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狂犬病毒PV-2061的病毒滴度,并将检测结果与小鼠进行比较,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两名实验人员分别检测相同样品3次,比较两种方法的重复性与精密度。结果显示,免疫荧光法测得的结果与小鼠法结果趋势相同;重复性实验中,免疫荧光法的变异系数更低,表明重复性更好。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滴度,快速、准确、精密度好,可广泛推广。

  • 标签: 狂犬病病毒 免疫荧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击伤后家兔血清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动态变化。方法220V交流电电击,复制家兔电击伤模型,分别于电击伤后6个时间点(0h、4h、12h、1d、2d、3d)采家兔心室血,以无电击家兔为对照组(C),测定各组家兔心室血清的LDH和CK。结果LDH在电击伤后的4h、12h、1d、2d、3d时间点均显著上调(P<0.01或P<0.05),在电击伤后4h达最高值,以后有所降低;CK在电击伤后的4h、12h、1d三个时间点显著升高(P<0.01或P<0.05),在12小时升到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2d、3d渐回复至正常(P>0.05)。结论电击伤后血清LDH和CK的变化特点为电击伤存活案例的法医鉴定及临床诊断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宝应县发现的1例VDPV病例卫生应急处置情况。方法启动1V级脊灰相关事件的应急响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和检测、脊灰疫苗接种率评估、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主动搜索、应急接种等工作。结果病例免疫水平低下,检出脊灰病毒Ⅲ型阳性,经治疗和隔离医学观察痊愈,人群脊灰疫苗各剂次接种率均在99%以上,人群脊灰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均在95%以上,AFP检测敏感度高,无漏报现象,脊灰疫苗查漏补种率达94%以上。结论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快速、有效,未发现形成VDPV循环,应急响应终止。

  • 标签: VDPV病例 应急处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纳入研究对象,出生24h内监测肺动脉压,根据肺动脉压高低分四组每组10例(重度,中度,轻度,正常),检测每组血清LDH,CK。数据统计分析,比较差异性。结果肺动脉压重度,中度,轻度,正常组分别为血清LDH(U/L)1885±95,726±78,452±65,210±45;血清CK(U/L)3785±96,1258±76,752±67,256±65。方差分析,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缺氧新生儿肺动脉压的高低与血清LDH,CK存在一定相关性。

  • 标签: 肺动脉高压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LDH检测对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共60例,收治时间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血清LDH均进行检测,并进行对应的治疗之后,检测血清LDH数值,同期选取健康人群60名,以此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LDH,并与健康人群的血清LDH结果数据做对比,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人群的血清LDH结果对比,研究组治疗前的血清LDH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LDH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实施血清LDH检测,有其显著的检测价值性,可以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有效鉴别,有显著的临床价值意义。

  • 标签: 血清LDH 急性白血病 临床意义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渗出液与漏出液中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三种指标的检测比较,来探讨其在胸腔积液性质判断中的应用。方法分别检测结核性(41例)、化脓性(34例)、癌性(30例)胸腔积液组以及漏出液组(33例)中的CRP、LDH和ADA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渗出液各组CRP与漏出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脓性胸腔积液组CRP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渗出液各组LDH与漏出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ADA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时检测胸腔积液CRP、LDH、ADA进行综合判断积液的性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更大的意义。

  • 标签: 胸腔积液 C-反应蛋白 乳酸脱氢酶 腺苷脱氨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血清LDH及BNP联合检测对妊娠子痫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妊娠子痫孕妇,进行LDH和BNP的检测,分析孕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产后大出血在LDH和BNP联合检测异常组的发生率高于LDH和BNP联合检测水平正常的孕妇。结论联合检测LDH和BNP对于孕妇妊娠的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标签: LDH BN 妊娠子痫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在重症或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014年8月1日至2016年7月31日我院收治的MPP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轻重分为Ⅰ组(85例,轻症MPP)、Ⅱ组(11例,重症或难治性MPP),比较二组儿童的LDH、CRP水平。结果Ⅱ组LDH、CRP水平显著增高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H、CRP可作为早期预测重症及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指标。

