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1例乳腺腺样囊性癌(ACC),分析乳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形态、临床特点及ER、PR、Cerb-B2的表达及其预后。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1例乳腺腺样囊性癌进行光镜、免疫组化和大体观察及辅助检查。结果乳腺腺样囊性癌大体观察为界限较清楚的肿块;光学显微镜检查组织形态相似于涎腺的同型肿瘤,具有双相性组织形态特点,由腺上皮细胞和基底细胞样肌上皮细胞构成。免疫组化结果ER(-)、PR(-)、C-erbB-2(-)、E-cadherin(+)、Ki-67(20%+)、CD117(+)、Vim(+)、CD10(—);CK7、P63、S-100、calponin、P53部分细胞阳性。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预后好,很少发生远处转移,淋巴结受累少见。

  • 标签: 乳腺腺样囊性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术后病理、免疫组化及临床治疗方案,为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诊治提供帮助。方法报告颅内血管周细胞瘤1例,复习中外相关文献,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诊治。结果颅内血管周细胞瘤1例,无特异性症状体征,MRI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术中出血量大,手术全切肿瘤,术后病理诊断为血管周细胞瘤。结论颅内血管周细胞瘤少见,术前易误诊为脑膜瘤,治疗上以手术为主,肿瘤有残留或复发者可行放疗,术后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但对患者总体生存率及远期预后影响不大。

  • 标签: 颅内 血管周细胞瘤 文献复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加深对嗜酸性肉芽肿病多血管炎(Eosinophilicgranulomatosiswithpolyangiities,EGPA)的认识,总结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能力,改善预后。方法对2012年~2015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例EGPA患者及同期中国知网发表的临床诊断为EGPA的4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51例患者中,男27例,女24例,男女比例为10.89。患者以呼吸系统(92.2%)受累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肺部浸润、哮喘和鼻窦异常,其后依次为神经系统(47.1%)、泌尿系统(41.2%)、皮肤(33.3%)、心血管系统(29.4%)、关节肌肉系统(21.6%)、消化系统(11.8%),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0%者49例(96.1%),p-ANCA及c-ANCA阳性率分别为69.6%和2.2%。91.1%患者双肺受累,影像学以磨玻璃、实变影、和结节影为主要表现。34例患者完善病理检查,组织来源分别为肾脏(14例)、肺脏(7例)、皮肤(6例)、肌肉(4例)、鼻黏膜(2例)、神经(1例),其中27例有阳性结果,主要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管炎和肉芽肿改变。结论EGPA是一种罕见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该病早期对激素治疗效果好。提高对本病认识,实现对EGPA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可显著改善预后。

  • 标签: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临床分析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浆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髓外浆细胞瘤中结肠浆细胞瘤的发生率更低。本文报告了一例67岁女性患者,以腹痛起病,肠镜提示降结肠病变,病理提示浆细胞瘤,其余血清M蛋白、肝肾功能、骨髓、骨影像学检查均阴性,诊断原发性结肠髓外浆细胞瘤,应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环磷酰胺治疗,化疗后死于感染并发症。本文总结讨论了文献报道的31例患者,多以腹痛、血便起病,其中原发性髓外浆细胞瘤对手术、放疗疗效佳,预后好;而继发于多发性骨髓瘤的结肠浆细胞瘤则预后差。文献报道硼替佐米治疗髓外浆细胞瘤疗效佳,还有待积累更多的临床研究。

  • 标签: 髓外浆细胞瘤 结肠 硼替佐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结合文献,对1例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进行大体、光镜下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本例子宫PEComa位于左侧子宫后壁肌壁间,切面灰白灰红色,质地中等到质地软,肿瘤细胞呈圆形,胞质透明至弱嗜酸性,免疫组化染色HMB45(+),SMA(+++)。结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是一种罕见肿瘤,子宫PEComa具有该家族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HMB45阳性、SMA阳性),对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生物学行为尚不明确,因此需手术治疗后密切随访。

