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提高门诊导诊护士综合能力的方法,得出结论导诊护士护理质量取决于服务意识、沟通技巧等综合素质,管理者应加强对导诊护士的培训。

  • 标签: 门诊 导诊护士 综合能力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导诊护患沟通技巧。方法在2016年1月—12月研究期间,选择在我院门诊进行咨询的136例患者,随机分均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工作方法,观察组采用护患沟通技巧。对比两组患者的导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对门诊导诊护士态度和护理工作满意度为66.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3.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导诊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将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门诊导诊 护患沟通 沟通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导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2月门诊就诊患者130例纳入课题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分别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门诊等候时间、门诊就诊焦虑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挂号等候时间和辅助检查等候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门诊就诊焦虑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缩短患者门诊等候时间,缓解患者的门诊就诊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各项护理满意度,具有现实意义,值得在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门诊 导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优化口腔科门诊导诊工作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4月口腔科门诊导诊工作情况,总结分析挂号错乱、投诉事件原因,并于2017年5—8月实施优化改进措施。比较分析优化导诊前后口腔科门诊挂号率、挂号正确率以及投诉例数。结果2017年1-4月优化导诊前,口腔科总门诊量11210例,每位医生限号情况下,挂号率为91%、挂号正确率为82%、投诉例数为3例,投诉率0.03%;而2017年5—8月优化导诊后,口腔科总门诊量10966例,首诊医生不限号情况下,挂号率为100%,且挂号正确率93%,投诉例数1例,投诉率0.01%。优化导诊后各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优化导诊前,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导诊前4个月和优化导诊后4个月相比,病人挂号就诊率提高明显,挂号准确率显著提升,且诊间预约成功率显著提高,因而病人满意度也相应提高,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口腔科 门诊 导诊 优化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全面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予以患者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其临床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运动能力(Fegl-Mevyer)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显著由于对照组70%,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和治疗中,予以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运动能力,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其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出血性脑卒 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分诊导诊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分析影响分诊导诊护理纠纷出现的各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纠纷解救对策。结果研究发现,导致护理纠纷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分诊导诊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业务水平有限及提供的护理服务质量问题。结论为提高分诊导诊的质量,减少并避免出现分诊导诊纠纷,医院应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及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周到的服务。通过为工作人员提供培训指导的方式,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及规范开展工作,切实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分诊导诊护理纠纷 原因与防范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在门诊导诊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90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总评分高达(94.5±3.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9±4.1)分,且观察组患者的投诉率为2.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8%,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导诊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情况,降低投诉率。

  • 标签: 优质护理 门诊导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诊护理教学中的缺陷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门诊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并根据教学经验总结出解决这些缺陷的对策。结果分析出了门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结论在门诊护理教学中,应该不断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意识,不断探索新的适应门诊工作需求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专业外的综合素质,为后期进入临床一线科室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护理教学 门诊 存在问题 解决办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培训在门诊导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起在我院门诊导诊中实施规范化管理培训,比较规范化管理培训前后患者对门诊导诊服务的满意度和投诉率,比较规范化管理培训前后门诊导诊护士分诊预诊知识、急救技能和沟通技巧评分。结果规范化管理培训后患者对门诊导诊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规范化管理培训前(P<0.05);规范化管理培训后患者对门诊导诊服务的投诉率明显低于规范化管理培训前(P<0.05);规范化管理培训后门诊导诊护士的分诊预诊知识、急救技能和沟通技巧评分均明显高于规范化管理培训前(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培训有利于提高门诊导诊员的理论知识和职业素质,有利于提高门诊导诊服务工作的质量,值得在门诊导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规范化管理培训 门诊 导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导诊服务对门诊就诊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到我院门诊接受导诊服务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优质导诊服务前),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到我院门诊接受导诊服务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优质导诊服务后)。观察组采用优质导诊服务,对照组采用门诊常规导诊服务;比较两组在实施优质导诊服务前、后就诊质量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服务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采用优质导诊服务,能有效提高患者就诊质量,使患者得到更加全面、有效的护理,进而提高其对门诊的满意度。

  • 标签: 门诊 优质导诊服务 就诊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进一步提高门诊导诊和分诊工作服务质量以及加强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现有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采取相关的培训方法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沟通技巧进行提高。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和管理措施之后,门诊部门中导诊以及分诊的相关护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大大提升了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减少了医患矛盾发生的概率。结论门诊导诊和分诊工作中进行质量的管理具有重要性,能极大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和护理水平,提高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并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

  • 标签: 门诊导诊 分诊 质量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走访市、县、区三级医院,对各医院的护理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从四个大的方面分层阐述了护士的价值,提出了护士在国民生活中所发挥的难于用数字计算的,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作用。

  • 标签: 护士 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对护患交流中肢体语言,有声语言,以及说话的礼仪进行探讨;提出加强护士的语言修养,规避说话误区,实现高效沟通,提高服务质量。

  • 标签: 护士 语言修养
  • 简介:摘要从护士护士长,不只是身份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角色的转换;准确进行护士长的角色定位和顺利实现从护士护士长的角色转变,是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合格的护士长的关键。护士长应该是医院政策的执行者、护理质量的控制者、利益关系的协调者、护理队伍的建设者以及科室文化的培育者,完成从护士护士长的角色转变,必须从提高综合素养、增强抗压能力、改进沟通方式、加强领导艺术等方面做起。

  • 标签: 护理管理 角色定位 角色转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诊细节服务管理对导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200例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管理,观察组采取细节服务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在基础知识、专业技术、就诊时间、服务态度等护理服务质量的评分方面,观察组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导诊护理服务中,实施细节服务管理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服务管理手段。

  • 标签: 门诊服务管理 细节 导诊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