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护合作策略在降低意外拔管中的作用进行调查。方法我院在2013年9月开展医护合作策略,包括医护共同培训、功能决策实施方式等内容,并比较开展医护合作策略前(2012年9月-2013年8月)和合作后(2013年9月-2014年8月)安全管理状况。结果管理前有15例意外拔管、9例镇静、镇痛不足和6例镇静、镇痛过度状况发生;管理后有1例意外拔管、2例镇痛、镇静过度状况发生,无镇静、镇痛不足状况发生,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医护合作策略能够降低意外拔管的发生率,在安全管理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医护合作 意外拔管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CA199、NSE、CEA、CYFRA21-1联合检测在诊断肺癌的作用。方法将本院2008年2月-2012年12月60例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CA199、NSE、CEA、CYFRA21-1的浓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CA199、NSE、CEA、CYFRA21-1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CA199、NSE、CEA、CYFRA21-1四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出率,有助于肺癌的预测和鉴别诊断并指导肿瘤临床治疗。

  • 标签: 肺癌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临床效果,为提高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日本阿拉卡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4000超声诊断仪对6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B超临床医学影像检查,之后对患者均进行临床病理确诊,对比B超医学影像检查与病理确诊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6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经B超临床医学诊断与病理证实,其中经临床病理诊断后69例患者均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经B超检查诊断后63例患者判断为阑尾炎,B超检查准确率为91.30%。结论应用B超临床影像技术对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检查,可得到较为准确的影像学资料,为医师进行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提高急性阑尾炎诊断正确率。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B超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托烷司琼药理作用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综述,为其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综述CNKI、万方数据库等相关文献。结论托烷司琼是选择性更高、亲和力更强的止吐药。最新研究表明托烷司琼还有镇痛作用和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听感觉门控P50的功能。实验显示托烷司琼与其他药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 标签: 托烷司琼 药理作用 联合用药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β-HCG联合孕酮检测与子宫附件彩超检查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在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中诊断的优势分析。方法对36例异位妊娠的早期患者进行β-HCG联合孕酮检测以及子宫附件彩超检查。结果在36例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中,β-HCG联合孕酮检测检查组检测出34例为阳性,阳性率为94.44%;而采用子宫附件彩超检查组,通过超声检测妊娠囊和胎心搏动,结果发现有32例为阳性结果,阳性率为88.89%。经卡方检测,P=0.009。结论β-HCG联合孕酮检测与子宫附件彩超检查在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时,β-HCG联合孕酮检测在早期诊断中对患者的发现率更高。

  • 标签: &beta -HCG 孕酮检测 子宫附件彩超 早期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拉合作在外科手术切口裂开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4例伤口门诊就诊的外科手术后切口裂开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6例,在伤口清创期完成后,对照组使用生长因子加无菌纱布覆盖换药,观察组使用水胶体两侧拉合换药,比较两组患者伤口的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水胶体的拉合作可以有效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水胶体敷料 拉合 手术切口裂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电针联合巴氯芬对脑卒中高痉挛状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脑卒中肢体偏瘫伴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巴氯芬片治疗及中频电刺激,研究组增加电针刺激。结果经过60天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上下肢痉挛评分及Barthel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伴痉挛 电针联合巴氯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CV核心抗原联合抗-HCV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56例HCV-RNA阳性的标本同时检测抗-HCV和或HCV核心抗原,了解其检验结果的符合率。结果156例HCV-RNA阳性的标本中,检出抗-HCV阳性126例,HCV核心抗原132例,抗-HCV和或HCV核心抗原阳性151例。结论HCV核心抗原联合抗-HCV检测可以提高丙型肝炎的诊断率。

