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山西省汾阳医院职工(已婚妇女)HPV感染以及感染亚型。方法2015年3月对汾阳医院737名职工进行了HPV筛查,来确定是否有HPV感染感染的亚型。结果在接受检查的737名职工中,有105名感染HPV,其中高危型感染明显高于低危型,有一部分待检者有多种亚型同时感染,高危型可以与低危型同时感染,高危16、52、58型感染较高。76例单一感染,29例多重感染,其中18例双重感染,6例三重感染,4例四重感染,1例五重感染。无论单一感染还是多重感染,总感染中均以16型(高危)多见。结论医院职工HPV感染约为14%,人们应重视HPV的筛查来提前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 标签: 医院职工 HPV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细化管理消毒隔离工作对控制感染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017年我院实施细化管理消毒隔离工作后住院治疗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并抽取2009-2013年期间未实施细化管理消毒隔离工作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前未发生医院感染,对照组患者出院前医院感染发生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医院细化管理消毒隔离工作能减少医院感染,临床价值高。

  • 标签: 细化管理 消毒隔离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教育对重症监护病房内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对某医院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教育前(2012.01-2012.07)、后(2012.10-2013.04)两段时间内其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加强手卫生教育后该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发生较前均无改善。结论仅通过加强手卫生教育不能降低重症监护室内医院感染发生,需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情况进行督导等手卫生干预措施。

  • 标签: 手卫生 医院感染 发生率 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内镜清洗消毒流程的改进对降低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对内镜清洗消毒系统进行抽检,并在此期间,对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整理总结;在此之后,实施了一系列对内镜清洗消毒系统的措施,全面地进行了改进;统计了2018年3月—2019年2月改进后对内镜清洗消毒系统进行二次抽检,并同时整理医院感染患者病历。结果抽检内镜消毒零件600件,接受调查的患者一共达到了1500例。比较了改进前后的效果,显示改进前内镜检测微生物阳性为19%、感染为5.0%、合格78.8%;而改进后出现了较大的改观,阳性为3.5%,感染显著下降,降低为0.3%,合格高达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将内镜清洗消毒流程进行改进后,医院感染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医院感染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对消毒效果合格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对我院的消化内镜进行消毒。将前半年的500件消化内镜及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后半年实施消化内镜操作规范,改进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的500件消化内镜以及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消化内镜效果合格、以及医院感染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行不同的消化内镜清晰消毒标准,观察组的内镜镜体、内镜附件清洗消毒合格均高于对照组的合格,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不利满意程度明显差于观察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消化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流程进行改进,从而有效的消灭了病菌的自身,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是有效的预防了患者出现交叉感染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消化内镜 消毒流程 消毒效果 合格率 医院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标监测与干预对预防和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住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684例新生儿,对684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NICU收治的777例新生儿,对其进目标性监测,并对新生儿的体质量、胎龄、留置针静脉置管及气管插管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NICU的感染情况。结果在目标检测干预后我院NICU感染的发生、呼吸机性相关肺炎的发生及导管性相关肺炎的发生明显较干预前降低,P<0.05;新生儿的出生时体质量、胎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留置针静脉置管、新生儿Apgar评分等因素都与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有关,P<0.05。结论通过对我院NICU进行目标性监测,对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情况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可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目标性监测 新生儿 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Barrett食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Meta分析。方法采用文献收集法,对CNKI以及EMbase等期刊数据库中与Barrett食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的资料文献进行检索收集,以对Barrett食管患者(观察组)、胃食管反流患者(对照组2)以及内镜检查正常患者(对照组1)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共检索收集相关资料文献23篇,其中对比研究文献21篇,队列研究文献2篇。其中,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为13.8%,对照组2幽门螺杆菌感染为14.4%,对照组1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为15.6%,对比显示,对照组1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2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为26.1%,对照组1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为37.8%,两组对比差异突出,0<0.05。结论Barrett食管患者与胃食管反流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显著差别,与内镜检查正常者对比相对较低,其中CagA阳性Barrett食管患者尤为突出。