  • 标签: 乳酸脱氢酶 C-反应蛋白 肺炎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底荧光造影的护理配合,以促进患者更好地完成该项检查,为眼底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总结2009年3月-2011年9月行FFA检查364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结果通过检查前准备,造影中护理,造影后护理,均顺利完成检查。结论FFA检查是眼底病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加强该项检查的护理,可减少其毒副作用的发生并促进患者更好地完成该项检查

  • 标签: 荧光素钠 眼底荧光造影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从657例泻便标本分离出弧菌属细菌73,分离率为11.1%,以致伤弧菌(2432.8%)、副溶血弧菌(1926%)和河弧菌(99.6%)为主。0-1群霍乱弧菌9(5.5%)经血清学鉴定均为小川型,患者呈散在发病。

  • 标签: 弧菌属 霍乱弧菌 急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对患者ALT、LDH、AST、m—AST、TBIL、DBIL等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在本院输血的45例患者具体病例情况,对比患者输血前和输血后24小时的ALT、LDH、AST、m—AST、TBIL、DBIL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输血后ALT、LDH、AST、m—AST、TBIL、DBIL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较为显著,与输血前患者的ALT、LDH、AST、m—AST、TBIL、DBIL等生化指标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输血能够直接影响患者的ALT、LDH、AST、m—AST、TBIL、DBIL等生化指标,在输血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实现科学、规范输血。

  • 标签: 输血患者 乳酸脱氢酶 总胆红素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DH、TGF-β1和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生化法和酶联免疫法对36例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LDH、TGF-β1和VEGF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DH、TGF-β1和VEGF水平均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血清LDH水平和TGF-β1、VEGF水平呈正相关(r=0.5811,0.6014,P<0.01)。结论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DH、TGF-β1和VEGF水平的变化对于了解和认识其发病机理及病情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乳酸脱氢酶 转化生长因子-&beta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肠埃希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湖南长沙天地人试剂公司的药敏分析系统。结果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头孢噻吩的耐药率分别为85.7%、75.5%、71.0%、68.2%。结论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吩的耐药率最低,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调查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对于临床抗感染治疗的经验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快速筛查朱砂真伪的方法。方法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朱砂真伪样品Hg元素含量并比较。结果真伪样品中Hg元素的含量有着显著的差异。结论本法所作的元素特征谱可简捷快速、直观有效的鉴别朱砂真伪及伪劣品中有害元素的引入来源作出识别和判断,有望应用于其他中药的鉴定,可以作为现场筛查朱砂真伪的方法。

  • 标签: X射线荧光 朱砂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荧光定量PCR检测性病的结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中心就诊的疑似性病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疑似患者均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与医生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流行病史等因素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比较。结果58例疑似患者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性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具有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荧光定量 PCR检测 性病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方法本次临床实验的标本为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集的样本中随机抽取的312份,312份标本中均含有肺炎克雷伯菌,通过对其进行临床实验,了解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克林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利福平、头孢西丁、头孢噻肟等抗菌药物均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但是,对克林霉素耐药性最低,对头孢噻肟耐药性最高。在针对于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抗菌治疗的过程中,应该首选克林霉素进行治疗。结论通过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能够寻找到对其治疗最有效的药物,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2的ID-GNB鉴定卡和AST-GN药敏卡和K-B法手工药敏鉴定检测,用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进行质量控制。结果丁胺卡那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菌作用最强;美洛培南、哌拉西林、妥布霉素、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庆大霉素次之;头孢曲松、头孢唑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等的抗菌作用最弱。结论单一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不理想,易出现耐药,主张联合用药。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感染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药敏实验情况。方法通过比例法对100痰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100结核分枝杆菌的总耐药性为31.1%。复治样本的耐药率明显的高于初治样本的耐药率,(P<0.05)。结论需要严格的按照结核病控制策略进行相关工作,保证肺结核病可以更好的被治愈,有效地进行治疗管理,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与扩散。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