  • 标签: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子宫 诊断
  • 简介:摘要实验教学在病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挂图式实验教学法单一,不能准确定位镜下病理改变,讲解困难。根据院校自身病理切片资源及教材配套病理光盘图片资源自行制作病理实验教学图谱,具有方便、经济、与教学内容配套及符合自身教学实际需要等优点,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教学效果较好,对于高校病理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病理实验 病理教学 自制图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实验室实行全程质量管理的认识。方法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全程质量管理,并分析其应用后哦的实际效果。结果取得了理想的最终效果。结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多学科技术的广泛渗透,临床检验医学技术和手段不断提高,对医学实验室的要求越来越高,检验结果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有关疾病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检验结果在不同个体、不同状态、不同时间的分析解释日益被大家重视,检验医学已从过去简单的诊断提示发展到目前多方位的用途,正在向前瞻性、预见性和主动性方向发展,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质量管理是检验科管理的生命线,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是实验室检测结果的根本保证,必须做好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才能保证医学实验室工作持续有效地进行。

  • 标签: 医学实验室 全程 质量管理 认识
  • 简介:摘要动物是作为生理实验课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生理实验教学是学生的必修课。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等和靠的依赖现象将会在课堂上得到有力的优化,也就是让学生对实验原理加深印象,突出标本制备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当即进行讨论。通过生理实验教学的实践,学生可以在实验课堂上有显著的自主能动性。

  • 标签: 护理 生理学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实验教学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9名临床本科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63名)和对照组(6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实验组采用综合实验教学法授课,即将显微互动系统作为教学平台,应用PBL与PCMC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结果实验实验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学生对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综合实验教学能提高病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 标签: 综合实验 病理学 实验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实验教学中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的实践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级护理专科学生126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情境模拟法培养观察组护理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总结人文关怀培养体会。结果学生实验考核平均成绩(91.25±4.35)分,教师反应本次参与研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均比往届学生高;护理学生对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中,认为该护理实验教学可有效培养人文精神。结论护理实验教学中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的措施具有可行性,可有效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 标签: 护理实验教学 护生 人文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暗示在外科动物实验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外科动物实验学20名同学参与实验,第一组为传统教学组,同学10名,男女各5名,进行正常教学,教学时间为8周。每周1次上课,上课时间3小时,8周后进行实验考核;第二组为心理暗示教学组,同学10名,男女各5名,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理暗示,教学频率同第一组,8周后进行实验考核;对实验考核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传统教学组中优1例,良2例,中5例,差2例,优良率30%;心理暗示教学组,优4例,良3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70%;结论心理暗示在外科动物实验学教学中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心理暗示 外科动物实验学教学 积极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PLAM的CT表现、临床特征、肺功能及肺穿刺检查结果。结果2例均为育龄期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CT显示两肺弥漫分布的多个大小不一的囊状透亮区,囊腔直径3~l8mm,壁厚约1mm,且薄壁显示清晰,分布均匀,无明显的间质纤维化和结节影。结论PLAM在CT上有特征性表现,同时结合临床特征可诊断该病。

  • 标签: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计算机体层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送检的261例新生儿溶血病筛查标本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探讨发生ABO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HDN)的血型模式,溶血三项试验之间阳性率的差异,以及追溯孕妇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来分析其与ABO-HDN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均采用微柱凝胶法。结果261例送检标本ABO-HDN的发病率为26.8%(70例),以A型较多;70例ABO-HDN溶血三项试验中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最高;70例ABO-HDN中,孕妇产前IgG抗体效价越高所占有的比率越大。结论及早进行相关实验室相关检测,及早对患儿治疗对阻止溶血的进一步发生极为重要。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溶血三项试验 IgG抗体效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局部解剖学作为一门桥梁课程,在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尤其体现在实验教学方面,作者尝试依托创新训练中心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新模式,开展实地尸体解剖,进行的教学效果评价表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均有显著提高,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 标签: 局部解剖学 实验教学 实地尸体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