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核病专科门诊智能化电子病历辅助诊断肺结核方法和可行性。方法按照临床医生思维方法对肺结核病诊断条件进行量化,设置胸部X线诊断量化诊断记分标准、临床症状量化诊断记分标准和其它检查量化诊断记分标准,开发结核病专科门诊智能电子病历对各项记分标准进行智能搜索和判断,对初治病人自动得出预诊断。结果以既往临床资料使用该结核病专科门诊智能电子病历,初诊病人肺结核病诊断符合率91.61%,排除结核病诊断符合率97.16%。结论智能化电子病历诊断条件记分系统的可行性得到初步验证,可为基层结核病定点门诊诊断决策提供帮助。

  • 标签: 涂阴肺结核 诊断 电子病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菌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扶绥县疾控中心登记的453例涂片阴性的肺结核病人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菌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治疗等。结果453例肺结核患者治疗结果完成疗程403例(88.96%),中断治疗22例(4.85%),死亡9例(2.0%),诊断变更7例(1.55%),丢失12例(2.65%)。X线胸片都显示活动性病灶,病灶以斑片状为主,完成疗程后明显吸收率55.58%,吸收好转37.97%。结论病人应结合胸部X线片、痰菌培养以及临床症状等进行准确诊断,规范的治疗有利于阻止痰菌转和控制感染。

  • 标签: 菌阴肺结核 X线检查 诊断与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在结核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结核科自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因疑似结核病而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检查的患者,分析T-SPOT.TB在诊断结核病中的临床价值。结果最终临床诊断结核病的共69例,排除活动性结核病的患者40例。T-SPOT.TB有反应性64例,T-SPOT.TB无反应性33例。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诊断结核病患者的阳性预测值90.1%,阴性预测值86.8%,灵敏度92.8%,特异度82.5%,准确度89%。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在诊断结核病患者时有较高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 标签: 涂阴结核病 结核感染 T细胞斑点 实验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肺结核病人的自我管理方法,为肺结核病人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099例门诊肺结核病人进行家庭消毒隔离、加强患者营养、注意休息、咯血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指导。结果1099例肺结核中,依从性高,能严格遵循治疗原则,治愈和完成疗程1029例,治愈率93.6%,丢失29例,失败5例,拒治疗3例,复治未完成疗程33例。结论阳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加强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能直接影响到的治疗效果,有效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对控制全球结核病有一定作用。

  • 标签: 涂阳肺结核病 自我管理 自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肺结核病人来源途径,寻找有效方法,提高病人发现率。方法根据北海市结防机构2005-2010年初诊病人登记本、结核病人登记本、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的病人资料,用EXCEL表格进行分析。结果因症就诊病人的阳检出率20.5%,综合医院转诊病人的阳检出率15.5%。阳病人不同来源所占的比例依次为因症就诊63.9%、转诊35.4%、追踪0.2%、因症推荐0.3%、接触检查0.1%、健康检查0.1%。结论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提高病人主动就诊率是发现肺结核病人的主要途径;加强医防合作,提高病人转诊及追踪到位率,是发现病人的重要途径;因症推荐、接触者检查和健康体检对及早发现病人、控制结核病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涂阳病人 肺结核/预防和控制 北海市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痰涂片结果及胸部X线片所示病变吸收变化的对比分析,了解影响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各种因素。方法以治疗前痰涂片阳性加号(以1+、2+、3+和4+表示含结核菌的数量级别以及传染性高低,加号越高传染性越大)级别和X线胸片所示病变大小,和疗程结束后痰涂片检查结果和X线胸片所示结果对比,分析抗结核治疗效果。结果285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明显,痰涂片阳性结果以及X线胸片所示显著吸收,说明医生面试下的短程化疗以及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对治疗肺结核疗效显著。