  • 标签: HCV核心抗原 抗-HCV 丙型肝炎 联合检测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杏黄酮与阿托伐他汀联用对高血脂小鼠的降脂作用。方法选取雄性金黄地鼠随机分配成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银杏黄酮组、阿托伐他汀组、银杏黄酮与阿托伐他汀复方给药组(简称复方给药组)。空白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其余各实验组喂养高脂饲料。实验过程中记录小鼠体重变化,给药六周后断头处死分离血清,进行血脂成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检测。取其肝脏、肾脏及腹主动脉组织,观察肝脏表面的病理改变,并称量肝、肾的重量计算肝、肾指数。将各组织制成石蜡切片,肝、肾组织进行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变化;腹主动脉组织进行油红O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变化,并应用MoticDigilabⅡ-Client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腹主动脉内膜脂质的厚度,比较不同给药组的腹主动脉内膜的变化。结果①高血脂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体重呈现显著的快速增长,复方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可以极显著的抑制金黄地鼠体重的增加(P<0.01)。②高脂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LDL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阿托伐他汀组、复方给药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血脂各成分均有显著性变化(P<0.01或0.001)③各给药组肝脏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各组动物肾脏指数与空白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④银杏黄酮单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脂质厚度变化不显著(P>0.05);阿托伐他汀组和复方给药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脂质厚度具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银杏黄酮与阿托伐他汀复方药物具有明显提高降脂效力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抗HP治疗在消化性溃疡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莫西林丁+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HP根除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5.0%、92.5%,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HP根除率、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抗HP能提高消化性溃疡的HP根除率,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奥美拉唑 抗HP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
  • 简介:摘要乳腺癌作为女性恶性肿瘤之一,综合治疗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环磷酰胺在其明确的治疗作用同时导致免疫器官受损,降低机体免疫功能。白头翁多糖不仅增强环磷酰胺的抗肿瘤作用,而且能够缓解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起到一定的增效减毒作用,本研究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

  • 标签: 白头翁多糖 环磷酰胺 抗乳腺癌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16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参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干预,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观察患者2个月后疾病认知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变化,采用护理满意评分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后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比分析组间数据。结果(1)实验组治疗依从性(97.50%),参照组治疗依从性(80.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疾病认知评分及护理满意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准确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对疾病的认知,并提高护理满意水平,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高血压 社区卫生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早孕流产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自愿接受药物终止早孕的健康妇女217例,予以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口服,观察完全流产率及孕囊排出时间。结果217例患者完全流产171例(78.80%),初次妊娠者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既往有分娩史者(P<0.05)和有流产史者(P<0.01);妊娠36~45d者孕囊排出时间最短(P<0.05)。结论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早孕流产更适合于初次妊娠且妊娠时间为36~45d的妇女。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早孕流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A19-9联合胆红素检测在肝胆胰疾病中的作用。方法以本院收治的8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均采用血清CA19-9联合胆红素检测的方法来记录并观察其治疗前后水平数值的变化和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肝胆胰疾病中的恶性疾病的血清CA19-9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类疾病水平,恶性疾病有无黄疸疾病的血清CA19-9水平无差异,良性疾病患有黄疸病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明显高于不患有黄疸疾病患者;良性疾病黄疸组治疗后血清CA19-9水平明显降低,无黄疸患者变化不明显;良性肝胆胰疾病中的黄疸组患者血清CA19-9和胆红素呈现正相关分布;而恶性肝胆胰疾病组和良性无黄疸患者两者无相关性。结论血清CA19-9联合胆红素检测对肝胆胰疾病中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血清CA19-9 胆红素 肝胆胰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简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替硝唑以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2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C反应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的概率为4.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效果显著。

  • 标签: 替硝唑 慢性盆腔炎 左氧氟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噻吗洛尔与卡替洛尔联合曲伏前列素的降眼压作用及影响血脂的作用分析。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抽选在本院接受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将全部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即单用曲伏前列素组(n=30例,单独采用曲伏前列素治疗)、A组(n=30例,噻吗洛尔+曲伏前列素)、B组(n=30例,卡替洛尔+曲伏前列素),单用曲伏前列素(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眼压情况以及血脂水平。结果相比单用曲伏前列素,A、B组的眼内压降低比较显著(P<0.05);A、B组的血脂水平基本相近(P>0.05)。结论相比单用曲伏前列素,噻吗洛尔、卡替洛尔分别联合曲伏前列素进行治疗,获取的疗效会更加显著,并且噻吗洛尔、卡替洛尔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基本相近。

  • 标签: 噻吗洛尔 卡替洛尔 曲伏前列素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拜阿司匹林、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目标组45例,对照组45例。目标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拜阿司匹林、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3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通过对比其疗效,目标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进行3周的疗程后观察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梗塞灶的吸收程度,目标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拜阿司匹林、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该方法不良反应较小,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依达拉奉 拜阿司匹林 洛伐他汀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地平联合常规抗栓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疾病上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5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栓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尼莫地平联合常规抗栓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进行10d、15d以及20d的治疗之后在意识、面瘫、四肢肌力、水平凝视能力等临床神经功能缺陷损程度平评分。结果在进行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下降的幅度要大于对照组,并且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均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常规抗栓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尼莫地平 常规抗栓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冻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住院治疗的7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两组均予脑蛋白水解物、常规病因治疗和对症处理,治疗组予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冻干)治疗,14天为1疗程;对照组静滴丹参注射液,14天为1疗程,观察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冻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依达拉奉 血栓通 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