈增加趋势,而白细胞和血小板则逐渐降低,结论酒精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均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应避免长时期的过量饮酒。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