  • 标签: 肺结核 涂阳 结核菌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庆地区复治肺结核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特点,为防治策略的制定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大庆地区复治肺结核患者培养阳性分支杆菌进行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其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特征。结果获得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的菌株302例,其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297例,耐药180例,耐药率60.6%;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耐药率100%。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耐药频率依次为INH(42.8%)、RFP(41.1%)、EMB(40.1%)、SM(16.2%)。结论大庆地区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严重,应常规开展痰培养和耐药性监测,了解复治肺结核耐药特点,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耐药监测对合理治疗复治肺结核患者以及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结核病防治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肺结核 复治涂阳 结核分枝杆菌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左氧氟沙星+抗结核化疗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采取左氧氟沙星+抗结核化疗治疗;对照组25例,单独采取抗结核化疗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4%,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抗结核化疗联合治疗复治肺结核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复治涂阳肺结核 化疗 左氧氟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对60例菌不典型肺结核的误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菌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症状、体征、X线胸片及CT影像学资料、血清免疫学、PPD皮肤试验以及患者误诊后其病情的变化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及COPD的患者17例(28.3%);被误诊为肺炎以及肺部感染的患者14例(23.3%);被误诊为支气管扩张的患者10例(16.7%);被误诊为肺脓肿的患者6例(10.0%);被误诊为肺癌的患者8例(13.3%);而合并有肠结核的患者被误诊成肠炎的患者为3例(5.0%);被误诊成颈淋巴结炎的患者为2例(3.3%)。结论肺结核发病形式在临床上呈多样化,并且菌不典型肺结核其临床表现与胸部影像学表现也常不典型,有的临床医生仅根据X线胸片、痰结核菌以及免疫学的检查,草率的排除了肺结核的可能,是导致其误诊的主要原因。

  • 标签: 不典型肺结核 原因分析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联合左氧氟沙星化疗治疗复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56例肺结核复治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强化期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于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转率,而且观察组患者病灶吸收率与临床治疗效果分别为85.71%、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60.71%、85.71%),P<0.05。结论肺结核复治阳患者采用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近期效果明显,药物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治涂阳肺结核 左氧氟沙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初治肺结核治疗2月末痰菌未转的影响。方法对559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按不同年龄段分组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年龄对抗结核治疗2月末痰菌未转的影响。结果不同年龄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因素对初治肺结核治疗2月末痰菌未转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结核/肺 年龄 结核分枝杆菌 初治涂阳 阴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治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200例肺结核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明确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结果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例数为7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患者在年龄高低、文化高低以及有无饮酒等方面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治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该疾病治疗期间,用充分考虑其影响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控制。

  • 标签: 涂阳肺结核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卷曲霉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复治肺结核患者66例为本次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复治方案、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复治肺结核患者时采取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临床疾病转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卷曲霉素 左氧氟沙星 复治涂阳肺结核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复治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加以分析,且在阐述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药物作用价值的基础上,讨论卷曲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复治肺结核的效果,对患者症状的积极改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药物联合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卷曲霉素 左氧氟沙星 复治涂阳肺结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卷曲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初步治疗的复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卷曲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观察两组的转率、病灶吸收率以及不良反应比较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转率、病灶吸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卷曲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适合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卷曲霉素 左氧氟沙星 涂阳肺结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复治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一般复治化疗方法。观察组行一般复治化疗外,采用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产生的不良反应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病灶吸收率73.3%,空洞闭合率50%,不良反应发生率6.33%;观察组病灶吸收率96.7%,空洞闭合率82%,不良反应发生率15.66%。两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治肺结核患者治疗中,采取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法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了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效果明显。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复治涂阳肺结核 治疗 左氧氟沙星 卷曲霉素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肝硬化的抗结核治疗。方法回顾1例肺结核阳初治合并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病历,讨论是否存在误诊,查找相关文献,探讨抗结核治疗方案,总结经验教训。结果这1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在被诊断为“肺结核阳初治”前,有1次住院,当时诊断为“肝性胸水”,应修正为“结核性胸膜炎”,当时未抗痨,延误了病情,直到该病人出现了活动性肺结核才抗痨。该病人经过其他医生的抗痨治疗,疗效不佳,等转到笔者手里,才给予调整合适的抗痨方案,将肺结核治愈。结论临床诊断应全面,不能误诊、漏诊,应重视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诊断的作用。笔者认为应及时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严密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并及时调整合适的抗痨方案,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