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自从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当前的医药事业发展步伐在不断加快,与此同时,也容易遇到诸多的阻碍性问题,其中的药品质问题可谓是典型代表,药品质对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来讲具有重要影响,此时的药品质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则体现出必然性,它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落实的主体。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药品质的监督管理及其落实标准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研究,希望给我国医药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性作用,以下为详述。

  • 标签: 药品质量 监督管理 标准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干预对消毒供应物品质以及临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初至5月底消毒供应中心的20000包物品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8月初到11月底实施护理安全干预的消毒供应中心的20000包物品作为观察组。选取使用过两组消毒物品的200位医护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选取的物品不合格的件数、两组消毒物品发生风险件数与概率均具备统计学意义,即P<0.05,并且经过医护质量和供应消毒物品质评分,两组评分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安全干预,提高了消毒供应物品质和临床满意度,减少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 标签: 护理安全干预 消毒供应物品 临床满意度
  • 简介:有一位美国理疗医生,在他的候诊室里挂着一张漫画,这张漫画是该诊所开张时他的一位朋友赠送的礼物。画上有一个病人正俯卧在床,一名理疗医生在给他按摩脊椎,由于推拿过猛,竟把病人嘴里的假牙推出了口腔,那假牙还没有落地。正在空中飞舞。

  • 标签: 美国人 品质 候诊室 医生 理疗 漫画
  • 简介:时下的学生多半沉浸父母为其创造的温床中,只知索取,不甘奉献,为自己想得多,为别人做得少,不懂得回报社会和父母。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如何改变现状?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有哪些主要途径?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 标签: 学生 感恩 培养 品质 教育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陪同模式对提升院前急救护理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12月我院120接回的100名危急重症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实施全程陪同服务,由护士全程陪同患者完成所有检查及办理相关手续,对照组则由担架员及家属陪同完成相关检查及办理相关手续。病人住院后由专人收集患者及家属对120护士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对120护士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全程陪同服务,有利于提高院前急救患者的满意度,确保了护理安全,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 标签: 全程陪同 满意度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现状,为更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式,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与临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表对92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为(101.67±18.03)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结论ICU护理管理者应注意在科室营造关怀氛围,加强人文关怀知识培训从而提升护士人文关怀水平。

  • 标签: ICU 护士 人文关怀品质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手术医生习惯档案,及时改进手术室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手术室的服务品质。方法由各专科组成员通过手术配合过程的观察,综合多次同种手术配合,以及各专科组成员间的交流,总结本专科每位手术医生的特殊用物和个人习惯。各专科组于每周二随机对本专科10位手术医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反馈手术医生的最新要求和期望,及时补充更新手术医生习惯档案。结果建立手术医生习惯档案,医生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建立手术医生习惯档案,为手术医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充分体现了手术室护士崇高的道德风范,精益求精的职业品格。及时改进手术室护理工作,提高了手术医生的满意度和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效率,减轻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和心理压力。构建了手术室高素质、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品质

  • 标签: 医生习惯档案 手术室服务品质
  • 简介: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梳理,探讨其研究方法、手段以及研究内容呈现出的特点,分析当前研究成果的共同性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 标签: 农村留守儿童 积极心理品质 发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如何培养精神科护士应具有的心理品质。方法结合相应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临床技能的体会,通过对精神病患者应具有怎样的心理品质及沟通技巧进行探讨。结果精神科护士不仅应具有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及技能外,还应保持自尊、自信、乐观、开朗的心态,同事应具有热心助人的品质,更应具有同情心,善于与患者沟通,体察患者的内心感受和感情反应,帮助疏导其心理压力。结论为了精神科患者得到治愈率、生存率的提高,护士应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专业知识 心理品质
  • 简介:摘要目的品质管理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分析。方法择于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护理干预的产妇78例,所有产妇均通过入院前全面检查,按照随机数表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产妇为39例,其中研究组采用基于品质管理圈的优质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采用一般临床护理干预,同时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各组产妇护理满意情况,计算护理满意率。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满意情况对比方面,研究组39例产妇护理满意率为92.31%;而对照组39例产妇护理满意率为76.92%;以上各组护理满意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一般临床护理干预,采用基于品质管理圈的优质护理干预对产妇进行护理,能够大大提升护理服务治疗,存在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品质管理圈 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满意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品质管理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妇产科收治的患者中选择6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品管圈管理模式为基础的优质护理服务,各33例。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提示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品质管理圈可得到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品质管理圈 妇产科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作为我国军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征兵工作中要挑选心理素质过硬的应征对象,从而确保部队的战斗力。其中心理品质检测与躯体检查不同,由于检测过程中会受到测试环境或应征者个人动机、自信、压力、紧张以及专业技术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干扰,对最终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对这一部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去降低其对检测结果的负面影响,是本文需要重点探讨的内容。

  • 标签: 征兵工作 心理品质检测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大学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这个群体的消费心理有其自身的特点。本调查研究从商品因素、大学生消费者因素和外在因素入手,研究大学生在高、低关联度商品上的消费心理特点、差异及大学生生源的城、乡差别和性别差异。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评定。结果大学生在高关联度商品、低关联度商品上的消费有其自身特有的心理特点、有比较显著的差异。结论针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应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消费引导,商家亦可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特点 生源 结论 关联度 科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基层政工干部的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品质的相关关系。方法本研究以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测验(SCL-90)和人际交往品质问卷为测量工具对南京军区204名政工干部起先了调查。结果基层政工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健康项目与大部分人际交往品质因子呈显著性相关,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政工干部 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品质
  • 简介:摘要目的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晨间护理质量。方法参照晨间护理质量的标准,结合科室情况制定评价表,查找我科晨间护理存在问题和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并进行评价。结果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我科护士落实晨间护理的意识及主动性,病区环境较前整洁,增进护患之间的交流,患者满意度由90%上升到96%,医护满意度达95%以上。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晨间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医护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晨间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临床生化质量控制重点环节和质量管理的对策。方法对目前临床生化控制的要点展开进一步分析、探索,提出相应的方法和意见。结果临床生化质量控制的要点有人为因素、室内室间的控制和对仪器的管理。在管理对策落实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相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职业水平的提升,坚持对室内室间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提升质量控制意识,对仪器进行必要的保养、维护和管理等。结论强化每个质量控制环节,在质量控制要点的帮助下,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策略,从而建立起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案是对临床生化检验质量进行提升的重要帮助和必然条件。

  • 标签: 临床 生化检验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终末病案质控检查,做对比分析。方法我院临床科室随机抽查500份终末病历,进行质控检查,比较科室甲级率,病历返修率,以及病历的不完整情况。结论实施环节质量监控,对于终末病案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完善了之前病历质量的不足填补了医学方面的漏洞。

  • 标签: 病历质量 环节质控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督导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在2015年3月—2015年12月,选取我院的3个科室,进行为期3个季度的护理质量督导实践,对照组采用常规督导方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承包督导方式,比较观察两组督导效果。结果经实施新的督导方式后发现,在安全管理、护理文书、分级护理、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危重患者护理方面,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11.672,P<0.05)。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该常规督导方式联合承包督导方式,比单一的常规督导方式所达到的效果好,且能够有效的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质量 督导 护理质量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54例输血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27例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任何干预操作,127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干预,严格按输血信息系统流程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输血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输血标本采集规范率、申请单填写正确率、输血指证符合率、输血过程完整记录率等输血质量监控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输血用量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过程进行控制可显著提高临床输血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输血质量控制体系 输血质量 输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