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各大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频发,有调查数据显示大约30%的在校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根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群体每年的自杀率在十万分之十左右,而且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出现了抑郁、焦虑、敌对情绪等心理症状,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更是关系到学生背后的整个家庭和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和发展大计。

  • 标签: 在校大学生 心理辅导 高等院校 民办 学生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
  • 简介:为了解大学生中较少受人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民办高职院校90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SCL-90问卷,对新生中的1305名学生进行了心理测试,对心理测量表的数据参照中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民办高职院校90后大学新生中16.38%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异常表现。在因子分≥2,检出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因子分≥3,检出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等。可见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发展与预防性为主,重视女生和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心理,对个别学生要给以心理支持与恰当的心理扶助。

  • 标签: 心理学 问卷调查 学生
  • 简介:摘要采用情绪智力量表(WLEIS-C)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随机取样某医学院校350名民办医学院校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测试。结果显示①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总体表现出正向趋势,但消极情绪较明显;②情绪智力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一定的性别差异。

  • 标签: 情绪智力 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
  • 简介:摘要独立民办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本文就我国目前独立民办学院学生的人格特征加以分析,提出了一些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看法。

  • 标签: 独立民办学院 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为了了解西安市民办大专院校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我们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540名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民办大专院校学生总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其中表现突出的是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男生倦怠总得分和情绪低落因子得分高于女生。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倦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理科生的学习倦怠在总分和各个维度得分都明显高于文科生。有无专升本意向在学习倦怠总分及各个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民办大专院校的学习倦怠状况不容忽视。

  • 标签: 疲劳 学生 大学民办大专院校
  • 简介:目的了解民办大学学生学业自我概念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英国Exeter大学R.Burden先生编制的MALS和修订的瑞丈阻体智力测验,对252名民大学生进行测量,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①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总体不存在性别、城乡、成绩差异。②高成绩学生较低成绩学生对一般能力更自信。在解决问题中更多使用词汇。③女生主导了自我概念总分、学业自我效能、对解决问题自信的成绩×性别交互作用显着项目。④对一般能力自信城乡×性别交互作用显着,但简单效应均不显着。⑤智力对民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影响涉及面少.仅发现高、低成绩组学生解决问题愉悦性方面受其影响。结论民办大学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存在某些显着差异。

  • 标签: 民办大学学生 学业自我概念 差异分析 智商
  • 简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源于职业决策理论,是指个体对自身完成准确自知、收集职业信息、目标定向、制定计划、问题解决5项任务所需能力的信心水平[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于一个人作出正确的职业决策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影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家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广义的家庭环境包括物质和精神环境。

  • 标签: 职业决策 自我效能 职业信息 目标定向 影响因素 成功性
  • 简介:摘要本个案针对某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焦虑障碍,综合运用理性情绪治疗、叙事治疗、行为治疗等,有效缓解了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困扰,促进了其内在安全感、自我掌控感和自我价值感的重建。咨询效果显著。

  • 标签: 焦虑障碍 安全感 自我掌控感 自我价值感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心理健康教育是民办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 标签: 心理健康 民办高校 问题 对策
  • 简介: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落实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学生专业和职业技能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实施至今,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实效。比如,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也解决了职业院校实习场地不足、学用脱节的矛盾。

  • 标签: 实习管理 职业院校 学生 职业素质教育 行政管理部门 职业技能
  • 简介:摘要随着就业压力加大和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部分大学生没有对自己进行清晰的定位,也不懂得如何进行职业规划,未来规划,所以陷入到一种对未来,对自己不知所措的情绪中,导致对现在产生不利影响,变得不作为,不进取,消极对待自己。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更是自认为比不上本科院校学生而更加迷茫。因此,我们试图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迷茫的表现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方式,以期改善这种迷茫心理,让大学生有目标的完成学业,走向未来。

  • 标签: 高职院校大学生 迷茫心理 职业规划
  • 简介: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是高考成绩相对较差,学习自主性较低的群体。他们对英语这门课程没有一个系统的掌握,语言只是支离破碎的记忆,基础不扎实,更谈不上对此门课程的兴趣。并且这些学生学习两级分化严重,对在高中阶段文化基础还可以的学生来说,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会感觉比较轻松,学习兴趣相对高些;而那些在高中阶段文化课程较差,

  • 标签: 学生学习 高职院校 英语 培养 文化基础 学习自主性
  • 简介:目的研究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供实证支持。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21名井冈山学院2003级师范专案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调查。结果师范专案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0.7%,其心理健康水平虽然优于国内大学生常模。但显著低于同期大学生;女生、独生子女、来自城镇以及喜欢自己专案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男生、非独生子女、来自农村和不喜散自己专案的学生。音乐、美术专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文科与理科学生。结论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大学生。其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干预措施.

  • 标签: 师范院校 心理健康 心理教育 家庭环境 个性特征
  • 简介:目的了解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浙江工业大学501个样本进行了测试。结果总体上工大大学生心理卫生水平差于全国常模和全国青年组常模,但优于国内大学生常模。结论应针对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 标签: 工科院校 大学生 心理健康 精神病
  • 简介:通过对湖南省内10所高校1000名在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相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显示:83.9%(791名)的大学生认为所在学校开展了生命教育活动,但师生满意度低,生命教育境遇尴尬,实际需求与现行教育存在差异;大学生生命意识水平总体良好,但对自杀的认知存在不足,不同群体大学生如有无兴趣爱好、近期重大生活事件、自残自杀史等生命意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现行生命教育理念滞后、体系不健全、效果不理想、开展无保障,存在极大的可完善空间,但要真正推动、落实和深化,亟待多方努力,积极尝试。

  • 标签: 大学生 生命教育 调查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投入情况,本文采用问卷法对752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投入所有维度均高于中间值,但整体水平不高;男生在专注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女生;独生子女学生在学习计划维度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学生;高中文科学生的学习收益、自我要求以及学习态度、总分水平高于高中理科;农村学生在学习收益、学习计划和总分上的得分高于镇县城和城市学生,而在自我要求维度上得分却低于城市学生。

  • 标签: 问卷调查 学习 高职学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新建本科院校2539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偏低;(2)检出疑似心理问题844人次(33.24%);明显心理问题198人次(7.80%),主要问题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偏执;(3)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专业、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建议。

  • 标签: 90项症状自评量表 大学生 心理健康
  • 简介:自高考年龄放宽限制后,大龄本科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高等院校。他们由于年龄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存在适应或心理问题。我国高等院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强调预防和治疗,关注抑郁、焦虑或恐惧等心理问题,虽然过分关注学生的消极心理特质,但却未能抑制心理问题的滋长。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并倡导的积极心理学理论,是一门关于潜能与美德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心理特征、积极的公众品质[1]。

  • 标签: 高等院校 大龄 新生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