  • 标签: Barrett食管患者 幽门螺杆菌 感染率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术中感染控制措施对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积极预防切口感染,减少外科感染。方法对2015年1月到8月我院外科手术的所有患者均进行术中感染控制措施,调查这8个月的外科切口感染,与去年同期(2014年1月到8月)我院外科手术未实行术中感染控制措施进行比较,对比两期患者的感染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未行术中感染控制措施时外科切口感染为8.41%,经过术中感染控制措施后外科切口感染为4.08%,术中感染控制措施前后的切口感染有明显差异(P<0.05);术中感染控制措施前外科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7.37±3.21天,术中感染控制措施后外科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47±2.32天,术中感染控制措施前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中感染控制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降低外科切口感染,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 标签: 感染 污染切口 外科手术 抗生素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切除术后感染的因素,加强术中预防及术后感染的处理,降低切口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行阑尾切除术患者500例进行总结,每例均在术中应用0.5%甲硝唑注射液冲洗腹腔、切口。结果发生切口感染2例,粪瘘1例,感染发生0.6%,比阑尾术后切口常见感染10%~30%明显降低1。结论术中甲硝唑冲洗腹腔、切口,起到预防性治疗,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阑尾炎 切除术 甲硝唑冲洗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残胃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方法对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既往病史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电子胃镜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两组感染情况。结果本次调研中,实验组残胃患者中30%出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其感染达到75%,高于对照组(18例感染感染为45%)(P<0.05)。结论残胃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出明显偏高,残胃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出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幽门螺旋杆菌的特性及防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提供依据。

  • 标签: 残胃患者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0例,依照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优质组与常规组,优质组予以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予以一般护理服务。结果肺部感染优质组患者术后未见肺部感染,肺部感染为0.00%;常规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7例,肺部感染23.33%。优质组患者肺部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的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预防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术后肺部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影响分析。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至我院接受剖宫产治疗的患者中选出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患者200名,通过随机系统将200名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手术室护理,研究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的发生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后感染发生(4%)、护理满意度评分(95.17±2.45),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后感染的发生(13%)、护理满意度评分(84.74±5.2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我院接受剖宫产治疗的患者,为期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手术后感染的发生概率,能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可在相关科室进行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剖宫产 术后感染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详细的探讨了在手术室,通过护理干预对术后肺内感染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方法选自于我院外科2015年1月~2015年10月因各种疾病需要手术患者共6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并对患者进行了分组,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加上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每组各31例患者。比较两组在术后发生肺内感染的例数,并对其肺内感染及护理的满意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肺内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提高综合护理的干预,有利于降低肺内感染,同时提升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值得在医院的手术科室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干预 肺内感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效果与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1-2015年每5~7月对IDU和FSW两类高危人群共3910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给予一定的宣传干预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效果,并通过采血检测了解流动人口艾滋病的感染情况。结果3910例中80例(2.05%)血液检查结果为HIV阳性。在暗娼人群中,接受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或针具交换占0.26%,接受同伴教育占90.52%;接受安全套发放和宣传知识与检测占97.07%;在吸毒人群中,接受接受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或针具交换占96.5%,接受同伴教育占91.9%;接受安全套发放和宣传知识与检测的占94.8%。3910例研究对象中,有3698例的调查问卷全部答对,占94.58%。结论吸毒人群是流通人口中感染艾滋病的主要人群,通过有效的宣传干预措施,能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

  • 标签: 流动人口 艾滋病 防治知识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础护理干预降低白血病化疗后感染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至2011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血病患者64例,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护理效果观察。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小于对照组,感染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血病化疗期间采用基础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感染、副作用,有利于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 标签: 白血病 化疗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症护理措施降低宫颈癌术后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症护理,观察两组尿路感染、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症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宫颈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均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护理 宫颈癌 尿路感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自我院实行手术室护理干预以来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以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之前2012年1月~2013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4.44%显著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后,我院行手术治疗患者的肺部感染有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也逐渐上升,更是提高了我院医疗服务水平。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肺部感染 手术治疗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以期为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术后插管患者16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措施,对照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插管患者采取积极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有利于患者康复,同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能很好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肺部感染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筛选2014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接收的81例手术患者,以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干预组(41例,展开手术室护理干预),参照组(40例,展开一般护理干预),对两组术后肺部感染、护理满意度展开比对。结果干预组2例(4.88%)发生术后肺部感染,参照组8例(20.0%)发生术后肺部感染,组间比对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手术患者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可大大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推荐采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手术患者 术后肺部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HP感染与不同环境因素相关性,为HP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8月-2012年3月在本辖区及周边地区随机抽取不同工作性质和生活环境的人群,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共620例。其中男403例,女217例;并就其职业和家庭成员中是否有HP感染者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以研究职业和家庭环境与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职业为工人和农民的调查研究对象HP阳性感染为50.91%,明显比人群平均感染和职员和其他行业研究对象要高(χ2分别为3.125和8.268,P值分别为0.027和0.003);家庭成员中有HP感染的研究对象HP阳性感染为80.79%,分别高于家庭成员中无HP感染者的研究对象和人群平均感染(χ2分别为74.427和32.119,P值均为0.000)。结论工作和家庭环境因素确实影响HP的感染,可为HP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